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搞不懂IP,看不懂这届年轻人,做不好商业地产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2-20210126-36026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搞不懂IP,看不懂这届年轻人,做不好商业地产

劳动力的质量正成为企业制胜的决定因素。

最近有几个跟租金相关的信息,非常触动我。

年前,有篇创业者的反思文章很火,里面有一条提到说:星巴克在写字楼的门店是按开店时间来给房租的,就是三天只算作一天。品牌牛了就可以改变限制条件,想怎么改就怎么改。——《2020 年,一个创业者在朋友圈的 403 条反思》

去年底,文和友爆火后,虎嗅一篇分析文和友的文章提到了他们对于商业地产的理解。大概是说,文和友靠自己的强品牌跟海信广场争取了足够多的一楼改造面积,而之前从没有国产品牌被允许这么做。同时他们向海信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成思路,海信给予文和友在租金上的高优惠力度,而文和友带来每天不少于1万人的客流,通过数筷子的方式来确认。——《穿透文和友的易容术》

再有就是,最近跟一家地产基金聊到空间内容的话题,说阿那亚这样的“精神房产”在高端用户群里非常畅销,哪怕房子本身质量有瑕疵,但用户愿意为里面蕴含的文化买单。

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走进购物中心,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一批新消费品牌的视角冲击,一批批以调色师、泡泡玛特、BA饰物局、万饰万物等新消费品牌占据了核心地位,成为商场新的“流量担当”。

而另一方面,地产基金正在四处在物色“内容运营商”,但这样的投资意向反馈到运营商方面,却没给什么好话头,一些有超强运营能力的内容商都想自己闷头干,对地产基金并没有什么兴致。

这一幕幕下来,不由得让我们重新思考空间与内容(IP)的关系。地段、地段、地段,曾经在房地产领域盛行的绝对信条,是否还管用?地段与品牌,到底谁在成就谁?空间与内容,到底谁强、谁弱、谁在为谁打工?

当这个话题抛出后,红杉资本合伙人郑庆生在2017年阐述的一个话题《线下空间与流量红利》至今不过时,《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这本书又值得拿出来重读一遍。

图片

带着这个问题不断思考,正巧遇上了陈方勇组织的第三期xin饭局,重播了xin饭局第一期嘉宾——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关于城市更新的演讲,干货非常多,对于内容的认知非常深刻。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探讨空间与内容(IP)的话题基础。

在毛大庆接近2个小时的整个演讲中,IP一词一共出现了35次,“习惯”一词出现了10次。

作为优客工场上市后首次深度演讲,毛大庆对于空间内容的理解远比市值管理要有意思的多,以下是本次演讲的精选。

以下为毛大庆演讲实录摘要(经编辑整理):

图片

(图: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

整理|Ellie

01

从有限供给到无限供给,用户习惯发生了本质变化

我们做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很多元的,但是无论怎么讲,大概这三点是跑不了的:满足人的幸福感,激活城市中心,提供全新的产业和功能载体。

所以城市更新的范式从原来的大拆大改少留,现在已经过渡到主要是留,然后改,实在不行再拆,拆那些违章建筑。这就是“留、改、拆”。

此外,从点状更新到片区整体更新,这个已经越来越形成规模了。

我最近走访了一些城市,连南宁都在做文旅的城市中心、文物建筑保护的大片的城市更新。我问南宁的市长,我说你最缺什么呢?

他说我最缺好的内容设计,不是建筑设计,是内容设计。

做城市更新,我们不要把它想象成一个很物理的东西,确实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房地产行业出来的。我们想的先是房子,先是空间,实际上我们想的应该先是内容和服务。

所以城市更新首先是一个轻的东西,然后我们去装载重的东西,这是我们思维逻辑上要首先发生变化。

我们回忆一下原来的经济, 原来的经济是有限供给下的社会,原来我们做一件事情,生产资料都是有限的,土地、房子、资本、劳动力,这些东西都是有限供应的。

现在我们看到很多逻辑下的东西是无限供应,比如数据,渠道,软件。你开发一个抖音,你弄一个小红书,你弄个软件,这玩意就变成无限供给了。你不用再花钱了,不停往上装内容,不停往上跑,也就是说我们从有限供给社会已经开始变成无限供给社会。

我们做城市更新的思维逻辑变成: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相对于来讲无限供给的逻辑或者模式。

比方说,王府井百货大楼地下二层的和平菓局,我去了三回,那里面像我这年纪的人真不多,我女儿那个年龄的挺多的。他们不停的在里面找各种各样的场景,自己在里面组合再做设计,就像戏精一样。

图片

图:和平菓局(来源:大众点评)

实际上它搭的是一个基础局,这帮人再往上再演其他的局。

和平菓局的衍生性和演化性都很强,和平菓局也是在研究一个无限供给。这个无限当然画引号,但是你不需要不停的往里面去投钱,去投物资了。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发生本质性变化,这是做无限供给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用户的习惯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比如说现在消费者不要毛坯房了,宁愿多花2000块钱,你给我做精装修,于是精装修变成可能挣钱的东西。

