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年终预测丨2021年加密投资新趋势和热点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8btc.com/article/658125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听区块链顶尖投资人讲述2021年“财富密码”。

2020年币圈的剧情是跌宕起伏的,有让人心怀绝望的312暴跌;有大家备受期待的比特币减半;有DeFi浪潮下的农耕热潮;有以太坊2.0信标链的成功部署。

在2020年,大量的机构开始入场,灰度基金 PayPal等巨头正拥抱着加密货币,“机构牛”正走进币圈。多重因素的加持下,比特币突破2017年以来的最高点后,屡次创下新高,今天再次刷新高点达到2.85万美元。

纵然2020年缤纷多彩,但2021则更受期待:机构牛是否会延续?比特币ETF是否会通过?逐渐得到传统领域巨头认可的加密货币能走多远,能飞多高?整个加密行业又改何去何从?

今晚PANews邀请了在区块链投资观察一线的大咖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眼中的2020和2021。

火币联合创始人:杜均

Axia8 Ventures创始人:林维浩

X-order创始人、NGC Ventures合伙人:陶荣祺

机构为何选择现在“爆买”比特币?

毕彤彤:比特币暴涨的背后,大量扫货比特币的机构也浮出水面,如灰度基金、Microstrategy、MASSMUTUAL等,都是比特币的布局者,甚至有“价格越高,买的越多”的趋势。诸位嘉宾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看,为何机构们在这个时间段“爆买”,年初币价便宜的时候买不香么?

杜均: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说亚洲没有灰度,或者在试想在策划亚洲版的灰度资本。为什么没有?其实是亚洲的这几个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包括东京,它现有的法律政策,其实都没有办法去开展这样的业务。更不用讲我们大陆地区的机构更没有办法做这个事情。 

海外其实这个也是在这一两年才把通道给慢慢去打通的,灰度其实做了很好的一个尝试。 

这是第一个点,其实灰度也做得很早,2013年就开始做了,刚开始的时候管理规模都很小,可能就到去年的时候,规模才做到一两亿美金,到了今年的迅速的做到接近现在已经快200亿美金。第一个是通道的问题,允许有一条通道能够让很大的资金规模入场,包括Coinbase能够去允许合法合规的开户。 

第二个其实来自于我觉得还是一个市场的FOMO效应,价格一涨,然后是财富效应,我觉得其实之前大家都可能觉得这里面资产可能还没有看明白,其实今年来讲的话,比如灰度资本投放的抛弃黄金的广告,就是购买比特币扔掉黄金这个广告其实起到很好的一个作用。大家能看到它的能够很容易去利用传统投资角度能够去理解它,那类比黄金然后又有这么好的通道,我觉得这是现在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一个点,而便宜的东西并不一定会买,机构其实跟我们散户也有同样的心理,越涨的时候会越有人买,便宜的时候买的可能就只有巴菲特了。 

陶荣祺:首先刚才杜总说的,我非常是支持和赞同,机构这边再补充一下。实际上灰度的GBTC在18年的时候已经存在,但是它的放量是今年出现的,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原因是18年是熊市的开始,他做这件事情铺垫了整个熊市周期,从18、19,2020年就该收获他的果实了,但是收获果实的时候才应该是大家一起去害怕FOMO,因为他已经买好了,它就不需要在顶部的价格再去买很多,它就需要吹就行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今年6月份开始应该是摩根大通,然后今年七八九月份开始各路的老钱,包括桥水等都开始吹比特币,我个人认为是他们已经买好了,在过去的熊市已经买好了,尤其是今年3月份那次暴跌,买好之后就可以吹了,就是这么简单。

有一个很简单的证据,只是从去年前年还没有那么明显,19年开始市场上面的比特币的涨和跌更多的是由美元你觉得Coinbase来主导的。因为我们去看比特币的价格,包括币安的价格这点是非常的明显。当然这里补充一点,如果你觉得是美元做主导的话,最近美元是低的,Coinbase的币价是比别人的币价要低的,各位小心一点。 

林维浩:我很认同杜总的一个说法,首先我觉得这不是说机构进来跟比特币本身它的本质 Interest value是没有变,而是说因为你有这样子的一个投资渠道,比如说我18年的时候真的是我觉得去年的时候比较我也看着灰度在买,然后我跟身边的人,还有我们同事也在讲灰度,但是没有人太理我。灰度作为一个入口,就像互联网的一个流量入口一样。 

至于说为什么机构不在便宜的时候买,其实因为前期的时候他肯定都是有需要一段时间的去验证对吧?我们需要验证他会不会归零,或者是不会被SEC封杀,或者是有很多的一个宏观的或政策风险,系统风险都要去一些时间去沉淀验证,然后最后才会触及到这样子一个顶点可能是价格新高,可能是金融的一个周期,最终的话跟钻石一样,我不相信钻石第一天挖出来的时候,就有这样子的一个共识或者说价值,然后到后面的话你反而价格不高,别人不买对吧? 贵重珠宝,跟人家说我打5折人家还不信,所以我看到大概就是这样子。 

最后的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价格高了才别人才会珍惜。今天其实我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新闻,我们报道的就说美国迈阿密的市长说有意愿探索将全市1%的财政储备放到就放入比特币。其实在前段时间的时候,福布斯也做了一个对2021年的预测,他就说2021年比特币将会成为很多企业的储备资产。您怎么各位怎么看预测,您觉得未来企业会企业或者甚至是政府会配置比特币? 

