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调查|23岁员工猝死背后,是拼多多的“开疆拓土”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qq.com/omn/20210105/20210105A03EQF0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记者 | 吴洋洋

实习记者 | 李叙瑾 邱豪

编辑 | 王姗姗

很多朋友是从张*霏最近一个月发朋友圈时标注的位置定位,才知道她已经离开上海,去了遥远的新疆工作。有时候她会凌晨1点多在朋友圈分享音乐。算上时差,这个时间大约是当地的晚上11点。

2020年12月29日晚上差不多时间,她又一次在朋友圈分享了一首来自网易云音乐的歌曲。半个小时后,她在下班回家路上突然腹痛倒地,经抢救无效身亡。

张*霏1998年出生,毕业于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19年7月通过校招加入拼多多。意外发生前,她是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业务派驻在新疆市场的十多位员工之一。

根据拼多多1月4日发布的《关于拼多多同事张*霏意外离世的说明》,这位23岁的员工“在与同事一起走路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晕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120送往乌鲁木齐本地医院,经近6个小时急救依然无效,不幸离世……尸体已于1月3日火化”。这份说明并没有公布张*霏的死因。

IRnMNni.png!mobile

拼多多官方微博1月4日 19:45发表的声明正文部分。

张*霏身亡的消息1月3日晚最先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出现,然后在知乎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发酵。其中既有对996、加班文化和拼多多压榨员工的声讨,也有人认为“每个行业都如此”。1月4日上午,在知乎上一则“如何看待网传拼多多员工加班后猝死一事”的提问下,一个显示为“拼多多已认证的官方账号”的账号评论称: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

28秒后,这个账号删除了上述评论。拼多多先是对外否认言论出自官方,随后又发布一份《账号管控不严的致歉声明》,称该内容系拼多多营销合作供应商员工发表个人想法忘记退出公司官方账号而导致的一场“误操作”。

ziiu6za.png!mobile

AreqMb3.png!mobile

3YFv6fZ.png!mobile

一系列围绕拼多多知乎账号发言的反转差点模糊了焦点。

但各种争议和讨论并未就此终止——张*霏生前在其公司内部账号上写着“为多多守边疆”,一位23岁的员工猝死,究竟是谁之过?无论从国内互联网大厂HR管理文化的缺陷,还是眼下这场社区团购大战的社会意义上,拼多多正在陷入一场空前的舆论危机。

01

拓城:一场人力消耗战

拼多多于2020年8月在武汉推出社区团购模式的生鲜业务,取名“多多买菜”。在它之前,7月美团在济南上线同类业务“美团优选”,共享出行平台滴滴的同类业务则于更早之前的6月落地成都,名为“橙心优选”。11月,字节跳动也杀入“卖菜”业务并选择在成都试水。

vi6BVfY.jpg!mobile

社区团购正激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20年12月19日,天津,一市民从超市前美团旗下的美团优选、拼多多旗下的多多买菜、滴滴旗下的橙心优选社区电商宣传海报旁走过。

所谓社区团购,即平台先在各线下小区招募“团长”,由团长负责招募用户,并从用户那里收集订单;平台汇集需求后将订单反馈给上游供应商;之后,这些被预定的商品会承诺于次日或隔日送达团长家里——这些位置在团购下单平台上会被标注为自提点;最后一步,用户到提货点完成自提,也有服务到位的团长会主动送货上门。创立于长沙的兴盛优选最先采用这种模式销售生鲜,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期间,其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倍。

家住新疆乌鲁木齐红光雅居小区的姜薇,也是在疫情期间第一次接触到社区团购。红光雅居是一个有着5000户家庭的大型社区。小区里的热心宝妈从做志愿者为邻居们送菜送快递开始,渐渐发展出一个接近500人的微信群,而后就在群里做起了社区团购生意,每天晚上都会发布几十条商品链接,并承诺第二天早上就能送货上门。这些商品主要来自一个叫作憨豆芽的本地社区团购小程序。

截至目前,多多买菜还没有成功挤进像红光雅居这样的成熟社区。在它到来前,乌鲁木齐本地已经出现过天山团、源创优品、獭獭同城、憨豆芽、至味团、僖囍生活、乐乐妈等数个社区团购品牌。它们基本都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受兴盛优选启发而创立的,并培育了一批真正有社区邻里基础的宝妈团长。而多多买菜用很短时间凑出的几千个团长,基本上都是一些街边的夫妻小卖部,也有经营洗衣、修鞋等服务业态的“小门脸”,甚至还有一些是快递公司的站点。

