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信建投房地产首席分析师竺劲: 企业要回归规模与业绩确定性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opinion.hexun.com/2020-12-28/20270865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中信建投房地产首席分析师竺劲: 企业要回归规模与业绩确定性

本报记者 许洁

截至12月17日,共有37家物业服务企业登陆港股、3家企业登陆A股。未来,物业管理行业究竟应该如何估值?行业的增长点又在哪里?12月25日,在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房地产资本峰会——乘风·求变2020物业管理资本论坛”上,中信建投房地产首席分析师竺劲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竺劲认为:“物业企业上市数量比较多以后,估值是有所下滑的,未来可能会分化的更严重。因此,物业管理企业的初心还是要回到本身的规模增长和业绩确定性上来,要做好基础的物业管理。”

竺劲认为,合约面积规模的增长将会带动住宅类物管估值的提升。“对于以住宅类项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物管公司,单位合约面积价值与合约面积规模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主要是因住宅类物管项目规模效应明显,规模提升带来的边际效应递增,从而推动单位合约面积价值上升。”

“所以,规模很重要,物业到底能不能做一些增值的东西也很重要。”竺劲表示,“此外,市场也在依据母公司进行估值。因为现在所有的开发商都知道,手里的物业管理面积是香饽饽,都要给自己的‘亲儿子’。”

2014年6月30日,彩生活赴港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物管企业。

竺劲表示:“彩生活上市主要讲的是社区流量,同时做社区金融、社区理财,2014-2015年主要是这个故事;后来互联网浪潮退潮,大家开始聚焦于业主增值服务,回归到社区里面有哪些业务可以做,绿城服务是那段时间的明星公司;到了2018年,由于2015年-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新一轮的增长,带来了大量房屋的销售和交付,所以碧桂园成为了明星公司;但到了2019年以后,大家发现原来物业管理企业的边界不像原来想的这么小,也可以做城市服务,可以跟社区更加紧密,所以当时火的是保利物业等;在2020年以后,市场更加关注偏商业运营类的企业,给了他们很高的估值和很大的期待。”

“资本市场在2016年跟踪绿城服务以后,发现业主增值服务似乎还是很难做出来。现在还是‘老三样’:空间管理、房屋经纪、家居服务,包括生鲜也做得有点难,团购现在还在探索之中。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否突破物企的边界、摆脱同质化的竞争,或者物企能不能做物管费的提价,这是当前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点。”竺劲表示。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未来的面积从哪里来,现在已经进入了后并购时代。老大哥碧桂园服务已经开始并购专业的服务公司了,而不是简单的并购面积,说明这个市场可能有点白热化了。因此,独立第三方项目的拓展能力是物业公司重要的业绩来源。”竺劲表示,“因为并购有风险,外拓也有不确定性,中期还是看合约面积、覆盖的在管面积倍数,这个可能是资本市场更关注的指标。”

“最后要看增值服务,业主增值服务才是赚取超额利润的正道。未来物业管理企业不是面临存活的问题,而是面临能不能提价、营业收入能不能增长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五年以后全行业会暴露出来。”竺劲认为,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准消费行业,物管企业的本质属性为消费成长股。

(责任编辑:冉笑宇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