企业会开始配置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么?

毕彤彤:近日,福布斯杂志首次发布了加密货币行业年度人物评选,并做了2021年预测:比特币将成为企业的储备资产。诸位投资人如何看待这个预测?比特币在20201年后,会成为企业们资产负债表上的“常客”么?企业配置比特币的动力是什么?

杜均: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就可以用一句话,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比特币,无论是个人散户,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还是政府,我觉得都应该拥有,也但其实是说是否要去做什么样的区域,我觉得都会拿出一定的资产去做一个配比,因为毕竟是个好资产。 

陶荣祺:我想说的是可能最后都逃不掉。其实现在国家层面,上个周期,我印象中是朝鲜开始挖比特币,然后这个周期开始是各个效果,我可以看到它的一个趋势是从那些边缘,其实我们散户是更边缘的,慢慢的到有钱人,再慢慢到一些边缘化的国家,比如朝鲜到变成了某些省市级别的,再到后面可能是一种主流国家的国家级别去推,这一步步也验证了比特币的市值的增长。 

话又说回来,如果等到最后一个大国,比如说中国或者美国用国家力量去囤它的话,可能它也到头了。

林维浩:先说散户跟这个机构,我觉得跟他说,首先个人的话,我个人的话可能比如说贵金属或其他大宗商品或很多东西我个人是不会买的,因为我的资产配置的目标是为了资产增长,不管被动或主动的,所以说我肯定是看到看好比特币的价值和提升,所以说我才会去把持有。 

然后另外一个方面如果是以机构来讲的话,每个机构还有每个人对比特币的认知不同,你就把它当商品当支付工具还是什么,如果把作为支付工具就会放到流动现金中,它是流动的一个资产。那么如果把它当做投资的话,那就是放在另外一个地方,所以说机构会不会配置取决于他们怎么去认知它,但是我觉得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愿意去参考,比如说是否把比特币对标为黄金类的大宗商品,或者是把它对标为一个价值存储或者说避险的工具、对冲的工具,那么我觉得因人而异,但是多多少少都一定会有不可能完全替代,但是比例还应该未来会比较大的增长。 

毕彤彤:在中本聪创立比特币之初,是希望比特币成为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既然说是现金,那肯定是希望能在生活中使用的,虽然比特币系统稳定运行了十余年,但因为重重技术原因。似乎与“现金”的概念渐行渐远,更偏向黄金这样的“对冲风险”和“资产储备”的属性,诸位投资人觉得比特币走的这条路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杜均:我觉得其实讨论的是一个演变的路径,它只要变得越来越好,我觉得都还好。 这就跟我们创业一样的,一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写的比如说BP我们去找投融资的时候,其实你要做的可能是个A但是你做着做着把企业做成了B。但是我觉得只要你的企业能做得越来越好,能够去产生社会价值,我觉得这个都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的点来讲的话,其实我们今天来讲,我们所谓的USDT的支付逻辑上它还是采用了比特币的,我觉得我们先要去看比特币是什么,今天不知道其实比特币的精神是什么,比特币的给我们带来的启蒙是什么,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可能更重要。 

我之前都一直在讲比特币有可能还会转变,在最终,刚才也讲我们有可能说它是黄金,说他是钻石,我们所谓它的存储的价值,它的储备货币的价值。还有一种其实我们也可以觉得比特币就算他有一天可能会被取代,但也没关系,我觉得其实更多的是比特币本身这个事情,我们不用关注比特币本身,而是关注于本比特币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今天的很多应用是比特币精神的一种应用。我觉得其实更多的我们要关注到他所带来的这份白皮书,给我们整个事业带来的价值。 

陶荣祺:我想起了2015年,那个时候韩峰老板带领我们几个人一起去翻译《区块链新经济蓝图》这本书的时候,就是说比特币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因为刚刚杜总说到的比特币的精神,其中有很多精神比如去中心化、区块链、自由平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但的确他就像一个妈妈一样,然后当然也生出来一些东西比如分叉币,他这种精神技术都得到了一些行业。 

