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有些经营者利用算法进行价格歧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qq.com/omn/20210107/20210107A0A9460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1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中消协在座谈会上建议称,加强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近年来,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交通出行、旅游住宿、订餐外卖、网络游戏等生活消费领域都出现了大型平台企业。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产品或服务,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比如,网络游戏抽奖概率不明、大数据杀熟、网络消费促销规则繁复、网络搜索竞价排名推荐、网络直播推送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刷好评隐差评使评价结果呈现失真、平台采用算法限制交易等。

中消协表示,根据消费者投诉、有关调查和相关报道,网络领域涉及消费者权益的算法应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通过监测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踪轨迹,如浏览过的页面、广告、商品服务、话题等,有针对性的对消费者进行商业营销;有些经营者利用算法进行价格歧视;部分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为了获得好评,运用刷单等方式,编造虚假高分评价,或者隐匿中评、差评,使真实评价无法显现;平台经营者制定各类排名榜,声称基于消费者好评率、销量等,对各行业或商品服务类别进行排序,引导消费者选择,但具体如何计算得出的难以知晓;一些线上经营者开展有奖销售、抽奖兑换,特别是部分网络游戏公司经常性推送游戏道具抽奖活动,虽然公示了中奖(掉落)概率,但是其算法程序不透明,实际中奖概率缺乏管控,屡遭消费者诟病;一些平台利用所处优势地位通过算法在流量分配、搜索排名等方面设置障碍和限制,控制平台内经营者开展交易,影响公平竞争和消费者选择。

为更好保护网络领域消费者权益,有效规制算法应用中的问题,切实解决消费者维权难,中消协认为:经营者应加强自律,切实承担应尽义务和责任。

互联网条件下,由于信息占有、技术应用等原因,网络经营者处于更为强势的地位。在算法应用中,网络经营者应当加强自律,守法经营,切实承担应尽义务和责任,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消协认为,网络经营者的算法应用应当坚持全面客观,反对片面诱导。坚持公平公正,反对消费歧视。坚持诚实守信,反对欺诈、霸凌。坚持正确导向,反对错误观念。

对于算法应用,希望各行业组织加强引领和督导,促使网络经营者合理合规地应用算法,净化行业风气,促进良性发展,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中消协建议加强算法应用的有效规制,加强机构设立和立法规制。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相关法律中,建议增加算法应用的相关规定。做到算法应用的可验证、可解释、可追责。明确举证责任倒置规定,强化算法实施方的举证责任,明确其伪造、篡改证据的责任和后果,解决消费者举证难、鉴定难。

互联网领域算法应用十分广泛,建议有关行政部门加强相互协调,细化监管职责。加强司法解释和判例指导。建议消费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依法维权意识。

算法应用不公针对的是普遍的社会大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受害者。中消协希望社会各界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共同做好社会监督,促进算法应用的公平、合理,防止经营者利用算法作恶。

内容来自北京头条客户端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