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创媒纪|连上市公司董事长都不当的调查记者,下海办新媒体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mycaijing.com.cn/news/2021/01/14/46772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创媒纪|连上市公司董事长都不当的调查记者,下海办新媒体了

来源:传媒见闻 浏览:6291 2021-01-14 15:37:53
连上市公司董事长都不当的调查记者,下海办新媒体了

周远征,1976年生人,知名财经调查记者。

1.png

上学时专业中文,但据说心中一直神往经济学,所以最终跨界合一,毕业就成了一名财经记者。

做记者的周远征,以擅长挖掘线索和接触资本大佬而闻名,比如天上人间的老板覃辉,网上连一张照片都没有,周远征硬是拿到了独家专访的机会。周远征在采访中结识了许多资本大佬,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44岁那年,周远征毫无征兆的干了票大的,完成了一次华丽转型,出任某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这在媒体圈是件大事,转型的媒体人不少,去企业的媒体人也很多,但空降当董事长的还真只有周远征一人。这件事又是怎么促成的?

还没完,董事长干了不到两个月,周远征又突然递交了辞呈,创办《征探财经》。资本界热议的是,董事长辞职不新鲜,辞职去做新媒体还是头一回听说。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马云和他的三个“赌王”朋友》是《征探财经》推出的第一篇文章,一出手就拿了个10W+的大满贯,朋友圈疯狂刷屏。他们的稿子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周远征为什么能挖到这么多猛料呢,研究一家公司究竟有什么秘诀?调查报道和情报思维又有什么关系?他对《征探财经》未来的规划又是什么?

以下是对话实录:

2.png

周远征,《征探财经》创始人。历任重庆青年报首席记者,主笔,经济新闻部副主任,策划部主任;中国经营报主笔,深度调查组组长,编委。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业界导师,渝北区政协委员。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SZ:002473)原董事长。

传媒见闻:您大学是学中文的,但是期间就对经济学非常感兴趣,这是您后来进入媒体行业从事财经报道的直接原因吗?

周远征:是的,本科是中文专业,但是高中时期就开始接触一些经济类刊物,因此到大学后,在图书馆就重点看一些经济类期刊,以及借阅经济领域书刊,一度甚至痴迷到连考试前夕还在阅读经济领域书刊。而且,毕业前不久已经在地方媒体经济新闻部独立撰稿了。

传媒见闻:从事深度报道通常是怎么做选题策划的?据说很多报道您甚至会持续跟踪数年。

周远征:会根据大环境的变化,思考经济政治领域的趋势,并观察各种变化,从而做出一些预判。根据相应的预判和一线接触,去推进一系列选题,观察大公司、大机构有可能发生的变化。确实,很多选题都是长时间进行观察和持续推进的结果,甚至一些深度调查,跨度十多年深入观察和不断接近核心层。

传媒见闻:为什么您能接触到这么多资本大佬,并且还能让他们接受采访,背后有什么方法?

周远征:也没有太多秘诀,只是对于感兴趣的人和事,我都会花足够长的时间去研究,可能长达十多年都不会放弃。水滴石穿,一步步接近,并且不气馁。一次次被拒绝,也没事。我一直认为,山高水长,总会相逢。

传媒见闻:经常和大资本打交道,过程中是否有遇到过一些危险?

周远征:危险确实存在,毕竟一些资本背后都有各种势力纠缠。遇到过一些危险,但是始终相信邪不胜正。同时,研究资本,并不代表与资本对立。希望过去野蛮生长的中国企业能够在未来更健康有序的发展。

传媒见闻:研究一家上市公司,您通常的步骤是什么,能详细讲解一下吗?

