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李开复入选《连线》杂志1/4世纪榜单:改变世界的25人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59184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李开复入选《连线》杂志1/4世纪榜单:改变世界的25人

创新工场 董事长

本文来自创新工场微信公众号。

为了纪念诞生25周年,2018年9月,《连线》杂志发行了周年纪念刊

《连线》选择了25位人物进行报道,认为这25位人物对过去1/4个世纪的变革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力。

这25位人物包括:比尔·盖茨(Bill Gates)、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彼得·蒂尔(Peter Thiel)、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 )等。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Kai-Fu Lee)入选该榜单,成为2008-2013年度的代表人物。

另外,《连线》杂志也让25人各自提名了他们认为会在接下来的25年中改变世界的一位人物或一件事物。“我们尝试在在提名者与被提名者之间建立某种对话。”

WIRED25人榜单:

李开复:AI研究员出身的风险投资人

李开复提名人选:

李飞飞:AI研究员与活动家

v2-5f59aac7ec091f659bf1ae386dab81b3_720w.jpg

完整榜单如下:

v2-3883267e42c8a9a9cad2a88ee758bff2_720w.jpg







《连线》杂志为此刊发多篇文章,用故事形式的写法,还原了很多非常真实难忘的时刻。以下是李开复博士的文章。开始阅读前,我们先看几个李开复博士的有趣花絮:

#第一次黑客行动#

李开复:“1980年,我写了一个密码破译程序,利用它获取了我大部分朋友的密码,然后我用他们的账号在论坛上发了一些傻里傻气的内容。”

#私下里痴迷的爱好#

李开复:“我曾经很沉迷劲舞革命这个游戏,而且玩得相当好。”

#第一个AI项目#

李开复:“自然语言项目。我在1980年写了个模仿我教授的Eliza程序。”

#喜欢安卓还是苹果?#

李开复:“我家里大约有20台苹果设备。”

#第一次电脑恶作剧?#

李开复:“1983年,我写了一个能洗牌作弊的二十一点游戏程序。我用它总能赢我的妻子,而她从来没有发现哪里不对劲。”

#最喜欢的愚人节恶作剧#

李开复:“1993年,在苹果公司的时候,我们在电梯箱顶放了台Mac电脑,然后将语音识别连上电梯的控制器,又在电梯按键上方贴了张‘和我说话’的标示。当人们说‘击个掌’的时候(give me five),电梯就会把他们带到五楼。”

从李开复到李飞飞:AI的先行者和“良心”

AN AI PIONEER, AND THE RESEARCHER BRINGING HUMANITY TO AI

访问者:WIRED执行主编Maria Streshinsky

1990年,李开复收拾好行囊,离开了卡内基梅隆大学。此前,他曾在该校教授人工智能(AI)和语音识别方面的课程。李开复随即赶赴美国西海岸,开始他在硅谷的第一份工作——带领苹果公司的一个新团队构建语音界面技术。八年后,微软公司聘请他执行一项特别的任务:前往中国组建研究团队并打造一个科技与人才中心。

微软中国研究院历史照片:李开复和团队们

如今,中国在AI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根源均可追溯至这支研究团队(李开复当年招揽的人才中有百度现任总裁、阿里巴巴技术主席以及微软AI研究负责人)。2005年,李开复从微软离职,转投谷歌。此举如今看来仍极具争议。当时微软控告他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不过,法院判决微软败诉,李开复得以出任谷歌中国的总裁。

2009年,在AI领域已经钻研近25年的李开复创办了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创新工场,这家公司目前专注于投资AI领域的创业项目。李开复先生此次接受WIRED执行主编Maria Streshinsky的采访,谈及中国、AI,以及斯坦福大学教授兼AI研究员李飞飞女士。

早年的创新工场,李开复号召大家一起开会,踩在一摞书上。

《连线》:2005年,你开始组建谷歌中国,当时是怎样一种情况?

李开复:当时,我几乎是把谷歌中国当成一个独立的公司来运营的。从某些方面来看,这是件好事,因为我们做出了一些成果;但从另一些方面来看,情况就不太好了,因为谷歌总部的人认为我们过于独立了,可能没有充分地遵照谷歌的做事方式。

谷歌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可谓是困难重重。我们得雇用新员工,帮助他们与总部对接,还得摸索出在中国运营公司的方法。不过,在第一年构建起了公司的基本规模后,到第二、三年,公司便如鱼得水了。我们在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从9%跃升到24%。到我离开时,谷歌中国的营收已经从零增长到5亿美元。

当时,谷歌在中国的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大。虽然它渗透了大城市的白领和高学历人群之中,但没有完全打开整个中国市场。所以,我想方设法地劝说谷歌,为了赢得这个市场,需要进行本土化调整。

《连线》:比如说在电视上唱歌、跳舞、变魔术?

李开复:我们需要曝光度。当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作为曝光渠道尚未形成气候,我们得通过电视获得曝光。在谷歌总部看来,在电视上打广告简直荒唐。为了证明电视在中国是行之有效的宣传渠道,我带领团队登上了中国最具人气的娱乐节目。

我没什么特长,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于是我想,对啊,我能变魔术嘛!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纸牌魔术(大笑),也就是读心术那类的小把戏。

团队的其他成员就负责唱歌跳舞。我们在表演里植入了谷歌的产品。第二天涌入的流量之大,令谷歌服务器几乎瘫痪。我们不费分文就把品牌推销了出去。

不过,节目播出后我们还是需要维持后续的营销活动。虽然我们做了成功的展示,但仍然没有获得任何资金支持。那时,我就看到了谷歌中国的失败征兆。

李开复做客《天天向上》

《连线》:那么你是怎么做的呢?

