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据说上海中考又改革了?对学区房影响大么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1664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据说上海中考又改革了?对学区房影响大么

看起来比较难懂,绕得很,不过感觉对学区房影响很大呢

以下为转发: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是2018年《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中考改革方案》)的配套文件,适用于2022年起参加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考生。文件坚持立德树人、科学有效、统筹兼顾的原则,旨在充分发挥招生录取改革的正面导向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均衡和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多样发展。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实施办法》的核心精神已在《中考改革方案》中明确。

从2022年起,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分为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类型。最新公布的《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了自主招生比例、名额分配方式、综合评价录取程序等内容。

在自主招生录取方面,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市特色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计划,面向全市范围内有创新潜质、学科专长、体育或艺术特长的初中毕业生。根据《实施办法》,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比以往减少,合计不超过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的6%。其中,优秀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计划合计不低于该类自主招生计划的15%。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是上海《中考改革方案》确定的招生录取新办法。具体包括名额分配到区招生录取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两类,合计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65%,与改革前相比,名额分配比例进一步扩大。其中,名额分配到区招生录取,以区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按计划录取;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以初中学校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按计划录取。

《实施办法》特别明确了名额分配的具体要求:一是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65%,原则上以各区当年度中招报名人数占全市中招报名人数的比例为测算依据分配到各区,分配到各区的计划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二是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50-65%,其中,分配到区招生计划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的30%,分配到校招生计划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的70%。各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额分配到校招生计划,原则上以所属区内各所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中招报名人数占本区该类学校中招报名总人数的比例为测算依据,分配到本区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实现名额分配全覆盖。文件指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分校或校区,原则上按照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录取政策执行。

实施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后,招考机构将考生计分科目总成绩和综合考查成绩(满分50分,具体办法另行颁布)合成总分。主要考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同时,将通过全程录像、双盲匹配等保障制度,确保考查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实施办法》指出,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示范性学区或集团创建、初中强校工程、新优质学校建设等工作,制定本区招生录取工作方案,科学编制本区招生计划,落实本区名额分配工作;指导区内的相关高中制定自主招生及学校综合考查方案,并做好相关方案的公示工作。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中存在的违规行为
发表时间 2021-03-17 08:48

赞同来自: 小笨零 二零20大吉大利 lilili65 约克城号

124 个回复

2

xuyongnn

赞同来自:

Maili 城之内有大门

不是又改革了,是4年前小升初时就已经改革的方案, 从22届开始开始, 所以不能叫又, 因为4年前就已经改革了, 只不过改革后的第一届是明年中考。

这个方案其实就是打击初中牛校, 因为上海的初中排前面的都是民办学校,可以说前20名初中中只有极个别挑生源的特殊公办比如特殊3公, 其他都是民办, 尤其华育,兰生,上宝,张江,这些都是牛得一塌糊涂的民办初中。 都是在小升初中把全上海牛蛙都集中起来的。

现在改革后,要把很多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到差的学校, 也就是减少了公平选拔的名额, 其实这更会导致腐败, 分配到校后,是不是又要搞关系了, 这种不是全市统考,不是公平竞争的名额,还不是校长,校领导,官老爷的后门路。

2021-03-17 09:24修改 14 条评论

6

不语123456

赞同来自:

deepocean suliang 青菜哥哥 FUZE luckych 画眉更多 »

政策就是政治,各人为自已的利益争取没有错,只有这样社会才会进步,你读书好,社会一定要给你好处吗?你成绩好,英语好,社会一定要给你好处吗?读书得好处,在中国也就几十年的事,在向前几年,是出声好才能读大学,在前面几百年,只有一省的前几名读书才有用,考功名,大部分都是没多少好处的,如果你的小孩在上海是前一百名,在古代,也是一无是处的,然道现在就一定要给你好处?

