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深入解读Gartner 2021年《分析与BI平台魔力象限》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d1net.com/news/hydt/56942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深入解读Gartner 2021年《分析与BI平台魔力象限》

责任编辑:cres |  2021-03-10 14:10:17 本文摘自:互联网

近日,Gartner发布了2021年度的分析与商业智能平台魔力象限报告(《Magic Quadrant for Analytics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Platforms》,以下简称报告)。作为业内的权威报告,魔力象限在分析与BI平台(以下简称ABI平台)供应商和用户中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可以说是行业风向标。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专注于BI行业的研究探索,积极推动国内BI行业的发展及企业BI项目的成功落地。在每年的魔力象限报告发布后,我们都对报告中的厂商变化、BI行业趋势和BI平台关键功能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与分析,以期为从业者提供更权威的行业信息与更全面的市场理解。

这是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第4次对《分析与BI平台魔力象限》报告进行解读。与往年有所不同,Gartner在本年度的报告中做了四项较大的更新,在供应商纳入和移除标准、供应商象限归属及位置、BI行业趋势与关键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变化与调整,另外报告对未能纳入魔力象限但市场表现不俗的供应商也作了介绍。本次解读将围绕这四大更新展开,并分析国内BI市场的形势,帮助从业者了解现状与变化,更好地理解BI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

一、魔力象限的定义与评估机制:纳入和移除标准发生变化,市场动量指数成为供应商入选的关键前提

魔力象限是Gartner对行业中的供应商进行评估比较的一个工具,主要通过一套标准的方法,基于行业市场中各供应商的执行力和前瞻性表现,生成魔力象限图和相应的分析报告。

如图1所示,魔力象限的纵轴为供应商的“执行力”(Ability to Execute),用于评估供应商将其愿景变成市场现实的能力,评估维度包含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及成功度、企业整体生存能力、销售执行力与定价、市场状况、客户体验以及公司的整体运营,其实质是揭示企业在市场的成功度;横轴为供应商的“前瞻性”(Completeness of Vision),评估维度包含企业的市场理解、市场战略、产品战略、营销战略、产品创新、行业战略及地域战略,其实质是解释企业在行业内的领先度。最终,结合企业的执行力和前瞻性评估,Gartner将供应商划分到领导者、挑战者、有远见者和特定领域者四个象限。

然而,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能进入魔力象限。在评估供应商位置之前,Gartner设置了严格的纳入与移除标准,并在今年对这些标准进行了调整。往年的5层或3层漏斗方法没有被继续沿用,取而代之的是产品定义和市场动量两大要素。供应商要进入ABI平台魔力象限,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Gartner对ABI平台的定义,同时供应商的市场动量指数(market momentum index)必须达到前20名。也就是说本年度的魔力象限仅对市场动量指数排名前20的ABI供应商进行位置评估,因此,市场动量指数可谓是ABI供应商进入魔力象限的关键前提。

深入解读Gartner 2021年《分析与BI平台魔力象限》插图

图1 Gartner魔力象限

关于市场动量,Gartner在报告中对其做了说明,指出用于计算ABI平台市场动量的数据输入包括一组平衡的指标:

  • Gartner客户搜索和查询量以及趋势数据。
  • 指定ABI平台在TalentNeuron以及美国、欧洲和中国的一系列就业网站上的职位清单数量。
  • 截至2020年7月的一年中,供应商在Gartner的Peer Insights论坛上的评论中被提及为其他ABI平台供应商的竞争对手的频率。

可以看到,与分层漏斗方法相比,采用市场动量指数这一指标后,供应商纳入和移除标准更具概括性和简洁性,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出供应商的市场活跃程度和潜力。

二、供应商象限归属与位置变化:有进有出,整体呈执行力下滑、前瞻性上升的趋势

2021与2020年的ABI平台魔力象限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对比两年的魔力象限,从供应商进出和象限归属来看,各象限的供应商均有所变动,具体表现为:

