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联想×新世相《眼界》:中国眼界,平视世界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projects/15883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联想×新世相《眼界》:中国眼界,平视世界

前不久,我的朋友@明媚 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马上要跳槽到世界五百强了。男友特支持她,虽然没车没房没存款,但他俩都相信未来会越过越好。

她29了,去年才和前男友分手。

曾在我面前嚎啕大哭:我都这个岁数了,怎么还一事无成啊。

我特惊讶。那个爱情碰壁、工作焦虑的女孩,怎么就突然翻身了。

她说:分手后散心走了很多地方,遇见很多有趣的人。

“突然觉得自己这点事不算啥。”

我想你一定也感受过生活落下的重锤。

爱情、工作、健康、年龄......并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地位不同,锤得轻一些。

联想×新世相《眼界》:中国眼界,平视世界

我曾和几位大众眼里的“成功人士”聊了聊,他们也被“锤过”。

其中一个跟我说,那些事业成功的人,至少“死”过一次。

投资人李丰是专门投资创业公司的。可是在疫情期间,他投资的餐饮行业里,有家小企业转瞬之间就亏损了好几个亿。他们很快决定转型去做直播,把小龙虾和酸菜鱼放到线上销售。

直播间瞬间就爆了,扭转了危机。

和 @明媚 “翻身”的法子没什么不同,靠的是两个字:眼界。

——同样是重创,有人看到的是裂缝,有人看到的是缝里漏出来的光。

说到眼界,你肯定就在想,我们能看多远。

我时常劝你,做个“盲目乐观”的人吧。别总喊着自己不行。你和做成一件事的距离,就差了一次相信自己。

朋友 @何欢,是我见过最倒霉的一姑娘。

原生家庭重男轻女,从小被亲爸家暴;初恋治愈了她,又意外去世了;连续的打击中她高考失利,原本成绩不错,最终只勉强上了大学......

几乎遇到了一个女孩儿能遇到的,所有不好的事儿。

一般人都觉得,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她偏偏又站起来打了大家的脸——

法语过了专业八级,正在备考权威性最高的全球通用文凭;

一个人走遍国内,又徒步去了十几个国家,爬过了两座活火山,冒险拍到了罕见的蓝色火焰;

联想×新世相《眼界》:中国眼界,平视世界

有句话我一直记得:“眼界就是不受角度的限制。”

——不止能看到“困难”,也能看到被藏起来的更多的“机会”。

你甚至还可以再乐观一点,相信自己无论什么绝境都能活得特漂亮。

我也特羡慕那种“胆子大”,敢去主动寻找危机的人。

经常有读者留言说,自己困在“996”、“007”里,没了生活的热情,我还有救吗?

“我就是一颗看不到未来、还停不下来的螺丝钉。”

这种“瞎忙”的状态,@逮了个歹 深有体会。

老板当众表扬她,她的内心毫无波澜,只露出了一个标准的灿烂的微笑。毕竟再怎么玩命 “996”,也买不起五环内的一个厕所。

“我一个项目上的齿轮,公司的工具人,表扬我一句我能长肉不?”

失去生活的热情,对一些人来说,真挺痛苦的。大多数人在压力下,在平庸的生活里,迷茫了,最后妥协了,躺平了,这无可厚非。

但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苏萌,他用了一个特燃的方法,给了一个不同的答案。

脑洞大到夸张,在大多数人还低头在地底下寻找资源时,他就决定去太空里找找资源。

刚开始,周围全是质疑声:这人怕不是科幻片看多了。

联想×新世相《眼界》:中国眼界,平视世界

但当全球很多地方开始支持开采太空资源后,苏萌的公司机会来了。

他们成了能和十几家外国企业竞争、开采月球及小行星资源的,唯一一家中国公司。

——你越胆大,越敢“搞事情”,你就活得越燃,越有热情。

其实,眼界就是颠覆固有认知。”

