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未明子(刘司墨)哲学观点记录(一)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ouj000.github.io/2021/04/11/wmz-philosophy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辩证法合题

辩证法:
正(问题):A, 反:非A
错误:A+非A
合:A
为一个东西去创造它的镜像,就是发现那个东西的内在分裂,它自己本身和自己的矛盾
A用符号A去指称它的时候,符号与A本身已经是两个东西了,相互之间由差异存在,抓住它的内在矛盾,合题就是这个东西本身,不需要否定,它内在否定它自己

正:【鸡】生蛋, 反:【蛋】生鸡
合:鸡【生】蛋
生,创造者与被创造着的关系,鸡创造蛋,蛋变成鸡(另一种形态)

正:先有【鸡】, 反:先有【蛋】
合:”【先】有鸡”
鸡创造蛋,无中生有。创造比变化具有优先性。造物者先创造鸡,不需要额外创造蛋(概念上从属于鸡的东西)。进一步这句话背后由一个造物者存在的,先创造出鸡这种概念的实体的力量,原初的力量

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反: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合: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正:人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反: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庸俗:人不能【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踏入河流的行为本身就是碎裂的,是复数的)(河流是不断流变的,刚踏入就不是之前那条了)
合:【人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人可以】在一个同一的东西中去把握差异,【人也可以】在两次不同的东西之间去把握同一性,这是人独有的能力

正:【一切】事物都和【性】有关(佛洛依德主义)
反:【性】本身只和【权力】有关(王尔德主义)
庸俗:【一切】都只和【权力】有关(尼采主义)
合:【一切】事物都和性有关(拉康主义)
性: not-all,性本身就是一切事物的对立面,对一切事物的抽象否定就是性。把握不是一切的单独的东西,就可以去把握一切了

正:我【思】故我在, 反:我【在】故我思
庸俗:主观能动性
合:【我】思故【我】在(我思故他在,他思故我在)
我思考察觉到的”自我”的存在,已经把它实体化了,”他者化”了才能把握到”自我”的存在。精神发现其他事物可以通过它作为一个中介显现出来,就会感受到一个接收者的存在(“自我”)

正:未来是【确定】的(物质世界是决定的:决定论; 自由是一种幻觉:宿命论)
反:未来是【不确定】的(思维是不确定的:自由意志; 未来是不确定的:非决定论)
庸俗:【主观能动性】能影响未来(庸俗的实践论)
合:【未来】是确定的
庸俗的(谄媚的:既得利益者/上位者的谄媚的心态)决定论: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识别到心灵合物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用心灵的时间性也说成是物质世界本身的时间和方向性,这才是最大的唯心主义)。定律决定物质,物质决定心灵(宿命论)。有(既得利益)决定无,陈旧的决定新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偶然的例外,是某种内在的不确定的黑箱,活跃地驱使身体改造惰性的世界
辩证的(解放的)决定论:未来决定现在,现在决定过去(现在反过去再回溯性地决定过去)。定律不是从过去,而是从【未来】生效(整个现实世界要去往的那个方向,去运动的目的,反过来吸引整个现实世界变成它所要求的样子)。否则定律不断失效,需要预设一个守护的”主宰”。定律存在于未来,不需要不停维护,不存在失效的问题,从未来决定当下的事件如何涌现出来,如何生成出来。客观必然性降临为主观能动性,自由即对未来的必然性的忠诚,必然(目的)王国在召唤心灵实践自由

正:科学主义(对自然界,包括对人类社会,人的精神和意识进行祛魅), 反:理想主义(对生命力的赋魅)
庸俗:新世纪、后人类(用科学来描述神秘主义图景)
合:科学主义(普朗克:你必须有信仰)

正:现实主义(“实然” being), 反:理想主义(“应然” ought)
庸俗:调和主义(“乡愿”)
合:现实【主义】(为什么现实主义之中不得不出现理想)

正:个人优先社会(原子式个人主义), 反:社会优于个人(社会有机主义)
庸俗:社会、个人和谐相处(中产化的文明面貌)
合:”个人”优先社会(阿尔都塞主义,”个人”是意识形态伪主体,是一个外部规定的轮廓,限度)

价值观问题:唯心主义,立场资产阶级; 唯物主义,立场无产阶级
人的活动,劳动,是不能用一种抽象的物(商品、金钱)来”结清”的。不单纯是反商品和资本,而是反对整个量化、虚假差异化的资本-理性主义符号学网络。所以一般的socialism实践,是用主人翁的地位和管理、决策的参与权,来并非”结清”,而是延续劳动本身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使得劳动者的劳动的再生产,就是其主人翁地位和劳动的积极性本身的再生产,从而使得劳动者获得自我解放

哲学的最基本问题: 【Why】 there is something but not nothing?为什么有东西而非什么都没有?为什么有有而非无

本源问题预设了空间性和时间性,是非法的,所以不是基本问题

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形而上学基本问题详解

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究竟为什么存在着存在,无却不存在
与哲学基本问题不同的是(而不是没有东西),这里无(nothing)变成了主语,变成了无本身不存在(“无”作为概念可以存在),追问已经反过来了

1、场域
2、本体(存在) -》 真实
3、现象(有主体:人:体验、感受) -》 表面,临时
4、目的
1+2:16种本体论预设, 3:认识论, 1+2+3:生存论

1、秩序(逻辑):一致性,僵死,自我循环(复读机),盲目扩张
2、冲突(秩序的失败:必然机制),《元秩序》:对抗,内部与外部的分裂,同一性是不可能的,一定分裂成内部与外部,同一的东西内在包含冲突,辩证运动,自由
3、中心(自我):所有要素向他汇聚,中心化的妥协,沉重
4、虚无(沉默):幻灭,放弃,无立场

