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为什么看衰中国版Clubhouse?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yzone.cn/article/62024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编者按:本文来自IC实验室,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在企业家、工程师这些身份之外,马斯克现在还应该是全球第一带货王,一句话就让GME股票暴涨60%,改个简介就让比特币价格一小时内拉高18%,堪称神迹。

V3uamm3.jpg!mobile

跟他相比,什么薇娅李佳琦罗老师,通通要往后站。

最近刚被马斯克老师开光的Clubhouse更是瞬间火到国内,传说邀请码在网上都能卖到两三百块,它也成为2021年首款爆红的社交软件。

EfuaA3Y.jpg!mobile

为了方便还没了解过的同学,我先解释下什么是Clubhouse。

简单来说就是音频聊天室主持人可以创建房间,然后跟嘉宾聊天,聊天内容通常是拟定好的内容,即房间名。

其他用户可以加入房间,成为听众。听众如果想发言,在举手获得主持人同意后,即可上台成为嘉宾。除此之外,没有包括任何评论、文字交流、打赏、弹幕等在内的互动方式。

qIne6zN.jpg!mobile

Clubhouse的横空出世,不仅是一款App出圈,更是激起人们对于语音社交这块潜在蓝海的窥视。

如今人们传播信息的媒介普遍就三种,图文、音频和视频。

图文的势微,视频这几年的火热,自然让人们猜测,下一个风口就会出现在音频领域,Clubhouse就是满足了大家的想法。

我个人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对音频内容的看衰,认为这是个伪市场。不是说觉得不存在音频市场,而是不认可图文、视频拥有巨大流量,音频现在没有,所以未来必有音频一席之地的逻辑。

以史为鉴,在前互联网时代,信息媒介的变化也经历过从报刊杂志(图文)转向电视节目(视频)的过程。

RJRZjmn.gif!mobile

但在这中间,收音机(音频)的存在是非常短暂的。

即使这种形式没有消失,相比报刊杂志和电视,受众不是一个量级。这就很像现在的播客,今年小宇宙也很出圈。

但总的来说,播客这种形式,虽然有一批固定受众,总量却不大。

所以Clubhouse的出现让我对自己的理论产生了一些怀疑,于是找朋友要了邀请码,上去观察了两天。

国内互联网巨头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必然会下场开发出中国版Clubhouse,其中字节和腾讯的速度估计会是最快,也是最志在必得的。

而八竿子打不着边的荔枝因为Clubhouse音频社交的概念,股价也在短短几天内被二级市场炒到了飙升三倍还多。

但我在使用了几天Clubhouse以后,我对于中国版的Clubhouse前景,并不看好。

01

首先,在介绍过Clubhouse的使用方式后,想必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 这个语音社交方式,并不是Clubhouse首创,类似的功能国内早已有之。

比如YY,早在PC时代就是语音社交的头把交椅,功能甚至更加丰富。即使不是一模一样,Clubhouse的玩法,想要在YY上实现,是非常容易的。

bEnA3uv.jpg!mobile

还有如今各种稀奇古怪的语音社交软件,基本都是基于开房聊天,听众围观的模式。

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在UI和功能上,Clubhouse非常简洁,不像国内的语音社交软件大多花里胡哨,看着像线上迪厅,还塞了各种互动、打赏的特殊功能。

02

第二是在用户跟内容上。国内的语音社交App不是游戏就是唱歌,基本不会聊什么深刻的内容,用户群体也偏低龄化。

而Clubhouse一开始就偏硅谷精英,话题也很广泛。传到中国后,由于邀请制的原因,现在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投资圈、大学生等群体上。

第一个问题好解决,第二个问题才是核心。这几天我串了很多个房间,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区别。大部分老外把Clubhouse当成分享地,天南地北,无所不聊,什么健身、旅游、八卦扯淡等等等等。

但中国用户的房间,共性则非常明显,话题永远会拉到怎么搞钱上面。像是一些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房间,聊的都是如何投资、基金、股票、比特币、出海,大家赚了多少钱,收益如何等等。

