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新能源汽车集体狂欢背后 谁在格外焦虑?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E2NTc2Mw%3D%3D&%3Bmid=2650499128&%3Bidx=1&%3Bsn=bda864a1779cf43d5471eae1db9f41cf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21年的第一个风口,新能源汽车当仁不让。

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市值破千亿,荣膺中国市值最高车企。国外,随着特斯拉股票上涨,马斯克喜提世界首富。

往前推一年,新能源汽车亦是那个能在疫情之下吸金、吸睛无数的天选之子。

理想、小鹏于2020年7月、8月先后顺利赴美敲钟,造车“三兄弟”全员完成上市小目标,并交上了销量翻倍增长的成绩单。新能源板块的逆势走强,更是超出业界人士和投资者的预期。

总之,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狂欢。可在狂欢的同时,我们又切实看到,焦虑的气息正逐渐弥漫开来。

7zy2U3J.jpg!mobile

百度近日官宣,将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造车“传闻”坐实,随即有评论指出“再不造车就晚了”。言外之意,此时入场是焦虑使然。

仔细观之,焦虑的何止百度。

蔚来称竞争对手是BBA,宝马表示计划今年电动车销量翻番,广汽放出“充电8分钟,续航1000KM”的争议言论,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给马斯克隔空下战书,ARK旗下三大基金同时加仓百度......

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公司、传统车企、资本,新能源汽车风口之上,狂欢与焦虑的恰是同一批人。狂欢引发焦虑,而焦虑为狂欢再添一把火。由此而来的狂欢是否真实?又能否缓释深层的焦虑?

yqquieU.jpg!mobile

新势力:财不配位,估值焦虑

造车新势力对标的车企是谁?多数人的第一答案应该都是特斯拉。

2003年成立,2008年推出第一款汽车产品。从无到有,至今特斯拉年交付接近50万辆,逆袭全球市值最高车企,把昔日霸主丰田远远甩开。10多年后,硅谷小子大战底特律巨头的戏码引进中国,蔚来、小鹏、理想相继创立。他们不仅要挑战传统车企,更要挑战特斯拉。

u2Ivuyy.jpg!mobile

2018年,蔚来创始人李斌再一次媒体活动上放话,“ (蔚来)在中国超越特斯拉没什么难度 ”。然而,才过了两年时间,蔚来的战斗欲就已消失不见。

国产特斯拉Model Y大幅度调价,市场因此开始唱衰蔚来,传闻称特斯拉降价已引发蔚来用户大面积退订。李斌对此给出回应,“蔚来和特斯拉的产品不存在那么大的竞争,我们的竞争对手是BBA,我们要把同样价格区间、他们的油车用户转变成自己的用户。”

避开与特斯拉的正面竞争,把视野上升到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油车的更高层面。业内人士指出,“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过”。

对于蔚来难敌特斯拉的客观事实,李斌并不否认。近期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他对超越特斯拉的豪言表示吃惊,“我说过这么狂的话吗?”被继续追问超越还需几年时,他始终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老大哥”蔚来尚且如此,小鹏和理想两兄弟的赢面可想而知。那么,顺着李斌的话,把假想敌从特斯拉换到传统车企,局面是否会扭转?并没有。

论核心技术,成立刚几年的公司谈技术沉淀本身就是伪命题。要知道,宝马、丰田等传统车企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了电动车的研发。上世纪80年代,宝马就发布了电动车1602 E,丰田就有了EV-10。

论市场规模,传统车企在新能源市场也处于领跑。2020年,国内全年新能源车零售110.9万辆,同比增长9.8%。蔚来、小鹏、理想全年分别交付新车43728辆、27041辆、32624辆,前两者增长幅度均超过110%。即便如此,差距依然明显。 例如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宏光MINI EV,单月销量35000辆已经超过小鹏、理想的全年成绩。

焦虑,正是源于这些客观差距。

无论与特斯拉,还是传统车企正面较量,造车新势力尚存难以补齐的短板。然而,在市场的实际认知中,新势力与新能源汽车的关联度,远超传统车企。在资本市场,新势力更表现出了令人质疑的吸金、吸睛能力。

财不配位,正是造车新势力通过打响品牌、做大声量、做高市值等狂欢手段缓释焦虑所实现的弯道超车效果。

NVVvEj6.png!mobile

2020年一年时间,蔚来的股价从4.02美元/股到48.74美元/股,涨幅高达1121%;理想上市后的5个月时间里实现75%的涨幅;小鹏则是上市4个月的股价涨幅达101%。

中金公司在2020年11月份发布的报告中对蔚来2025年的市值给出预测,总市值6338亿元,约合979亿美元。不断冲刺的蔚来,市值膨胀速度远超预期,在报告发布不到两个月便成功跨过千亿美元大关。

一边焦虑、一边狂欢,造车新势力越跑越快。

yqquieU.jpg!mobile

互联网公司:再不造车就晚了

互联网与汽车之间的界线逐渐消解,新能源市场的狂欢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互联网行业出身的造车“三兄弟”已经用实践验证:跨界造车完全可行。