  • 实在论:场域:秩序(1),,,:大他者存在,存在元语言,社会是安宁/一致的(次要矛盾《伪在》,外部威胁《右派》)
    • 科学实在论:1,本体:秩序(1),,:秩序=实体,不是科学,错误的对待科学的信仰,必定失败,最终科学 -》 解构主义(后现代庸俗主义),有心者刻意为之(代表他们利益)
      • 物理主义:1,1,现象:秩序(1),自然主义,用物理学还原消解一切的内在体验、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帝国主义性质的物理霸权,还原论的计划(唯一的主导性秩序/宇宙法则)
        • 科学独断论:1,1,1,目的:秩序(1):李森科
        • 有机进化论:1,1,1,目的:冲突(2):钱学森
        • 科学消费主义:1,1,1,目的:中心(3):诺贝尔
        • 科学虚无主义:1,1,1,目的:虚无(4):宇宙悲观主义,刘慈欣,末世论的科幻作家
      • 建构主义:1,1,现象:冲突(2),:物理主义VS建构主义(社会/文化 -导向/影响-》 科学知识),心理学,《银河系漫游指南》
        • 科学知识社会学:1,1,2,目的:秩序(1):莫顿学派,摩尔定律
        • 科学范式革命论:1,1,2,目的:冲突(2):库恩,霍金
        • 文化本体论:1,1,2,目的:中心(3):亚历山大-温特(政治学家),精致的利己主义
        • 解构建构论:1,1,2,目的:虚无(4):物理现实被解构,那内在世界/价值也被解构,科尼斯·格根(社会心理学家),现代文科知识分子,脑控的”受害”者
      • 认知主义:1,1,现象:中心(3),:西方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精神病理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冯-诺依曼,聪明药,心灵/意识的独立性
        • 功能/函数主义:1,1,3,目的:秩序(1):普特南(早期),杰瑞-福多,缸中之脑
        • 自由进化论:1,1,3,目的:冲突(2):《自私的基因》,丹尼尔-丹尼特(模因)
        • 认知自我主义:1,1,3,目的:中心(3):达玛西奥,索罗斯
        • 认知无我论:1,1,3,目的:虚无(4):梅青格,自我-透明的背景,设计层面,设计/美术/程序,乔布斯
      • 行为主义:1,1,现象:虚无(4),:有序的”世界”+客观的”现实”+混乱的”黑箱”,不存在第一人称,心理学,人-》动物-》物,华生,杨永信,驯服、矫正
        • 操作行为主义:1,1,4,目的:秩序(1):有序的”世界”+可操作的”对象”+”黑箱”+”变量关系”,斯金纳,赫尔,快手、抖音
        • 目的行为主义:1,1,4,目的:冲突(2):”世界”+”现实”+”黑箱”+分子式(单子)行为VS摩尔式(整体)行为,爱德华-托尔曼,相亲平台
        • 应用行为主义:1,1,4,目的:中心(3):”世界”+”现实”+”黑箱”+行为改善,背背佳
        • 社会行为主义:1,1,4,目的:虚无(4):”世界”+”物质”+”黑箱”+符号性互动,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解构主义的一种表现形态,符号性的互动网络,社交媒体(微博、微信),资本/权力-》社交/虚拟世界-》”自我”慢性死亡
  • 形而上学:场域:冲突(2),,,
  • 观念论:场域:中心(3),,,
  • 唯物主义(非哲学,实践):场域:虚无(4),,,:否定场域,跳过场域直接讨论本体

虚构本身具有现实的力量
资本主义的9意识形态:本身也是以这种方式起作用的,并非洗脑。为了让别人昏睡,他自己也不得不假装昏睡,哪怕他的第一人称主观意识是”清醒”的,”钱这种东西嘛”,他仍会在行为上服从金钱至上。虚构改变了现实,这才是意识形态机制

主体/实体

先验:”操作系统”,先验视域,1、”世界”是操作系统模拟出来的,2、先验主体本身是无法被模拟出来的
先验主体性:”操作系统”版本,黑格尔、康德、笛卡尔、费希特等主体性

【二十五分钟哲学】主体和实体的关系(从康德到黑格尔)

哲学”主体”,在关系中把握:
主体 ——客体化(投射)——》 客体(对象、身体、中心化自我)//客体化=对象化
主体 ———— 实体:
1、康德:主体(先验统觉) ———— (实体物自体):割裂/分离的
2、黑格尔:实体(精神) ——催动——》 主体(中介/滤镜) —— 》 世界涌现,实体总是主体化的,无能的主体(无法把握物自体和自己存在的根基),实体的自我把握就是主体。主体不是实体,实体是主体

虚无 -》”真空”:
希格斯场(齐泽克):

  • 打开的情况下:纯背景性的真空,廓清/抹平的背景:离子/能量:有差异 -》非对称(可以有东西存在)
    • 希格斯场更倾向于打开,从能量上所需比关闭更少(物理上,所有场更倾向于停留在更容易存在的方式,即能量少易存在)
    • 存在论下,(能量)有《 无,而有更容易维持,更易存在,回答了为什么有东西,而不是什么都没有
  • 关闭的情况下:背景关闭,纯无(物理学意义上),真的无,无差异 -》 完全对称
    • 希格斯粒子:上帝粒子(赋予质量,关闭情况下,场里的基本粒子无法获得能量)

“无”这种廓清的力量(海德格尔/道家:不是纯无,是动态过程)是否定性(拉康/齐泽克/黑格尔:纯否定性:整个世界唯有主体《意识的拥有者:革命性的主体》拥有这个能力)的,不会被符号系统(操作系统/先验主体性)指称的(非法操作/超越性的)

现代哲学历史

笛卡尔主义:想要任意篡改世界/通过怀疑论消解整个世界会撞到”真”观念,硬的实在性,来自他者的异质性,超级管理员-》上帝。上帝/管理员-》离线状态(上帝已死)
东方化笛卡尔主义/苏轼:A.人间如梦(面对命运的慨叹); B.除非知道怎么”醒”,否则就无法讨论”梦”; C.所以这个”醒”是超越一切梦的; D.这个”醒”就是命运; E.命运是”非梦”,命运(上帝)不做梦,却使得一切”如梦”
笛卡尔式单相思:我心里有一种对你的爱,这个观念一定来自于你的(我确定我自己是不可爱的),所以这个爱肯定不来自于我,所以这个爱来自于你//逼迫对方给出一个她自己没有的东西//爱-》”真”,你-》超越性的上帝
怀疑论:主观内在的东西有没可能是假的,超级管理员给我造假的

