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5G专网是个大西瓜:价值之问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08128206551680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脑极体”(ID:unity007),作者:藏狐,36氪经授权发布。

提起5G,身边总有诸多亲戚朋友不时发出灵魂拷问“除了快和贵,5G到底有啥用啊,你不是学电脑的吗快给我说说”。如果真的从“5G是啥”开始讲起,大家绝对兴味乏然早早做鸟兽散。

眼看着又快到一年一度的问答环节,这次我准备用一种奇特的角度,借助时下最火爆的小游戏《合成大西瓜》,来解答这一问题。

读者们想必早已玩过或者听说过,一夜之间无数网友都开始熬夜爆肝,冒着秃头的危险盘着一颗颗葡萄樱桃橙子柠檬猕猴桃番茄桃子菠萝椰子,只为了在碰撞声中看到一个金光闪闪的大西瓜。让一个从没有玩过的人来审视“大西瓜”,估计很难理解这款游戏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吸引如此多拥趸“为它消得人憔悴”。但身处其中,很容易就被其简单明了的数字逻辑,同类合并引发的连锁反应,随机掉落的不确定性,以及达成终极成就后的满足感,一步步变得“上头”。

Izy63m3.png!mobile

就像是普通人也总看不透5G到底哪里好,但运营商们却一直用行动表示着对5G爱的深沉。除了忙着建设让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高速上网吃瓜、玩大西瓜要用到的5G公网之外,垂直行业用到的5G专网更是火得一塌糊涂。运营商们为它寸土必争,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5G专网试点的有关政策,华为、腾讯等IT、互联网企业陆续入局。如此多产业要素汇聚在一起,究竟谁跟谁的碰撞才能加速“大西瓜”的到来?

从这个角度看,从5G专网的价值链条中层层递进,能够直接清晰地感知到5G时代的跃动。因此,我们将在接下来的5G专网系列中,以《价值之问》《碰撞之谜》《合成之难》不同侧面,来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全球运营商集体押注的5G专网,到底甜在哪里?

2.5G专网与哪些行业能够碰撞出惊喜,在哪些领域又会卡到想哭?

3.5G专网的建成需要解决哪些难题,有哪些技术协同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看完这三篇之后,大家能够觉得理解5G专网,就如同理解“两个葡萄合成一个樱桃”一样简单,并自行做出判断:5G专网到底香不香。

今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5G与专网的结合究竟能给行业带来哪些价值?

5G与专网:命中注定的相逢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旅行青蛙》《跳一跳》,以及《合成大西瓜》等一众风靡全网的游戏都是在1月引爆,看来岁末年初网友们都太闲了(这句划掉),以及游戏形式本身简单易上手的特性。

世界上总有一些相遇,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是命中注定,比如5G与专网在此时此刻的相遇。

首先厘清一个概念,专网并不是5G的专属,早在2/3/4G时代,一些对网络安全、通讯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行业或机构,如铁路、石油、电力、机场、航空航天等等系统,都有自己的定制化专网,只为该系统提供服务。

举个例子,当一个地方发生地震灾害,通讯基站很可能已经因为电力系统损坏而无法工作,加上偏远地区或山区、隧道等复杂环境可能并没有实现公网覆盖,传统救援往往是以卫星电话通信,辅助微波、超短波、短波、340M无线图传等通信手段来进行作业。

显而易见,相比于追求“快”的大众市场,面向特定行业的专网有着十分个性化、场景化的痛点与诉求,也因为“稳定”权重更高,适用范围和规模都不大,商业价值不足以吸引运营商重点投入,导致一直只能作为主流公网的补充,在技术上也会落后于公网1到2代。5G到来之前,很多国内专网都是以“2G+4G”组网形式存在的。

qMjAv2Y.jpg!mobile

按道理说,长期采用这种组网形式,亦或者大众熟悉的Wi-Fi网络,都可以满足特定行业专网无线通讯的需求。有必要一定要用5G吗?

