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产品经理丨7大类46个专业术语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yunying.org/operate/24306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第一篇:产品经理相关术语

1、BRD: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 商业需求文档,回答的是产品价值是什么?也就是这个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受众是:老板,投资人,股东,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这个产品如何给公司盈利;侧重点是需求描述,盈利模式。

2、MRD:Market Requirements Document 市场需求文档,回答的是市场上有哪些同类竞品(竞争格局)、为什么我们公司是适合做这个产品的(竞争优势),我们产品成功的机会多大?(市场机会)

这个文档的受众是:老板、运营、市场销售,主要是让运营和销售知道相对于竞品,产品的优势是什么,更好的向用户介绍产品有点;写作侧重点在竞品情况以及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便利。

3、PRD: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 产品需求文档,回答的问题是我们产品方案是什么,也就是这个产品的具体细节。

受众是开发人员,目的是让开发知道如何把需求按照产品经理的思路开发;侧重点是需求描述、需求逻辑、需求原型。

4、B2C:企业对个人,平台的一端为商家一端为普通用户,比如京东和天猫

5、B2B:企业对企业,平台交易的双方都是商家,比如阿里巴巴

6、C2C:个人对个人,平台交易的双方都是普通用户,比如淘宝、咸鱼、转转

第二篇:广告相关的术语

1、搜索广告:最典型就是百度的竞价广告。商家竞价购买关键词,当用户搜索的内容触发关键词时,在搜索列表展示对应的广告。

2、展示类广告:信息类网站中的Banner、竖边、通栏等广告位都属于展示广告。比如微信公众号底部图片广告

3、开屏广告:大部分app启动之后会有看到一副全屏广告,展示时间3-5秒不等。比如知乎、豆瓣、小红书等等

4、信息流广告:以文章、图片、视频等形式插入在信息列表中的广告,常见于内容类的产品,比如手机百度、知乎、今日头条等app中经常出现的并标识了”广告”字眼的信息

5、视频广告: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当我们没有购买会员时视频播放前、播放过程中以及暂停过程中都是出现的广告形式。

6、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翻译为搜索引擎营销,就是根据用户使用 搜索引擎 的方式利用用户检索信息的机会尽可能将 营销 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是搜索引擎中竞价排名的优化,也就是SEM是需要花钱的。

比如同我搜索华为手机,这些华为官网的广告就是SEM。就是当用户搜索华为手机关键词的时候,华为官网要想排在前几位是需要给百度钱的。

7、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汉译为 搜索引擎 优化。是一种方式:利用 搜索引擎 的规则提高 网站 在有关搜索引擎内的 自然排名 ,也就是SEO是免费的。

同样的搜索华为手机,后面的几个没有写“广告”字眼的就是搜索引擎的自然排名,是不需要花钱的,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优化排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EO优化。

常见的广告计费模式:

1、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按千次展示收费):只要曝光就收费,不管点击、下载或注册等后续流程,此种类型适合想要扩大知名度做品牌广告的广告主。早期门户网站的展示类广告以及开屏广告一般都采用这种模式。

2、CPC(Cost Per Click,按点击收费):在这种计费模式下,不管展示了多少次,只要用户不产生点击,广告主是不需要付费的,只有用户点击时才开始计费。这种形式是对广告主比较友好的方法,因为首先加大了媒介作弊的难度,其次可以检测每个平台的流量质量。目前这种形式常见于竞价排名广告以及信息流广告。

3、CPA(Cost Per Action,按用户行动收费):A是指Action行动的意思,具体的用户行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下载(Download)、安装(Install)、购买(Sales)、注册等等形式,具体是指哪种行动需要在广告洽谈的时候,广告主和流量主协商好,只有用户产生了协商好的行动,广告主才付费。

所以可以看到CPD(Cost Per Download)、CPI(Cost Per Install)、CPS(Cost Per Sales),这种形式适合app下载、增加新用户等需要明确转化动作的广告主。

相对来说,CPM的形式适合以宣传品牌为主的广告主,属于品牌广告;CPC和CPA是效果广告,倾向于保护广告主的利益。

第三篇:运营相关专业术语

1、AARRR模型: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这个五个单词的缩写,分别对应这一款移动应用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分别为:获取用户、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获取收入、自传播。

2、RFM用户模型:R(Recency)表示客户最近一次购买的时间有多远,F(Frequency)表示客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购买的次数,M (Monetary)表示客户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购买的金额。

3、用户增长的S型曲线、J型曲线:指大多数产品,在产品发展周期中,都会遵循S型曲线的增长方式;但有些产品,可能产生J型曲线。

4、拉新:获取新用户,就是让一个从未使用过产品的人,开始使用我们的产品

5、留存:让用户留在平台。用户使用过一次产品之后,要让他们持续的使用产品。

6、促活:让用户活跃起来。让用户在平台上多生产内容,多消费内容。比如社区类产品就需要不断的通过运营手段促进用户活跃。

第四篇:数据分析相关

1、PV:页面访问量,同一个账号访问同一个页面两次,PV算2次

2、UV:页面访问人数,同一个账号访问同一个页面两次,UV算1次

3、DAU:也叫做日活,是指一天内打开app的用户数,所以DAU算的是UV

4、MAU:也叫做月活,是指一个月内打开app的用户数,所以MAU也是指UV

5、留存率:新增用户中,后面几天还来的比例。

6、次日留存:比如今日新增10名用户,这10名用户中7名明天又打开了app,则次日留存率70%

7、7日留存率:比如今日新增10名用户,这10名用户中3名注册后第7天又打开了app,则7日留存率30%

8、获客渠道:获取新用户的渠道。比如你是通过这篇知乎回答关注了我的公众号:薛老板产品派,那知乎就是我公众号的一个获客渠道。

第五篇:技术相关的术语

1、接口:可以简单理解为数据传输的通道,比如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信息传输就是通过接口。