业内人士分析称,“燃油车时代,垄断的机械设计和制造决定了新车企很难有出头日。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整车的传动系统都有赖于长期以来的技术储备,核心技术被几家巨头垄断,这是新车企跨不过去的门槛。”

新能源汽车时代,电动机不再是汽车专有技术,“一定程度上,造车可以参考当年的智能手机行业,门槛降低。”

yiuqiav.png!mobile

零件交给供应商,电池包、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等都能找到相应的成熟供应商。例如电池供应上,造车新势力三家都选择了宁德时代;生产环节,与手机行业依托富士康代工同理,新能源汽车厂商也无需自建工厂,例如蔚来与江淮的合作,小鹏汽车与海马的合作。

另一方面,为激发市场活力,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红利,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 门槛低,市场火,当年智能手机初兴的场景重现,国内互联网公司纷纷跑步入场。

百度就是代表。1月11日,百度宣布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研究了七年的自动驾驶,终于入局造车。百度公告发出之后,业界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基于之前的技术沉淀,百度这把底气十足。而另一派则指出,选择此时入局更多是因为“再不造车就晚了”。

AVruquA.jpg!mobile

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学习实验室。此后,阿波龙巴士项目、Apollo开源项目、Apollo go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等等相继亮相。然而,百度始终没有急于把汽车相关的成功推向大众市场,更多精力是留在实验室和B端市场。此次宣布造车,百度却明确表示要面向“乘用车市场”,并称自己为“整车制造商”。

质疑由此而来。

究其原因,自动驾驶技术落地需要实体的支撑。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正值火热,若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埋头研究下去,待新车企在市场上铺开规模,后期百度造车的难度更大。届时其或许只能以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身份入场,而非现在的整车制造商。

狂欢之际入局,抢占新能源赛道,与之前的节奏相比虽显得急促,却是在当前形势下百度规避“起大早赶晚集”尴尬局面的最优解法。

更何况,“造车”是当前最热的财富密码。去年底,百度造车的传闻开始出现,股价由此持续拉升。2020年12月1日,其股价为140.26美元/股,2021年1月15日已经涨至238.87美元/股,涨幅达70%。总市值也得益于造车的激励,百度时隔两年再次站上了800亿美元的高点。

时机不等人,现在宣布造车,恰是性价比最高的时机。若等这波狂欢过去再宣布造车,效果无疑都将大打折扣。

而在百度入局的两天之后,阿里联手上汽发布了“IM智己”品牌两款量产车。时针往前拨,2020年11月26日智己汽车官宣,12月25日公司完成注册,智己汽车从品牌亮相到产品发布仅相隔一个半月时间。

节奏卡得如此之紧,再次侧面映证了互联网公司入局新能源汽车的焦虑——再不造车就晚了。

yqquieU.jpg!mobile

传统车企:被弯道超车的焦虑

“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通用汽车或者克莱斯勒,而是谷歌和苹果”,在福特前CEO马克·菲尔兹看来,汽车工业的危机感应该来自互联网公司、科技巨头。这与汽车市场现状颇为吻合。

前面提到,传统车企在上个世纪就已经着手开发新能源汽车,同时还拥有成熟的制造、研发体系,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综合实力并不弱于新车企。然而,其风头却被一众新车企抢尽。

这直接促成了传统车企对待新能源市场态度的转变。

一方面,传统车企近两年的新能源布局脚步明显加快,推陈出新与新车企正面竞争。

蔚来表示自己的竞争对手是BBA,要把同样价格区间里的油车用户转变成自己的用户。宝马不甘示弱,宣布2021年计划电动车销量增加一倍之多,并在2023年前把现有的13种电动车款扩充至 26 款。

YNVze2J.jpg!mobile

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近日加入推特,首条推文毫不掩饰地指向马斯克。他在推文中写道:“我来这里是为了让大众集团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政治问题上。当然,也是为了夺取你的一些市场份额,@埃隆马斯克。”

国内市场,于2020年开启了新一轮的内卷。东风汽车集团发布岚图品牌,宣称“岚图拥有50年的技术沉淀和30年高端制造技术积累”;长安汽车则宣布要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长城汽车旗下独立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SL项目”早前也已曝光。

此外,部分传统车企还在尝试另一种思路——与新车企联手掘金。

ER3auu6.png!mobile

例如吉利控股集团与百度的合作,就公告来看,双方将基于吉利的现有平台SEA浩瀚架构,吉利控股副总裁杨学良也表示,“可以理解为我们一定程度上是为百度代工。”此外,吉利控股集团还与代工之王富士康携手成立一家新公司,专门为第三方汽车企业代工。

不约而同地锚定新能源汽车发力,这些操作同样可以理解为焦虑使然。处在风口之下,传统车企不得不调整步伐以跟上节奏。

yqquieU.jpg!mobile

资本:热钱背后的变现焦虑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新能源汽车风口热钱涌动,资本自然不会放过。

