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鸟 Libratrone AIR+ 降噪真无线耳机体验:更好的新一代,更艰难的新一代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793229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小鸟 Libratrone AIR+ 降噪真无线耳机体验:更好的新一代,更艰难的新一代

苹果产品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真无线耳机市场在经过了前期的野蛮生长阶段之后,逐渐进入了正规军清场的阶段,那些原本依靠低价格低质量的小厂,开始逐渐被越拉越大的体验差距所击败。

举例来说,一个是手机品牌们的自研耳机方面已经开始全面对标市面上的标杆级产品 AirPods Pro,无论是功能性、降噪能力、基础素质,前几名的头部厂商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另一点则是高端功能的普及化,比如降噪。在一年多之前,降噪真无线耳机仍然是高端真无线耳机中少有的特性,但现在已经是「高端要好,低端要有」的姿态。整体的水平已经提高了一大截。

在「野蛮生长」的阶段过后,今年就要进入「大浪淘沙」了。

v2-5a85b15ea7bea2098dc0eae05e64a10d_720w.jpg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鸟音响推出了第二代 Libratone AIR+ 真无线降噪耳机。它的上一代产品我们也写过,算是为真无线降噪耳机市场开了个好头。时隔一年半多,第二代产品又如何呢?

第二代 Libratone AIR+ 最有意思的地方我觉得是充电盒的设计,且听我细细道来。

在上一代最初那一版的时候,充电盒的设计有点像一个「蛋」,整体非常圆润,表面采用了磨砂的工艺处理。但是在上市之后却遭遇了比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就是采用的磨砂工艺非常不耐用。

即便是在正常使用,只是放在裤兜中,没有任何磕碰的情况下,不到一周的时间充电盒的表面就会布满划痕,不过小鸟官方的动作很快,迅速就发布了免费更换的策略,将这件事比较好的解决了。

v2-4b4d46507a14c1032b2359eb16c83c1d_720w.jpg

这一代的耐用程度就好很多了,我在裤兜中放了一周也没有看到任何的磨损迹象。

然后就是充电盒的设计也比较有意思。乍看之下这个充电盒长得和 AirPods(非 Pro)的充电盒十分类似,整体呈现出一个圆角矩形的形态,但和 AirPods 不一样的是,第二代 Libratone AIR+ 开盖以后要比 AirPods「暴露」多了。

v2-8d83fe2d12242258fcd308e97e2e23b1_720w.jpg

如果说 AirPods 的开盖像是摘了自己的帽子,那第二代 Libratone AIR+ 就像是直接脱掉了上衣。

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不妨从好坏两个方面来讲。

现在人们都比较喜欢先听坏消息,我们先从不好的方面来说。这样的设计会导致发力点过于靠下,而翻开的部分又过大,导致单手开合变得困难了许多。虽然经过练习之后依然能够实现单手开合,但第一是并不稳当,第二是推开盖子的发力点并不好找。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样设计更容易将耳机拿出来,避免了手指捏住一头抽出来又滑进去的尴尬局面。

那这样的设计又换来了什么?首先就是独特性,在使用过众多真无线耳机之后,这种开盖设计我仍然是第一次见,而且会产生一种「蛮特别」的感觉,对于一个并非大牌的音频设备来说,这种特别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加分项。

第三点就是变得更好清理。AirPods,包括 AirPods Pro 以及其它类似的产品,比如 Enco X 和 Freed Buds 之类的真无线耳机,在设计上其实都有非常类似的柄部设计,而在充电盒上往往表现出一个细长的空洞用于收纳。这就导致这些部分非常难清理。

对于得过外耳道炎的我来说,入耳式耳机如果不好好清洁无疑很容易变成细菌藏污纳垢的地方,不仅硅胶套的部分应该时常进行清洁,整个耳机本体和充电盒最好也能不时清洁一下,尤其是耵聍分泌比较多的朋友,不仅要时常清洁耳机,也要记得定期掏一下耳朵,不然可能会造成听力减退,外耳道发炎等等问题。

所以像第二代 Libratone AIR+ 这种掀开之后能够把收纳部分都暴露出来的设计还蛮合我意的,甚至不需要酒精棉签,只用酒精湿巾就能很简单清理干净。

这个充电盒还有不少细节部门可以说道。首先是在底部的 USB-C 接口部分设计了一圈白光灯效,充电的时候会亮起来,也能用于充电盒的电量提示,根据闪烁次数可以方便的判断剩余的大概电量。