斯宾诺莎:批判笛卡尔,上帝离线渎神。管理员不是外在的,而是这个操作系统本身,你只是里面的一部分/一个环节。静谧主义。无限月读,宇宙即上帝,程序员和他的程序是一体的。实体一元论,物质(一阶)+心灵(二阶/自反性)
爱情(恋母情结):母子共同体,回到安全/同一的状态,回归-》大全(母亲)缺失的一小部分-》获得安宁
无限月读,永远做梦,不要醒来

【25分钟哲学】梦和醒的关系

梦是一阶的,醒是多阶的(至少是二阶的)

梦本身即是是一种mini命运(non-all),做梦的时候是不会对这个命运进行反思的,进行一种直接认同,因此说是一阶的,无自反性

醒是对梦(非全)进行反思,作为另一个(愚蠢的)梦。醒并不是自我反思的,是other-reflexive,以他者的梦作为对立面,拉开距离,投射到他人,只在当下起作用

莱布尼兹:克服斯宾诺莎的无限月读,单子论,无限无限月读,单子的本质就是思(二阶认同/反思性)
精致利己主义之间爱情:谁爱谁更多(感受),A和B之间的爱情

前康德哲学总结

游戏比喻:
笛卡尔:页游FLASH -》文件存在服务器里,心灵是网页
斯宾诺莎:单机狂魔,我的世界就是大型单机游戏,管理员就是游戏本身(有时会人格化/象征性)。也不需要玩家-》放置型游戏,游戏自己玩自己
莱布尼兹:端游(网游),本地有客户端(无限/单子),上帝客户端即服务端(超强算力),私人副本(心灵),公共区(上帝的心灵~类似斯宾诺莎的单机)

理性主义VS经验主义是在莱布尼兹主义基础上的(端游):
1、本地改派:继承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的传统,理性主义(破解本地文件/客户端),修改器(改数值/内存、改速度、改存档)。神秘主义者/迷信
2、公共技术派:拒绝修改本地文件,主要研究公共区(服务端)、PVP技能、活动,客观的东西。卡BUG、研究套路。休谟:经验主义怀疑论(服务器的核心数据、计算过程,我们客户端是没有访问权的,因果性,客户端只能接受相继发生的一个运算结果/显示代码,只能把握连续性)

康德主义:本地客户端不是无条件接受并显示出来的,服务器(物自体)——》数据(随接随毁),立刻破译(先验主体性)转存为可读的本地文件显示出来。反向破译服务端代码是非法的。纯粹理性批判。破译源代码就是形而上学(莱布尼兹时代是可行的,到纯粹理性批判就是不可能的)。MOD玩家(非服务器本地MOD文件),1、强化插件类 ———— 自然科学;2、数值计算类 ———— 数学;3、MOD管理类 ———— 逻辑学
MOD可以反向试探服务端,(实践)可以间接探知源代码/相当于物自体,把每个个体的客户端作为debuger,产生结果的普遍有效性看成是实在性
主导了二十世纪前叶的科学革命的产生

康德,实践理论批判,理论实践&道德实践:mini mod
世界这个游戏本身没有主线任务。唯一的任务就是实践(不停做mod,发布,让所有人debug)。康德的伦理主体是一个debug程序员。普遍必然化,Mod群组比原本更好
康德主义:人、上帝、平等。世界上所有本地文件都mod化后,上帝邀请你(民间大神)成为程序员(制作组)
目的论,实践主体,世界自我修复
上帝存在,完满,灵魂不朽

费希特:Mod发布了无数,从未有补丁存在。所以根本没有服务端(唯我论,mod合集)。整个世界是通过自我意识(主体性/本地文件)建构出来的
否定性哲学(存在否定性过剩的危机):不存在肯定性的存在。自我的否定性运动
私服大佬:每个个体相互之间都有”自我”作为通讯接口来实现客户端之间的互联。私服之间有互相通信协议,为了避免唯我论他者的存在被消解,付出代价就是自我也被消解掉,最终会走向无我论
(阶级立场/马克思《- ) 伦理立场 -》本体立场
不存在原始文件(物自体),只存在本地文件(同一者:一致性、实在性,前直观的我)-》原初动力/anstoss
(通过直观活动) -》玩家:我 && 游戏:非我(“虚拟机”) -》衍生出世界

谢林:康德 -》本地无公共文件;费希特 -》只有本地,无公共端 -》都不自由 -》谢林 -》无公共端,也无本地端 -》云
每个本地客户端都是云服务器模拟出来的,每个”小的自我”(客户端)都是整个宇宙为基础模拟出来的,共享底层硬件
云服务器本身内在的裂痕 -》分出两部分:(主体)客户端 && “服务端”(虚假的/不可访问者,维系一种否定性,模拟出(假的)超越性的维度(幻象,指引你去克服它))。同一哲学(主体与实体),肯定哲学
宗教方式克服,云服务器升级游戏。主体的最终目的是成为上帝 -》制造AI(现代科技目的论时代),主体进化,谢林主义的宗教热忱。形成一个数据模拟体系,在现实宇宙中演化出来,我的自我意识就可以被捕获,投射到新的载体

黑格尔:谢林 -》进步主义进化;黑格尔 -》回溯性运动(未来决定当下,未来矛盾越来越尖锐)
这个云中毒(无限重复/恶的无限)了。所有一切都是云生成的(黑格尔决定唯心主义),除了主体不是云生成的,主体最终道成肉身(头盖骨/对立面/最他者性、异质性的东西/你内在最不是你的东西==”自由”==不得不去服从的必然性)。因为云中毒了,生成的也是中毒的,因此云自我救赎甩出一部分(主体/U盘)出来,包含最纯粹的概念(有/无/中心/中介/尚未污染的源代码)。U盘缓慢的计算(不知道被污染的底层算法,用无知/纯净的算法来生成简单的/美的/有意义的东西),目的是拯救被污染的云世界(无数无意义数据),不停算出表现/感知、这个世界的多样性(文化、价值、情感,有意义的东西),将这些数据重新导回云中(替代无聊的一面) -》 U盘恢复系统

云(绝对精神)遭到巨大危机,陷于恶的无限 -》 一定有”自我”存在,(无知/无能)屏蔽底层无穷无尽混乱/无意义的东西,感知云中基本的矛盾,生成有意义的图景、文化、历史

【现代哲学史】终·黑格尔:原来主体是用来恢复系统的U盘!