我们如果做文旅、养老、康养、文创、园区,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理由说服自己我做这个买卖,用户习惯在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只要你能说服你自己这个问题,这买卖它就能做。

我们现在说做城市更新,本质是资产无形化和用户的资产化。这两句话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够都能理解。

城市更新做的就是资产的无形化。你说那房子对你来说很重要吗?是资产的无形化。

另外还有一个用户的资产,要把大量的用户转化成为你的新资产,不停地叠加使用它,这些都是我们在做城市更新里面很重要的事情。这个不用谈什么互联网思维,跟它没啥关系。但是你现在无知不觉的,你已经跟一帮互联网的用户在打交道,这是不可避免的。

02

从供给约束增长到市场约束增长:劳动力质量是决胜因素

原来我们说传统消费就是衣食住行,现在到了无限供给时代,文化、体育、娱乐、康养这四大板块是公认的新兴消费。这当然也是因为生活质量的提升,新生代的成长,这里边的动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来我们说供给约束增长,土地不够,我就不增长,钱不够,我不增长,劳动力没有,我不增长。

但是现在慢慢变成市场约束增长,如果你做一个东西,你觉得这个市场非常大,你就尽情去做吧。

简单的劳动和智慧劳动的差异化持续在扩大,未来会越来越大,所以在你的项目里边带有多少的智慧因素,比方说我们有原创的IP,这都叫智慧因素。

劳动力的质量成为企业制胜的决定因素,所以服务行业实际上会越来越被尊重,这是在城市更新未来很大的一个趋势,我们再也不会说因为你做服务行业而被别人看不起。

我到日本好多养老院去看,那里给老人洗脚、换衣服的都是硕士博士。很简单,它没有这个元素,但是还有很多的智力因素是需要的。

我们说智慧成本会大于设备成本,就是说以后设备就不那么依赖,智慧是非常的依赖。

在企业发展这个无限供给要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技术是最典型的无限供给的要素,它可以影响这个行业。

一款基于同样技术和设计的APP,100人使用和1个人使用,商业价值差别是非常大是吧?所以技术变成了一个驱动型的底部力量,我们今天做所有的城市更新,其实最后都会回归到数据技术,那么我们不可以逃离这样的一个逻辑。

所以我们在设计自己产品的时候,产业结构的时候,肯定要带有这些方面的研究。

另外一个,当供给趋于无限的时候,需求的承载力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

这里边我们说无论是新经济、新消费,还是新技术,商业逻辑只有三条:以用户为核心,以增长为导向,以数据为能源。 

我们今天做城市更新,要对用户做非常深入的分析。比方说我们今天做城市更新的对象是年轻人,我们现在做年轻人的生意,如果我们的用户认知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下,你是没办法做这些东西的,所以进而影响到你的商业价值、品牌价值、经营效率等等。

总而言之,人才、技术、理念跟创意这4个是做新经济公司的核心法宝。你可以拿这四样回去解释一下你自己的团队和公司。我没人才,人都是老同志那我估计就歇菜,是不是有人专门能够帮你做一些技术分析和技术上的解决方案?理念是根本,创意是生命力,这是我们做城市更新的几个重要的要素。

03

Z世代贡献30%消费,线上种草线下打卡成新趋势

商业这里,我们注意到几个事:消费主力在改变,人们在为新需求买单。

有一个数据显示,20%的人口贡献了30%的销售。中国Z世代人口占比19%,消费占比大概30%,而且随着他们工作收入的提升,这个比例还会再扩大,这跟人口比例是不成正比的。

95后消费品牌的增速是不得了的,是惊人的。

你看lamer这个品牌卖疯了,1076%的增速,lamer在以前像我们这年龄人都舍不得买的。 

在传统消费的决策流程里,需求端真实地感受或真实需要,然后信息端通过报纸、广告,最后到决策端,导购推销我们购买。

而新兴消费者决策流是抖音导流,小红书种草,然后到直播收割,逻辑完全不一样了。

还有矛盾经济,这个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状态。

不同代际的入睡的时间是不一样的,80后70后为什么要研究入睡时间呢?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入睡时间里面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叠加消费,年龄越小入睡时间越晚。我女儿晚上一上床开始刷手机,从12点上床到2点才睡。

那两个小时在干嘛呢?基本上是刷小红书,就看直播买东西。这两小时是什么时间?是商业时间。比方说她看见和平菓局挺有意思的,明天就去了。

还有一个数据,你们知道吗?我们现在有66万考上国外大学不能去、滞留在国内的留学生,这66万人构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半夜三更上网课,这些人半夜全都叫外卖。