打开盖子后左右有 LR 指示灯,能显示两只耳机的状态,比如大概的剩余电量,耳机是不是放好了,是否处于配对模式,固件升级时会显示粉色等等。上盖顶部和内侧边缘还都有硅胶垫用来缓冲。这些都是蛮细节的设计,小鸟这么做显然也是准备将价格底线维持住。

至于耳机本体的设计,则几乎和上一代一模一样,我只在一些极为细微的地方看出了不同。比如老款的麦克风一个在柄部的顶端,一个在底端,而新款的麦克风孔则是在柄部底端的两侧。

另外就是新款赠送的硅胶套相比老款更加圆润一点,但佩戴起来感受差异不大。

▲ 上面的那只是上一代

上一代的 Track Air+ 作为最早使用高通 QCC5100 系列芯片的产品,算是最早具备比较正经降噪能力的产品。但由于产品研发较早,很快就出现降噪效果优秀得多的索尼降噪豆 WF-1000XM3,在 AirPods Pro 之后,真无线耳机的降噪标杆已经变得很高了。

这一代 AIR+ 采用了更新的 QCC5141 芯片,支持蓝牙 5.2 连接和双耳镜像技术,不再区分主副耳。耳机续航 6 小时,加上充电盒可以达到 24 小时。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代 Libratone AIR+ 降噪能力如何来说已经不是核心的卖点,降噪深度也依旧只有 30dB。但是能够降噪的「宽度」增加了不少,所以整体降噪性能上是有不少增强的。

但也需要认清的是,如果 AirPods Pro 的降噪算 100 分,那 Android 阵营里的 Ecno X 等产品降噪都有至少 90 分以上,第二代 Libratone AIR+ 大概能打到 80 分,尤其是在中高频这种降噪难点的地方,第一梯队产品的表现会明显强出一截。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出的一些降噪真无线耳机已经不止降噪开和关两档,而是加入越来越多的档位调节和自适应的效果。从这方面来说,小鸟在第一代上倒是就做了 30 档的降噪调节和自适应的能力。

总体来说,第二代 Libratone AIR+ 虽然相比前代进步巨大,但是比起 TWS 中的顶尖降噪的还是有一耳朵的差距。

佩戴方面的话,这种短导管浅入耳式的设计其实对耳朵负担很小,因为不需要深入耳道固定,所以也不会出现耳道发痒之类的情况,只要时常清洁耳机上的油污就好了。

延迟方面的话不能说特别出色的程度,因为现在延迟很低的耳机基本上都是手机厂商开发的自研耳机,在各种协同调优方面本身就具备优势,另外小鸟也没有给第二代 Libratone AIR+ 开发游戏模式,可能是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声音听感方面来说,第二代 Libratone AIR+ 的听感倒是不错,三频偏向均衡的调音,尤其是人声的表现我个人觉得很不错,位置不会太靠前或者靠后,而且也不虚不飘,比较有质感。

和 AirPods Pro 比的话,个人听感觉得分离度更好,AirPods Pro 对比下来比较糊,而且 AIR+ 的人声更加清亮一些。整体听感来说的话,在市面上的所有真无线中也算是出色的水平。而且人声的音色表现很好,像 Miley、Rihanna、Lana Del Ray、SZA 这些音色声线比较有辨识度的歌手来说就会更加凸显特色。

另外在 Libratone 的 App 中可以为耳机设置不同的音效,你可以当做是几种不同的均衡器设置,不过还是首推默认的这个 Auto,它会根据你的耳机贴合程度等情况自动进行调节,让不同的人佩戴都尽可能有良好一致的声音表现。

简单地说,我挺喜欢第二代 Libratone AIR+,但摆在面前的现实是,这款产品无法像 Airods Pro、Galaxy Bud Pro、Ecno X、FreeBuds Pro 这些耳机一样你可以不用过多考虑就下单购买,你只需要确定今后的一段时间还会用它们的手机就行。小鸟面临的问题和森海塞尔这些老牌的音频厂一样,面临分挑战不仅是耳机,更是整个手机品牌的软硬件生态。

v2-08c07f58f88d60fae8dc7faab39edd19_720w.jpg

小鸟比大部分第三方品牌都更好的一点是在工业设计和声学方面都是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但这也表示他们不会在价格上妥协,1598 元的售价已经超过大部分真无线降噪耳机的价格,所以是不是真的喜欢这款产品还是要自己决定。

当然,如果你自认为不是任何一个品牌的粉丝,那么稳定的第三方产品或许会更好,而且小鸟这款新品的颜值确实不错,男女朋友之间送礼物的话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