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乐谱产品还要沉寂多久?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pd/435345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乐谱产品还要沉寂多久?

2021-02-10
1 评论 9385 浏览 10 收藏 16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编辑导语:如今市面上的产品多种多样,但一些领域的产品却还是有点稀缺,比如本文提到的乐谱产品,市面上的乐谱产品可能不是特别的完整,用户只能在各种平台搜索乐谱;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乐谱产品的一些思考以及建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LeK703SBnOf4khcfgYoi.jpg

笔者最近正在自学吉他,深感吉他真是一个人人都能弹的乐器,只要掌握基础的几个和弦,就可以弹出绝大部分的市面流行歌曲。

由于本人学吉他只是为了弹唱,不需要指弹、击弦、击板等复杂的技巧;自学的过程中,让我发愁的不是按错和弦、弹错琴弦,而是找琴谱。

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找谱历程,以及对找谱过程中用到的产品进行的分析,希望能找到一些新的产品机会。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去各个产品网站上搜索了乐谱产品的相关内容,结果几乎为0;可能音乐爱好者本就是这个社会中一个很小的群体,乐谱产品受众小、用户量小,以至于可能没有人真正关注和分析过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学习过程。

如果说乐谱产品的相关项是音乐,那它不像现在发展的如火如荼的音乐产品(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因为歌曲是通俗易懂大家都能理解的且日常都会使用的,所以引来了大量的产品同学分析和讨论,也给产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方向。

如果说乐谱产品的相关项是练习和学习,那它也不像猿辅导猿题库这类教辅产品,因为教辅产品这是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家长和整个社会投入的关注度很高。

但是乐谱产品呢,大家能想象已经2021年了,乐谱产品还是像下面图中这样吗?我印象中起码2005年就已经是这样了。

jEClHjFSgnypb6dMf4ZJ.png

琴谱的特性与一般商品不同,多数用户使用琴谱有两种场景:

  • 先听了琴谱对应的旋律,觉得好听,才会想要去找琴谱来练习;对旋律没有印象的话,一般不会主动搜索,因为也搜索不到;
  • 直接浏览琴谱网站,翻阅谱子后,看看旋律是不是自己喜欢、想要练习的;

大多数用户默认都是在第一种场景下使用,很少有人会去一一浏览海量的琴谱,这比看着歌名在一堆歌曲里面选自己想听的还要困难。

一、场景分析

1. 场景1——带歌曲找琴谱

由于刚开始学琴,自己或多或少都会有想弹奏的歌曲,这一阶段我把它定义为:带着歌曲找谱子。

由于不确定其他的吉他爱好者在找谱时是否也会有同样的问题,特地去调研了周围几个弹吉他的同学,因为是小范围的定性研究,这里直接把用户原回答贴上来,在里面提炼需求。

1)小尹(琴龄2年)

  • 关于找谱:找谱子有很多公众号啦,很多网站也有,Finger也有;找谱子还是方便的,因为要弹的谱子都是比较热门的那种,所以挺多的,只不过同一首歌有些谱子编排难度不一样,所以要挑选一下。
  • 关于付费:其实看谱子质量和个人需求啦,一首歌全网找不到谱子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如果谱子质量好,我也刚好有练的需求,还是可以付费的。

2)某杨(琴龄6年)

  • 关于找谱:我一般想弹什么都是在XX吉他教室的官网、百度、b站直接搜,一般b站大佬出视频的质量都不错,而且大部分有谱,谱子会放在简介里或者是在评论区。
  • 关于付费:谱子可能需要付费,但也不贵,就是几块钱。

3、笔者自己(琴龄4年)

  • 关于找谱:每次找谱都是直接在百度搜,一些热门歌曲基本都能快速找到,但经常存在一首歌找到了很多个不同版本的谱子,自己要在质量参差不齐的谱子中择优选择;非热门的歌曲找琴谱就很困难了,很多时候是找不到琴谱的。每天弹琴的过程可以总结为:找谱1小时,弹琴10分钟。
  • 关于付费:如果是自己非常想弹的歌,且琴谱的还原度比较高的话,是愿意付费的,已经买了十几个琴谱了。

总结以上调研结果,单就“找”这一场景中,主要的痛点在于:

  • 自己筛选的时间
  • 可能有找不到的风险

2. 场景2——边找歌曲边找琴谱

一般吉他爱好者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和弦基本掌握,差不多都会把自己熟悉的歌曲弹个遍,开始进入曲荒阶段,会四处寻找新歌;不得不说曲谱网站的更新速度远远比不上网红的视频更新速度和各大音乐产品(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的更新速度。

相比较上面的传统吉他谱网站,在这个阶段,现有的音乐产品、内容/短视频平台的优势更明显,这几类产品的共性就是内容推荐。

虽然这几个产品放在这里似乎都不合时宜,因为都不是乐谱产品,但笔者还是想提一下:

1)音乐产品应该是每个吉他爱好者每天都会用的,这是发现目标歌曲的重要来源,因为用户推荐已经很精准了;只是每次听到合适的歌,要另外去吉他谱网站上找谱和筛选,又进入了第一阶段,这个过程是很麻烦的。