第4餐,你能想象吗?这也成为一个消费现象。

以前我们怎么会研究这问题?因为以前没有互联网,我们不是在互联网上去做营销,所以你如果研究代际入睡时间,你会知道这个时间段我做点什么生意。

所以今天的个性化和细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前面谈到了社交经济,线上种草线下打卡,这是非常典型的。我再讲个案例,上海现在非常会玩互联网,上海花了5年多的时间,大力在改造浦西的老旧街区、文保建筑,做的真是全国最好的。

图片

 图:愚园路(来源:大众点评)

你们去上海看,所有老房子都挂上牌了。老房子是哪一年建的,原来干嘛的,谁的宅子,然后开始就引入各种网红IP,做这个网红一条街,现在开始已经非常成熟了。

1900个IP聚集在16条街道上,这个规模就出来了。

你知道吗?一条一公里的街道的人流量、替代率、复购率、客单价等于一个购物中心。16条街就是16个购物中心,等于把购物中心就铺平了。

2.2公里的愚园路,那就两个购物中心,最大的安福路975米等于一个购物中心。然后开始干嘛呢?就开始做小红书上的集中推广,还有大众点评、抖音集中推广。

有篇文章叫安福路打卡全攻略,这背后是谁弄的呢?是上海政府弄的。政府在运营网红马路,把马路都变成了网罗用户IP的附着地。

你说这玩意厉害吧,搞什么园区,马路都可以变园区。现在这玩意在哪卖呢?在小红书线上种草,然后到线下来打卡照相。

上海愚园路堪称商业街区的改造范本,从2015年开始改造,现在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开始是做初级阶段的改造,政府干嘛呢?政府是做一些拆违,做一些界面的修复,恢复一些文物的原貌。

运营商创邑进去干嘛呢?开始第一步是引入IP,就是引入了一些非常有意思、好玩的商家,创意零售,时尚商业,艺术体验,跨界精致融合,做了一个街区,这是第一步。

第一步改造面积并不大,做了一年多,到了第二步做了升级阶段,这个阶段做了很多的转型,比方做了一个长宁工人文化宫,把这小剧场做成了一个共享剧场,大家来这可以各种演艺、活动,就从这个街区开始向文创文艺开始演进。

最后到了2018年至今,愚园路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生活艺术化的一条马路了。这里边有好多让人感觉就是一个旅游的地方,现在到上海去哪旅游,已经没什么人去外滩豫园,就到愚园路,到安福路。

开始先以垫付政府做改造,弄几个引爆点,第二个开始提升文化的感觉,第三步开始连成片,做大量的旅游推广,变成旅游目的地。

04

城市更新的核心在于IP,要像星探一样挖掘IP

其实做一个小型的文旅综合体、产业园,还是做一个文旅地产,这背后有一个逻辑是完全一样的,核心我还得有IP。

你怎么弄这IP?是你投了这个IP,你养了这个IP,还是你招来的IP?

“招”其实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你怎么控制这些IP。 

IP是什么?

IP是你发现它是一个能够引爆的东西,但一定是在它没引爆的时候发现了它,然后通过你的包装以及平台把它给引爆,那这买卖就是你的了。它一定跟着你走。它为什么不跟你走?是你把它给养大的。

所以品牌内容的升级很重要。

品牌内容升级靠什么?靠星探去发现IP,这个工作是很有意思的。

共享际做了不少尝试,比方说我们孵化了像念念行旅、两杯两杯、胖妹面庄,这些都是很大的网红,包括像铁手咖啡。我们前几年就开始做这个事,我们自己的员工,98年的小朋友们做了一个现在还是挺有意思的,戏剧沉浸场景的密室升级版,叫88号工场沉浸式体验馆。 

为什么我说叫IP发现及孵化呢?这些IP都在,原来都是个小买卖,后来我们把他们挖掘出来,然后培养他们。胖妹面庄的老板原来是什么人呢?她原来是万科的销售员,后来不卖房子了,跟他老公两人卖面条去了,就卖成今天这个样子。 

图片

图:88号工场沉浸式体验馆(来源:大众点评)

我们算了算,88号工场的客单价是相当可观的,元旦晚上跨年一直折腾到早晨四点,一个人300块钱一个小时。原来你去KTV唱歌是不是这价钱?你是不是出来还得在我这喝杯咖啡、吃点东西,聊会天? 

这么一个项目,打完一个样儿,就又可以输出了是吧?其实做这些IP的目的就是不停的复制,所以为空间引流和复购、坪效提升抓手。

所以通过什么呢?通过这三个东西,流量孵化、资本孵化和激励孵化来养IP。

我们在过程中不停的在培育了一帮跟我们长在一块的IP,所以这是未来你输出,你去别人家里去做,你拿什么东西去弄呢?就拿着这一堆人。

这和早年王健林的万达广场是一个逻辑,只不过是 IP变了,内容化,而且内容是沉浸式的,是消费者可以带入感强的,有同理心的这些东西,这是很重要的。

网站编辑: 王满华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