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赵晋平:预计今年出口增约10% 东盟欧洲在中国贸易占比会上升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opinion.hexun.com/2021-01-06/20276851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赵晋平:预计今年出口增约10% 东盟欧洲在中国贸易占比会上升

202768517.jpg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

2020年,中国出口逆势增长,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外贸出口超预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09万亿元,增长7.8%,月度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前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29.04万亿元,同比增长1.8%,这是继1月至9月外贸进出口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以来,连续三个月保持正增长。

2021年出口是否会延续高增长的态势?2021年中国出口还面临哪些挑战和不确定性?新京报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在赵晋平看来,预计2021年中国的进出口都会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也就是10%左右的增长。不过,他同时指出,2021年出口还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一是疫情还可能继续持续蔓延;二是前期应对疫情采取的宽松货币财政政策遗留下来很多的风险;三是贸易保护主义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赵晋平说。

疫情冲击之下,逆全球化潮流涌起,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但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步伐。2020年,RCEP正式签订、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如何看待2021年中国和东盟、中欧的贸易表现?赵晋平认为,2021年东盟、欧洲在中国贸易中的比重会继续上升。

对于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赵晋平认为, 2021年中美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相对比较大。总体来看,中美贸易也是有可能保持稳定状态。

“2021年中国出口会增长10%左右”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如何整体看待2021年出口的表现?

赵晋平:从影响出口的积极因素看,2021年、尤其在2021年代下半年,全球经济全面进入恢复性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的贸易投资可能会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回升,中国也能够继续保持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从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和贸易表现看,全球经济和贸易状况比预想的严重程度要有所收窄。根据WTO的预测,2021年全球贸易会实现7.2%的增长。从全球跨境投资的表现看,如果2021年全球经济有所企稳,加上2020年的基数比较小,预计2021年全球跨境投资增速会出现迅速的上升,会有大幅度的反弹。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到的是,在2020年疫情之前,全球跨境投资已经连续三年下降,2021年全球跨境投资增速距离恢复到2016年、2017年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国内情况看,即使在疫情冲击之下,202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还是实现了一定的增长,2020年全年有条件实现正增长。在202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可能会趋于稳定或者接近常态,国际需求会出现恢复性的增长,中国的进口和出口也会随之进入一个规模持续扩大的时期。和2020年同期比较的话,2021年进出口的同比增速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状态。而从实际规模的扩大效果看,则呈现出前低后高的状态。

整体来判断,预计2021年中国的进出口都会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也就是10%左右的增长。

“中国出口还面临三大不利因素”

新京报贝壳财经:2021年中国出口还面临哪些挑战和不确定性?

赵晋平:2021年全球经济存在着恢复性增长的可能性,但在客观上看,明确的全球经济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第一,疫情还可能继续持续蔓延,甚至会对经济活动造成很大的冲击。一是疫情还在很多国家地区加速蔓延,而且新冠病毒出现了新的变种,又增加了疫情形势的严峻性。与此同时,疫苗的有效性尚不可知。二是很多发展中国家会在长时间面临疫苗短缺的问题。三是新冠病毒还处在变化之中,这大大延长了疫苗可以发挥作用的时间。我的乐观判断是,下半年疫情蔓延的趋势会得到有效遏制,经济活动有可能进入或者接近比较正常的态势。但是这种判断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即使经济进入全面恢复阶段,前期应对疫情采取的宽松货币财政政策遗留下来很多的风险。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国都出台了一系列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可以说是“洪水泛滥”,有些国家甚至采取零利率、负利率的货币政策。为应对疫情冲击,这些政策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宽松政策长期持续下去的话,会带来严重的债务负担,甚至会引发债务危机,这也会在未来极大缩小政府再刺激经济的政策空间。目前看,全球经济仍然处在紧缩当中,宽松政策没有带来通胀的上升。但经济一旦进入恢复阶段,市场需求和各种成本回升,前期泛滥的流动性就可能引发过度的通货膨胀,带来风险。

第三,贸易保护主义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当前全球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实际是疫情冲击叠加之前美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进入到2021年,我们从此前的信息看,美国是不会取消对中国以及其他贸易伙伴要加征的关税。与此同时,疫情蔓延之下,各国加强对进出入境的管控,加上各国纷纷出台了一些促进本国国内生产和消费的政策,这些都限制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2021年东盟、欧洲在中国贸易中的比重会继续上升”

新京报贝壳财经:2020年的两大好消息是,一个是RCEP的签订,一个是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你如何看待2021年中国和东盟、中欧的贸易表现?

赵晋平:首先,2020年,东盟会继续延续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趋势。2020年,虽然在疫情冲击之下,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实现了稳定的增长,预计全年增速在6%左右,东盟也因此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在RCEP的积极作用下,这种趋势有可能继续持续。

不过,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RCEP的要明年年内可能会正式生效,在生效之后,部分产品的关税才能降为零关税。因此,取消关税对贸易产生积极作用,这一影响恐怕要后延一段时间。因此,明年RCEP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当然,RCEP的签订会对市场预期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能有些商家会选择提前布局——即使在还未实现零关税的情况下,它也有可能去扩大相互之间的贸易,这也会带动中国和其他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增长。可以说,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因此,整体来看,2021年中国和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幅度可能会扩大一些,东盟在中国贸易的比重还会持续上升。2020年东盟在中国整个进出口贸易的占比在14.5%左右,预计明年会突破15%。不过,东盟是否会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还有待观察。

第二,中欧贸易之间,有很多积极的因素。即使在疫情的背景下,中国对欧洲的出口还是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只是中国从欧洲的进口有所下降。从2021年来看,中欧投资协定马上要正式签署,这会推升市场的预期。因此,2021年中欧双边贸易会出现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欧洲在中国整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会有所上升。

拜登恢复奥巴马时期的对华政策的可能性很小”

新京报贝壳财经:中美贸易也备受关注。你如何看待2021年中美贸易表现?

赵晋平:2020年,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美国还是中国出口的第一大市场,这和疫情期间中国向美国出口大量防疫物资有一定的关系。从进口来看,中国也在履行贸易协定的第一阶段的承诺,中国从美国的进口增速还是在增长。

进入到2021年,中美双边贸易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中美贸易的走势取决于中美关系的走向。拜登上台后,中美关系会恢复到一个理性对话的阶段,中美之间的对话肯定会比特朗普时期有明显的好转。但是拜登是不是会恢复到奥巴马时期甚至更早以前那样的对华政策?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因此,相对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表现看,2021年中美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相对比较大。总体来看,中美贸易也是有可能保持稳定状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侯润芳 编辑 岳彩周

(责任编辑:冉笑宇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