2021-03-17 10:39 1 条评论

4

我是一个host - 无下限卖铲子的:最好的可转债评分系统,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https://www.jisilu.cn/web/data/cb/strategy/grade

赞同来自:

秋夏的阳光 Mia003 起个名字想半天 newbison

另外这个18年的政策,叠加去年民办初中摇号入学政策,燃起了浦东闵行优质初中的学区房翻倍行情。

后面的逻辑就是因为:
1)民办吸引力被大大削弱,因为生源被大大削弱,未来民办初中的优秀高中的录取率铁定断崖式下跌;
2)浦东闵行,尤其浦东是市区内基本是唯一公办初中可以勉强和民办抗衡的区,优秀公办的市重点录取率本身就高;
3)这个18年中考新政实际上只影响头部大约10%-20%的牛娃,因为只有市重点高中才参与这场改革游戏;
4)优秀公办的区重点及以上录取率很可能在80%及以上,在这个中考新政叠加初中民办摇号的背景下,这种优秀的保底率就像转债一样下有保底的特点被急剧放大了。

2021-03-17 10:47 6 条评论

1

shshchen - 私募基金

赞同来自:

飞飞爱喝咖啡

各位想多了。
市重点“65%按人头分配到各区”,这个没啥公平不公平的。
“区内20%均衡分配到校”,剩下的80%呢?不还是好学校占得多差学校占得少。好学校名额可能分到10个,菜校只能分到1个。照顾了菜校里真正的“卧龙凤雏”而已。至于区重点的分配,更是区里自己有很大的自主权了。
如果是北清的料,在哪里都一样,硬拼中考也能考市重点,要是硬拼中考都考不过的,将来去拼高考不是搞笑吗?
大多数人是争取区重点、普通高中,将来在一本线二本线上挣扎的,学区房的价值还是很大的。

2021-03-17 12:16 3 条评论

5

目标140 - 不愿看就拉黑我吧。Good job dude!

赞同来自:

nkfish 画眉 fionafiona SIIIKANG 明月镰刀更多 »

麻烦大家看看原文再评论,名额分配计划比例是50-65%。这里假设60%好了。名额分配计划又分为分配到区和分配到校。分配到区的也就是区内排名的占比30%,也就是总招生人数的18%。剩下的70%是分配到校,也就是校内排名录取的占了总招生人数的42%。考虑到还有一些自主招生计划。实际上分配到各初中的普惠名额已近占到了总考试人数的近一半了。

建议孩子还没中考的都认真看看吧,网上的点评很多都没有经过仔细分析。例如有一篇目前9万多点击的还在说民办初中不参与分配到校。如果认真看过就知道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的看法是,这个计划就是想以中考为分界点,促进义务教育平均化。考虑到大多数区初中和小学是学籍对口关系,也会影响到小学的招生。

2021-03-17 13:40 1 条评论

3

maoxiong - 数据挖掘狂人

赞同来自:

SKOYE caishendao eating

猴年马月的政策了,教育公平化是和房住不炒一起提出来的大政方针,都提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作为主要政策的中考指标分配到校到区的分配生制度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改革了好几年。

浙江省教育厅是18年下发的文件,杭州市教育局19年颁布的配套政策,也是今年第一年开始执行。省内部分地区19年就开始实施,20年已经铺开。

上海也是18年就订好了的改革方向,怎么好多人还如梦初醒?

2021-03-17 14:16 1 条评论

0

我是一个host - 无下限卖铲子的:最好的可转债评分系统,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https://www.jisilu.cn/web/data/cb/strategy/grade

@目标140 在绝大多数学娃家长的语境下,区属市实验性示范高中=市重点,这次和18年的区别主要是原则上把委属的分校纳入该范围,原先的理解是这个委属的属于四校范畴。

另外你还是没有说出市重点招生数占考生总数20%+的出处。

2021-03-17 14:44修改 0 条评论

0

Excel量化 - 不会代码

上海的政策其实不是什么新东西,事实上反而会更加重学区房问题。
相比北京,上海只是降低了跨区的门槛,给郊区各校的尖子生更多的机会上市重点。
然而北京为啥坚持锁区?因为一旦放开,郊区各校的尖子生就会蜂拥到海淀西城的市重点。高考各区的的差异反而更大了。
目前对锁区政策最拥护的反而是郊区的教委;对校额到校最反对的是有高中的渣校的校长。
学区房的问题本身是贫富差距的问题,让教育部门解决住房问题,只能做做样子交个差罢了。