【一小时哲学·精神分析】生肉未剪:拉康的符号学(大他者、原初能指、主人能指、幻想公式)

  • 符号链(能指链):有问题/虚假的”存在”,内在不一致性,是某种机制投射出来的幻觉,无法实体化
    • A:大他者:陷入其中,而不自觉,无法拉开距离
      • 结果:无限月读(无法被破解)
      • 过程:符号系统(先验主体性/操作系统):桌面呈现
      • 状态:母子共同体:不存在的”梦”,婴儿与母亲合二为一(无时间,但是时间性的一个环节)
        • 能指链的环节(第一节):回溯性建构出来的,不在能指链中,幻想出来的,过去
      • 化身:上帝、历史必然性
    • \A(A不存在):母子分离
      • “感受”到大他者不一致性
      • 大他者(母子共同体)自己把主体甩出来,主体就是大他者对于它自身不一致性的感受,主体认识大他者失败了
        • 不存在一个自我认识、自我一致的大他者,自己一定会分裂(分裂出主体)
    • S1(\A):父亲介入/父亲的符号律令/父权(把缺失、不在场变成一种积极的存在/权力):原初能指(能指链第一个)
      • 孩子就会进入性化过程,感受到缺失是可以用符号代替的,父亲的禁令(不得乱伦,父亲可以满足母亲,我不行)
      • 指称活动本身的失败,符号一定分裂为能指和所指
        • S1 -》 S1符号本身 && 空集(虚无:大他者不存在,无法找到自己实体性/一致性的基础)。符号秩序(隐匿的)不会在世界中现身
        • 无法被指称的符号本身:虚无、匮乏
    • Φ:阳具能指,phallus
      • 有了Φ就可以重新回到A
      • 弑父情结:S1 -》母子分离,无能,夺取父亲的Φ
        • 能令母亲快乐的东西:女性快感、女性性
    • $|a性化公式,主体在精神结果上变为男、女
      • 男孩:Φ是真实的,符号学禁令:不得露阴
        • 害怕被阉割(失去phallus) -》恐惧去势:神经症压抑,特定方式得到快感(阳具崇拜:MAGA、伟大、男权 && 女体崇拜)
        • 被phallus阉割的主体:$1,只要获得了$1a(女人)的青睐,就能突破存在论上的隔阂
          • $1a:$1的小他者,女体,幻想的神秘的无限享乐的小他者。扮演出phallus
      • 女孩:露阴禁令,双重恐惧/勒索,加倍的阉割
        • 我没有,男孩(符号学上)有。被逼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
        • 为失去自己没有的东西而担心受怕
        • 她知道自己身上phallus是无/不存在,phallus无法施加效力给女性,(自己的爱欲领域)所有东西是可供愉悦的(受文化影响)。完全沉浸在爱欲中(男人觉得是一种神秘力量,反倒认为phallus存在)
        • 想要偷取phallus,$◊(幻想)a,小他者a就是phallus
        • 额外禁令:不得看男孩的阴部,会误以为男孩的阴部就是phallus(男孩有),只不过自己没有
      • 小他者:小客体、欲望的构成因素(让欲望的辩证法运动起来,有个轨道:幻想《- 构造出来)
        • 被遗漏/失去的那一部分,没有进入A
        • 系统无法模拟自己:无法将前符号学、前现象的实在呈现出来
        • $|a,$主体(没有自我存在的根基),无,纯粹的观察者,实体的自我认知界面,每个自我回去寻找自我存在的根基a(不会直接出现/显示),|幻想会出现,a会导致符号系统生成的图像围绕a产生扭曲
        • 爱情来临:$(主体)◊(幻想/爱上的对象展现出美好的形象)a(在另一个主体身上看到他失去的小碎片)
          • a无法显现,被驱逐,爱上一个人时,她身上没有一处是这个爱的原因
        • $(纯观察者主体) = a,a在下面支撑主体运行,是$前符号学实在的基础,符号系统是一层膜,包裹着a展开
        • a本身也不存在,非某种实体性的东西,只是A(大他者)符号系统的扭曲,非背后的物质。引力场的坍缩
        • 主体本身在符号系统背后遗失的自我同一性的根基,自我存在论的根基,会在爱上/憎恨某种东西上显现
          • 纳粹 -》 犹太人;单相思 -》 对方身上
          • 自我一致性的本体论的基础牵引着外在的符号学(感性的知觉世界)发生戏剧化的转化,这个人在你爱上她之前和之后的表现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莫名其妙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多出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小他者的作用:牵引着整个符号学的秩序发生扭转/改变),都包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意

拉康:世界是作为虚构小说一样被建构起来,建构的过程遵循的逻辑/机制是语言(符号学机制)

大他者补充

剩余性的概念,社会成员之间互动(交往/影响)产生的结果/产物(社会活动总体)反过来控制了他自己,变成一套符号秩序(意识形态/制度)反过来限制每个个体,让其感到身不由己。需要有主人能指来缝合整个符号系统。不能第一人称化,也不能第二人称化,他者,没有积极的存在(“大他者也会通过物来凝视你”)。大他者的存在就是政治领域存在的明确表现

精神病是不理解大他者的。无法把这种剩余的支配性的力量、反过来支配每个个体行为的社会交往产物、符号性的政治领域看成是一个他者、一种异己性的力量,而把它当成属于自己的,大他者主体化,变成自己内在的一部分,主动认同为自己的秉性/癖好。认为自己真的是国王的那种国王 == 疯子,把社会交往产生的符号性产物(外在的符号性秩序)认为是自己内在的(自我的一部分),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国王