  • Microsoft、Tableau、Qlik依旧高居领导者位置,而在2020年处于领导者象限的ThoughtSpot则是掉入了有远见者象限。不过从IDC报告中的数据来看,领导者企业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市场份额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例如Microsoft在中国BI市场的占有率就从2018年的9%下降到了2019年的8.5%,总排名仅位于第三。
  • TIBCO Software从挑战者象限进入有远见者象限;Domo的市场表现有所提升,从特定领域者象限进入挑战者象限。
  • SAP和SAS没有在市场表现上取得明显的突破,依旧处于有远见者象限;Salesforce不再被纳入魔力象限。
  • Amazon Web Services和Infor(Birst现在包含在Infor产品中)被新纳入特定领域者象限;Logi Analytics和Dundas则被移出魔力象限。

深入解读Gartner 2021年《分析与BI平台魔力象限》插图1

图2 Gartner2021年分析与BI平台魔力象限

深入解读Gartner 2021年《分析与BI平台魔力象限》插图2

图3 Gartner2020年分析与BI平台魔力象限

同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供应商在整体上呈现出执行力下滑而前瞻性提升的趋势,即在魔力象限中的位置向右下侧的方向移动,以特定领域者象限和有远见者象限最为明显。笔者认为这一趋势的背后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虽然国内经济率先取得了恢复,但国外企业仍处于疫情带来的冲击之中。除相对稳定的领导者象限企业外,其他企业的市场表现出现下滑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随着BI市场的成熟和技术的发展,供应商能力不断提升,BI产品间的差距缩小不少,表现在魔力象限上就是大部分企业的前瞻性提升以及前瞻性差距的缩小。随着产品的成熟,未来的供应商差距将体现在服务、交付、持续创新等能力上。

三、ABI行业趋势与关键功能:增强分析将成为ABI平台的主要差异,但在国内企业的落地应用仍然存在较长滞后期

对于ABI行业的趋势预测,本年度的魔力象限报告也与往年不同。报告中并没有往常的“战略规划假设(Strategic Planning Assumptions)”模块,即Gartner并未对未来几年的ABI行业趋势进行分点的预测说明。因此,只有“市场定义/说明”模块对整个行业的趋势有所描述,而重点便在增强分析上。结合往年的ABI平台魔力象限报告,Gartner在很早便开始强调增强分析的重要性和趋势,本次报告指出“ABI平台不再以其数据可视化功能与众不同,而这些功能已被同质化……差异已经转移到平台如何支持增强分析”。随着基础功能的完善成熟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BI平台的智能化和易用性势必也将进一步提高。因此,说增强分析是大势所趋是符合ABI平台发展规律和用户需求的。

同时,报告对ABI平台的关键功能也做了调整。与其说是调整,不如说是删除。报告在2020年ABI平台15项关键功能的基础上,删除了模型复杂性、高级分析和嵌入式分析三大功能,保留了安全、云分析、数据源连接、可管理性、报表、数据准备、目录、数据可视化、自动化见解、数据讲故事、自然语言查询(NLQ),以及自然语言生成(NLG)12项作为ABI平台新的关键功能。这样一来,这些关键功能大致可以被分为平台管理、基础功能和增强功能三大类,再次体现了Gartner对于增强分析即是未来行业风口这一观点的坚定。

Gartner站在整个BI行业的角度上,基于其前沿的分析与见解提出了ABI平台的发展趋势,12项关键功能也为BI产品建立了一个可参考的功能标准,规划了未来的美好蓝图。可以想象,具备这些功能的分析与BI平台,将会为用户提供无限的分析可能。但是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增强分析的落地应用仍然存在较长滞后期。

我们知道,新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不同市场环境的差异,ABI产品功能与新兴数据技术融合的时间线会受到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用户需求的影响,而国内企业信息化水平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根据Gartner《2020年ABI技术炒作曲线》,增强分析将在未来2~5年内趋于稳定和成熟,同属Gartner的《2020年中国ICT技术炒作曲线》报告中则表明,增强数据和分析在中国仍需5~10年才能走向成熟,再次验证了国内外技术发展的时间窗口差异。此外,在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等发布的《商业智能(BI)白皮书2.0》中,有调研数据显示,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最紧迫的功能技术需求仍然是数据可视化、数据仓库和大数据分析等,而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查询、语音生成等增强分析技术则排在最后几位。

