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共享充电宝魔咒:最高每小时8元,龙头怪兽充电却净利腰斩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10326-36117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共享充电宝魔咒:最高每小时8元,龙头怪兽充电却净利腰斩

共享充电宝企业们大举攻占市场的同时,租金涨价潮也在悄然来临。

涨!涨!涨!近期,共享充电宝涨价频上热搜,甚至出现了使用一小时,收费七八元,许多用户感慨用不起。

然而,共享充电宝企业却并未赚得盆满钵满。美东时间3月12日,怪兽充电就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招股书,公司在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38.9%,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共享充电宝企业。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0年的净利润却实现腰斩,与客户合作的入场费也大幅提升。

老百姓吐槽用不起,企业挣钱难,原因何在?行业人士向雷达财经表示,共享充电宝企业为了抢市场,向商家让利过多,是共享充电宝涨价的主要原因。

共享充电宝创业者、浙江五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咸明对雷达财经表示,单纯靠租借暴力涨价的方式终究不是一个持久的玩法,但短期之内尚无好的破局方式。

怪兽充电IPO,增收不增利困境难解

据媒体报道,怪兽充电计划于4月2日正式以“EM”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其实际IPO募资额或达到5亿美元,如能顺利实现,怪兽充电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3月23日,怪兽充电方面对此回应称,“不予置评,请一切以公布的招股书为准。”

怪兽充电背后的资本阵营不乏许多熟悉的身影。股东中,阿里巴巴持股比例16.5%,为最大机构投资方,高瓴资本持股11.7%;蔡光渊作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持股6.6%,为个人股东中持股比例之最。此外,代表资方进入怪兽充电董事会的两人分别为小米集团合伙人张峰、蚂蚁集团资深总监李娟。

天眼查显示,怪兽充电刚刚于2021年1月完成一笔2.34亿美元的D轮融资,投资方中,上述股东阿里巴巴、高瓴、软银等悉数在列,而这也是“三电一兽”自2020年以来已公布的金额最大的融资。

从招股书来看,“一兽”已经与“三电”拉开了些许差距。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怪兽充电在中国超过1500个地区拥有超过66.4万个POI点位和超过500万个移动电源,累计注册用户2.19亿,相较2019年净增7000万。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排在共享充电宝行业前四位的玩家累计市占率达到83.1%,其中怪兽充电的市占率为34.4%,相较两年前大幅提升25.4%。相对而言,2018年时市占率前两位的品牌近两年均有所下滑。

1.png

规模的急速扩张让公司的营收水涨船高,但也让公司陷入了净利润下滑的窘境。

2020年,怪兽充电实现营收28.09亿元,同比增加38.9%;净利润7540万元,相较2019年的1.66亿元下滑55%。与此同时,公司的净利润率也从8.2%跌至2.7%。

怪兽充电增收不增利的症结主要在于营销费用和投放点位激励费用的上涨,后者包括佣金和入场费。

招股书显示,2020年怪兽充电营销费用为21.21亿元,同比增长55.71%;投放点位的激励费用为15.76亿元,同比增长69.96%。其中,入场费直接由2019年的1.06亿元升至3.80亿元,涨幅超260%。

2.png

目前,怪兽充电主要采取直营和加盟两种方式,前者需要怪兽充电一次性支付入场费和租金,后者则是按月支付租金。佣金的费率相对平稳,2019、2020年分别为42.7%、44.1%;入场费则直接从5.5%上升至14%。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除了因疫情导致不少商户合作伙伴关闭经营外,共享充电宝行业对线下门店投放过于依赖是怪兽充电净利腰斩的主要原因,由于规模扩张的需求,怪兽充电在争抢线下门店的同时会进行更多的让利,而在未来这种对公司盈利空间的挤压甚至将进一步加剧。

“这个没办法,都是需要依靠商家存活的。”共享充电宝创业者潘华(化名)向雷达财经表示。

潘华称,做得好的代理一个多月回本是很有可能的,但即便如此,在与商家议价的时候仍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而平台一方在利润方面也不高。“主要还是靠沉淀的资金运转的,用户们的租金会先在品牌方存着,相当于一个合法的资金池。”

共享充电宝涨价频上热搜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共享充电宝“不赚钱”的问题早在行业兴起之初就已经存在。

2015年,共享充电宝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2017年,行业的投融资总数超过2015-2019年间其他年份数量之和,但是美团点评仅入局不到3个月就草草宣告结束,当年10月乐电更是成为了首家被曝倒闭的共享充电宝企业。一时间,多家相关企业纷纷倒下,在业内人士的分析中,“盈利模式难实现”是导致看衰行业声音此起彼伏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快,行业格局完成重塑,涨价就此开始。

2019年8月,央视就曾报道共享充电宝涨价的情况,彼时各品牌共享充电宝在景区、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相对难进驻或维护的区域达到的最高收费标准为8元/小时。一个月后,话题#共享充电宝告别一元时代#在微博平台的阅读量突破1.5亿。

“手机没电了,充电价格涨了2元、3元,用户是没有知觉的。"有创业者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三电一兽都表示已经盈利。

2020年11月,话题#共享充电宝为什么越来越贵#冲上热搜,有网友吐槽共享充电宝价格已悄然从1-2元/小时增至5-6元/小时。彼时雷达财经曾通过采访行业内相关人士获悉,商家是涨价的重要推手。

一方面,商家在与品牌方签好合同后发现因种种原因拿不到最初约好的利润,就索性开始仰仗优越的地理位置多要些分成;另一方面,一些高档场所认为定价过于便宜不符合场所调性,于是主动要求调高价格。一个例子是,据媒体报道,有客流量较大的酒吧要求共享充电宝的入场费高达20万元/年。