还有互联网圈,基本每个大厂都有一个离职员工房间,本意是用来吐槽,最后总变成了工作交流群,大家都开始分享自己对互联网的认知、观点。

尤其初期,很多房间的主题就是聊Clubhouse本身,预测谁会最先抢占风口,以及这玩意儿到底怎么变现。实在,非常实在。

在注册Clubhouse成功后,它会让你填写非常细致的兴趣标签,帮助你迅速找到相似的人。

fEnU73u.jpg!mobile

然而给我的感觉是,目前的中国用户并不是基于兴趣来开展话题,更多是将Clubhouse用成了语音资讯平台,很少有聊生活的,多数话题围绕的都是自己的职业和工作。

因此,当国内版Clubhouse出现后,势必会面临用户圈层和内容导向的问题。功能好复制,谁能胜出,或许比的就是强运营。

其次,我预测,当国内版Clubhouse出现后,第一场硬仗就是引流,最终会演变成撒币大战和抢KOL大战。撒币大战按下不表,这是各家传统艺能了。

Clubhouse能火到今天一码难求的地步,离不开马斯克的带货能力。所以这个事情的关键会变得非常简单,比起听普通人聊天,大众必然更爱听名人的聊天。

RFvYR3U.gif!mobile

哪个平台优先抢到关键人物入驻,就抢占了优势。

比如说,如果腾讯和字节率先开发出产品,马化腾和张一鸣,会不会分别在自家平台亲自下场,开房间进行语音直播呢?

也正是由于KOL的关键性,在今天的互联网内容形态更迭如此快速前提下,不少网红、机构都会把新兴平台,当成重新洗牌的机会。

试想一下,这些平台刚刚开放,第一批涌进来的,恐怕有相当多会是其他平台的网红和机构,而他们首要考虑的就是变现。于是,各种知识付费、带人炒股、微商卖货,恐怕会迅速占据主流。

大家对于平台的急切性,给我一种,韭菜还没下地种,镰刀已经舞得虎虎生风的感觉。这样是产生不了值得听的内容的。很多人说做内容不能用爱发电。

这个我承认,我做内容也要恰饭。不过我还得说一句, 用爱发电是内容行业的必经之路,它不是重点,但必不能绕过。

这并非危言耸听,视频号就是很好的例子。视频号依托微信在短时间内就迎来DAU的飞速增长,在内容上却乏善可陈。很大一个原因是,各种机构都将视频号看做新机会,早早入驻,纯粹将它当成了分发平台。

反正我视频做出来了,在哪儿发不是发?不管视频号机会多不多,先占个坑位是没错的。

于是就出现了在视频号初期,有一批只有三五个点赞的视频号却教大家「如何运营视频号」的魔幻场景。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微博说不准会成为黑马。如果他们能把手上的明星资源,导入到微博版Clubhouse中,恐怕马化腾在线battle张一鸣,也不顶用。

想想看,明星撕逼再也不发微博了,直接开房语音撕逼,微博版Clubhouse估计能瞬间登顶。然后服务器天天宕机……

03

最后,是用户群体的下沉问题。

Clubhouse能有这么高的声量,邀请码制度功不可没。

其实这一点和早期知乎是很相似的。在改为开放注册前,邀请制的知乎还是小众圈子,很多互联网大佬都曾留下足迹。当时你问一个问题,甚至会有行业大佬本尊亲自回答。

随着开放注册,用户量增长,知乎曾经秉持的精英制度就自然土崩瓦解,社区出现大量故事、鸡汤,甚至被外界称为编乎,各种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段子。

EjaMNvm.png!mobile

知乎早期能保持很高的调性,除了邀请制,还因为它出生在Web时代的尾巴。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现象,会变得越来越少。 小众终究会败于大众的平均值,这是内容社区的宿命。

我一开始就提到,语音社交软件,国内早已有之,只是在内容生态上有巨大区别。如果中国版Clubhouse迅速推广,涌入大量用户,又怎么保证,这个生态能和现有的语音社交软件,产生区别呢。

当然最有可能的解法是,通过强大的算法,形成信息孤岛,大家各唠各的,这点上,或许是字节的强项。

总之,我估摸着我们很快就能见到数个中国版Clubhouse。

写下这篇文案时是2月6号凌晨,如果大厂们速度够快,应该都不想错过这个春节。毕竟,今年特殊原因,许多人就地过年,线上社交需求会变得旺盛。

至于今年,会不会因此变成,所谓的语音社交元年,乃至末年呢,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