精神病:符号系统本身,在肉体上运行的时候,只模拟出了一个黏连的半独立的第一人称语音&视角,却没有顺利模拟出一个独立的具有自反性的虚拟人格
在拉康那里,精神病本质是对父之名的排斥。是象征秩序本身,没能接受人格化、中心化之后自己和自己拉出的那一段距离。象征秩序本身在生成一个清醒主体的过程中受阻碍了

## 早年与往年

早年拉康:(庸俗/流行的)存在主义者/本真主义 -》精神分析版本

镜像认同,想象性的认同:
小的时时 -》镜像阶段,将镜子里的镜像认同为自己,很开心。ego = 自我(是有一个构成过程的,镜像化过程)

本我(被超我压抑的,生理学意义上的内在的原始/兽性冲动) -》自我(想象性的,是超我对本我进行审查过程的中介/体验性的界面) -》超我(律令性的,super ego,性化的符号性秩序)。现象界ego和符号界super ego有很紧密的关系,super ego缝合了ego,把自我的想象力轮廓通过主动性的能指缝合起来

由于人类镜像认同,会把自己客体化(极致:客体化死亡),拉康认为最典型的幻想/镜像认同就是幻想自己能看见自己的葬礼(社会性评价),意味着认为大他者存在,而且在你死后还存在。早期拉康告诉你,精神分析就是让你不要去幻想看到自己的死亡,大他者的凝视会产生症状,会产生爱欲上的倒错、很多想象性的认同。(露阴癖:大他者的凝视是具有快感的,分享/取悦大他者作为一种快感)

小时候把镜像里的镜像,即a(小他者),构建自我认同,$|(镜子)a,镜子是纯粹的幻想,是完全整合的、平均的、彻底的、如实的自觉性反映。这会产生自恋(压抑性结构),婴儿会对自己的镜像/自我轮廓产生很大的顾恋,因此小朋友打针哭不是因为疼,是因为他的身体轮廓被侵犯了,身体轮廓被针刺穿了,所以痛苦 -》 隐喻:被父亲侵犯了(针刺入)

自我认同的基本结构是欺骗性的,这种整合出来的同一性/认同是欺骗性的,一个不是你的东西,它原初带有一种差异,不同文化结构里镜像结构也不一样。孩子从小某些部位受到创伤,在组建镜像的时候某些部位就不会被建构在里面,长大后会有原初的病理化的症状显现出来。(施虐欲:把自己看成大他者享乐的工具;受虐欲:把自己看成大他者享乐的对象。这个大他者具有残暴的、撕毁这个轮廓/镜子的)

早期拉康认为,分析师的伦理在于引导患者,将死亡不要看成是大他者凝视之下的客观事件,即逃避本真性。要把死亡主体化,面对你的存在的事实,”向死而生”的精神分析版本,将你的死亡本身主体化。这个死就是构成你生命的原初事件,只不过在不停推迟,你的生命需要通过死亡来逼迫你获得生存的动力

而不是把你的死亡放到时间轴的末端,看成未来一个事件,这个时间轴还能继续延续下去,死亡事件前是你的第一人称意识/自我在凝视一切,之后是大他者接管(帮我凝视这一切),这一切就变成客观历史、自然界,这些是臆症化的,幻想大他者在你死后还继续存在,实际上这个符号系统是靠你的大脑模拟出来的,死亡后就没了。这种死亡观是有快感的,自我视线与大他者凝视的视线重合,这种凝视是有快感的(一开始镜像认同时所把握的快感,那种心悦、开心、乐趣,因为不再是混沌状态,通过镜像感受到自己在物理世界上的完整性,它给你可靠性、安全感) -》获得上帝视角,自我主体性变为这个世界,产生全能快感,淫荡的快感(突破性禁忌),会觉得自己的死亡具有崇高感、有价值有意义的

你要通过结构主义的符号学方法、精神分析,去解构所有这些想象性认同的虚妄与自相矛盾,穿越幻想,回到符号系统背后无法遮盖的本真的维度(实在界:创伤性、想象性、符号系统本身回溯性建构出来的/黑格尔:实在界是画出来一个面纱,让你以为背后有东西,是一种表现的效果),要分析到底,直面幻想,让你在实在界颤抖,直面创伤性(不停醒着的激爽/清爽),像圣徒一样,让神圣的原初力量再来重构/整饬你的符号性系统

【一小时哲学·精神分析】早期拉康VS两种版本的晚期拉康

晚期拉康:
Miller认为是:自由保守主义的妥协者,类似伏尔泰。妥协在精神分析不要分析到底,点到即止,社会学/符号学功能恢复/能运行就行。符号学表层下有个爱欲的核,现在表现为圣状(只适用于精神病主体?),这是无法被精神分析消解的,核心性/原初本真的自我认同,主体性得以定义的快感,自我享乐的原初方式,符号系统本身的循环。总要有一个幻想/想象性认同/有一层大他者的膜/意识形态
Zizek解读为:”these non-fooled err”那些没有被愚弄/糊弄的人错了。齐泽克认为那些没被愚弄的人,真正的错在他们相信有一个快感性的核。”所谓的快感只不过是一个加倍的符号学表象”。(表现与本质的二元对立,黑格尔:本质就等于加倍的表象)。符号学表象中间的核就是表象本身的褶皱(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物质本身就是空间的折叠/坍缩,质量本身就是空间的褶皱)。这种内核是表象的表象

相信符号学表层的操作、语言学的操作,对表层的操作是可以实质性的影响其(创伤性)内核的,因为内核是回溯性建构的,只是表象的表象。落后的原子模型(实际性的原子核+一圈电场/电子云),后面:原子核本身是个不确定的波函数,拉康只是认为中间的原子核也是个能量场、场的自我坍缩/自己的褶皱,所以晚期拉康想用拓扑学模拟出人类意识内核的褶皱,用tautology(A=A的主人能指)来封装、缝合起来,把复杂的解构用光滑的膜包裹起来,让整个世界平稳的涌现出来,廓清符号学结构,作为内核的东西缝进去,不要动不动涌现出来,只有在外面对应物出现后才能出来(例:封装接口)。无意义的tautology也能产生原初快感,自我循环/莫比乌斯环来解释tautology的拓扑结构(实际上一面,看上去产生两面,产生原初差异,同一性和差异之间的差异,1阶差异和2阶差异,能产生出自反性的结构,节点上的扭曲/短路),这种快感是无限的、愚蠢的(大他者享用,无脑循环)