当大型互联网公司开始重金投入这项生意时,它们投入最多的不是钱,而是人。

在距离乌鲁木齐30公里的新疆昌吉地区,多多买菜从12月中旬开始招募团长(面对消费者端显示为“自提点”),只用了两周时间,便在一家当地地推公司的帮助下招募到了300多个自提点,于12月23日宣布在昌吉开团。

这家第三方地推公司的一位周姓经理向《第一财经》YiMagazine介绍说,多多买菜从上海总部派驻乌鲁木齐的这个团队,目前共有10多位员工。12月1日,多多买菜首先在乌鲁木齐市区宣布开团,目前管理的自提点有2000多个。此外,它在乌鲁木齐周边还租用了五六个仓库,物流配送是外包给了第三方公司,所有商品都来自当地的供应商——主要是批发商。

负责和地推公司对接完成团长招募的,是多多买菜在当地的市场部。除了市场部,这支团队内还设有采购、物流、仓储等部门。包括12月29日意外猝死的张*霏在内,这10多位拼多多员工看似只用做管理工作,但他们与所有合作方之间的对接工作,涉及环节众多,工作相当繁重。

“(他们)晚上加班很正常,因为你要联系供应商组织货源,不能影响第二天的配送。每天下午差不多6点之前都要把菜送到每个自提点。”上述地推公司负责人说,多多买菜在当地宣布开城的季节,刚好赶在冬天,从天气条件上明显加重了运营难度,目前团长们的业务沟通微信群中,抱怨最多的是就是到货商品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天太冷,东西不好存放,很多送到自提点的蔬菜水果品质都不太好了。”

多多买菜的员工也在那个微信群,负责直接与团长们沟通,帮他们随时解决麻烦。

一位要求匿名的社区团购公司人士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称,包括拼多多和美团在内的互联网平台,不管其在各城市的原有用户覆盖率如何,买菜业务一进驻就会接入流量,拓城团队就要同时去找菜的供应商、开团找团长、找仓库、找物流……在这些沟通中,他们与第三方讲的最多的,还是“流量故事”—— 用流量倒逼供应链。

“人完全没有流量跑得快。”这位曾参与过早期拓城的社区团购一线员工说,每家社区团购都有很严重的履约问题,“经常缺货、或者品质有问题,都得工作人员来处理,什么岗位到最后都变成了做客服。”

根据这位社区团购公司员工的经验,每开拓一个新城市的前三个月,都是最混乱的。因为生鲜是非标品,每次采购都算是新商品,需要重新走一遍平台审核、制定销售策略的流程。同时,社区团购不能囤货,当下最多只能沟通到以周为单位的工作。如果供应商送货的品相与样品不同,仓库拒收,最后用户收不到预定的商品,平台方就得随时准备调货,或者充当客服处理投诉。

平台流量越高,转化率最好,推导至运营端的业务压力就越大。拼多多、美团和滴滴这三个平台做比较,美团用户相对年轻,滴滴的用户与买菜关系最远,拼多多的用户群和愿意为便宜一点的生鲜多等上一天的用户群重合度是最高的。

在货源、分拣、配送等各环节中,问题最大的并不是货源——每家平台都可以从当地批发市场拿到货——而是分拣和物流。上游供应商一般会将货配送到平台的仓库,最后一公里,用户也会自提,但从仓库到自提点或者团长手里的中间物流并没有现成的即时配送服务提供者。

02

竞争:以短跑的速度跑长跑

在2020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首席战略官David Liu将上述依靠当地第三方资源建立的供应链系统称为“由需求驱动的”体系,并声称它“因此会产生更好的成本效应。”

不过,这些公司用“流量倒逼供应链”的做法不只是出于成本考虑,更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它们“没有时间”。

不到半年,除了北京和上海这两个被认为不适合隔日达模式的城市,拼多多、美团和滴滴已经进入了几乎所有的中国省会城市。一位乌鲁木齐新市区为多多买菜做团长的果蔬店的店主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称,美团优选也要进乌鲁木齐了,正在乌市招募团长,而开团时间据说定在了1月8日。

j6jAnuU.jpg!mobile

“今天下单,明日自提”的社区团购。

前述地推公司负责人则透露,美团优选对团长业绩设立了明确门槛——每周至少要完成150元的订单,而多多买菜没有给团长下达这种任务,团长收入目前是按团购订单收入的10%来抽成。

