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茶颜悦色”被诉商标侵权获胜后,为何又反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mtpost.com/492931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umUNbeV.jpg!mobile

钛媒体APP注:昨日,“茶颜悦色反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一事登上热搜,对此,茶颜悦色官方对此事进行了解释。

茶颜悦色称,由于在创立之初缺乏版权和商标意识,一开始就只注册下来了几个类别的商标,导致被山寨品牌给告了。茶颜悦色强调,目前已经在起诉茶颜观色了,一定会跟侵权行为死磕到底。

据中国庭审公开网信息,2021年1月4日,国内著名茶饮品牌茶颜悦色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了茶颜观色。

1月6日上午,微博话题“茶颜悦色反诉茶颜观色”热度持续升高。截至1月7日14时,该话题的阅读量达到了3.8亿次,讨论量达到了1.4万次。

reqmA3j.jpg!mobile

以侵犯商标权为由,被茶颜观色告上法庭

在此之前,2020年4月,茶颜悦色被茶颜观色以侵犯商标权为由告上法庭,后者要求前者赔偿21万元,最后被法院驳回;1月4日,打赢第一场官司战的茶颜悦色又起诉了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当日开庭四个多小时后,法庭宣布择日宣判。目前,该案仍处于审理之中。

据悉,“茶颜悦色”奶茶店自2013年12月在长沙开办第一家店至今,已拥有近两百家分店。2019年5月,一家与“茶颜悦色”仅一字之差的“茶颜观色”奶茶店在长沙开业。随后,双方陷入了一场持久的知识产权纷争。

据中国商标网,“茶颜悦色”商标最早由湖南茶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茶悦公司)于2013年10月8日在35、43、30类商品和服务上注册。

而“茶颜观色” 的商标则由柴泽军于2004年9月22日在43类商品和服务上申请,2008年3月14日获得注册,该商标有效期限为2008年3月14日至2028年3月13日,核准使用商品/服务项目包括“茶馆”“咖啡馆”“餐馆”等。后几经转手,由广州洛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洛旗公司)获得商标专用权。

此前,在茶颜观色诉讼茶颜悦色的官司中,作为原告的洛旗公司认为,“茶颜观色”商标早在2008年就获得注册,早于“茶颜悦色”;并且,茶颜悦色商标的形、音、义等与茶颜观色非常相像,所以构成了商标侵权。

然而,长沙市岳麓区法院于2020年4月作出判决,认定茶颜悦色不构成商标侵权的理由如下:

一,注册商标“茶颜悦色”核定使用的范围与“茶颜观色”商标核定使用的范围不同;二,从商标本身的近似程度来看,“茶颜悦色”与“茶颜观色”虽仅一字之差,但图片、图片与图片在字形、含义及构图组合后的整体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三,“茶颜悦色”尽管商标注册时间晚,但推广时间早,品牌知名度较高,“茶颜悦色”商标也因此获得了独特性、显著性。;四、 “茶颜悦色”虽由“茶颜”和“悦色”两部分组成,但起识别作用的是“茶颜悦色”这一整体,固不构成侵权。

茶颜悦色胜诉后,为何在又起诉?

既然在茶颜观色起诉茶颜悦色的官司中,茶颜悦色获得了胜诉,那为何后者还要起诉前者?

在茶颜悦色看来,2013年其创始人吕良创作完成了和茶颜悦色门店相关的元素设计——譬如仕女图、新中式纤茶标语等,并做了著作权登记,且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后,却被茶颜观色“抄袭模仿”了。

据了解,茶颜观色背后的广州洛旗餐饮管理公司,自2017年5月以来,就在微信公众号上使用幽兰拿铁、声声乌龙等复制茶颜悦色产品的名称,甚至连茶颜悦色的广告语 “不盲从、敢不同、越中国、更时尚”也原封不动地照搬。

