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如何跳出尴尬处境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elixxiong.github.io/2021/02/10/%E5%A6%82%E4%BD%95%E8%B7%B3%E5%87%BA%E5%B0%B4%E5%B0%AC%E5%A4%84%E5%A2%8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如何跳出尴尬处境

发表于 2021-02-10

| 分类于 生活

精神日志

| 0

| 阅读次数: 4

| 4

字数统计: 2k

|

阅读时长 ≈ 6

每隔一个阶段,自己都会对自己的心理做一个总结。
这样的总结,不如说是无处诉说。

悲哀的“单机社交”

除了现实中所剩无几的朋友,一些所谓的“感悟”,需要回的反馈,于是只能发在社交网络。

很多人都在说单机的社交网络,事实也确实如此。

别人发一个自拍照就可以获得很多同感或者点赞,但发送自己的生活状态,尤其和心理相关,别人真的不感兴趣,顶多算是作为笑话看过一走了之,极少有同感,虽然之前的V站是个例外[1]

于是,选择多个平台发,如果依旧没有反馈,则不如统一写在这里。

现在在写这篇文章时,也在想,或许没有什么人去阅读,此时,就得靠自己SEO的本领了。

在我使用微博小号发微博的时候,心里还在感慨:

一个不玩微博的人,都去微博相应超话寻找同感了。

无法专心,难以沉浸

从上海回来之后(必须要确定的是,一个人在外面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绝对有学习的动力),只可以夜深人静的在家敲代码。

家庭环境“不可说”

由于家人快退休了,做的是建筑行业,目前的工作仅仅是对帐相关,所以时间比较充裕[2]。当然,长辈们也很喜欢使用游戏来消耗部分时间,这自然会影响到我的敲码学习的沉浸思维。

由于曾有过在家里深夜和人语音通话被家人突然进门大骂:这么晚和你聊天的是什么人,除了内心受到惊吓以外,自然在家里玩Clubhouse也是不方便的。

出门,会好吗

如果出门敲代码,则必定考虑另外的赚钱方式与机会,所以我常常会带着相机出门,希望能够被偶遇,创造一些作为单身二十几年的机会。

但通勤途中,就会想到自己需要做的应用。

这是时间与精力上的冲突,如果拍完照片之后,需要修图,于是这则又是精力上的冲突

“您的存储空间将满”

一打开电脑,如果不整理照片,照片占用存储就会持续增加,同时自己也希望可以做一个macOS应用,训练我的计算机,帮助我自动分类。如果有这样的模型或者应用,欢迎推荐给我。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嘴我的独立开发的学习历史与经历。

我的独立开发历程简述

说到我想在macOS上开发App,又是两种语言:Swift与Java。

在我的语雀上,还是2019年5月的开发笔记;个人博客关于TableView编辑详解一文,还是2018年3月的,更早。

现在写的工具类应用,在2020年6月开发iOS版本,详见:iOS地图开发踩坑

关于我之前的macOS开发尝试在我毕业设计2019年就开始了,之后也有这样的想法,也因为各种城漂而拖延,直到今天。

拍照中的遇人不淑

实际上则是无比需要运气的事情。

有的人运气好,遇到了非常聊得来的人——这当然和背景与精力有关,他们不焦虑,很外向,自然很容易扩张交际圈)

但有的人则不幸,需要用一生来弥补童年,他们社恐,他们对人紧张,他们恐惧,他们会迁就别人的同时出卖自己,失去自我。自然,这样的人则会更加的“人前自卑”,即使玩一个非常火的Clubhouse,都不敢说话。

在豆瓣遇到的人都很好,除了有一个说“肚子痛”就先走了的,成年人之间这必定是借口与理由。

其他则都很好。

同样,这群人更需要的是被理解、渴望遇到理解自己的人,即使有着成年的外表下,他们对人仍然是一颗单纯且善良的心。

但这个社会,依然拥有(善良)这样的东西的人,生存成本极高,逃不过被利用。

进地铁站在等待手机开门过闸的时候,自己会因为对方走过来问是不是在拍什么,之后聊了起来,但最后会因为他的一句:

我也很喜欢拍照,有兴趣一起拍照

就盲目添加对方的微信,结果遇到:见面前需要带一包烟这样的尴尬处境,且摄影也无法达到他的要求,而这样的结果最终让我担心了一段时间,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甚至是人身安全与影响日后的名誉。

不懂爱与被爱

因为没有体会过别人的爱,由于自己迁就他人太多,同时所以也不会表达,只会转钱[3]

在国内心理社区月食App中,我有这样一条动态,大意是说自己不会表达情感。

自己在和有点感觉的异性聊天时,经常揣摩对方每一句话的意图,甚至觉得是不是在“套话”且看我的反应,导致我非常谨慎的说话,就怕一着不慎,下一句就显示红色感叹号。关于这方面的更多,详见我博客里的微信标签内的所有文章。

就导致觉得别人的喜欢不是真的,再一怀疑,反倒让对方减少了信任。

同时由于自己从未体验过iOS里健康功能之一的“性生活”[4],当喜欢自己的人提到这一点,于是自己似乎有些变本加厉,一时间非常快速的阐明自己的想法,于是导致自己难以被理解的人设快速崩塌,从而加速她人的离开。

即使是她人先提出,这一切的开始,是基于情感。但最后承担这样后果的还是自己。

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能够遇到一个认可自己的人实属不易,虽然自己觉得到了这个阶段,似乎可以认可这个话题,但其实可能还是没到——这样的内容毕竟是NSFW。

难以掌握的“分寸感”

same上有句话我印象深刻:

别人一理你你就敞开心扉,其实这就是孤独。

之前同性朋友就说我:

你在分寸感这上面需要改进。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尤其是刚接触的人。

由于确实太久,导致“见人就喜欢”,所以自己当然会不自觉的做出一些在他人看来莫名其妙的事情”,甚至是对异性来说,显得自己非常“饥渴”,但这确实是心理疾病——孤独症的表现之一。

别人都说,孤独症就是自闭症。但我一直觉得孤独症要区别于自闭症,毕竟我渴望与人交流,自己也会去参与一些展览与活动。

内心的渴望是很希望遇到那个人的,做一些该做的事。


  1. 但现在我在v2的账号已经被降权了。 ↩︎

  2. 这里更多的其实是更多的“不可说,不能说"。毕竟自己经济尚未独立。 ↩︎

  3. 在自己独立产品未开始有收入之时,每天的出门也需要花费。钱自然有花光的那一天,也是将来我在家里崩溃的那一天。 ↩︎

  4. 这就是上午我自己听的”关于Clubhouse竞品纷纷涌出“的room的其中一个观点:在中国,一些东西需要使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但是就失去了其中的含义的最佳实践。 ↩︎

FelixXiong wechat
产品北里,讲述产品和人性、涉及设计、技术和运营的公众号。
你们的赞赏是我更新的动力~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