周远征:确定一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后,1搜集大量的资料,同时对企业从招股说明书以来的所有年报等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图表;2根据资料筛查后发现的一些点,开始有针对性的调阅工商档案,包括内地、香港甚至海外公司的档案;3前往相关上市公司创始人的老家、主要发家地以及相关工厂进行实地调研,感同身受创始人当时的一些情况;4对各种媒体报道呈现出来的东西,与自己了解的各种情况,进行比对,发现一些不同点,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确定一些突破点;5与相关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的专家、业内人士尽可能交流沟通,获得更进一步情况;6与上市公司开始正面对接,进入收官阶段。

传媒见闻:您认为调查一家公司涉及情报思维,关于您说的情报思维能展开讨论一下吗?

周远征:情报学是我比较喜欢研究和学习的,缜密的情报思维对于我们在调查工作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情报如何取得,到情报获得后的分析,都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这块,我也经常给媒体记者培训和给高校学生讲课时都会格外强调。

简单提一下比如情报的分类和作用。情报分类上可以分为证据式情报和线索式情报。

其中证据式情报是指在侦查过程中获得的,既能在侦查过程中作为线索或依据查明调查对象和调查对象所涉及事实,又能在调查报道中对调查对象和所涉事实起证明意义的情报,如所涉事实的痕迹物品,知情人的证言,赃物赃款等,相关关联人的供述和检举。

线索式情报是指只能在调查中作为线索使用,而不能调查报道中作为证据使用的情报资料,凡是通过秘密手段和方法获取的侦查情报,都只能够作为线索,而不能够直接作为证据。

根据侦查情报作用的不同分为战略性情报和战术性情报。战略性情报是指包含调查对象的规律、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能为侦查工作制定总体规划,预测其活动的动向;战术性情报是某一具体事件或情节和现象的信息。

只是我们在调查中,尽量去接近调查对象,尽量去取得证据式情报,尽量对战略性情报进行分析作出预判,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传媒见闻:最近品玩和特斯拉因为报道产生了纠纷,甚至到了要对簿公堂的地步。支持品玩的人认为,只是正常的商业报道,但是报道中也的确存在一些不准确的地方,您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媒体对商业公司的调查报道该如何尽可能接近事实同时规避风险呢,留意到您的公众号下方还特别注明了公众号法律顾问团队的信息。

周远征:我在媒体和企业都待过,也长期做公司研究。我觉得媒体和企业都各有各的难处,也各有各的理解。媒体应尽可能去接近真相,尽可能熟悉企业所在的行业,熟悉所分析研究的企业,分析企业的产品,市场销售,企业战略等,进而理解企业可能面临的一些困难,不要一杆子就打死,尽可能做出专业又兼具建设性的报道。企业呢,也应该理解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做好沟通交流。具体就这件事而言,我觉得各方都应该进一步做好沟通。

我自己从业以来就特别注意风险防范,从来没有收到一份律师函,也从未受到任何部门的处罚。《征探财经》强调一线、事实、专业,公号也有强大的律师团队作为法律顾问,国内一些非常优秀的律师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

传媒见闻:据说您为了调查一家公司,甚至会安插一些人员到这些公司的高层就职?

周远征:这个可能就是传闻了。只是说,一些朋友可能是我推荐给了一些企业。同时,也会尊重他们的工作和他们所在公司的保密条款,不会让他们成为线人。工作与生活,一定要分开。

传媒见闻:和采访对象交朋友这个问题怎么看?有的记者认为最好不要交,因为这样可能会影响报道的情感把控,但是另一面是如果交到朋友,确实可以获得一些独家信息。此前香港14K的大佬过世,您好像在所有港媒都被禁止入内的情况下,能进入他的灵堂。

周远征:这个怎么说呢,可能就跟人海茫茫中,有些人注定会成为朋友,有些也成为不了。但是,不管是不是跟采访对象成为朋友,都要有职业操守。应该说是昔日14K的大佬。无论这个人身居高位,还是出生草莽,我觉得都应该一视同仁,以心交心。因此,或许上一刻,我还在跟香港政要或顶级富豪碰面,下一刻或许跟昔日江湖人士沟通交流。

传媒见闻:您在去年出任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时曾在媒体圈引起热议,这件事是怎么促成的呢?