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部分来谈。一是必要性,为什么非5G不可;二是重要性,5G能带来哪些特殊价值。

谈论必要性,需要从专网通信市场的三大变化说起:

首先,频谱资源。我国的频谱资源大部分都划分给了公网,再将特定频率授权给政务、公安、轨道、机场等行业使用,一般使用前都需要向当地无线委员会申请。而中国人口基数之大,已经成为全球4G频谱资源最紧缺的国家,接下来,传统专网想要升级并扩容,可能面临无频谱可用的境况。那么,专门的5G专网频谱,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其次,专网变化。传统专网通信能够解决语音交流等诉求,但面对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要求数字传输业务、人机物互联的场景,想要带动无限摄像头、智能移动终端等设备,处理高清视频、承载大容量数据传送,就力不从心了。

试想一下,在超高密度、追求实时联动的机场,依靠“2G+4G”来完成航班定位、视频监控、应急调度等工作,如果突然出现一个网络盲区或数据拥塞,是不是还挺吓人的?再比如医疗救护车等关键服务从一个网络迁移到另一个网络,就需要服务的连续性,一旦网络之间短暂断联,就像突然出现一颗计划外的“葡萄”,卡住最关键的一步,有时可能还会“要命”。

IRRfyym.jpg!mobile

而Wi-Fi网络大家都懂,可靠性、稳定性、移动性也都相对较差,普通人从客厅走到洗手间都可能面对“无信号”的窘迫,让它来承载机场、港口、矿区等复杂环境下的 海量信息 传输,委实有点“强Wi-Fi所难”了。

从这个角度看,各个垂直行业对专网网络传输速率、网络时延、安全性要求的提高,让5G成为专网在当下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第三,人机物互联。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各种智能化设备也有了连入专网的现实诉求,换句话说,一张专网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高速通讯,还需要满足机器与物联网设备的连接需求。

比如在现代智能化工厂里,要远程控制机器人在厂区内进行巡检,并将超高清视频实时处理并传输,进行风险隐患预警;再比如海港码头的车辆往来频繁、操作复杂,容易出现网络盲区等等。

还记得曾被广为宣传的5G的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mMTC大连接物联网吗?对于公网用户来说,可能还很难从VR/云游戏等C端应用上感知到上述魅力,但在行业专网中,5G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最终答案。

被重塑的通讯产业价值链

显然,5G的“必要性”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激活从政策端、运营商、第三方企业到行业客户如此强烈且紧迫的参与感。

正如前文所说,专网通讯原本更多出现在公安、救援、消防、矿山等应急通讯场景下,这使得它既十分重要,但着实也没有太大的商业价值潜力。而根据Gartner的调查,有三分之二大型组织计划到2020年部署5G。

其中的关键在于,5G将专网通讯价值链打破重塑了。就像在“合成大西瓜”出现之前,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猕猴桃、樱桃、橘子跟西瓜能有什么关系。将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水果串联在一个价值链条里,等待它们发生连锁反应,是这款游戏最酣畅淋漓的部分。

而5G专网通讯市场中,许多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角色,前所未有地开始参与进来。

yENV3ar.jpg!mobile

一开始,是新的专网买单者加入了。

受限于LTE专网超高的网络建设成本和低网络容量,一些对网络安全性和自主管控有需求的机构,比如企业、高校等,不得不放弃专网优势,转为投奔公网或自建局域网。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场景没有条件架设有线光缆,比如石油勘探、偏远山区等等,可能带来一定的施工风险,或者地理环境无法有效传输、建设成本过高。

而5G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则为更多行业引入专网打开了一扇突破口,也让5G专网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前不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等九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促进信息服务和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向国家申请1.4GHz等相关频段,在政务、公安、应急管理、电网、高速公路、船舶、钢铁、石化、油气管道、专业园区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试点建设10个以上5G专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5G领域7大创新应用提升工程就覆盖了医疗、企业、电力、车联网、教育、港口、视频等几大专网基础设施建设。来自政府和行业的渴求,共同催生了5G专网真实且火热的商业前景。