车企、供应链企业市值的疯涨,投融资事件的激增,即是资本争前恐后的表现。

2020年12月,长城汽车股价领涨,市值增加了910.26亿元;比亚迪股价同比增长12.87%,市值增加604.25亿元。新能源板块的供应商市值也纷纷看涨,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其中,宁德时代股价一路暴走突破400元/股,市值逼近万亿。而一年之前,其尚在100元/股上下徘徊。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中国石油,二者分别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主要动力供应商。

MNZJvi.jpg!mobile

行业的投融资数据更直观地展现着资本的疯狂。企查查发布的《近十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 2020年新能源汽车品牌融资金额达到1292.1亿元,为近十年来首次突破千亿。相较2011年的4.3亿融资金额,暴增300倍。

具体到各路资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顺为资本等主流的投资机构以及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都已躬身入局。

比如,蔚来2016年上市之时其三大股东分别为创始人李斌、腾讯和高瓴资本。而 高瓴资本与蔚来之间相守、分手再牵手的故事正是资本逐利新能源的经典戏码。

据CVS投中数据显示,高瓴资本在2015年就向蔚来投资了8000万美元,2016年、2017年、2019年连续追投数亿元。然而,2019年第三季度蔚来股价跌至低谷,一度逼近“1美元退市”红线,与之相守四年的高瓴资本萌生退意,于2019年四季度完成了对蔚来汽车的清仓。

2020年,新能源市场迎来狂欢,蔚来股价随之走强,高瓴资本选择再次入局,新进了蔚来、小鹏、理想的股票,同时还斥资百亿入局宁德时代、隆基股份,拿下新能源领域各细分领域龙头。

相应地,新能源市场为资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腾讯多次加注蔚来,业内人士估计,其投资蔚来的账面浮盈就已超过百亿元。又如,美团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盈利67亿元,其中投资理想汽车贡献了58亿元。

狂欢还在继续,热钱依然滚烫。对于百度等企业来说再不造车就晚了,对于资本而言则是再不入局就晚了,而他们的跑步进场再次为新能源市场的狂欢添了一把火。

yqquieU.jpg!mobile

真正的狂欢遥遥无期?

就像当年智能手机颠覆功能机一样,新能源市场狂欢的根本在于大家寄希望于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而行业新旧动能转化则蕴含着巨大机遇。

从功能机时代到智能手机时代的变迁,促成了一众国产手机厂商的崛起。历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榜单中,前六名中除了三星和苹果,其余四席均被国产品牌占领。

回到体量更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但动能的转换、时代的过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前文提到传统车企为新车企提供生产代工服务,若新能源汽车将顺利颠覆燃油车,传统车企为新车企代工无异于为竞争对手做嫁衣,加速自己的消亡。本应互相对抗的新旧两派势力却表现得其乐融融,这已经能够说明问题:颠覆,没有那么简单。

uu2aEfQ.png!mobile

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从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时代变迁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难以消解的阻力。

首先是产品本身的问题。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近日表示,“电动车全面替代燃油车的时机已成熟”。实际情况或许并非如此。首当其冲的便是续航里程焦虑,受限于电池技术的发展水平,电动车买回家之后成了用户口中的“电动爹”。一开空调续航掉一半,一到冬天就趴窝的实际表现与厂商当前大肆宣传的“8分钟充满,续航1000公里”存在极大出入。

如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所讲,“电池创新这是正常的商业运作,当然不能过度,过度就变成炒作了。”业界普遍认为,固态电池可以有效提高整车的续航里程,但距离量产商用还至少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

此外,若对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负面新闻稍加梳理就会发现,电池包自燃、自动驾驶失控等发生频次最高的事故,其实恰是新能源汽车最引以为傲的电力驱动、智能等创新卖点。领跑者特斯拉、造车新势力以及其他品牌都无法完全杜绝相关事故,这说明 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的成熟度、稳定性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成熟、稳定之前,过度强调创新的颠覆,显然偏离了正常的商业运作。

其次是产业变迁的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市场全年销售汽车253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共销售136.7万辆,占比约为5.4%。再看保有量,据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2.81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492万辆,占比约为1.7%。

新能源是汽车产业的未来方向,但燃油车目前仍是市场的绝对主导。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比从5.7%到100%,全国保有量从1.7%到100%,其普及周期之长可以想象。

另外,从油到电,不止是产品的更迭,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需同步替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全国数万座加油站都需作出相应整改。 旧基建如何匹配新需求,相关从业人员何去何从,这些也是能源产业变迁必不得不考虑在内的因素。

鉴于此,新能源市场真正的狂欢尚未到来。反观当前这一波由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公司、传统车企以及资本多方共同推动的表象狂欢,更多停留在资本市场,而缺少实际的产业支撑,本质是由焦虑驱动的对行业未来的透支。

唯有深层焦虑得以缓释,时代变迁才可能顺利完成。届时,狂欢将如约而至。

fQrMNbJ.jpg!mobile

ii6FR3.jpg!mobile

推荐阅读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