1

谁能给「05后」和「10后」做一款社交软件?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pd/447185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谁能给「05后」和「10后」做一款社交软件?

2021-04-16
0 评论 3521 浏览 3 收藏 14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编辑导语:社交不只是成年人的特权,青少年也应当拥有属于他们的社交平台和交友机会。这不仅关乎产品开发市场,也关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未来发展。本文便就青少年社交及软件开发的问题向我们进行了展示。

RtgKVg0NOleMmHrqUEH9.jpg

你的微信好友都有谁?

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都差不多:朋友、家人、同事……微信相当于我们现实社交关系的「线上投影」。

这是社交媒体最原始的逻辑——当年我们注册 QQ,与同学交换 QQ 号,将课堂上传的「小纸条」,延伸到互联网。

但 Yubo CEO Sacha Lazimi 不这么认为。

Yubo 的使命,是想帮助青少年脱离「线下」的桎梏,进行一种纯粹的「线上交友」。

Yubo 将 Snapchat 和 Tinder 的产品逻辑嫁接在一起,用户可以通过「左滑右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陌生人,申请加对方为好友,一起聊天。

在此之前,大部分陌生人社交 App 都聚焦在「情感交往」这个细分领域——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怎么缺朋友,而是缺恋人。

但当下的年轻人,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孤独。

Yubo 切中了这一需求,它的用户规模在去年增长了 4 倍,达到近 5000 万的量级,其中大部分都是 13 到 25 岁的青少年。

Yubo 在青少年社交领域的成功,引起了各界注意。

一方面,不少家长开始担心,这样一个「汇集大量青少年」的陌生人社交平台,会吸引一些不怀好意的成年人;另一方面,像 Facebook 这样的社交巨头,也开始关注青少年、儿童社交——他们准备推出一个针对 13 岁以下用户的「儿童版」Instagram。

一、「推送」朋友

Yubo 的原型是一个 Snapchat 工具。

那是 2015 年,Snapchat 刚刚带动了第二波社交媒体热潮。

创始人 Lazimi 和两个朋友发现,很多人都会在 Facebook、Twitter、网站等各种地方公布自己的 Snapchat 用户名,希望加到更多好友。

观察之后,他们决定开发一个工具来促进这件事。

这就是 Yubo 最早的构想:让 Snapchat 用户给自己贴兴趣标签,帮他们匹配陌生人,互加好友。

之后,创始团队很快意识到:完全可以做一个包含聊天功能的,完整的社交媒体。

他们拿了一笔仅 2 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在伦敦租了一套公寓,开始鼓捣这个项目。

过程很艰辛——因为缺钱,他们转租了公寓里的一间卧室,导致三人中总有一个要睡在客厅。

就这样,一年之后,能「推送」朋友的 Yubo 诞生了。

谁能给「05后」和「10后」做一款社交软件?

Yubo 分别借鉴了 Snapchat 和 Tinder 的核心功能|Yubo

和 Tinder 等交友 App 一样,Yubo 会给用户推送一个几乎无限长的陌生人列表,左滑代表不感兴趣,右滑代表感兴趣,会直接向对方发出好友申请。

——这与 Tinder「必须互相表示感兴趣之后才能开始沟通」的设定不一样。

两者还有更深层的区别:Tinder 的匹配是基于地理位置的,你只能匹配到附近一定范围内的用户——因为 Tinder 的终极目标是促成一场线下约会,所以不支持「异地恋」;但 Yubo 不一样,它默认会为用户匹配全世界范围内的用户,鼓励用户和不同的人在线上聊天,建立友谊,或者更复杂的关系。

这样的产品机制,让 Yubo 在寻求早期投资时遇到了不少困难。

很多投资人都不理解这件事,他们认为线上交友最终还是要落地到现实,单纯的线上友谊根本不存在。

Lazimi 后来在接受 Protocol 采访时也表示,他觉得投资人给他们投钱,并不是看中这个产品,而是觉得他们的团队和组织不错。

尽管不被投资人看好,Yubo 还是很轻松地完成了冷启动,进入了自然增长的轨道。因为它察觉到了当下年轻人越来越孤独的现状,切中了这一需求。

Yubo 没有「粉丝」、「点赞」之类的设定,只有不同的「房间」,供用户进行直播、视频聊天、一起玩游戏。

在 Lazimi 看来,当下的这一代年轻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与互联网相伴相生。

「对这一代人来说,线上和线下没有区别。」Yubo 创造了一个线上的虚拟空间,让年轻人可以在这里认识更多兴趣相投的朋友。

二、群体性孤独

MIT 教授 Sherry Turkle 早就预见了这一代人的「孤独」。

出生于 40 年代的她,亲身经历了计算机普及和互联网的兴起。作为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家,她对互联网感到异常兴奋,认为互联网能提高人与人交流的效率。

90 年代,她写了一本书——《Life on the Screen(屏幕中的人)》,大力推崇「虚拟网络社区」,表示网络消除了空间的限制,会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2011 年,Turkle 又写了一本书——《Alone Together(群体性孤独)》,记录了过去几年她对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的观察。

