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知乎IPO,十年“舍”与“得”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78-20201230-35981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知乎IPO,十年“舍”与“得”

知乎十年,终于IPO。

今年12月份,许多知乎用户分享了自己的知乎十年历。十年,3650多个日日夜夜,足以一个少年足以从青涩走向成熟,十年,也让知乎从一个精英云集的知识问答社区,发展成为了拥有3.7亿用户的大众化社交平台。

许多知乎老用户对知乎这十年的成长是不满意的,这种不满来自于优越感的丧失。

一位知乎用户说,曾经被好友邀请注册知乎时,自己内心是骄傲的、喜悦的,甚至自己在邀请好友入驻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邀请错人,破坏了知乎高质量、专用的社区氛围。然而,现在的知乎已经不在是当年的知乎,现在的知乎是知音。

但就像一个人不能总是沉浸在理想主义的氛围里忘了现实一样,知乎想要活得长久,必须要考虑生存问题,要生存就需要更多的流量、需要商业化。知乎十年的每一点改变,本质上都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商业价值。

上市与否,市值高低是衡量一家公司商业价值大小、多少,最直接的尺子。有媒体报道,知乎正在撰写IPO报告和上市申请书,目前已确定三家承销投行为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瑞信,上市地点可能在港股或美股,尚待确认。

知乎十年,终于IPO。

01从社区到社交平台

许多创业者在创业遇挫的时候,都喜欢去西藏走走。知乎创始人周源亦是如此。

周源出生在贵州贵阳,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软件公司,做底层数据库开发的工作。随后辞职,进入《IT经理世界》杂志社,成为了一名记者。

做记者最终的出路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当一辈子记者,一种是进入互联网公司做品牌,第三种是自己创业。在采访过许多名人大咖,看过许多公司的起起伏伏后,周源决定选择了第三条路——创业。

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兴创业五次,前面四次都无疾而终,第五次才有了美团,马云也曾在北京创业做黄页,但却拉不到一分钱融资,最后无奈回到杭州创立了阿里巴巴。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最火爆的时候,我国创业成功率在1%左右,也就是99%的创业者,在做第一个创业项目的时候,都失败了。

经历了两次创业失败的周源选择独自去往西藏。回来后,周源叫上之前一起创业的同事们,创立了知乎。

经过团队成员近四个月废寝忘食的研发,2010年底,知乎开始内测,第二年1月,知乎正式上线。

知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定位是单一的高质量知识问答平台。为了保证高质量的社区氛围,知乎在一开始采用的是邀请制注册方式——不开放注册,只有拥有邀请码的用户才能去注册知乎。就像如今很多人不能理解盲盒被炒到高价一样,当时许多人也不理解知乎的邀请码为什么能够被炒到几百元一个。

这种形式让知乎迅速吸引到了高质量的用户,彼时,知乎被称为是高精尖人群的聚集地。用户在上面的提问,往往能够得到非常专业的回答。回答问题的人,常常是业内大咖。就连创新工场的创始人李开复也是知乎的活跃用户。

凭借高调性的邀请注册方式,知乎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积累了40万注册用户。

40万用户多吗?如果和其对标产品Quora相比,40万用户可以过及格线,但对于周源来说,还远远不够。他想要更多的流量。

2014年,周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希望知乎成为基础设施级的产品,像搜索一样满足了人的普遍基础需求,最终形态会是一个知识中枢,把各种需求和各种人在一个问题上连接了起来,形式上非常高效。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知乎就不能像之前一样,拥有强烈的圈子感。也就是说,知乎不能再局限于精英圈。

知乎终究走上了与豆瓣相反的路——打破圈层、获取流量、构建大众化社交平台。

从知乎热搜上不难看出,周源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如今的知乎,不再拘泥于科技等专业领域,时事热点、文化娱乐明星八卦,应有尽有。知乎上的内容不再高精尖。甚至出现了许多虚假和劣质内容。

许多人对于知乎不顾内容质量换取流量的行为表现出了强烈不满。

“来知乎,编出你的故事”

“知乎不应该叫知乎,应该叫知音。”

“知乎越来越差,既失去了自己本身的特性,又挑战不了抖快B站这些视频平台,玩了5年的知乎之后,现在越来越少使用知乎,用户的黏性没有,你上市也是苟延残喘,骗投资人可以,用户给你买单吗?”

但周源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他曾在采访中表示,一个很小的圈子,你把它扩展到1000倍和一万倍的时候,它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从今日头条的成长脉路,以及知乎的用户数据来看,周源的选择并没有错,小而美的产品注定支撑不起庞大的商业帝国。

当然,知乎在成为大众产品之后,也没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02资本眼里的知乎

尽管许多知乎用户对知乎并不看好,但自2011年开始,知乎便是资本眼里的“香饽饽”。

2011年,知乎获得了来自创新工场15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2012年1月,知乎获得来自启明创投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2014年,知乎获赛富投资与启明创投联合注资的B轮融资,金额2200万美元;

2015年,知乎获得了由腾讯领投,搜狗、赛富、启明创投、创新工场跟投的5500万美元C轮融资;

2016年,知乎完成了由今日资本领投、老股东跟投的1亿美元D轮融资;

2018年,知乎完成2.7亿美元E轮融资;

2019年,知乎获得了由快手领投、百度跟投,腾讯和今日资本等原有投资方继续跟投的4.34亿美元F轮融资。

过去9年里,中国互联网行业泡沫逐步破裂,融资变得越来越难。但知乎无论是融资速度和融资额都没有变慢、变少。甚至有传言称,张一鸣曾极力争取投资知乎,但因为之前从知乎上挖走了不少大V,导致周源心存结缔,决绝了张一鸣,转身选择了百度和快手——与百度、快手合作,既能够让知乎获得更多的流量支持,又能弥补知乎在短视频上的短板。

资本VC如此力捧知乎,让许多人不解,毕竟对于一个商业体而言,能不能够实现规模化盈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知乎目前在营收上并没有卓越的成绩。

知乎在盈利上做过许多尝试,知乎付费最火的时候,它尝试了值乎、知乎Live、专栏打赏,后来又推出了品牌任务、好物推荐、会员付费,但都收效甚微,目前最能给知乎带来收益的模块是网文。比如《洗铅华:恶毒女配生存录》上线当月,就为作者本人带来约40万元收入。

今年网文作者们在阅文集团受挫,遭遇不公平待遇,或许会将阵地转到知乎,知乎如果加大力度扶持网文作者,势必会出现更多优质的作品和更高的收益。

资本看知乎的视角和大众不同。对于资本们来说,知乎目前能不能变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拥有3.7亿用户,坐拥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只要知乎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变现之路,那么未来的商业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知乎目前没有变现成功,但不代表它以后不会成功。

抛开变现之外,如此庞大的用户体量,也能让知乎在尝试其它业务时事半功倍,一旦新的业务尝试成功,便可将其从知乎分拆出去,比如成立一个专门的网文平台,再独立上市。

据了解,知乎正在积极开展短视频业务,并且给出了5亿现金补贴和百亿流量扶持。如果短视频这块尝试成功,也将为知乎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知乎上市之后,资金将变得非常充裕,它可以将大量资金投入在自己认为有潜离的业务,有足够的弹药还怕打不出胜仗吗?

究其根本,对于资本来说,知乎这块香饽饽,香的不是现在,是未来。

有了流量,就会有一切。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采访了知乎一位95后新用户,我问她为什么经常使用知乎,她说因为在知乎上,她能找到她生活里想到的一切问题的答案。

网站编辑: 王满华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