2、通信:就是只信息传输这个操作,比如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

3、上报:一般是指上报服务端,也就是数据从客户端流向(上报)到服务端

4、拉取:是指用户打开app之后,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数据的过程。

5、并发量:有多少用户在同时使用产品,请求数据。

6、丢包:数据在上报过程中,由于网络异常导致的数据丢失。

7、上线:功能测试没问题之后,研发打包发布到各大应用市场及app store,供用户使用。

第六篇:测试相关的术语

1、提测:就是研发开发完之后,打包提交给测试人员开始测试。

2、复现:之前测试发现的bug,再次出现

3、测试用例:测试人员根据产品经理的PRD撰写的测试流程及事项

4、功能测试:单一功能的测试,比如本迭代要做一个分享功能,功能测试是只测试分享功能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5、回归测试:可以理解为整体测试。本迭代要上线一个分享功能,要测试一下这个功能有没有影响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

6、测试报告:测试完成之后,测试人员撰写的说明BUG均已修复,可以上线的邮件。

第七篇:项目相关的术语

1、项目排期表:为了保证项目按时上线,会使用项目排期表定好每个参与方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起止时间。

2、敏捷开发:把产品功能拆解,每次只设计和实现这个产品的一部分,然后一步一步完整整个产品/功能的方式叫做敏捷开发。

3、需求评审:由项目经理组织产品经理、研发、测试、UI听产品经理讲解需求的过程。


1)互联网行业必懂的常识:

PM: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部分公司指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

UI:UI设计师

UE:交互设计师

UX:用户体验设计师

RD:研发

QA:测试

IM:即时通信类,如QQ、微信

SNS:社交类,如微博,facebook, instegram

B2B: 企业对企业

B2C:企业对个人,即商对客

C2C:个人对个人

O2O:Online to offline, 线下商务与线上相结合

IAAS:Ins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基础设施即服务,如阿里云

SAAS:software as a servise, 软件即服务,如小鹅通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平台即服务,如Whatsapp

PV:页面访问量

UV:用户访问量

DAU:日活,即每天访问的用户数,需排重

WAU: 周活,即每周访问的用户数

MAU:月活,即每月访问的用户数

2) 产品经理必懂的产品术语:

web端:也叫网站端或网页端

PC端:同web差不多,多包括桌面客户端(也叫PC客户端)

APP端:也叫无线端或手机端

工单: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工作处理流程,一个工单由多个角色完成

痛点:用户迫切需要满足的需求

权重:某一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重要程度,产品设计中可以加权或降权

闭环:从用户使用产品到需求得到满足,所有业务、功能逻辑都是完整的

生命周期:产品从设计研发、推广到维护的完整周期

适配:同一个产品在不同机型的兼容性

GET,POST,PUT,DELETE:对服务器资源的查,改,增,删

重定向:通过各种方法将各种网络请求重新定向转到其它位置

状态码:Web服务器的响应状态(1开头:被接受,需要继续处理。2开头 :请求成功

3开头:请求被重定向。4开头:请求错误

5开头:服务器错误)

刷新:将页面数据置为最新数据

缓存:将程序或系统经常要调用的对象存在内存中,使用时可以快速调用

GMT:格林尼治时间

SEO:搜索引擎中自然排名的优化

SEM:搜索引擎中竞价排名的优化

demo:演示文件

MVP: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即抓住产品本质,迅速推向市场

千人千面:通过智能推荐引擎实现,即猜你喜欢

需求优先级:P0-P7,序号越小,优先级越高

3)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术语:

接口:不同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通道

I/O :输入/输入接口

API:网页常用接口格式

Json:传输数据的编码协议

TCP:网络传输协议

HTTP劫持:HTTP传输数据被第三方修改

IDE:集成开发环境,如sublime vscode vim等

SDK:客户端或对外的常用接口格式

CDN:内容分发系统,将源站内容缓存到离用户最新的节点

DNS:域名解析,将用户输入的内容转换成IP地址

CNAME记录:别名,可以把一个域名解析到另一个域名

SLB:负载均衡,让多台服务器保持相同压力

Cookie:客户端记录信息

Session:服务端记录信息

Token:服务端返回给客户端的令牌,以便于客户端免密登录

前后端分离:页面和数据分开返回给请求方

互踢:同一平台,在不同设备,登录同一账号,先登录的账号被踢出

泛域名:在一个域名根之下的,所有未建立的子域名集合

回源HOST: 源站所对应的主机站点

过滤参数:用户请求URL中?后的参数

请求:向另一端索要信息或数据,所以需先发起请求

丢包:通信数据包丢失

拉取:用户端向服务端获取数据的过程

并发:多个事件同时进行

进程:服务器中运行的程序

进程挂掉了:进程运行出错被系统终止

拉起进程:让系统执行指定程序

单点:只有一个服务,通常不安全

防盗链:检验客户端URL来验证其合法性

宕机:服务器死机

上报:数据从客户端上报到服务端

心跳:用户端每隔几秒上传一次数据,称为一次心跳

存量:某个时间段已有的数量

增量:某个时间段新增的数量

MVC/MVP:程序框架设计模式

握手:握手是在通信电路建立之后,信息传输开始之前。握手用于达成参数,如信息传输率,字母表,奇偶校验, 中断过程,和其他协议特性。

4)产品经理必懂的测试术语:

提测:提交测试,通过公司内部系统将需求提交给测试人员

复测:再次测试;

复现:再次呈现的bug;

bug的常见类型: 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压力测试、偶发性bug;

debug:修改bug;

测试用例:测试人员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的用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