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为什么要造车?
source link: http://www.pingwest.com/a/22864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1月11日,百度公司正式宣布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而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声明中称,新组建的百度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让用户购买到更极致的智能电动汽车。百度汽车公司将着眼于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利用Apollo的自动驾驶能力,以及过去8年的汽车智能化领域经验“重塑智能汽车产品形态”。
承接Apollo业务
百度为什么要造车?
简单来看,离车最近的百度业务其实是百度Apollo的自动驾驶,这也是互联网巨头中,百度布局最早,在技术积累上也享有巨大优势的项目。2017年4月,百度Apollo第一次亮相,目标是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
互联网公司深入技术底层,但最终需要寻找承载技术的场景——尤其是一个在内部非常烧钱的项目。近几年百度移动生态变阵,在搜索上衍生出了智能小程序,目的也是为了承载搜索这一技术,让用户停在自己的场景中。
百度深入造车,无疑也是在给Apollo业务拓宽一个新的场景,并把其他汽车生态产品装到车机中去。
百度在声明中称,“百度将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长。”这“既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实践,也是在智能出行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
如今,互联网公司中百度 、 腾讯 、 阿里巴巴以及今日头条都没有在资本上脱离与汽车主机厂的合作。但互联网公司一旦进入到一线汽车生态,他们往往都是瞄准汽车软件生态的部分,不会触及硬件。阿里巴巴参与投资了小鹏,支付宝的生态和小鹏汽车主机打通;腾讯和宝马合作,主要在于自动驾驶数据中心和车机上的小场景。
海内外科技公司造车上目的也不同。Waymo“造车”,其主要目的还是测试自动驾驶技术;华为“造车”,是深入到汽车产业链条中,目前仍是以提供智能汽车的零部件和方案为主。索尼“造车”,是提供摄像头等零部件,驱动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苹果“造车”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消息,但可能和消费硬件生态相关。
此次百度深入造车是否会触及到硬件定义的部分还不得而知。吉利控股发给品玩的一份声明显示,此次合作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展开。“该架构基于全球智能电动汽车前沿科技,突破传统造车边界,通过硬件层、系统层、生态层的整合,致力于构建无限互动延展的未来出行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持续优化的个性化服务与不断成长的移动出行生活。该架构将向战略合作伙伴开放。”
百度迫切希望自己被重估
在2018年时,百度Apollo技术的首要任务还是“上车”。百度集团创始人李彦宏也曾豪言,“营收和利润是其次。”
不过几年时光,对于要不停投入研发和费用的Apollo业务来说,商业化早已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2020年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曾在内部信中表示:“百度已经在这个领域做了7年,还没有赚钱,那我们就再接着做上7年!”
在百度最新财报数据中,百度核心业务往往是带动营收增长的关键部分,而小度智能助手以及Apollo等AI新业务仍在积累技术和寻找商业化突破口。但这也意味着Apollo业务也可以被改善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一直以来,Apollo业务持续推动商业化,但并没有更好地体现在财报中的营收结构里——更重要的是这个业务也没有被市场重估。
百度声明中称,“百度汽车公司独立于母公司体系,保持自主运营。”
对于百度来说,一个猜测是或许有意“拆分”以Apollo为代表的自动驾驶技术。这个“拆分”可能是实际意义上的拆分,也有可能是策略上的“拆分”。
一点线索是百度公司CFO余正钧曾在Q3财报电话会上给出了重新认识百度核心的新视角,三个增长引擎分别包括:以移动生态为主的成熟广告业务、快速发展的智能云新兴业务和自动驾驶等引领行业的前沿业务。
高管的“拆分”估值理论将有利于打开百度新的估值空间——尤其是对于正值赴港二次上市的特殊时期,造车也是一个“性感”的故事,因此从二级市场角度看来,这也像一种“市值管理”。
一直以来,市场长期“沉浸”在关注百度广告营收的潮流中,而“拆分”显然有助于让市场重回焦点:百度旗下的Apollo业务是对标Google旗下Waymo的,但Waymo的估值是300亿美元。近日,瑞银发布的报告就显示,其对百度Apollo的最新估值是100亿美元,但这个估值水平仍为Waymo的1/3。
1月8日,外媒报出百度将造车新闻时,当天百度股价一度暴涨15.57%,市值达到819亿美元,创2018年8月以来新高。一夜之间,百度市值飙升了110亿美元。
新问题
从百度和吉利控股的声明来看,目前这个公司也只是刚刚成立,还没有披露更详细的合作细节。或者说,还没有什么真正落地推进的业务内容,但人们已经可以预想到这个新公司将面对的问题。
首先是自主进行整车制造,相当于改变了Apollo 此前的开放平台“人设”,百度参与造车会和Apollo生态中的成员形成一种新的竞合关系,要如何处理好生态内的伙伴关系?
其次,互联网造车一方面被认为是汽车产业链条的重塑,但过去倒下的案例也证明,造车需要一个更复杂的业务链条管理,互联网公司往往不擅长于此。汽车工业已经拥有长达1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在整个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当中,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主机厂之间的合作往往会涉及文化交融方面的问题。
互联网公司的工程师一般不用去看机械臂,传统制造业的工程师一般都是要在保证足够安全的情况下开启迭代。在新造车企业中,基本也都出现了传统汽车人和互联网模式的争论。
无可否认的是,百度成立的这家“汽车公司”将面临更复杂的人才管理和产业链条管理方面的问题。
作为互联网公司的百度,过去很多年的“衰落”被认为是公司治理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现在百度汽车公司可能要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况。一句造车只是开始,百度要回答的问题只会更多。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