周远征:我觉得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每个人只要持续努力和保持学习,都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传媒见闻:在您担任董事长期间,对于上市公司的运营或者理解是否有一些新的心得体会呢。

周远征:去了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之后,对于国内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更有深切体会。我也在思考,未来中国股市要健康发展,需要监管层面进一步加强监管,上市公司也要有危机意识并加强内控。去年,监管层面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相信在监管层面进一步努力,企业主动积极改善管理,提升企业效益,以及媒体进一步对上市公司进行舆论监督,这些都能促进中国的上市公司逐步提升企业治理水平。相信,未来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企业,一些劣迹斑斑的企业也终会逐渐被淘汰。

传媒见闻:后面好像两个月左右您就辞去了这一职位,是基于什么考虑?

周远征:每个阶段都有可能会发生许多事情,人要学会适应各种迅速的变化与巨大的挑战。我觉得只要问心无愧努力去做事,同时也能够在各种艰难环境下保持底线,那么相应的这段经历就会是人生巨大的财富。由于我曾经是上市公司董事长、代董秘,也是第一信批责任人,一些情况涉及信批的问题,因此也不便于进一步的展开。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可以披露的情况。

传媒见闻:您的经历非常难得,既做过财经记者,又直接担任过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从时间来看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走过30年了,从您的经历和理解,您怎么评价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他正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周远征:去年我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时候,A股上市公司还只有3000多家,现在已经超过4100家上市公司。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去年以来中国IPO在加速,中国资本市场也在扩容。国家层面也更加注重资本市场的作用,立法部门、监管部门都在围绕资本市场加强立法及监管力度。相信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会更具魅力,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也会不断提升。我觉得,处于三十而立,中国资本市场正逐渐摆脱草莽阶段,进入一个更具活力和健康的青壮年阶段。

传媒见闻:您自己平时会做证券投资嘛?有没有一些理念性的东西可以给大家分享的。

周远征:关于投资,我认为还是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不熟悉的领域尽量不要去进行投资。比如购买某家公司股票,如果之前没有对这个公司足够的研究,深入的了解,最好不要轻易入市。巴菲特的一句话与大家分享下:投资者真正需要具备的是正确评估所选择企业的能力。

传媒见闻:对于想要进入财经报道的新人而言,要想做好您有什么建议?

周远征:财经报道领域无限广阔,要想进入财经报道领域,就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同时要有好奇心,没有持续的兴趣,你很难坚持下去。

传媒见闻:您怎么看待媒体人转型这个话题。很多媒体人转型都选择了去公司做公关,这种选择您怎么看?

周远征:我觉得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适合自己的舞台。无论在哪个舞台上,努力去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当然,转型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不要灰心丧气。没有人能够击溃你,让自己每天去超越过去自己一点点即可。

传媒见闻:您现在是全职做《征探财经》吗?目前团队有多少人。

周远征:目前搭建了一个小团队,包括一些优秀的财经记者和研究生助理团队。我们这个小团队,会全力在财经调查领域探索,争取做一个优秀的财经调查机构。

传媒见闻:从《征探财经》发布的两期内容看,都是走的深度爆款路线,咱们编辑部通常是怎样确定选题的呢,这两篇报道调查前后持续了多久?

周远征:优质内容越来越稀缺,我们坚信深度以及真实的力量。《征探财经》会重点关注大公司、大机构。从本身调查而言,也是在媒体从业期间的多年积累。我大约是2015年左右,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对资本系的关注,并进行持续的跨境调查。因此,相关深度调查文章,也是多年积累而成。所以,这里也感谢曾经工作过的机构媒体,重庆青年报和中国经营报。

传媒见闻:对《征探财经》未来有什么规划?

周远征:《征探财经》团队会秉承“一线、事实、专业”,持续贡献优质的公司研究报告,并进而成长为一家优秀的、具有公信力的财经调查机构。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