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被“封印”的百度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pedaily.cn/202101/465501.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百度,中国互联网公司“元老”,却长期被资本冷落。

纵向来看, 2011-2020年百度营收增长近6倍,股价仅增长1倍。

横向来看,曾经的BAT中百度已逐渐掉队。 2020Q3, 阿里巴巴 营收为百度的5.7倍,市值为百度的8倍;腾讯营收为百度的4.5倍,市值为百度的9.6倍。

百度不仅被同龄人远远地甩在身后,还被原先的“小弟”拼多多、京东、美团、小米反超。若再加上暂缓上市的蚂蚁集团,即将登陆港股的快手、频传上市的 字节跳动 ,2020年涨超360%的哔哩哔哩,恐怕连中国互联网市值前十的地位都难保。

百度可以落后,但李彦宏绝不认输。

车,可以说是百度掀起的一场“市值保卫战”。有分析人员表示,百度做任何事情,股价和市值是其最重要的考量。

短期来看,造车确实让百度扭转了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局面。截至美东时间1月19日收盘,百度股价250.42美元(接近历史最高值284.22美元),市值854亿美元,近23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53.7%。

但王小川曾直言:“百度每年都换一个新战略,不觉得百度有什么好怕的。”

百度的困局在于:频繁地换战略,却难以见到效果,就像被封印了一样, 只能躺在搜索这一护城河里赚没有高增长预期的钱,不能创造出的新的、可规模化的收入来源。

这一次,百度能突破千亿美元市值吗?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如果11年前,Google没有退出中国,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百度。

败走中国的Google,牢牢统治着全球的搜索引擎市场。据Alexa统计数据, 2020年,Google全球市占率91.98%,相比之下,百度仅为1.44%。

但在国内市场,百度独占鳌头。据CTR统计数据,2020年1-9月,百度搜索引擎行业全栈(PC端+移动端)覆盖了71.2%的用户,远高于360搜索的34.7%,搜狗搜索的30.5%。

绝对领先的市占率,让百度的搜索业务很早就实现了商业化。

早在2001年,百度国内首创“竞价排名”的模式,让搜索技术和流量可以更好地转化为商业回报,百度自己也从赚辛苦钱的技术服务商,变为轻松赚钱的广告服务商。 但漫天充斥的广告,让用户的体验越来越差,百度搜索可以说赢了市场、输了口碑。

2016年4月,“魏则西事件”将百度推上风口浪尖。国家网信办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百度搜索关键词竞价排名结果,客观上对魏则西选择就医产生影响。

调查后,李彦宏表态,将“重新审视公司产品的商业模式,是否因过度变现而影响用户体验”,“对于商业推广结果,改变过去以价格为主的排序机制,改为以信誉度为主、价格为辅的排序机制”。

5年后的今天,在百度搜索“牙科医院”,虽然有“看病挂号需谨慎辨别”、百度保障标识等提醒,但接二连三出现的广告依旧令用户迷惑,难以做出选择。

百度搜索的结果,和用户心中预期有一定的距离。有知乎网友表示, Google给你的是你想要的,百度给你的是它想要的。

BjuMv2B.jpg!mobile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截图

但这并不妨碍在线广告成为百度的“现金牛”业务。 2020Q3, 百度核心收入210.4亿元,其中87.5%是由在线广告贡献的。

不过将时间轴拉长来看,百度的“现金牛”业务在可持续和增长性上承压加剧。2017Q3-2020Q3,百度的在线广告季度收入在200亿元上下浮动,占总营收的比重持续下降至65.2%。

yU367fy.jpg!mobile

这一方面说明在线广告对百度的贡献度降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百度的多元化发展。

爱奇艺 是一块重要的业务,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营收规模和会员增速放缓。在竞争激烈的视频赛道,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腾讯微视,甚至知乎、微博、 小红书 ,都在蚕食着 爱奇艺 的市场份额,增长前景并不乐观。

在线广告和爱奇艺大而不强,很难讲出新的故事,百度早已开始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找不到的“第二增长曲线”

2012年前,是PC的天下,也是百度的天下。

百度围绕搜索陆续推出贴吧、百科、知道、空间等社区产品,深度沉淀用户数据。2011年3月,百度市值一度达到460亿美元,挤下腾讯,成为当时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进入2012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加速到来,百度前期积累的优势逐渐丧失。