因此,笔者认为,增强分析的确是ABI平台的大势所趋,只是信息化水平、企业的需求现状、业务人员与分析师的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增强技术应用的时间、广度、以及深度,企业应该理性的按照真实需求去选择,不能盲目跟风,浪费企业资源。相信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增强分析将带给用户更简单更快速的分析体验,帮助用户轻松完成数据的“收集-准备-整合和分析”全过程。尽管对国内来说,目前大多数企业最需要的仍然是数据准备、数据可视化、报告等基础功能,但是增强分析等技术纳入所有现代ABI平台并得到广泛使用这一蓝图的实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四、荣誉提及名单:国内独立ABI供应商帆软入选,实力得到认可

由于市场动量指数排名Top20的限制,例如对欧美等市场表现的要求,不少优秀供应商未能入选魔力象限。因此,报告对未能纳入魔力象限但市场表现不俗的5大ABI供应商进行了额外的荣誉提及,包括AnswerRocket、Dundas、Incorta、Logi Analytics,以及国内的独立ABI供应商帆软软件。

魔力象限报告的严苛标准自然无需多言,前面也提到市场动量指数是ABI供应商的搜索量、就业网站职位数和Gartner论坛中的评论提及数等指标的综合评估结果。这对国内独立ABI厂商无疑是非常大的挑战,不仅要做好国内市场,还需要强大的国际市场支撑。因此,在国外科技巨头很早就进入国内BI市场的情况下,国内独立ABI供应商入选魔力象限需要在市场动量指数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在本次报告中,国内独立ABI厂商帆软凭借其对BI的不断求索与多年的行业深耕,突出重围,在国际巨头把持的赛道上以黑马之姿入选Gartner ABI平台魔力象限报告的荣誉提及名单,可谓是振奋人心。这也意味着帆软在公司实力、产品能力、市场吸引力、科技实力方面都得到了Gartner的极大认可。

Gartner对帆软评价道:“这是中国最大的ABI供应商之一,其传统的、以报表为中心的BI产品FineReport被广泛应用。它的新FineBI产品通过本地部署模型提供可视化驱动的自助式BI”。

五、国内BI市场:国外产品表现不佳,本地优秀供应商将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前文提到,魔力象限中的领先国外供应商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这和我国的宏观环境以及企业需求现状是有很大关系的。尽管早期国内BI市场被大量国外产品所占据,但是随着我国大数据产业迅速发展,政府也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大量创新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国产BI工具也开始快速发力。IDC《2019年下半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数据跟踪报告》显示,国内BI厂商帆软超越SAP、Microsoft、IBM、SAS等众多国际巨头,以16.3%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Gartner在另外一篇报告《市场趋势:中国企业买家越来越喜欢通过本地提供商进行虚拟化,数据和分析》中预测,“在现代BI平台中,本地供应商将继续从非中国供应商那里获得市场份额,到2024年,本地供应商将获得五年累计6%的市场份额。”这表明优秀的本地供应商将持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优势。

对于具体的原因,Gartner是这样解释的:“对传统报表的高度关注意味着专注于新兴能力的非中国供应商与中国不符。大多数中国企业仍在寻找第一个BI工具来执行描述性分析,而不是诊断性或预测性分析。相比之下,大多数非中国的供应商都在尝试使用自动生成见解或自然语言处理(NLP)等高级功能来使自己与众不同。大多数企业仍需要传统报表,尤其是中国式的高度格式化的报表,而本地供应商也很好地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这种动态的结果是,许多中国企业需要中国本土供应商提供的足够好的分析和BI平台来执行报表,而不是非中国供应商以增加拥有成本的方式提供剩余功能。” 此外,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国内BI供应商商在本地化服务和落地能力上确实具有优势:更了解国内企业经营的痛点;提供的项目实施、技术支持、学习培训等本地化服务也更贴心,并且项目实施后的运维更加方便;BI上下游的不同国产软件企业间还互相提供了接口进行融合等。

结合国内BI市场的形势和帆软被魔力象限荣誉提及等事件,可以预见,在大量利好政策和创新土壤的孕育下,优秀的国产BI产品将得到进一步的飞跃,国内ABI市场将获取更多的关注和活力,并且随着Gartner对中国市场关注度的提升,国内独立ABI供应商进入魔力象限也将不再只是幻影。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魔力象限是评估供应商的有效工具,但正如报告中所说,评估可能仅在一个时间点有效,读者应将魔力象限视为选择供应商和产品所需的众多参考点之一。笔者认为,结合魔力象限与其他Gartner报告中的见解,以及自身的需求来看待众多供应商会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喜欢  分享到:

关键字:BI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