2021-03-17 21:41修改 17 条评论

3

连天雪

赞同来自:

gowhawk dudindi 房产理财专用

帝都一直有校额到校,重点高中的一半左右名额要配给普校的初中生,例如,A普通初中,分配到20个到重点中学的名额,这20个名额对应着本区的所有市级和区级重点高中。具体分配时还有很多细则,家长帮专门有一个专题,家长们研究得头大,生怕自家孩子吃亏。
对把升学这种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搞得越来越复杂的规则,我对执行效果深表怀疑。最简单公平的方法,大家都凭考分,中考和小升初都该如此,这才是真正的减负。现在所谓的减负,造成评判标准模糊,焦虑的家长四面撒网,一年级的孩子就开始密集的补习班,真是讽刺。

2021-03-17 22:12 3 条评论

3

shshchen - 私募基金

赞同来自:

预言家请睁眼 门德尔松 nhzxcsc

有些人幻想主动进菜中当鸡头以获得更大的上重点高中的机会,奉劝还是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一、小升初摇号后,菜中生源大大改善,到了菜中也没那么容易当鸡头。
二、牛校的整体学习氛围和老师水平还是好一点的,去了菜中总体成绩很可能下滑。
三、自招名额肯定100%给牛校。牛校最好的孩子连校内竞争都不参与,变相给了后面人更多机会。
四、在牛校即使输掉校内竞争,仍有机会参与全区和全市竞争。可以预见全市全区竞争的名额大部分会被牛校瓜分,所以牛校中上甚至中等的孩子都有机会。而菜中一旦输掉校内竞争,基本就出局了。

2021-03-17 22:56 5 条评论

0

johnhsu

说实话读书这种,最关键还是看天赋。

这些政策貌似是针对那些原本实力只能在普通初中的学生准备的。但是有很多原本能上优秀初中的学生就可能不去上了啊,他们就选择进普通初中当鸡头,普通的学生根本没机会的。

我举个例子两所学校,一个分数线高分500,一个分数线低分500,而这个学生的实力就是500分,请问是去好的学校当凤尾,还是去普通学校当鸡头?也许有的家长被名校光环冲昏,选择去名校,但是如果深层次想明白这个问题,就知道当鸡头绝对比做凤尾更有利。

我觉得真要改变公平,最可行的方法还是师资流动,最大程度上平抑各个初中,高中的教育水平,这样无论去哪所学校读都是一样。

大家最后通过高考来一决胜负。

但是谁让动物本身遵循的就是适者生存的原则呢?

公平从一出生开始就不可能了。

2021-03-18 01:12修改 1 条评论

5

appleround - aaa

赞同来自:

caishendao alongside 说不出的YD nkfish wurui56更多 »

公平的方案:财政拨款和优秀教师是国家的公共资源,不能为部分学校部分学生所垄断

1、公办学校按照学生数平均分配财政拨款,不能形成少数特权公办学校

2、教师按照一定地理范围内(比如10公里),随机抽签到哪个公办学校上班,三年五年一轮,不愿意的回家呆着,包括特级教师

3、学生就近入学,教育场地不够的,将委办局办公场所腾出来,教师不够的,扩大师范生招生规模

4、高中入学考试统一按照分数录取,别玩那么多花样,花样越多,内幕越多。以前的统一高考制度埋没多少人才了?

5、教师按照所带学生统考平均成绩进行评分,优胜劣汰,让教师PK去吧,取缔校外考试培训机构。

2021-03-18 07:20 18 条评论

2

jeffrey810 - 搬米粒

赞同来自:

便宜货有毒 juouyang

原先属于第一档的名额分给菜中的第二第三档学生,第一档更多的学生竞争裸考和到区名额,挤压大部分第二档、第三档学生,成绩介于市重点和区重点之间、区重点和普高之间的受到较大影响,有降档风险。政策稳定之后,都会看到不管校内还是区内,都得死拼成绩,拼到什么程度不光取决于自己,也取决于同学,结果必然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对更严峻的竞争。像举重预赛,以前知道举起200公斤成绩就能达标去奥运,现在名额减少,只有3个人能进,这样预赛就得拼命,别人举了250,即使有受伤危险也要跟。

2021-03-18 09:46 0 条评论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