2)在内容和短视频平台中,由于一些好的制谱师和个人工作室会把谱子包装进内容里去,如下图;将自己视频对应的琴谱放在评论或者简介里,附带一个链接,视频本身也是重要的吉他教学内容;能让用户在一个地方完成“接触–选择–找谱–练习”这一整个流程,应该算是目前最方便的操作了,这可能也是笔者周围的吉他小伙伴不约而同将b站/抖音等作为自己日常找谱的渠道之一的重要原因。

vZbVq0S6R5CJDU5mFChR.png

b站up主的视频和曲谱链接

jNOXWPitTq5pa3sltsZx.png

抖音博主的视频和曲谱链接

二、用户使用流程

针对上文提到的场景1,一般我会使用百度上的常用吉他谱网站搜谱,如:17吉他网、易唱网、吉他世界网;场景2下,一般我会直接用b站和抖音;场景1的流程如下图,后面附加了求谱流程。

Jlkt5xWJdh6a23Cxhq3u.png

场景2的流程如下图。对比可以看出,场景1和场景2并不冲突,不需要割裂起来看,这两种都是吉他爱好者日常会有的状态;如果融合起来,就能够在同一个产品中解决目前吉他爱好者的痛点。

YAeziwGkHbINp09bdJ1m.png

三、常用吉他谱产品分析和建议

1. 常用产品分析

分析了自己和周围小伙伴日常使用的几个吉他谱网站,发现虽然都是主打吉他谱的网站,但是定位却不尽相同,有的定位社区、有的定位学习平台。

WBzHuvtzGe83GJDxi5jf.png

2. 产品建议:

上面提到的几个产品,其实都缺少了场景2,如果补全,就可以实现用户一站式的浏览和学习;如果依靠抖音b站这些内容平台,也未尝不可,但是场景2也确确实实是吉他谱产品的一个发展方向;如果说音乐产品能做到针对每个用户提供私人雷达,吉他谱是否也能为每个用户提供定制的吉他谱推荐,这个可以完美应对场景二的使用。

可能大部分推荐时考虑的维度与歌曲差不多,例如歌手、风格、相似用户的歌单等;但是吉他谱可以额外增加节拍、曲调、和弦等更偏乐谱的属性;当然智能推荐的前提是吉他谱有专业的平台进行收录,统一进行了格式化的处理。

1)17吉他网这类产品,如果依旧要坚持社区的定位,需要关注社群运营,培养社群的活跃用户;建议按照话题分社群,社群的运营之前已经有很多产品探讨过了,我这个门外汉就不在此过多赘述了;设想一下,除了吉他谱之外,网站为琴友们提供一个轻松活跃又能获得音乐知识和感悟的平台,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2)易唱网这类专注曲谱和教学的产品,因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曲谱,并且对曲谱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是否能考虑对同类曲谱进行推荐;也可增加版权保护,避免曲谱在网站上疯狂转载并修改,保护制谱师的劳动成果。

3)吉他世界这类产品,平台其实已经将吉他谱作为商品了,整体下单购物流程与主流电商平台基本一致;但相比主流电商,吉他世界在用户购买行为、商品推荐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且单首曲谱付费,一首5块钱的话,对于吉他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学习成本;是否能考虑短期或永久会员制,既满足了用户的优越感,又保护了制谱师的权益。

吉他谱自动翻页,众所周知,用户在练习的时候,是腾不出手来翻谱的,因为两只手都在琴上;笔者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学竹笛的时候,用的是纸质的笛子谱,笔者吹笛子,老师在旁边帮忙翻谱,这在当时看来觉得是很合理的事情,每个小朋友都是这样练习的;直到现在弹吉他,谱子是从纸质版变成了电子谱,可如果谱子太长,笔者一边弹,男朋友会在旁边帮忙下滑翻谱。

目前也有吉他谱产品在解决这个问题,增加了自动翻谱功能,大概实现的方式为:在练习之前用户先设定翻谱速度,大概是x0.5,x1.0,x1.2的形式,与视频播放倍速差不多,谱子会在开始后根据设定的倍速下滑。

但是用户练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有可能弹了3小节之后,发现弹得不好,想从头开始;此时谱子还是会按照固定速度继续下滑,就必须人工介入暂停;因此目前的自动翻谱只适用于用户能完整弹完一首歌的情况。

先不考虑实现的可行性和难度,如果曲谱能根据用户眼球浏览位置自动下翻,是不是就可以适用于日常练习?甚至不考虑手机/平板/电脑这些载体,有没有可能是另外的载体,能让用户完整地浏览整首曲谱。

四、吉他谱产品后续发展

对比当下音乐产品的迅速发展,吉他谱产品的发展非常缓慢。都还停留在千人一面的传统曲谱网站上;大家如果看过吉他谱网站,会发现他们都处于一种满怀情怀但可能很缺钱的尴尬境地;这也是为什么像17吉他、易唱网即便牺牲平台的视觉感受,也要在网站上打广告。

吉他谱和周边可做的东西其实并不多,越来越多的吉他音乐教室成立了自己的公众号,把谱子当做吸引用户的噱头,背后在卖课。

现在互联网在其他行业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吉他谱产品后续会有怎样的走向呢?

我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 依旧做一个纯粹的吉他谱平台,专注用户体验,提供高质量的吉他谱,慢慢培养知识产权意识和付费习惯,推动版权保护,可能在未来很多年之后能够实现盈利。
  • 卖课——与各个音乐教室合作,将课程放在平台售卖,与其各个音乐教室单打独斗,不如在平台的管理下规范化竞争,在吉他学习的场景中做出标准的产品和流程。

如果有其他的关于乐谱发展方向的建议,欢迎小伙伴一起探讨~

本文由 @安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