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6氪首发丨实现3D打印技术的模具行业产业化,「镭镆科技」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08085316973466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36氪获悉,「镭镆科技」今日宣布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镭镆科技」3D打印粉末材料、打印设备核心部件研发,以及打印服务中心的产能扩大。

「镭镆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模具3D打印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3D打印技术在模具行业的深度产业化应用。目前,该公司已组建起金属材料与工艺研发团队,并搭建了金相分析、成分分析、力学性能等专业级实验室,成功研发多种3D打印工艺与材料。

mYZFvqF.png!mobile

具有内部随形冷却水路的模具镶件产品(「镭镆科技」提供)

模具产业是当代制造业中的基础性上游产业,被誉为“工业之母”,全世界约80%以上的零部件产品通过模具实现规模化生产。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模具产业总产值超2700亿人民币,全国模具制造企业约3万家,从业人员超100万人,由此带动下游零部件产品总产值超过3万亿人民币。中国的模具产业虽然庞大,但面临制造水平落后,规模小而分散,高度依赖人工等问题,整个模具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不高。作为产业链上游领域,“从模具到产品”的交付能力不足,拖累了中国整体工业生产的效率。

面临以上种种问题,「镭镆科技」团队认为,3D打印技术可以为模具产业带来品质与效率的提升,并推动整个模具产业的数字化变革。

区别于传统的减材制造(车铣刨磨)与等材制造(锻造铸造)技术,3D打印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制造复杂的内部结构与外部造型;可同时批量化制造不同结构不同数量的产品,即规模化定制;能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最短路径,是真正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镭镆科技」服务案例为例,在某国际知名化妆品企业的新款面霜瓶体包装注塑模具上,使用3D打印模具替代传统模具后,注塑生产效率提高了约42%,良品率提高了约11%,3D打印模具投入产出比约为1:5,为用户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关注领域方面,「镭镆科技」创始人兼CEO张国良表示,公司目前重点关注占模具市场45%市场份额的注塑模具,未来还将拓展压铸模具领域的业务。就细分行业而言,公司目前重点关注汽车零部件、3C电子消费品、医疗耗材、日用品化妆品包装、家电这五块内容。

在使用成本方面,通过工艺创新和材料创新,「镭镆科技」已将3D打印模具的使用成本降低到了三年前行业平均水平的50%,未来几年将保持每年10-20%的降幅。据张国良介绍,这一使用成本的降低依托于公司制造成本的降低,而制造成本的降低主要是因为「镭镆科技」通过8年努力实现了3D打印材料的全自主、国产化,同时通过在打印工艺上的创新提升了打印效率。未来公司将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稳步降低客户端的使用成本,从而在维持整体毛利率稳定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用量。

因产品优秀的性能及性价比,「镭镆科技」的3D打印模具已在多个行业的知名企业中广泛应用。在3C行业,「镭镆科技」3D打印模具已进入苹果、华为、小米及OV的模塑产业链;在日化行业,已进入欧莱雅、 兰蔻 、雅诗兰黛、宝洁产品包装模塑产业链;在医疗行业,已进入飞利浦、迈瑞医疗的医用耗材模塑产业链;在汽车与家电行业,也已为宝马、奥克斯等用户的部分产品提供3D打印注塑模具的应用。

据介绍,「镭镆科技」2020年实现了较2019年约十倍的营收增长;目前服务的客户有近50家,其中有15家是细分行业的头部大客户。

谈及2021年的发展规划,张国良表示,公司将在现有打印制造服务的基础上将公司的设备、材料、工艺打包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打印中心”,开始帮助客户建立自己的3D打印制造中心,并通过提供耗材、技术服务获得新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公司会继续在打印制造服务方面提升市场渗透率,拓展头部客户,并增加在新材料、定制化设备和软件开发方面的投入。预计2021年,「镭镆科技」将实现4-5倍的业绩增长。

在对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的判断方面,张国良表示,自己从2012年开始探索3D打印技术在模具行业的应用,这八年时间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并不来自同行,而是与模具行业传统制造技术之间的竞争。通过八年对3D打印技术在模具行业应用的验证,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市场的风险接受、价值认可和成本降低,预计未来五年将进入3D打印技术渗透率快速上升的黄金发展期。而在这一阶段,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多来自同行。「镭镆科技」的核心优势则在于其对所专注的细分领域的需求和产品特性的深入理解,以及基于理解所实现的更有针对性的研发创新。概况来说,就是用对市场的理解换来更好的技术,用更好的技术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此外,「镭镆科技」未来还计划在解决设备、材料、工艺三大制造问题后,覆盖上游模具设计端的3D打印软件业务,并在3D打印智能工厂运营系统方面展开重点研究,解决模具企业的设计难题、运营难题与交付难题,提高整个工业生产的供应链效率。

在创始团队方面,「镭镆科技」创始人兼CEO张国良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拥有多年制造业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联合创始人兼CTO于鹏超毕业于国内专业领先的中南大学金属材料学专业,曾在国际著名钢材企业与瑞典知名3D打印材料技术公司担任核心技术研发与管理岗位,对金属粉末床熔融(PBF)3D打印工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