手机端的入口不再是搜索引擎,各种应用软件提供的碎片信息、在线服务等成为主流,微信、微博统治着社交,淘宝、京东统治着电商,腾讯、网易统治着手游,分流百度的流量。

李彦宏的决策还是相当迅速,变革百度,将战略重心转移到移动端。

接下来两年,百度陆续收购或投资了 91无线 (搜索+分发)、PPS视频(网络电视)、糯米(基于位置提供服务)、Uber(打车服务),形成O2O闭环。2014年,百度上线O2O外卖平台,一度超过美团外卖的用户量和下单量。

百度寄希望于一系列操作,让自己拥有足够的线下服务“串联”能力。如果能形成移动端的统一流量入口,向下进行流量和服务的分发,则可以带动整个生态。

如果O2O策略成功了,可能就会像今天的微信、 支付宝 或美团一样,估值/市值达到万亿级别。但现实是,百度的O2O战线一步步在瓦解。

手机百度,App跳转速度不如Web端便利;91无线,沦为百度流量、数据的导流渠道;百度外卖,一度与美团外卖、 饿了么 三足鼎立,但最终卖身 饿了么 ;百度糯米,从风靡一时到不见踪影;百度网盘,非会员的下载/上传速度被用户疯狂吐槽。

“你就告诉我,现在百度有哪些做成功的产品吧。”有网友表示。确实,除搜索引擎、贴吧、地图等“老几样”,百度少有让用户眼前一亮的新产品。

此外,百度还尝试过C2C交易平台百度有啊,直接对标淘宝,但跟随战略没有打出差异化,以失败告终;基于贴吧推出一系列社交应用,但都没溅起太大水花,被迅速崛起的豆瓣、人人、微博瓜分流量,挤占生存空间。

多线作战,还是背水一战

有意追风口可能失败,无意间埋下的种子也可能生根发芽。

从2012年启动深度学习的研究工作算起,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淀了近9年,用户数据和算法技术上的积累,如今已应用在百度现有或即将开展的业务优化上。

例如,百度人工智能品牌“小度”的前身,就是2015年推出的“度秘”,通过语音调用服务,重构用户体验;在搜索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大数据描绘用户画像,让用户得到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服务。

目前,百度已形成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百度云和小度智能助手三大科技业务,瑞银给出的估值分别为100亿美元、75.62亿美元、25.76亿美元,加总后相当于百度市值的1/4。

“第二增长曲线”逐渐清晰,百度选择押注科技业务。

为此,近年来百度持续进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19年,百度研发投入183.46亿元,占总营收的17.1%;2020年前三季度,百度研发投入138.43亿元,占总营收的18%; 如果按照上一年的增长比率推算,2020年全年研发投入或将达到200亿元。

基于自身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领域的积累,和一贯善于追风口的作风,下场造车也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百度和吉利的战略合作中,百度提出造车需求(品牌+智能网联技术),吉利提供技术指导(整车研发、生产、制造技术)。短期看,互联网公司+传统车企的跨界组合存在风险,认知差异、理念差别、利益牵扯,容易造成内耗。但长期来看,这样的合作方式应该会成为一种行业趋势。

但问题是, 百度的脚步正变得越来越重,需要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成熟的搜索业务+亏损的爱奇艺+烧钱的科技业务,多线作战的业务体系下,隐藏的增长点被资本市场忽略,没有得到应有的定价。

搜索业务带来的收益稳定,缺乏可观的增长预期,并可能会受到“黑天鹅”事件(疫情)的冲击;爱奇艺持续亏损,随着视频行业竞争加剧,仍有继续亏损的可能性;科技业务需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但如果资金链吃紧,前期累计的优势和投入的资本都可能“打水漂”。

多线作战意味着资源的分散,若能砍掉不赚钱的、没有前景的业务,重新配置资源,百度的日子应该会越来越好过,市值突破千亿美元不会太远。

写在最后

2012年,迅速反应、做了“充足准备”的百度,没能赶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脚步,反而成为BAT中最先掉队的那个。

2021年,似乎还在犹豫不决的百度,是会继续多线作战、最终断送“第二增长曲线”,还是会壮士断腕、果断取舍?

被“封印”的百度,是时候破除“魔咒”,证明自己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