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开拓or守成,康佳、创维、TCL、海信AB面大解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investorscn.com/2021/03/09/9411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开拓or守成,康佳、创维、TCL、海信AB面大解密



2021-03-09 14:57:50   来源:投资家网专栏  作者:智能相对论 

文|智能相对论

作者|leo陈

行业发展日渐成熟,碰上“黑天鹅”,如何保持基业长青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受疫情影响,过去的2020年里,中国家电行业承压前行。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家电行业,叠加房地产调控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交出一份并不理想的成绩单。

加载中...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规模为7056亿元,同比下降超11%。细分看,传统大家电下滑速度明显,空调,其次是彩电、厨电和冰洗。

单拎彩电行业而言,尽管有疫情的影响,但一直以来的增长疲态肯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行业迈入存量时代,以往“以价换量”的策略在去年似乎行不通,还陷入了上游涨价的窘境。

企业解决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关键可能在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体现出新价值。

挑战与机遇并存,这一时期大环境承压,倒逼着彩电品牌进行变革。比如海信、创维、TCL、康佳等品牌纷纷转战布局,寻求突破。目前来看,出海、AIoT、高端化等方向孕育着机遇。

站在2021年这个起点,“智能相对论”将结合海信、创维、TCL、康佳四个传统彩电品牌多年的财务数据,回首它们经历的高潮低谷。并且,围绕彩电外的业务简单探讨未来的可能。

回首2020,TCL电子涨幅领跑、海信视像市值夺冠

海信、创维、TCL、康佳品牌背后的彩电业务涉及到四家公司。公司在资本市场中,有的在A股,有的选择港股上市。

.海信品牌背后的「海信视像」登陆上证所,去年涨幅近7%,目前市值为170.23亿元;

.创维品牌背后的「创维集团」登陆港股,去年跌幅近4%,目前市值为68.40亿港元;

.TCL品牌背后的「TCL电子」登陆港股,去年涨幅超66%,目前市值为155.00亿港元;

.康佳品牌背后的「深康佳A」登陆深交所,去年涨幅超52%,目前市值为148.09亿元。

「创维集团」和「深康佳A」经营的业务范围较广,包括彩电、白电等等。「海信视像」和「TCL电子」主要为彩电业务,作为子公司独立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的白电业务属于「海信家电」,A+H两地上市;TCL的白电业务目前并未上市。

加载中...

因此,粗略对比下,「TCL电子」去年股价表现最好,而「海信视像」市值位居第一。

回归到财报数据,「智能相对论」查询到,几家公司疫情后的基本成绩如下:

加载中...

「海信视像」去年Q3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274.80亿元,同比增长1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7.42%。

「创维集团」前三季度营收269.54亿元,同比增长2.18%;全面收入总额为3.87亿元,同比下降28.07%。

「TCL电子」前三季度营收318.33亿港元,同比增长22.0%;持续经营业务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11亿港元,同比上升56.6%;

「深康佳A」前三季度营收298.01亿元,同比下降2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5亿元,同比增长36.6%。

整体而言,营收同比以增长居多,而净利润同比大多为下降。但客观的看,若除去疫情的影响,一方面各家情况或许截然不同,另一方面也更好体现行业所处的阶段。时间线拉长至数年前,它们发展究竟如何?

彩电下行、“搅局”不断,传统彩电厂商“承压”

对比近几年彩电业务的业绩表现,2017至2019年「TCL电子」彩电营收分别录得约408.2、455.8、469.9亿港元。数额连续创下新高,且体量处于四家首位。

加载中...

「海信视像」彩电营收分别录得301.03、304.61、293.83亿元,整体表现相对稳定。

「创维集团」彩电营收分别得250.13、235.12、195.55亿元;康佳彩电营收分别录得119.95、98.92、87.66亿元。不同于TCL和海信,创维、康佳彩电营收反而连续萎缩,其中康佳在四个品牌中成绩落后。

「智能相对论」查询到,TCL电子近几年“与众不同”,业绩走出逆势上扬,与秉持全球化战略布局密切相关。2020年,海外市场在销售量上占比超70%。主要覆盖北美、欧洲,以及包括南美、东南亚、澳洲等新兴市场,成为公司电视业绩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加载中...

TCL在多个海外国家的市占率位列前三,据群智咨询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TCL品牌电视机全球出货量市占率达11.3%,位列第三。剖析销售策略,「智能相对论」发现其海外市场坚持高性价比战略,从而实现市占率的持续提高。

业内人士告诉「智能相对论」,近年来全球电视机均价逐渐下行,分地区来看,美国电视机均价高于中国,且均价下跌幅度低于中国。而这,恰好助力TCL高性价比战略在海外大显身手。

图:电视分地区均价(单位:美元)

加载中...

此外,公司2014年开始与Roku合作,为其提供TV硬件,Roku负责提供内容和操作平台。近几年Roku活跃用户数持续增长,从2019年Q1的2.9千万来到2020年Q1的4千万。Roku内容平台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一定程度上推动TCL电视海外销量的上升。

「海信视像」在2019年斩获中国市场销量、线下销售额占有率、互联网电视用户数量等多个第一,掌握国内市场这一基本盘是其多年业绩平稳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载中...

