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拼多多接二连三回应翻车,始末全梳理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39628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是的,没错,拼多多最新这次,又是以热搜之姿滑入大众视野——

1610525157213125.png

拼多多方面也是很快给出回复了,不过大众似乎并不太买账。

2021才开始半个月,但拼多多公关部的工作量似乎没有下来过。不过虽然多多回复忙,可是似乎回应一次就翻车一次,越是回复,品牌方与公众的关系就越是破碎

加上每次拼多多发布声明后,总有被裹入事件中心的别家品牌接力发布“不背锅”声明,如击鼓传锅现场一样,到头来使得拼多多的声明公信力又下降几分,整个品牌公关陷入一种“破防”状态。如果有人再发布什么对拼多多来说不利的消息,大部分民众会偏向相信那人的确是备受委屈,而如果有人跳出来说一些较偏向拼多多方的发言,也会容易被认为是收钱办事,总之十分被动。

所以本文将从拼多多第一次向大众正面回应盘起,对拼多多公关现状从头梳理,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入这无法回旋的死胡同的。

一、第一次回应就失去大众信任度

2020年12月29日,一位98年的拼多多员工在凌晨1点半的下班路上不幸猝死。此事于1月3日在以匿名八卦职场起家,为职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吐槽老板、分享八卦、匿名爆料的平台——脉脉(一个伏笔)上开始发酵的,遂成为热点。

1610526469612720.jpg

于是在知乎上,关于“如何看待网传拼多多员工加班后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担哪些责任?”成为热门问题,但是让事件一发不可收拾的,是拼多多的官方账号在此问题下的回答。

1610526785722721.png

这小小的回答看完让民众飚起高高的血压,面对一份猝然消逝的鲜活生命,这样的回应自然难以安抚网友们激愤的情绪。在大众情绪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这份回答只存在了30s便被匆匆删去。

大约12个小时之后,拼多多在微博上对以上事件进行了回复:

1、关于拼多多同事意外离世,我们很心痛,但是我们也对家属进行了陪同安抚,不信可以看其父亲的朋友圈截图;

2、知乎的拼多多回应不是我们发布的。

1610529326983329.jpg
1610529914255535.jpg

整篇没有如网友所期待的,对拼多多加班制度进行一个反思和改进动作,而是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以及逝者生前是热爱拼多多的。

而这份逝者父亲发的朋友圈,其发布时间及截图,更是给人留下一些不好的想象空间。

1610530339421777.png

1610530473139350.png

于是第一波翻车来得快且狠,而且让拼多多结结实实翻了个大跟斗。作为事件发酵场之一的知乎,针对拼多多声明中“在知乎上的回应为不实信息”进行了一个这样的回应——

1610531713779842.png

知乎表明:要登入知乎,首先就是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身份认证流程和机制,以此表示账号就是拼多多本多登录。随后还把拼多多删去的内容进行再次还原,甚至精确到几分几秒。

这下拼多多声明的可信度在民众心中,又轻了几分。

然而,在不久的1月10号,拼多多再次以一则声明,在与民心相背的方向狂奔而去,这一次是为了一名强制辞退的员工。

二、第二次声明让职场人心态凉凉

1月11日,拼多多因一名被辞退的员工发布了第二则声明。

起因是1月10日,一位拼多多的前员工发布了一条视频,他在视频中说道,因为拍到同事被抬上救护车,匿名发布到脉脉上,他便在30分钟以内被没收工牌并驱逐出公司了。

1610536279892659.png
1月13日,视频的在微博平台上的播放量

视频本体:

整支视频主要讲了3部分内容:

1、关于拼多多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和恶劣的工作环境:

上海本部的员工每个月有隐性强制要求工作300小时,而本部的买菜员工被要求每个月至少380个小时;

强制克扣法定节假日,超过三天的法定节假日都会被要求提前返工;

本部卫生间极少,导致大家如厕极度不便;

刚装修后还有气味的楼层就会让员工进去工作,承诺免费提供的工作餐经常出现坏掉的菜品。

2、当事人在脉脉上匿名发布后,30分钟内就被公司高管约谈:要求当事人主动签订一份证明他是自愿离职的协议,并主动离职。

3、关于劳动法的科普,号召更多人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拼多多随即再发一则声明。只是在网友看起来,这更像是一份“狼人自曝声明书之拼多多我是如何侵犯员工隐私的”。

1610546812490485.jpg

“匿名发言究竟是如何被定位分析出来的实名信息,”这是整件事中最让网友在意的部分——说好让人匿名发布的脉脉转头就把用户私人信息卖掉了?