其实真的有很多东西是这样逐渐变化的,比如说排名第二的以太坊,以太坊GAS一开始的设计是要成为对标比特币作为黄金的另外一个东西叫做数字资产世界的石油。 

如果说比特币是黄金的话,以太坊GAS就是石油,以太坊本身是个去中心化的计算机,这个东西现在看起来就显得很诡异了,现在我们看起来就算不是完全被颠覆了,但最起码有一半的情况和他一开始设想的不太一样。以太坊是一个生态,是一个区块链的一种开放式的自由的去中心化的一个生态体系,这是它的价值所在。所以就显得当然你说有没有变好像也没有完全变,但是总是变了,我觉得比特币也是一样,就是它的核心没有变,但它的体现的变了变。

林维浩:有很多东西出来的时候,它的初衷目标是把这个东西变成一个形态,但是因为它附属的一个因素,然后跟这个世界的交互,最后衍生出了另外一种形态,我刚刚提的这个是一个哲学方面。

关于比特币的话,我觉得一开始不管他是想做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或者说什么东西,但最终他承载了很多的精神,就像杜总提到的,我觉得这就是他肯定一开始没想到的事情,但是后来因为他的生态而导致了他的本质产生的变化,我觉得这是非常酷的一件事情,并且衍生到了其他东西的一个本质,或者分布式这样子一个本质的更多种形态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他最大的一个价值,就是刚刚杜总提到的。 

关于DeFi和投资

毕彤彤:DeFi是2020年当之无愧的热点之王,借贷产品、AMM、预言机、保险、合成资产等产品层出不穷,无论是流动性挖矿或是uni、1inch的代币空投,都有强大的造富效应;诸位嘉宾所在的投资机构是否参与了DeFi?你们如何看待明年DeFi的发展?

杜均:其实今天的DeFi我是赶上了最后一波,在四五月份的时候我们天天去研究Filecoin,然后到了应该是8月份了,然后才开始去研究DeFi,所以在9月份的时候我们就挖了一波SUSHI,参与的过程中我觉得其实蛮好玩的,确实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我个人认为现在在两三年前,我当时还记得当时应该是在18年17年的时候,当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在做DEX的人,当时因为没有AMM这个协议,其实我当时就觉得我很不看好这样的,我觉得效率很低。如今有Uniswap了,但是这个Uniswap不是一个新的事情,也已经有两年多的一个产品,其实之前的关注度比较低,今年其实突然爆发,所以我觉得后来我改变了一些想法。在我整个的体验的过程中,虽然还有有很多这种不便利性,散户可能相对说使用难度比较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财富效应。但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确实可以长期的跟所谓的中心化交易所长期共存。 

第二个其实说DeFi,其实我个人认为今天其实可能才刚刚开始,我不能说不是泡沫,我只能说这个泡沫不一定是负面效应的,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关注点,也会带来更多的资金和人才。 

所以今天我们如果说是DeFi 1.0的时代的话,真正的DeFi 2.0其实才刚开始,所以我会压重注在DeFi赛道上面去,这也是我未来一年到两年时间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陶荣祺:DeFi挖矿的话,至今为止我自己没有参与过,当然有小朋友帮我去参与一下,基本上我认为自己算是遗老了——那种被遗弃的老人。明天12月31号的下午3点,我会在知识星球也就是极化世界生存指南里面进行一个今年年底的直播,当中会有一个明年的十大预测,其中的一个预测是关于DeFi的,我先透露一下,我预测明年的排名前10的项目里面会出现DeFi的项目,可能占有两个甚至更多个,同时DeFi如果代表的是美国力量的话,同时中国力量代表比如说那些挖矿的币,我个人认为他们会退出前10。 

林维浩:接下来明年会从粗暴的APY(存款年收益)转到比较理智的一种场景,因为资金现在都是浮动,这些目前都是追着APY走,未来会考虑进去,更多是在于说安全性,然后它的多元化或者是说有更多的真实世界的资产,比如说房地产代币,NFT等。 

这是接下来明年可能会比较有趣的,它是跑在波卡上?跟其他的链多链之间的金融体系怎么去交互?然后有哪些资产新的进来?资金、用户、功能,他们会巩固在这样的一个格局上面。 

2021年加密行业的潜在热点预测

毕彤彤:加密行业几乎每年都有一些热点引领行业,如2018年Dapp风潮、交易挖矿,2019年IEO、产业区块链,今年的挖矿减半,DeFi农耕热潮等;诸位投资人能为大家预测一下2021年的潜在热点么?

