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波造车浪潮更汹涌了
source link: http://column.iresearch.cn/b/202104/909963.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这波造车浪潮更汹涌了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经过几年的发展演进,以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掀起的第一轮造车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整个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进程也得到了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以电动化为基础的汽车智能化大潮开始汹涌来袭。
在一众人尽皆知的参与企业中,小米、滴滴、华为这三个来自不同领域、代表不同方向的造车参与者,均因为各自具备的不同优势而广受外界关注。
预谋已久的滴滴
从《晚点 LatePost》以及界面新闻等多个媒体渠道获悉,滴滴已经在内部正式启动造车项目了,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目前其造车团队已经开始在诸多车厂挖人了。
滴滴宣布造车的消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事实上,早在2019年滴滴就与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做自己的定制网约车D1;随后滴滴又与腾讯一起参与了恒大汽车的百亿融资,从这些动作不难看出,滴滴入局造车显然是预谋已久。而从滴滴自身的条件来看,滴滴造车也自有其内在逻辑。
首先,滴滴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网约车司机用户群。据滴滴在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平台拥有1160万司机,这个司机数是已经获得网约车资格的司机数,基本人人有车。按照网约车司机每年5%的新车更换率来说,滴滴平台将会产生每年50万辆以上的新增新车需求,其可挖掘的潜力巨大。
而根据滴滴规划,未来十年计划向市场推广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计算,滴滴平台或有望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大的买方之一。
其次,从滴滴的汽车战略来看,下场造车有利于其完善汽车服务闭环生态。滴滴最早的汽车项目统归于小桔车服管理,如今小桔车服旗下已经涵盖了小桔有车(汽车租赁)、养车、二手车、充电加油等众多业务,形成了以前端长租为主线,后端维修、保险和能源等为辅助的多重商业化路径,而汽车作为车服战略闭环的核心点,必须交由滴滴自己来主导。这种情况下,下场造车就成了滴滴的必然选择。
最后,入局潜力无限的智能汽车市场,还能够提升滴滴的整体估值。从行业来看,智能汽车市场是个市场规模超过万亿的大市场,滴滴入局智能汽车市场有利于其拓展业务;从自身情况来看,滴滴重金押注的无人驾驶,配合上新能源汽车才能进一步释放其商业化潜力,这些因素无疑都会对资本市场抬升其估值有重大助益。
谨慎入局的小米
相比大胆激进的滴滴,小米在选择造车这件事上则要谨慎许多。根据雷军介绍,在正式做造车决策之前,他与200位业内人士交流沟通了85场,分别进行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和两次正式董事会讨论,在经过充分的调研与论证之后,雷军才最终做出了造车的决定,其对造车之谨慎由此可见一斑。不过谨慎归谨慎,小米在造车这件事上却并不完全是零起步。
其一,小米积累了大量的汽车技术和汽车行业资源。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小米已申请的汽车专利已经达到了134项,基本覆盖了智能汽车的方方面面。另外,雷军旗下小米集团、顺为资本还通过投资的方式,持有了很多汽车产业链公司的股权。比如做汽车半导体的比亚迪半导体、自动驾驶的凯立德、车联网的上海博泰,以及做整车制造的蔚来、小鹏等,这些资源对于小米进军汽车产业无疑有极大助益。
其二,小米拥有全球最大的物联网生态。据小米财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小米的AIOT平台已经链接的IOT设备数已经达到了3.25亿台,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生态企业。切入智能汽车之后,会进一步将小米的车联网与其原有的生态融合,形成新的更大的闭环生态,从而进一步拓展小米的AIOT生态。
其三,小米手机业务跃居全球前三。在华为遭到制裁压制之后,小米逐渐在高端市场崭露头角,手机业务也重返全球前三,这使其可以暂时免去后顾之忧,可以寻求新的增长赛道进行布局,避免了小米切入造车之后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其四,小米拥有雄厚的资金储备。根据雷军介绍,截至2020年底小米拥有的现金储备已经达到了1080亿人民币,足够支撑小米造车前期的资金消耗。按照雷军的规划,未来十年小米将在造车上投入100亿美金,而小米拥有1000亿的现金储备,让其具备一战之力。因此从各方面来看,小米造车看似突兀,实则是做了充分的功课。
只做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华为
