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职业发展经验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daichuanqing.com/index.php/archives/694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最近和年轻同事分享自己职业发展经验,同时是对自己近12年的工作生涯做一个小回顾。

1.兴趣驱动。几次关键生涯的决策和个人兴趣有很大关系。

  • 读研时从工业设计转型研究人机交互,正好在2007年时iPhone发布。
  • 毕业时放弃高校当老师机会,选择去上海的小公司做交互设计师。
  • 研究手机交互设计,当时书包里背了六款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体验上千款app,读遍交互设计相关书籍,开始写博客,2011年某天百度同事搜索「手机 交互设计」,发现前10页有50%的文章和我有关系。
  • 真心做热爱产品,在上海百度工作时,领导是百度手机输入法的创始人,当时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做一款自己的产品。在2018年老板问我是否愿意去深圳出差,组建研发中心,同时把快影转到深圳研发,3秒答应,为了把自己喜欢的产品开发出来,去哪办公都行。当第一次去深圳出差,办公室虽然只有2个研发人员,但心情非常开心的。

2.找到榜样。早期对职业发展有些迷茫,没人带,在网上找一些知名的设计前辈,看看他们职业是如何发展的,比如黎万强如何从设计师做到小米合伙人。另外,工作第一年在一家创业公司,领导是一个不到30岁的VP,当时挺羡慕的,觉得自己也行,2014年从爱奇艺跳槽去创业公司当产品合伙人。

3.定个目标。每次面试时,我都会问这个问题,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未来五年你决定如何发展,目标感的人更容易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决策。就像做产品一样,有愿景的产品发展更长远,有清晰的个人目标,职业生涯才能走的更远。

4.不贴标签。从设计师转型产品经理,从产品经理成长为业务负责人,从用户端转型商业化产品,自我感觉挺能折腾的,不喜欢做重复的事情,总想着折腾新鲜的事情。最早做快影时,自己写规划,画交互原型和做测试,维护500人的QQ用户群当客户,除了不会写代码,所有事情都干了一遍。

去年从深圳回北京,想试试转型做分析师,可惜被老板否决了。等这波疫情过去,琢磨能跟着优秀的销售人员去外面跑跑客户,学习下销售技巧。可能因为自己干过的事情比较杂,同理心比较强,遇到新的合作方大致能知道对方想要什么。

5.选择大于勤奋。勤奋很重要,选择行业、公司、业务和团队更重要。凭兴趣选择了移动互联网,期望提升自身能力选择来快手,偏向于选择增长空间大且有利于个人成长的业务,综合起来这四年各方面的收获非常大。

当然,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格局和视角需要提高,关键时刻的决策现在来看并不是最优的。公司大了之后有更优秀的同事加入,总能找到可学习的人和事情。期望能保持做事的激情,不断学习,再干10年,设计出更多有价值的产品。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