晚期拉康的思想:数学思想、物理思想、黑格尔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的,不在是庸俗的存在主义者,变成一个辩证法家,现代物理学意义上的唯物者(对物质的理解:场域本身的折痕)

政治-符号学缝合术

齐泽克:政治就是预设了同一个政治观,围绕一个master-signifier(主人能指,名号,一种主导性的主张/主义,在这种主义下,缝合一切不一致的社会现象,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看上去是一致的。用同一套话术解释整个社会发生的事情,这套话术永远只能围绕一个主体)建构整个社会象征性表现

  • 自由主义:cynical(冷嘲热讽),犬儒主义;Irony(反讽的姿态)
    • 对所有的政治(缝合)计划,都采取一种拉开距离的姿态。私权自治、反思/思想上的自由
    • 怀疑:表明上服从,但是并不认同,而且认为所有的政治设计都是虚假/虚伪的
    • 主人能指(核心概念、缝合点):自由、竞争、平等
  • 保守主义
    • 认同:要避免一种无止境的动荡,不得不陷入一种政治话语的缝合,无论如何得采取一种缝合术
    • 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古代血缘崇拜(三纲五常缝合起来)
    • 主人能指:法西斯 -》 犹太人
  • 激进主义
    • 左翼的姿态,托洛斯基(无限革命)、德勒兹
    • 反抗:要让政治运动(用一种缝合术代替另一种)永不能成功缝合,不能围绕一个主人能指去编制一个欺骗性的符号学表现(君权、君父、三纲五常)
    • 主人能指:斯大林 -》 历史必然性
  • 第四条路
    • non-all非全(晚期拉康/黑格尔),社会创伤-享乐的内核,它是符号性表现的效果,坍缩的内核。并非所有的符号学表现都是有问题的,不等于存在一个符号学的表现是没问题的(辩证法逻辑)
    • 要去积极介入符号学秩序,通过符号学秩序本身干涉是可以干涉社会内核的(生产关系/生产力)
    • 第四条路就是马克思主义
      • 生产关系/生产力就是剥削与被剥削,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分配,晚期拉康认为是外部政治关系的自我扭曲。生产力的结构、在生产、展开、自我实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政治过程,权力博弈的过程,无法被当成一个原初的东西,因此马克思哲学被称为政治经济学,经济活动本身就是政治斗争,是分不开的。去争取主人能指的位置,重新缝合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共同体的自我认同的模式
    • 我们可以寻找直达内核的社会裂隙(张力),并且重新整理缝合,也就是会有停下来的时候。这种阻力是要用巨大的争执与冲撞来克服的。代价很大,要审慎思考,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政治就是引入一个主人能指、主导性的符号去缝合/构建一个貌似自洽(一致)的符号系统/话术去解释/消解一切不一致/不和谐的声音。政治就是一种缝合术,具有不可避免的欺骗性,缝合出一个社会秩序整体(符号学秩序),用这个社会秩序整体来控制一切人,这个整体又称为大他者

男权主义/家长制:主人能指 -》phallus(人类的性秩序/性政治) 与 女性本质(神秘本质、美学、享乐主义)互为表里(同一种东西)

齐泽克:精神分析是拆线术,是切割的,政治的反面

“打工人”,是一种意识形态。人为拼凑的词,和”追梦人”一样。打工人是背后清醒,假装在做梦(下面人闹的更凶,我可以占点小便宜)

打工=苦钱;工人=人力资源=机器

  • 我是打工的
    • 具体的词,原因,在哪,为谁,回报,可以否定:无工可打
  • 我是打工人
    • 虚幻的共同体,强行被缝合出的共同体,代表一种愿望:我不想失业,要继续打工出卖劳动力,支持就业/工作秩序(被剥削),认同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打工必须持续
    • 无否定的可能,没有给出否定词的位置(打工的+不想打工的+老板 ~ 打工人+老板)。在语言使用上一个纬度被抹掉了,这就是意识形态在起作用
  • 我是工人
    •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小手工业者。工人没有生产资料,而其他脱离岗位都有出路可走,工人是匮乏的,一无所有,自己就是生产资料的一部分,所以有否定性。被动的,拘束的,受限的状态
  • 我是打工人
    • 上面的种类合在一起了。加了动词,就有一种主动,自由。降级还有机会/有后路。小资产意识形态,小资的自我认同

打工人;不是你觉醒了,意识形态就没了。只有别人知道你觉醒了,意识形态才会消失。”打工人”阻碍的技巧在于抹除差异

脑力无产者消抹与体力无产者的差异,其实在资本家眼里他们两者本质上才无差异,是脑力无产者被资本家视角所占据。打工人占据了打工和工人的话语的位置,意识形态导致别人永远会知道你没有觉醒,脑力无产者误以为自己觉醒了,预设了更底层的人不知道他和你一样是打工人,或别人不认同你是打工人,心里有小算盘