但从另一角度看,「海信视像」营收年度增幅一直维持在个位数也是不争的事实,2019年前三季度更是呈现2.91%的同比下滑。营收增长愈发疲软,一方面是由于海外市场拓展并不顺利,另一方面与国内大环境不佳有关。

2017年「海信视像」收购东芝并试图进入国际市场,但销售渠道的问题至今未得到彻底解决。这导致其仍处于亏损状态,最终拖累整体彩电业务。

国内电视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存量竞争和价格战竞争愈发明显。以海信为代表的头部品牌大打价格战,尽管促进市占率提升,但依然难以扭转彩电整体销量下滑的趋势。

拥有各种第一光环加身的海信尚且如此,创维和康佳也未能幸免,彩电业务营收陷入增长停滞的困境。

「智能相对论」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批手机厂商、互联网厂商纷纷加入智能电视赛道,对传统电视厂商造成了较大冲击。

国内电视市场上,乐视是绕不开的先驱者。尽管后来乐视崩塌,留下一地鸡毛,但当初打着“新型商业模式”的旗号,也曾被视为行业的颠覆者。低价、高端是乐视的标签,仅用传统厂商三分之一的价格攻城略地。

继乐视后,小米才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与乐视时期电视智能欠缺不同,小米主打智能家居和AI智能交互,以超低价格在短时间内强势崛起,实现市场份额大幅领先。

“入局的互联网公司中胜出者寥寥,但威胁已不容忽视”,业内人士告诉「智能相对论」,“小米电视份额日益增长,对行业影响深远,直接影响一些主流尺寸产品的价格”。

“过去,这给消费者造成一种持币待购的心理,同时把商业模式转型的问题摆在传统厂商面前”,业内人士补充到。

新入局者纷至沓来,更多是基于AIoT智能生态整体布局的考虑做战略占位,其实TCL、海信、创维、康佳等传统厂商具备招架的资本。

就单一的电视品类竞争来说,这些新玩家还没有差异化的技术能力。更多还是复制、模仿传统电视企业,再加上制造、供应链、渠道能力短板和固化的品牌印象等因素,它们其实很难超越传统电视品牌。而且,传统厂商也早已基于互联网思维做产品的转变。

传统彩电品牌“中年再就业”,以AIoT之名“转行”白电

只靠电视业务,未来增长空间越来越小,这几乎成为整个电视行业的发展共识。而多元化成了提高估值、提高自身想象力的治病良药。

数年前乐视、联想、小米等纷纷抢滩黑电市场争夺智能电视市场份额时,包括创维、海信、TCL、康佳开始将触角伸向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电领域。TCL未披露白电业务具体数据,其余三个品牌的基本情况如下:

.「海信家电」年报显示,2017-2019年白电(冰洗和空调)业务营收分别为286.99、309.64、324.97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创维集团」年报显示,2018和2019年白电业务营收分别为35.72、42.95亿元;

.「深康佳A」年报显示,2017-2019年白电业务营收分别为9.19、21.28、38.29亿元。

加载中...

整体来看,近几年的数据增长均不俗,至少说明多元化布局已有效果。其中,海信的白电产业规模最大,也最为成熟。

加载中...

康佳黑电不“亮”白电“亮”,白电实现逆势增长。究其原因,和其收购新飞、强化布局白电业务有关。完成收购新飞后,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加速文化融合和战略匹配,包括新飞原有的领导层大换血、推动新飞改善产品结构、调整优化渠道等等。

目前电视行业下行压力增大,跨界竞争对手增多。选择推进白电智能业务的发展,有利于电视企业多元化战略的落地,平衡经营风险。且白电业务相比电视业务利润率更高,有利于盈利能力的整体提升。

有专业人士告诉「智能相对论」,黑电企业加力发展白电业务,有着出于AIoT角度的考量。这能够帮助企业紧跟智能家居产业新风口,实战全品类智能化协同发展,为用户提供升级性的智慧服务。

不过,如同彩电行业有竞争壁垒一样,白电行业尽管进入门槛较低,但竞争壁垒很高。目前,白电三巨头在其中以绝对的规模优势遥遥领先。

美的集团市值超过6500亿元,格力集团超过3000亿元,海尔智家则超过2700亿元。在它们身后,则是排名第四的海信家电。

白电各主要品类都有巨头在把守:美的、格力空调与身后的品牌差距逐渐拉大;海尔冰箱遥遥领先,美的、容声、西门子等紧随其后;洗衣机则是由海尔和小天鹅占据大部分市场。因此,新势力很难在短期内突围而出。

在多元化布局上,传统电视品牌的选择其实不止在白电业务。

创维目前形成了多媒体、智能电器、智能系统技术、现代服务业这四大业务;康佳通过战略投资、合资等多种方式,先后进入环保、新材料和半导体领域;和前两者类似,TCL也把半导体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

家电市场疲软,增长前景有限,传统电视品牌选择由劳动力密集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去寻找赋能产业的新引擎。

回到黑电和白电业务,传统电视品牌们也并不会让它们“单打独斗”。各大电视品牌目前在以智能电视为中心,将白电和厨电等串联起来,构建出AIoT生态。

在这一生态中,智慧屏、产品大屏化、显示技术多元化成为彩电行业的关键词,助力企业稳健步入智能家居时代。未来,企业必须克服跨屏、智慧交互、IoT控制上的重重难题,或能真正将用户拉回到客厅之中。

家电市场还有一片星辰大海,而企业当下仍需蓄力。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