杜均:这个之前其实一直在关注投资,其实我觉得每一波我都还能赶上一个,我们是尾巴也好,还是还能赶上一些资金的关注点,其实都是在火币公司的业务上面,所以其实怎么去投资,我觉得反而关注点比较少,但我觉得有几个点它其实不会有什么变化的。 

第一就是真正的过去应用技术能够去改变或者改善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这样的一些实际场景上的应用;是区块链与金融的结合,所以DeFi是投资部门最关注的一个赛道。 

其实从整个公司的层面其实来讲的话,刚才也差不太多,火币投资部门其实也差不多,也还是集中在刚才像比如说新的技术,我们会关注点会比较多。 

DeFi的关注点其实还是蛮多的。所以整体来讲,我个人觉得2021年真的是DeFi的时间,所以说错过了比特币的一些朋友们来今天其实也是个直播,所以会有很多网友其实我觉得可以真的是关注DeFi。 

陶荣祺:我们本质是Long China,Long Crypto。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这两年,我感觉自己的民族主义的那一面被觉醒了。所以中国人的角色会在我的投资里面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各位有兴趣加入我的极化世界生存指南的话,我其实非常喜欢看中国的一些发展,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赚的是美国人主导的钱的话,比如说比特币,我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投机者是一个跟随者,但如果你赚到整个中国崛起,然后挑战美帝,然后成为世界第一的过程里面,这个过程你参与到了就用钱去支持并且获得对应的收益,我觉得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林维浩:我们现在要在区块链上建立金融体系,而且是多链交互金融体系,在整个发展过程过程中,哪个东西先来后到,哪些是先决条件,我就是在全身心投入的在参与这样的金融体系的一个构建里面,通过代码来实现。 

所以说虽然也关注隐私赛道,但我个人是完全没有关注Filecoin等,更关注的还是DeFi,其实也有关注波卡和NFT。我觉得这些东西它都只是媒介,它都只是启动一个参数,而重要的永远是说它这个东西推出来以后,是否能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的猜对,并且有这么一帮团队来做,把它做成,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更多的思考和我说的,就可能在国内的现在其实有挺多网络化上面去做的。

我的投资重点就是在于我能看到它符合逻辑趋势价值,在区块链上流动,而且这个价值是用户可以认可的,他的功能或者是业务是市场在三个月到半年能接受采纳的,而且会有比较广泛的采纳的,这个是我的统一的标准。 

给圈外新晋投资者的建议

毕彤彤:随着比特币的出圈,很多圈外投资者也想进入加密行业,但是币圈各式各样的代币层出不穷,不是资深炒家很难辨别“空气币”和“价值币”,如果一个普通的圈外投资者想要参与加密货币市场,他们的机会在哪里?应该如何配置自己的投资资产?

杜均:我觉得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从我们的投资投什么项目,就是我们的怎么去投的一个角度,我觉得刚才讲的我们可能是有一些新的投资者,资产配比的情况,我觉得其实合理的应该是在20%左右的一个配比,特别是新晋的投资者。 

当然我们要像刚才说像陶总这样的重仓的可能比例更高,没问题,你是熟手新进的第一个是你的资产配比的一个情况,我觉得要有一个把握。 

这样我觉得在投资这个方面,我觉得尽量还是去买一些相对比较稳健的,特别是针对新手,我觉得你做比特币就好了,其他的风险比较高,虽然有很多新的企业,包括像波卡,但其实它的价格波动比较大,然后并且基本面的分析也没有那么多。我觉得比特币是相对来讲你买了心里不慌的一个东西。 

我觉得还是可以持有一点HT的,现在真的是历史超低位了,有可能是最后的低价买入的机会。

陶荣祺:每年比特币都会有两次左右的暴跌,所谓的暴跌是指短期之内跌30%以上。在这两次左右的机会,你如果两次都能抓住的话,你就能比别人赚更多的钱,可能是比别人赚多一倍或者几倍的钱。如果你两次都是做反的话,对不起,可能明天你会给别人亏更多的钱,你会看着别人赚5倍10倍。 所以这两次左右的暴跌非常的重要。第一能不能躲过,第二能不能抄底?这是我认为明年很多人能不能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点。不仅是比特币,也包括小币,但小币它就跟着比特币走,所以我认为只要关注比特币的两次左右的暴跌。 

林维浩:我觉得数字货币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波动还是比较大的。首先就是支持杜总的一个就是资产配置比例的。我觉得给新的投资者的建议是比较稳妥一点的,然后买入的点位当然是他越便宜越买入,因为我们长期看涨。

然后第二,对于进阶类的投资者,或者风险偏好较高的,可以去配置更多的受过市场洗礼以及验证的DeFi的一些项目,然后配置的比例可以去参照它的金融属性业务功能,对标传统金融的一个资金沉淀比。 比如说我们说保险的市值是多少,保险公司股票的市值是多少等等,这些其实在传统金融都是已经验证过了,所以说它的未来的一个格局,如果说区块链上跟链下没有太大的一个差异的话,它只会往这个方向去驱进的。 

你像我个人我可能就没有那么看好短期之内的DeFi保险类产品,这类有它的合理的一个风险,对收益的一个介入的时间点,我会去看这些先决条件达成了我就才进去。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