团结的前提不是抹除差异,而是分工做事情

偶然与必然

黑格尔主义版本

偶然性是必要的,必然性是附带的

  • 必要/必然的偶然性
    • 整个世界是个符号系统,需要一套秩序秩序缝合起来获得一致性,整个系统变为必然necessary的系统。例:物理学/数学/逻辑学体系,有必然性贯穿其中,这些理论内部一定是一致的、相互没有矛盾的,但一定在一个点上有偶然的立论:axioms,来支撑这个必然的系统,偶然性的内核
    • 一个主张某种必然性的符号系统,必须保留一个偶然性
    • 黑格尔例子:一个现代国家,以科层制官僚的理性主义运行的话,必然最终需要一个元首/君主 ———— 纯粹生物学上的偶然性,去为这个官僚体系的命令/诏命/法规来判断YES/NO(终局裁判的偶然性)。一个没有君主的古典国家(古希腊),异象/神启/预言形成一种偶然性(分散的)。宪制国家,全民投票来获得偶然性,通过偶然性的定期爆发来维持整个统治体系的合法性
    • 偶然性:自己证实自己,A=A。纯粹的偶然性对于律令体系/诏命体系/符号系统的运转是必须的,没有它就没那个原初动力,无法伪装成天然的,纯粹的偶然性是天然的
    • 考试:满分不代表你能力强,现代评判机制中能力的考评是通过分数;自己知道答对了每道题的时候和宣布你得了满分,之间是有差异的,就算按照所有必然性原则笃定就是满分,但是还是感觉差了一点,就是纯粹的偶然性=最后需要无意义的宣布
    • tautology(A=A)是有其符号学意义的,(偶然性)在缝合符号学系统。法律就是法律,真理就是真理。如果所有东西只有必然性,没有一个偶然性的终点,就会变成无限争执。符号系统里面充满了偶然性,符号学是每一个点都可以争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缝合的,例:每一个词的意义
  • 附带/偶然的必然性
    • 剩余产物。命运。感觉是外在强加的,不是系统内的秩序,内在的相互关系不是必然性,不会被把握成必然性
    • 实际是只有相互关系,但是其中一个要素非常狂妄的影响所有东西,将自己的邪恶普遍化了,自立为王。把自己的关系设定成第一优先性的,把其他东西吞噬进来,把自己和其他东西的相互关联设定为最主导性的,从一个要素变为包含要素的集合,自己依然在里面,那个缝合点即偶然性,有一个偶然的化身隐藏起来,坍缩成一个不易被普通人察觉到的点
    • 社会和国家(1%人口的军事政治集团):它把它的关系施加到99%人口的社会层面上(包括它自己+1%),就形成一个国家,国家统治了社会,从一个要素变成一个整体,施加了必然性,把它的政令体系施加到社会有机体上,把社会组织成一个有机体。在国家出现前,社会不能算一个有机体/社会的无序状态本身也是国家自己投射出来的(会说我就是一个外部干涉性的力量使社会具有秩序了/必然性了),实际上这种必然性是和其他要素并列的
    • 你的命运只是你人生中起主导性作用的东西,把自己普遍化了。宿命论,必然把某个特殊秩序普遍化了,只要找到这个特殊秩序就能克服宿命论
    • 简单的黑格尔辩证法运动:社会&社会&社会&社会(原初/微观的权力内核),原来这个共同体是以善恶的二元统领的(前现代主义国家),这个权力内核想要超越这一切,一开始会被把握成极端的恶。普遍化后把其他3个+自己一小部分(政府:代言人:偶然性的缝合点)变为自己的子集,外面的自己是国家,这样就从极端的恶变成了合法。黑格尔;从社会进化到国家,从善/恶的秩序变为合法/非法的秩序,把自己的运行模式说成合法,现代统治秩序:法律是超越善恶之上的
      • 实际和其他东西并列,但不想仅仅是个并列,把自己变成一个多余单个要素的存在状态,张起一个符号学网络,让其他所有要素都遵从它的一整套必然性秩序,这时就可以施加它的必然性了

自私与邪恶

通常将(自私)利己看成是与利他对立的,其实是错误的,利己-》互助-》利他,他们的目的相同 -》合作环境的改善

卢梭:利己 love-of-self 爱己/自爱 -》 love-proper 爱本身

  • 害人不利己:”恶”
    • 指向欲望本身的欲望(爱本身),爱love onself -》爱本身love itself -》嫉妒别人envy others,将克服障碍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把满足自己欲望为目的,而是维持欲望
    • 欲望的辩证法:欲望不是以满足它为目的的,欲望的目的在维持这种匮乏状态,维持这个欲望,病态的快感,这个快感是邪恶的,不知足
    • 邪恶不来自利己,与利己对应的是嫉妒他人,现代社会是通过一种envy组织(局部等级制+去神秘化/去魅+偶然性/命好+复杂化/看不到的手-》克制envy)起来的。古代社会:等级制(必然性)来克服envy
    • 嫉恨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德不配位,真正的envy来自于德配于位(现代工业化社会,资产阶级主导的国家竞争的必然产物),能力强者(生产体系中/动态的)必然居高位,低位着面对现实产生真正的邪恶的envy
    • 为了获得克服障碍的快感,错误的以为不停损害别人就可以满足自己内心的空虚的渴望,这种渴望不是以自己获利为目的,就是以损害别人为目的的,这种病态的循环本身作为目的,自毁欲/求死欲,这个过程就变成邪恶的东西。例:无限革命论(托洛斯基)/pure evil
    • 黑格尔:当一种纯粹的恶普遍化后,就成为good,至高的善(所谓的善就是纯粹的恶)
  • 害人利己:通过互助 -》利人利己:”善”
  • 害人害己:”恶”
  • 利人利己:”善”
  • 利人害己:”善”
  • 利人不利己:”善”

并非对立善(利己/利他)恶(损人/损己),只是阐述,邪恶是通过利己的原则,自我循环产生的,说明这个利己的爱本身就有问题,才会陷入内在循环。这种善内在就有个邪恶的,才能衍生出这个恶,而当这个恶普遍化后(内在的内核扬弃/消解后),就又重新变成新一轮的善,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利己,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善恶辩证法/善恶的二元秩序。极端的恶,一开始所有革命性的行为都会被看成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因为要打破这个互助的秩序(里面有人不可避免的献出核心牺牲、处于悲惨痛苦的境地,特别是集体的善的秩序,是应当被打破的),不是外在的力量打破,它自己的利己原则循环起来产生了一种极端的恶(革命性的力量),会推翻这个所谓善的大的共同体秩序,产生新的普遍化的共同体秩序/新的善,它是这样运动起来的:善恶之间的辩证法运动

性善与性恶

不是利人利己之间的对立,利益原则VS欲望原则

把克服障碍本身作为欲望本身,利己变为害他人,把他人的享乐当成是障碍,剥夺他人的享乐就大于满足自己,让别人不爽大于自己爽 -》我让别人不爽我自己心理就爽

黑格尔看来:人类动物,Humam Animal,绝对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吃喝拉撒睡,起点。(纯粹的/抽象的)恶打破了这种状态,撕开了人性的口子,变为人类Humam,人之为人,一定以这种恶作为基础,否则无法进入符号学秩序。例:洁净本身会被把握成是邪恶的