因此,广州洛旗餐饮管理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广州凯郡昇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列入了被告,茶颜悦色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并赔偿30万元。

位于长沙南门口的一家茶颜观色店铺,因“门店装潢、杯子、包装袋都使用模仿茶颜悦色标识的仕女图、标语,还复制幽兰拿铁等特色饮品名称”,也被茶颜悦色列入了被告之一,并要求停止侵权且赔偿经济损失70万元。

对此,茶颜观色坚决不认同,商标所有者认为仕女图和文字都是其注册商标,和茶颜悦色不构成近似;而凯郡昇品公司则表示,虽然公司是洛旗关联公司,但没有参与门店经营,也没有授权指导开店,仅负责官网的运营设计,所有物料都由洛旗公司提供,因此侵权行为与其无关。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茶颜观色称其物料和茶颜悦色不构成相似,但两方标识中的编发仕女图非常神似,不同在于茶颜悦色的侍女偏方脸,拿着扇子;茶颜观色的偏瓜子脸,端着茶壶。

对此,有网友调侃称:“一个长得像千金,一个像丫鬟”。

山寨店维权之路的艰辛

这些年,在各行各业,国内山寨店与山寨商标的维权之路一直很艰辛。

近有今日头条公司还把餐饮品牌今日油条告上法庭,后者的首家店开业三月实现40多万盈利,还开启了连锁加盟,并准备与某集团谈合作。甚至,今日油条的母公司今日油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还注册了“饼多多”、“今日面条”、“快手抓饼”等商标,傍大品牌、蹭热度之意明显。

ryq6ZzE.jpg!mobile

一堆近似商标

去年9月11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了该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案,目前还未给出判决。

另一个疲于打假的品牌是中国台湾餐饮店“鹿角巷”。创立于2013年,其创始人为台湾知名插画师邱茂庭,“鹿头”LOGO便是由他手绘。鹿角巷先后在加、日、港、马来、澳门等开设店铺,2017年进军中国大陆市场,瞬间爆红。

然而,自鹿角巷爆红以来,山寨鹿角巷十分猖獗。截至2019年底,邱茂庭公司在大陆46座城市经营有近百家实体门店时,山寨店早已超过1000家。这是因为邱茂庭此前没有及时注册鹿角巷的商标,给了山寨店可乘之机。

2019年12月,鹿角巷争取到代表食物和饮料服务的最关键的第43类商标后,开始集中精力肃清山寨店。一方面,针对线上店铺,鹿角巷和美团合作,下架侵权店铺;另一方面,对线下侵权门店,鹿角巷推出小店合作模式,集中收编整改。在怀柔政策之下,鹿角巷终于取得了维权之路的初步胜利。

无独有偶,糕点连锁店“鲍师傅”也饱受山寨店的困扰。创立于2004年的鲍师傅糕点店的创始人为鲍才胜。因为早期糕点店尚未红火,直至2013年媒体探店后才去注册商标,因此,鲍师傅没能阻挡山寨店蜂拥而至的步伐。

2017年底,鲍师傅品牌的直营店只有26家,但全国山寨店数量已高达2000多家,仅北京地区就有300多家。

为此,据《财经天下》,鲍才胜用比此前打理店铺更多的时间来打假,甚至还因损害了对方的利益而受到了死亡威胁。

直到2020年4月,打假三年的鲍才胜才将全国的山寨店控制在了400家以下,北京的山寨店已不足10家。

对于国内山寨打假维权难的问题,据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这与司法实践中,侵权判决金额不够高有关,导致山寨者的违法侵权成本比较低。

此外,根据鹿角巷、鲍师傅等典型案例来看, 一些商家未在早期成名前形成足够的知识产权意识,未能及时注册商标,客观上也给了其它竞争者可乘之机。 因此,在山寨维权方面,对经营者法律知识的普及也至关重要。

(钛媒体APP编辑陶淘综合自财经天下、澎湃新闻、中国经济网)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