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机构争相抱团核心资产 负面效应或在路上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opinion.hexun.com/2020-12-30/20272617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机构争相抱团核心资产 负面效应或在路上-评论频道-和讯网

202726174.jpg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证券时报记者 黄小鹏

今年的A股市场上,热门的核心资产大放异彩,白酒、科技、医药、消费、新能源车、光伏等板块成为贯穿全年的热点,这些板块中部分个股涨幅惊人。但统计显示,大多数个股的上涨原因中,业绩增长只是次要因素,很多个股涨幅2/3以上靠估值推动,公募等机构资金抱团扎堆则是其估值拔高的主因。

与大肆炒作垃圾股、题材概念股相比,抱团核心资产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机构抱团背后存在一个“正反馈机制”,即:发现核心资产价值带来投资收益,赚钱效应刺激基金申购,新增资金再次流入核心资产,股价上涨带来更多赚钱效应和资金,股价和估值被推高,媒体和市场为高估值寻找合理理由,资金继续流入热门板块和个股……由于机构买入名单较短,投资最后甚至变成小部分板块和个股越买越涨、越涨越买的简单粗暴循环。

这种显著的正反馈机制在2006~2007年牛市就出现过。彼时,机构规模快速增长,2007年9月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到A股流通总市值的28%,完全主导了市场走向。

这种正反馈机制几乎是一种固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市场的内在规律,但也蕴含着风险,有时是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因为,当正反馈内在能量耗竭后,很可能走向负反馈,并且正反馈时间越久力量越大,负反馈持续时间也可能越久,或者破坏性越大。2015年急促的牛市虽与公募基金关系不大,但从场内资金加杠杆形成快牛行情到去杠杆导致踩踏效应,本质也是从正反馈向负反馈的剧烈转换。

这样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很难完全消除,若想保持市场长期稳定,就应着力削减其强度。从制度建设角度看,各种类型投资机构都应发展,不能集中发展某一类型。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行为模式存在差异,其相互博弈的过程有利于削弱正、负反馈的强度。同时,当前A股市场做多与做空的便利度不对称,应该考虑让基金也可通过做空赚钱。因为,市场真正合理的估值,是博弈和交易出来的,但在多空体系不平衡下,博弈出的价格容易失真。

对于具体估值,不同投资者预期差别很大,向来见仁见智。但是,如果市场上很多人认为投资不需要看估值只需无脑跟风买入,或者发明一些时髦词汇来摆脱估值束缚,风险就会上升。真正的估值,从来不是“人云亦云”出来的。当前机构抱团的核心资产未来会不会瓦解,还是要回到常识上来,不应该演变成一个笑话。

202726175.jpg

(责任编辑:冉笑宇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