她认为,电子设备和互联网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更从深层次改变了年轻人的心理和交流机制;人们即便坐在一起,也不再互相倾听对方说的话,而是各自玩手机。

Turkle 还批评了社交媒体将「社交」碎片化,形式化的做法。

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当是复杂、多样的,但社交媒体将这些东西程序化了;人们不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只是在社交媒体上互相点赞——这让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孤独。

Turkle 的预言的确成真了。

《Alone Together》出版后的几年里,社交媒体将交流变得更加程序化:Snapchat 推出了「小火花」(Snapstreaks)功能,你要通过每天完成任务式地与好友打招呼,来获得一种友谊的象征。

但实际上,这根本不是友谊。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今天的年轻人比他们的父辈更容易感到孤独。

研究机构 Common Sense Media 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年轻人中,有 34% 长期沉溺于社交媒体;相比之下,没有抑郁症状的年轻人,仅有 18% 沉迷社交媒体。

这正是 Yubo 能切入青少年社交市场的原因,也是他们想解决的问题。

Yubo 不鼓励用户「发布」内容。

在这里,你除了上传照片,丰富自己的个人资料,添加兴趣标签之外,几乎不能向外发布任何内容。

这里不存在一对多的传播关系,你只能和朋友进行一对一的聊天。

除此之外,Yubo 还鼓励用户进行实时的视频聊天,App 底部的第一个页面就是「直播」(Live)页。说是直播,实际上就是视频群聊;每个房间里只有几个人,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投入交流。

这些产品机制,正是今天的年轻人需要的。

创业 5 年,Yubo 一共获得了三轮融资,去年 11 月,它获得了最新一笔 4750 万美元的投资。

但实际上,因为早期融资困难,创世团队很早就在思考变现的问题,并坚定地选择了走「App 内购」而不是广告模式。

目前 Yubo 的年营收规模已经达到 2000 万美元,并且有能力实现盈利。

这种模式比流量变现更加健康,也让 Yubo 有与巨头竞争的底气。

不只是 Yubo,更多基于兴趣的「友谊社交平台」正在兴起。

Itsme 和 Wink 都是有类似逻辑的产品,都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社交媒体的机制——比如 Itsme 鼓励用户创建一个虚拟角色进行交友,不要求上传真实照片,以避免被其他人过分评判长相。

三、下一代的社交课

Yubo 的流行引起了各界关注。

不少父母开始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毕竟这是一个主要面向青少年用户的陌生人社交平台,如果被不怀好意的成年人利用,通过上传虚假用户资料,借此接触青少年,甚至可能发展为犯罪。

针对这一情况,Yubo 设置了相对严格的内容管控和身份验证手段。

它的验证系统会在后台持续对用户上传的资料进行分析,如果判断你上传了虚假资料,就会要求提供更多信息。

它还与年龄验证公司 Yoti 合作,可以对用户的身份、年龄进行验证。之所以选择与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是为了保证用户上传的实名隐私信息不泄漏,两家公司可以互相进行监督。

Yubo 还会对用户创建的视频直播房间进行年龄限制,把同龄人匹配到一起聊天,防止年龄较大的用户对低龄用户进行霸凌等恶意行为。

应用内也有很多与安全有关的提示:当你尝试发送一些私密信息给其他人时,App 会主动识别你发送的内容,弹窗警告这样做很危险。

与此同时,社交巨头们也开始瞄准青少年社交,甚至是儿童社交市场。

据 BuzzFeed 报道,Instagram 正在计划为 13 岁以下儿童用户打造一个专门的 App。目前 Instagram 禁止 13 岁以下用户注册使用,但 YouTube Kids 的成功,证明了「提前布局」很重要。

根据市场调查,不少使用 YouTube Kids 的儿童会在长大之后迁移到 YouTube 主平台上。

早在 Instagram 之前,母公司 FB 就曾针对 6-12 岁儿童推出过专属的即时通讯 App,Messenger Kids。

但推出后不久,这款产品遭到了不少社会运动人士的反对。

也有研究结果表明:过度使用数字设备和社交媒体对儿童、青少年有害,Messenger Kids 这样的软件可能对儿童健康成长会产生负面影响。

但问题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 FB 是否提供服务,而是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已经产生了对社交媒体的需求。很多社交媒体验证年龄的方式是让用户填写出生年月,可以轻松被绕过。

而且「普通版」Instagram 已经被证明不太健康。

反霸凌组织 Ditch the Label 在 2017 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 42% 的青少年在 Instagram 上经历过网络欺凌。

青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大多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社交媒体的很多机制会成为他们互相攻击的工具。

他们可能会互相攀比点赞数,对自己的外表感到不满,甚至导致抑郁。

青少年社交不只是一片巨大且充满潜力的市场,也关乎着社会的未来。

这正是 Yubo 想要尝试改变的现状,Lazimi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希望通过产品设计,让用户在线上交流时,也能保持和现实中一样的行为准则和模式。我们去掉粉丝等量化人气的指标,希望创造一个平等的空间,在这里,青少年能够安全、积极地与朋友交流。」

作者:Jesse;公众号:极客公园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NRSeLqHE3PsKJo_Kn9HNA

本文由@极客公园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