很多时候,我们还没尝试呢,就喊着没劲儿了,没热情了,没目标了。

其实换个赛道你再跑两步,路上的风景总能吸引你。

联想×新世相《眼界》:中国眼界,平视世界

硅谷投资人吴军曾说:

很多人不是不够聪明,或没有机会,而是见识太浅,封闭了视野,过早地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停止了奔跑。

所以人生越过越窄了。

——躺平有时也是有风险的。

我更鼓励你去追求相对"刺激"的生活。

哪怕你做的事最终失败了,或者确实成了空想主义。但你的经历一定会让你觉得,自己没白来世上走一遭。

我们经常说,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是因为对世界的未知满怀期待和憧憬的人,就是未来的希望。

但我也听过一个关于“希望”挺无奈的故事——

我们有个读者去支教,班里一个很小的女孩辍学了,要去内衣厂打工。

她理直气壮地说:“我每个月挣3000块,比你工资高,为啥还要读书?”

说实话,这个故事刺痛我了。

你知道吗,知乎上有一个280万人关注的问题,他们都特想知道——

低学历、小城镇的人,到底还有没有从底层爬出来的机会。

家庭条件普通,学历普通,老家的小城都没出过,更别说环游世界,去见大人物了。我还能怎样长见识呢?我们还有希望吗?

我告诉你,前面提到的女孩 @何欢,高中毕业后读了专科。后来不断地自学,才走了这么远。

别以为学历和原生家庭就能决定你的眼界。

我看过一个BBC的纪录片《人生七年》。

导演跟拍了几组家庭,每隔7年就去记录一次,这些家庭里出来的孩子,长成什么样了。

在农村里生活的Nick仅仅因为看过一次关于行星的插图绘本,就迷上了各种科技书籍。

联想×新世相《眼界》:中国眼界,平视世界

21岁,他考上了牛津大学学物理。后来又去了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书,成了挺儒雅一教授。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我好像看到了每个普通人都在闪闪发光那一刻。

眼界,不只是你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景,会说多少语言;它更应该是你看到新鲜事后,永不停止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

哪怕你只见过一点点外面的世界,只要你想去,依然可以朝着它走。

联想×新世相《眼界》:中国眼界,平视世界

还记得那个从深圳工厂,走到谷歌办公室的女程序员孙玲吗?

高考后的夏令营,是她活了十几年,唯一一次接触“计算机”,当她不再甘心只做女工,“计算机”就成了一个出口。

孙玲自己靠着做女工攒的钱,学计算机、学英语、出国......最终走进了谷歌的办公室。

那个只见过一面的计算机,不过是把她的世界,掀起了一角。

傅盛说:“你看过的东西,形成了你对世界的认知。并且产生一系列的行动。”

哪怕只看过了一点光,都足以让我们记住那瞬间的明亮。

我们就是靠着那股抓住美好事物的渴望,来继续向前走的。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热搜:#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我们拍了部片子,想给你看看,什么是“中国视野”。

其实,正是这些乐观,大胆,甚至“不安分”的中国普通年轻人,靠着自己的渴望,来开拓我们的“眼界”,成为下一个傅盛、李丰、苏萌......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轨迹。

loadimg.gif越被生活刁难,越要保持足够大的视野。这也是我和联想,通过这部纪录片想告诉你的:有“眼界”的人,会一直坚挺在生活的赛道上,并赢在最后。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批中小企业,凭借他们的眼界,突破种种桎梏,在动荡之中扎根,茁壮生长。他们想告诉我们每个人,我们国家已经足够平视整个世界。

为了帮助有“眼界”的他们看得更远,联想推出了联想 thinkplus 大智慧屏 30 天免费试用企业尊享福利,你可以通过它看更广阔的世界。

联想×新世相《眼界》:中国眼界,平视世界

心里有万千世界的人,终有一天会抵达万千精彩。

撰稿:么有钱、A姐
责编:么有钱
主编:cassie

※部分素材来源:BBC《人生七年》、吴军《见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