YJbeimv.jpg!mobile

随着受众的改变,5G能参与的场景创新也更多了。

商业属性更强的行业用户对网络服务的需求也与234G时代的专网有所不同。除了可管可控的安全要求之外,5G的更多能力被激发出来。

比如其定制化能力,可以满足企业灵活部署业务的需求,可以根据使用场所、工作类型提供不同的配置,在隐私安全保护的基础上减少企业的网络成本;

借助5G大规模物联的能力,教育专网可以通过“边云融合”,将原本集中在云服务器上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与应用下沉到“边缘”,让机器人服务、远程直播课程,甚至虚拟教室等都成为可能,实现智慧教育。

一些本就有专网的领域,比如政务、交通、钢铁石化等等,也可以跟随5G专网的脚步,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目前许多政府救灾日常检查、执法、办公中实现了移动无线办公,现场数据实时上传下载,大幅度提升了政务处理的效率,这些都是传统专网所不可比拟的。

企业和机构用户对5G专网强劲的付费能力,无疑很有效地填补了运营商因个人通信消费能力饱和、C端市场增长放缓而面临的商业困境,相当于拥有了一台新的“印钞机”。 ABIResearch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36年全球5G专网支出将超过5G公网。这也是刺激了运营商们大幅度地投入到专网业务中来的直接原因。

qUvuMfv.jpg!mobile

不过,5G专网的建设难度与传统专网不可同日而语。尽管运营商们依然拥有极大的基础网络和IDC等基础设施话语权,但5G虚拟专网对一系列新软硬件协同的需要,比如切片网络、智能芯片、光网融合等,也给了云计算厂商、互联网企业等集结到5G专网价值链中的可能。

为什么不采用与公网数据完全隔离的独立5G专网呢?这种网络需要建设专业的无线设备和核心网一体化设备,也需要国家分配专网频段,更适用于高精制造、监狱、军队、核电等专属通讯。而前面提到的更宽泛行业、成本敏感型用户公专混合型的5G虚拟专网更具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广域专网业务,包括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智慧产业园区等场景,都是通过5G虚拟专网来提供服务的。

而5G虚拟专网就需要基于公网资源进行逻辑划分,利用端到端 QoS 、边缘计算或网络切片技术,实现专网与公网的数据隔离。

在终端层,最终用户(工作人员)所使用的手持终端、车载设备等也需要适配的芯片和软件。系统层,核心网全面云化、集中式演变为分散式、更加开放的网络特性等,都要求提供语音编解码、业务数据路由交换等功能的设备同步迭代更新,英特尔、诺基亚、华为等厂家已经在移动边缘系统芯片、物联网解决方案、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领域展开布局。

而应用层需要基于接口来根据具体场景开发相应的设备,比如调度台、网关设备、硬件平台等等,以支持不同无线制式、宽窄融合、公专结合的趋势。显然不是运营商自己就能全部搞定的,需要引入第三方IT、CT业务企业来针对客户的特色需求进行深度融合开发。

许多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也都在这一领域看到了机会。它们与运营商合作,利用自身在云计算、AI、物联网方面的技术能力,为垂直行业提供更具安全性和易用性的5G实体专网,扩展行业应用维度。

尤其是在国际博弈的大背景下,我们也需要用新技术、新常识、新逻辑去理解通讯安全。数据显示,2017年摩托罗拉公司在专网通信市场占据了33%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产业力量在5G、AI、IoT、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体系上的领先与集结,也将进一步改变专网通讯主要由国外品牌主导的隐忧。

5G专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链的延伸,更多成熟技术的引入,让许多原本“独自美丽”的产业角色,都得以被一个完整的逻辑串联起来,就形成了碰撞、融合、重组的可能。

全新的5G专网价值链中,其中最让人激动地并不是最终那颗名叫5G的“大西瓜”,而是游戏规则和场内玩家的改写。在一连串编排、碰撞、合并过程中的惊喜和意外,给整个通讯产业带来的新机。

当然,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那么,哪些领域会率先结出胜利的果实?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