实现过程的方法:身体的平等主义:平等主义的内核是恶-》对于充盈享乐的剥夺(人型动物从充盈的享乐中脱离出来),我不够爽你也别想爽够。一个人身体上的肉欲的满足,欲望有很多种,欲望之间形成平等主义/均衡,本质是邪恶的,邪恶的仲裁者 -》自我意识就出现了(对于身体享乐纯粹邪恶的化身Pure evil),身体意识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实现欲望的平等主义的均衡,体现为一种清醒状态,纯粹的邪恶并不是陷入混乱,而是极度的清醒,其中是一种符号学秩序在快速循环,是来不及形成复杂的幻想结构的。自我意识的幻想就是一种透明性、镜像认同,自我意识和身体之间的关联就是动物性的享乐/满足/爽/快乐

自我意识一开始必然要附着于眼耳鼻舌身,并非超越性的。最早是从语言系统出来的(意识萌生),优先满足了语音的宁静(胜利出来,比较容易满足),耳朵里沉默的状态/清醒了,变成了自我意识,有语音中心主义。胜利后对其他欲望有主导性的优势,必然性。例:你肚子饿了,耳朵会听到一个符号性的话语:我肚子饿了,想吃东西了,这些欲望通过语言的中介才能表达出来,有语音化的思维在脑子里面呈现出来。情绪可以理解为是内源性的味觉的满足,从现象学上讲其机制与声音变成意识:外面的听觉满足为内听觉,大脑就能置换听到内听觉,是意识的载体。内源性的腺体分泌出的激素让你感到各种情绪,和你吃的调味品是一样的,只不过被中介化/符号化变成一种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被体验成是一种内在的情绪/情感

身体上的平等主义,并不是一个外在的意识作为载体来确定身体性的这些欲望要满足哪个,而是这些欲望中的一个普遍化了,相对于其他欲望就会说,你好邪恶,可以变成主导性的秩序管理所有人,但是人性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意识的符号学功能就是这样实现的。从这个维度讲,人的本性是邪恶,但是这种恶是必要的、必然的,善的原来的名字,一切善都是从这里来的。拉康:Evil has a mask of Good邪恶具有一个面具叫做善,调配整个系统让他稳定运行的机制一开始肯定是一个特殊的东西/部分,一种邪恶(意识的清醒/内听觉的宁静/语音符号系统对于整个身体性欲望的控制、牵制)。例:肚子疼要拉,内在语音系统:不行,不能拉,要憋到上厕所才行。有时候不会作为内听觉被念出来,而是变成一种符号化的意念(也有内视觉/想象)。自我意识就是比较容易被满足的听觉/视觉上的欲望,内化成了一种中介性的场域,这种场域是可以对其他身体性的欲望具有调配能力的,比较容易满足的欲望就是会进化变成一个邪恶的自我意识去控制管理不同的身体性的欲望,这时候就有了人性,本质上是恶,产生的功能是善的功能:人性本恶,实为善

人性本身必须有纯粹的恶去阻止、限制、均衡所谓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廉价的满足、无意义/重复的满足。人一定会萌生出一种本恶的东西,这是人类本性pure evil。黑格尔理解的人就是一种病毒、精神上神经系统的疾病、神经症,它寄生在可怜的人型动物上,拉康:人就是organ without body没有身体的器官,something in myself, but more than myself,人的本性就是动物性的剩余,是不同动物性欲望竞争的结果(赢了),这个东西能最好的组织其他所有欲望的满足/压抑

语音中心主义走到底,比如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的自明性,就是把最高的、透明的语音,即沉默,当做原初生命的澄明来崇拜,但是这种空白的暴力,其实是毫无生命力的,是拒斥他者的,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这本书里就对此进行过批判。它在一开始是必要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确定性都可以由其作为保障,它恰恰是给变化敞开了场域,而不是作为一种始终在场的冷峻的暴力在随时支配、介入一切。这种沉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除,相当于曝光,把差异给抹平了

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

cosmology,来自希腊的Kosmos,意为:秩序、好的秩序、有序地安排。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用cosmology来指研究整个世界、宇宙地学问,大抵算作形而上学地一个分支

研究对象:

  • 形而上学:存在、非存在
  • 宇宙论:存在、非存在、其他一切事物背后的那个场域、主导这个场域的秩序

康德、黑格尔的德国观念论传统中的宇宙论:宇宙不是与主体无关的东西,不是外在的客观现实,而是一个主体以之作为背景展开与必然性、可朽性进行斗争的舞台,最终的目的是获得自由。所谓的”宇宙”一开始是一个以主体为中心的影片、舞台,主体竭尽全力在其中让自己去中心化,让聚光灯不再照向自己,从而拥抱自由、无限和解脱

马克思、海德格尔这样的反形而上学家的宇宙论:宇宙不是既定的、已经存在东西,而是有限的主体在它的生存活动中不断遭遇异质性的他者,通过劳动向这些他者敞开,将这些内容空间化、实体化、对象化的临时产物;宇宙的无限性取决于主体的有限性,主体的有限性决定了主体需要不断地向他者敞开,从而获得一种相对稳固的宇宙图景

宇宙论不一定承认”宇宙”的客观存在,因为在许多哲学中,”客观性”(objectivity)是一个被复杂机制所建构的产物,而不是不言自明、预先给予的惰性存在。简单点说:不要把这个宇宙想象成一个大容器,而你自己是里面的一个小石子儿

为了能够理解更多哲学家(观念论者、反实在论者、结构主义者、新实在论者等等)关于我们所存在的场域的看法,我们必须启用”宇宙论”最原始的意思:这一切的背后的那个场域,和它的秩序是怎样的?

学习哲学的第一步,就是从思考宇宙开始。这个宇宙,和哲学家的心灵一样,请不要用任何理论限制它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