但是很快脉脉方就发表声明:“不是我们干的”。

1610596297876855.png

另一方面,拼多多也在否认使用了爬虫技术拉取员工信息,声称只是利用了物理定位法,根据脉脉ID人工比对历史信息找到的本人。

这样的情况,说一句当代互联网罗生门事件不过分吧。

以上事件中最为敏感的地方莫过于,它激发了大众对于自己隐私被泄露得一干二净的无力感和恐惧感。

事实上,包括这位前员工视频中所提到的“300工时的隐性强制加班要求”,这个大家最关心最期待得到拼多多详实正面回应的部分,在拼多多的官方声明中也未见其踪影。

紧接着拼多多又来了第三封官方声明。

三、第三则声明似乎没人在意了

这次则是为了开头那个热搜事件,有一用户称被拼多多APP远程删除了照片。

一个快速的事件闪回:1月12日,一位用户在微博爆料称自己相册里的照片疑似被拼多多APP远程删除。

1610600934634011.png

而被删除的照片,是该用户自己保存的拼多多活动照片,用来向拼多多客服投诉用的。因为他在按照拼多多拉新用户一位即可提现100元的活动要求,拉来一位新用户后,却没有如约得到100元的红包,因此他把所有活动相关的视频截图保存用以投诉,谁知道投诉不一会儿,就看到手机系统提示检测到拼多多已删除照片或视频的消息。

当时拼多多客服回复或许是清除APP缓存导致后续提出要给用户30元的代金券作为补偿,只是这个答复并不能让网友满意

“难道用户的个人隐私就值30元的代金券吗?”

1610603537557675.png

同时该用户还就此事咨询了手机厂商vivo,vivo客服回应:“如果允许了对应的权限,该软件就可以获取对应的信息。”

1610603666860335.png

随后,拼多多也发文解释远程删除照片事件。

在文中拼多多对于删除照片的操作进行了这样的说明:在APP内的客服聊天页面,如果发送照片之前要对其进行编辑,那么APP会保存一张原图到系统相册,起一个“缓存”作用,待编辑完成并发送之后,APP就会删除原图,保留编辑后发送的照片,这就导致了vivo系统认为有删除照片的操作。

1610603858754292.jpg

但在这第三则说明底下,被赞到最高的回复却是网友对拼多多回复的脱敏。

1610604987291626.png

看完拼多多所有的回复,网友还有一个很大的感受:为什么一个大厂的官方正经声明,看到结尾却始终没有一个正式公章?而且每篇正式声明都是用锤子便签来写的(甚至还把人家的水印给去了),形式上未免有些糊弄了,所以网友们更加不买账了。

1610613251435987.png

而我们也看到,拼多多的每次公关回复,的确都是针对处在风口浪尖话题的快速回应,但似乎都没有符合大众对最关心部分,诸如“拼多多是否存在过度加班的现象”、“其工作时长问题是否会有改善”的回应期待,这使得所有的官方解释看起来都太像是在为自我辩解。

而后不管是“账号监管不力”、“给3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物理定位法”等不符合大厂公关水准的失误,又都一次次地火上浇油地激怒大众。

在这个快速的时代,企业在飞速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快速到对重大公关事件都无暇反复确认、斟词酌句的地步,这不得不令所有人深思。

数英原创内容,转载请遵守规范
作者公众号: 数英DIGITALING (ID: digitaling)
1610617643145227.pn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