与一心想要下场造车的小米和滴滴不同,华为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华为不造车,华为只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更确切的定位是,华为只做智能汽车厂商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华为之所以选择做这样的定位,与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从汽车行业本身的情况来看,造车的投入极高、风险极大,但收益并不理想。目前国内整车厂的利润率都在10%左右,下场造车给华为带来的营收贡献并不显著。
与整车制造不同,车企的核心零部件业务毛利率却很高,入局汽车零部件业务,显然是当下华为更为实际的选择。目前来看,华为重点参与的车联网、智能驾驶、汽车芯片、激光雷达等领域都是智能汽车的核心要件,这些业务单独拿出来也都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些领域也都是华为比较擅长的领域,与产业链复杂、利润微薄的整车制造不同,既能积累技术还能顺便赚钱的零部件业务,显然是华为参与智能汽车的最优解。
另外,华为与国内众多的车企均有直接合作,下场造车无疑会影响到这种合作关系,这对当下的华为推进业务十分不利。具体来看,2020年由于消费者业务增长受挫,华为去年的营收增长已经跌至个位数,华为迫切需求新的业务来推动营收增长,当前选择与车厂抱团合作,显然更加明智、务实。
构建生态将成巨头造车核心竞争力
从目前来看,不论是拥有巨大网约车网络的滴滴,或是拥有国内最大AIOT平台的小米,亦或是在智能汽车零部件领域广有布局的华为,都在努力构建适应智能汽车的产业生态。三家具体参与方式不同、手段各异,但在结合自身优势构建生态方面却是殊途同归。
这是因为,对于滴滴、华为、小米等各路巨头来说,生态能力或许会为其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首先,构建生态有利于增强各家巨头在汽车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构建与自身优势相协作的智能汽车生态,可以加速各家巨头参与智能汽车产业变革的进程,让平台对智能汽车产业产生更大影响。
与传统整车制造企业如长城、比亚迪等平台相比,滴滴、小米、华为等巨头,在整车制造、产业链整合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与之相对应,它们也存在相应的优势。而在造车方面,它们的优势正在于其生态协同能力,它们想要在产业链众多、过程复杂的造车企业中胜出,也必须发挥自身的生态影响力。
其次,新的生态会为其带来更加多元的变现方式。通过生态搭建,巨头可以在各自的生态之内,衍生出很多新的变现方式。
如滴滴切入整车制造之后,滴滴平台就变成了直销渠道,汽车销售会成为它的又一项核心业务;对小米来说,参与汽车制造不仅会让它进一步激发原有生态的活力,智能汽车还会催生出很多新的需求,衍生更多的变现空间;对于身陷囹圄的华为来说,汽车业务也有望成为其手机业务之外的另一大业务增长点。
而从整个行业来看,未来在各个巨头竞相下场造车之后,生态能力也会成为各家巨头最终角逐的关键。毕竟,只是单一的资本投资或者汽车制造,毫无经验的巨头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汽车领域,杀出重围的希望十分渺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构建新的生态,将会成为未来各路巨头角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要点。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Recommend
-
79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浅黑科技(ID:qianheikeji)作者谢幺,微信:dexter0指出皇帝裸奔的那个小孩并不害怕,因为他天真无邪,不谙世事,倒是父母赶紧捂住他的嘴。据此,我有理由相信,火绒安全发出公告,指出腾讯QQ越权推广问题时,高管内心是忐忑的,毕竟是大人...
-
113
这波操作我服!
-
98
必囤年货:吃完这波再减肥,天猫超市 零食好价汇总 多重优惠低至2.1折~,来自什么值得买甄选出的天猫超市优惠产品,汇聚数十万什么值得买网友对该网购产品的点评。
-
65
收完这波“会员费”,王欣还能再战500年!
-
99
雷佳音这波操作有点皮!
-
122
全球工单系统 - @wyan453351466 - 这是我的项目的 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yan68/xcrawler这个是码云的搬运地址: https://gitee.com/mirrors/XCrawl
-
5
一些念头又涌了上来 一些念头又涌了上来 13年的秋天,也是10月,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去北方。当时很兴奋,离开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环境,所谓天南地北。十月的大连很冷,当时也是穿着身上这件抓绒衣,在呼啸的北风中瑟瑟发抖,双唇干的起皮,...
-
5
五年五次霸榜,浪潮存储炼就极致“造车”能力-存储在线 当前位置:存储在线 > 技术 > 正文 【题记:造存储并...
-
4
跨境物流浪潮更汹涌了 跨境物流浪潮更汹涌了 2022-02-22 ...
-
3
V2EX › 奇思妙想 这波 AI 浪潮可以助推四天工作制甚至三天工作制吗?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