2020年10月,在公司创立5周年讲话中,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谈的最多的业务就是多多买菜,他对这项业务最多的评价就是一个字——苦。

“买菜是个苦业务,别人睡觉的时候你在拣货,送货,这样消费者在要做饭前才能拿到新鲜的菜。人每天都要吃饭,我们每天都得送菜,的确很难做到,每天都不睡觉,这里面的苦是显而易见的。将来还会更苦,因为你稍微做的好一些,各类行业旧势力,以及新竞争形势下的攻击和造谣诽谤就来了,个别消费者的不理解也会来。吃了苦,很可能吃力不讨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你说苦不苦?”

但黄峥也说,“买菜业务是拼多多人的试金石。”

只可惜张*霏没有经过这场考验,她倒在了被派驻新疆的第一个季度。

03

被资本看上的“战略级业务”

拼多多的管理团队认为,多多买菜这块业务的成败对拼多多至关重要。

“我们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7亿3100万,不可避免的是这样的增长会逐渐减缓。但是我认为我们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来扩大我们的用户基本盘。现在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在用户心中的排行,这是我们最关注的一个点,也是我们开立买菜业务的原因。”2020年11月下旬,拼多多战略副总裁David Liu在其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说。

按“年度活跃用户”对比,拼多多与阿里已经非常接近——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阿里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7.57亿,而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为7.31亿,与阿里的差距只剩2600万。

拼多多高管提及的所谓“用户心中的排行”,也就是让用户想要购物时能越来越多地先想到拼多多,而不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或者天猫。简单说,就是用户活跃度。

拼多多认为通过开展买菜业务可以实现这一点。“这些订单的AOV(Average Order Value,平均订单价值)其实是比较低的。”David Liu说,但是,“多多买菜解决的是用户的每日生鲜的需求,因此用户使用它的频率会比较高,并且在平台上的参与度也会比较高。”

多多买菜的主要交易入口是基于微信小程序,但拼多多在其APP应用内给了多多买菜一个显眼位置。每开一城,当地用户打开拼多多APP,就会在首页显著位置看到对这项新业务的补贴营销广告。

拼多多的股价,自8月上线买菜业务以来几乎翻了一倍。由此便不难理解,在这家公司的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每一个分析师们所提的问题,全部是与多多买菜有关。

04

那些想要“奔向大厂”的年轻人

1月4日下午,拼多多对外发布了《关于拼多多同事张*霏意外离世的说明》,说明除了陈述开头提到的对张*霏出事过程的描述,还贴上了张*霏家属的微信朋友圈发文“恳求大家不要让*霏卷入舆论是非中”,并否认了知乎上那则激起很多人愤怒的评论——虽然也有部分人认为,那则评论只不过说了实话,只是人们不愿意听而已。

当天下午,社交媒体上有关拼多多“恶劣”企业文化的传言越来越多。当日晚, 上海市长宁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介入,启动对拼多多的劳动用人合同、用工时间等用工情况的检查。

拼多多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员工接近6000人,团队平均年龄27岁,根据期内公司实现交易额(GMV)达10066亿元,意味着 每个员工创造了1.7亿元GMV。

截至2020年10月,据公司CEO陈磊对外透露,拼多多的员工规模已经接近7000人。 创始人黄峥在公司5周年内部讲话中则提及2020年公司基于多多买菜这个新业务所做的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 “我们特别开心地看到,在我们这几千人里有比我想象得多得多的小伙伴肯打和能打,奔赴多多买菜等新业务一线。”

多位拼多多员工及接近该公司的消息人士向《第一财经》YiMagazine证实,老板口中的“奔赴一线”其实就是员工内部强行转岗,从上海总部被派驻各个省市。这种长期派驻并没有事先说明时间长短,很多人已经做好了在完成一地拓城后再转战其他城市的准备。“没人知道自己可以什么时候回上海,但大家觉得这是一个能快速获得晋升的好机会。”一位消息人士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

“她是一个开朗、负责的人,偶尔在朋友圈吐槽加班,应该是忽视健康了。”一位与张*霏结识于大学社团的同级毕业生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张*霏毕业就进入了拼多多,在同学眼中算是找到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 “互联网知名企业”、“高强度”但是同时也“高薪”。

不过,不到意外发生,谁也不知道代价是什么。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常点 在看 ,更及时获取资讯 Yi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