2021年3月,微博话题#共享充电宝每小时从1元涨至4元#再度引起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共享充电宝每小时3-4元的租借费已是普遍现象,24小时封顶价格则从20元到40元不等。

“一天40我还不如买个呢!”有网友评论道。也有人认为,这是共享充电宝开始收割的标志,还有网友吐槽道:“苹果用户养活了共享充电宝。”

“涨价随意、定价更随意”,3月23日,央视财经专门针对这一话题做了报道,其中提到,有记者走访广西南宁市的一些商超发现,共享充电宝不仅收费标准上升,价格还有些“任性”。如怪兽充电的共享充电宝在南宁市青秀区一家奶茶店的租用价格是1.5元/半小时,而在10米外的另一家店租用价格则是2元/小时。

创业者:市场在疯抢商家 导致成本不断上升

一边是企业的利润困境,一边是民众的租借费高企,共享充电宝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被质疑是“伪需求”的时代,即使怪兽充电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网络也还是有声音质疑,这还是门好生意吗?

朱咸明向雷达财经表示,怪兽充电上市对行业来说是件好事,会推动行业的发展。不过他也坦言:“单纯靠租借暴力涨价的方式终究不是一个持久的玩法,但短期之内尚无好的破局方式。”

朱咸明指出,2020年对于所有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讲确实是艰难的一年,不只是怪兽一家利润下降,因为疫情造成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本来使用共享充电宝频次比较高的区域就是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去年这么一个情况下,这些区域几乎等于被封杀,我们有些地方差不多到七八月才恢复盈利。”朱咸明直言,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公司某个城市每天的营业额直接从35000下降到150,这150还是医院在用,而按照以前的情况,过年时的生意本应达到平时的两倍。“正常来讲比如一天10万单,过年的时候就十七八万单。”

怪兽充电的净利润下降,也与高昂的入场费紧密相关。“入场费提升的情况确实存在,而且短期之内我觉得不但不会下降,可能还会愈演愈烈。”这也意味着,共享充电宝企业们对优质商家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朱咸明举例称,自己的公司曾为抢占呼和浩特的一个网吧,在怪兽充电合约到期前的两个月就以10%的溢价进行签约。“本来的合同是一年一签,提前一个月续签,网吧因为它24小时开业的特点,属于是怪兽买断的主要区域之一。我们在他续签的一个月前去签下一年的合同,为的就是抢占这个网点。”

另外一个案例是,2020年为了争夺温州的一个商场,朱咸明的五号科技出价40万一年,但是小电直接提价到45万,最终小电拿到了那个商场的独家入场权。

为何共享充电宝企业如此沉迷扩大市场规模与体量?

怪兽充电招股书显示,2020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7093.8万元,而这项数据在2019年是6547.1万元,均低于公司的管理费用,甚至仅仅公司每年卖充电宝(第二大业务)的钱,就可以完全覆盖。

3.png

曾有B站up主对怪兽充电的设备进行拆解,得出的结论是原理简单,技术门槛不高。对此,朱咸明表示,与其在技术方面说护城河,还不如说专利的壁垒。“技术方面的要求确实不高,硬件的难度也没那么大,怪兽他们很多也找了代工厂去加工的。”

天眼查显示,“三电一兽”中,来电在专利数量方面优势明显,共有202项专利,而怪兽充电、街电和小电的专利数量则分别为29、94和42,从这一点来看,怪兽反而处在弱势地位。

垄断推动涨价,尚无破局之法

共享充电宝企业们大举攻占市场的同时,租金涨价潮也在悄然来临。

朱咸明称,涨价比较狠的门店,一般都是被某个品牌买断的独家网点,也即,在某个固定的区域内,除了单一品牌的共享充电宝,用户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涨价狠是因为稀缺性,最暴利的就是入场费一次性买断的方式。而且像机场、火车站这些区域,你2块的矿泉水到了那都得涨价,何况独家垄断的充电宝呢?”

以五号科技为例,“我们除了上海、杭州这种一线城市是3、4块一小时,三四线城市都是2块一小时。我会看公司的财报,有时候发现签约的某品牌酒吧没达到想象中的收益,那可能就会将价格进行微调。从2块调到3块对用户来讲可能感受没那么深刻,但对企业就是实实在在的利润,特别是我在付完独家买断的钱之后,这个成本已经出去了,我认为还是有权利涨价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价格涨了,但平均使用单价却没有明显变化。“以前2块一小时,用户充2个半小时用5块;现在用户还是只花5块,充的时间变短了,有的用户还会卡在58分钟的时候定点还。”

另外,朱咸明也提到,一般企业在与商户签协议的过程中都会内含保本协议,如果一定时间内未达成盈利,可以自动续一段时间。“赔本赚吆喝的情况非常少见。”

以此观之,在疫情恢复后,共享充电宝企业仍有不少的增量空间。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移动设备充电服务仅占中国潜在POI点位的9.3%。

其中,2020年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为19.1%,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率为3.7%。艾瑞咨询预计,到2024年,这两个数字将达到45.5%和39.4%。

“现在对电量的焦虑还是挺严重的。”此前朱咸明曾对雷达财经表示,5G带来了更大的耗电量,但目前业界在电池领域尚未有出现明显突破的迹象,特别是苹果手机,“苹果占我们用户的至少60%,我们坏损率比较高的充电头也是苹果的头。”

这也就意味着,面对电量告急的手机,更多用户还是难逃扫码救急的命运。

“靠溢价去生存是一个比较荒唐的事,说不定涨到一定程度政府还会出手,我是觉得7块一小时确实太贵了,但想破局还是难。

网站编辑: 王满华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