李开复:当时,移动互联网即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谷歌工作的好处之一就是我们能看到安卓的进展。我知道这正是中国未来所需要的东西。因此,我离开了谷歌,然后创办了一家专攻移动互联网的投资公司,主要针对基于安卓平台的移动互联网项目,这家公司就是创新工场。我们投资的项目涵盖社交网络、教育和娱乐领域。涉足AI之前,我们在这些领域的收获颇丰。

《连线》:不过之后创新工场成了AI公司的主要投资者。

李开复:没错,我们从四年前开始涉足AI领域,当时投资了旷视科技的Face++项目。他们是一家以人脸识别起家的计算机视觉公司。人脸识别的应用非常有趣,比如,你可以用它来取代办公证件、通过边检、解锁手机或者自拍美颜。而且,在中国,当移动支付系统无法确定你的身份是否属实的时候,面部识别技术会为你拍摄多张脸部照片来进行身份验证。当时,AI还不是热门领域,但我们认为Face++的团队非常出色。他们现在正在搭建拥有巨大变现潜力的产品线,也在把计算机视觉技术拓展到人脸以外的领域,像是识别步态、手势和情感。这些技术在教育、电子商务以及零售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想象这么一个场景:你走进一家商店,拿起一样东西,冲它笑了笑,然后把它放回原位。人脸识别程序就能推断出你想买那件商品,但也许因为价格太高而没买。而如果你一脸嫌弃地拿起某件商品时,人脸识别程序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计算机视觉能把每个人对于某一商品的行为、意图和情感联系起来,其准确度甚至超过你的网上行为所提供的信息。在网上,你不过是点击物品图像,但在商店里,你脸部的细微变化都会被捕捉下来,由此生成更加有用的信息。在投资Face++项目之后,我们就预见到,AI时代的来临已经不远了。

《连线》:但这种工具显然有令人担心的地方。你也公开谈论过对AI发展的担忧,主要是失业问题。

李开复:没错,我们已经看到相关的迹象了。花旗银行最近就发出了警告,称自动化引发的大规模裁员可能在所难免。企业家们正在努力开发能够降低成本的工具。我们无法逆转这种趋势。所以,是的,AI引发的失业是个严峻的问题。就某些领域而言,不出几年,AI将会取代人工。

最让我担心的是我称之为“低同理心、低创造力”的工作,这类工作可能占人类工作总数的一半左右。在未来的十五年内,这些工作肯定会被AI取代。AI或许不会完全淘汰这些工作,而是取代其中60%或40%的工作任务。一些经济学家说,如果一份工作中只有40%的任务被取代了,那么这份工作就不能算是被AI取代了。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你雇了一大群律师助理,当他们40%的工作内容都消失的时候,你就会裁掉40%的人,对吧?或者少付他们40%的工资。这让人难以接受。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许多AI公司对此还缺乏认识,也没有着手应对。

《连线》:你曾经谈到斯坦福大学的李飞飞教授,我们应该如何听取她对AI的看法?为什么?

李开复:2016年,我带着一些企业家去湾区参观时见到了她。她非常鼓舞人心。当时,她描绘了AI的未来,而且希望AI不仅仅是替代人类的工具。

她谈到人机共生关系,指出通过交互式科技能够令人机互动更有成效、更具价值。她还提到一个可以自我提升、适应人类能力的AI系统,它能承担起更多人类不擅长的工作,帮助人类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AI难以取代人工的领域,人类将大放异彩。比如说教师。如果AI系统显示某个孩子不会算乘法,那么我们在教他除法前,先会让他好好练习乘法。这个时候,老师会中参与进来,想方设法鼓励他,激发他的好奇心。在这个过程中,AI构成了教学的核心,而人类则负责实施教学过程。

《连线》:你的意思是AI将成为人类的合作伙伴?这种趋势已经要到来了吗?

李开复:我们可以想到许多AI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但目前这些领域还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让人们去追求AI技术。像是教育和护理这样的领域,对大公司来说不一定是最好的投资选择,因为他们无法从中快速获利。这就是AI应用比较困难的原因。

例如,风险投资人很可能永远都不会投资一家养老护理公司,他们寻求的是那些有着巨大经济回报价值的公司,像是优步这样的。虽然我只是在假设,不过大家也可以想象:我们已经有了用于养老护理的传感器,让机器学会帮人洗澡、铺床等等。但是,我们该如何开发AI程序来从事这些工作,同时保证减少危险和死亡情况呢?这些项目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连线》:AI的能力、人类的能力、我们目前的投资方式以及即将到来的失业大潮——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李开复:也许我们可以开始改变人类的一些观念和信仰。也许一部分人不必工作那么长的时间。也许在未来,工作不会像今天那么重要。如果我们觉得照顾老年人是一件重要且责任重大的事,我们可以让它变成一份高薪工作。

《连线》:怎样才能做到呢?

李开复:如果有一个规模足够大的企业集团,它可以在内部做出这些决定。是否已经有人正在做这样的事情呢?对此我还没有做充分的研究,也无从知晓。但可以确定的是,以后,人们的薪酬将需要从工作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或道德价值等角度进行综合考量。

因此,我们需要某种系统,某种补助。例如,政府可以决定,未来我们所获得的社会保障要么取决于学习AI力所不能及的新技能,要么取决于从事一些具有明确社会价值的活动,比如志愿服务。如果这些事情你都不做,那么你只能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食品券和住房援助。

《连线》:你觉得人们会认真考虑这个想法吗?

李开复:我认为会的,而且我们将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个想法。否则,50%的人失业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

《连线》:所以你认为我们最终会构建起这样一个体系?

李开复:是的,只不过目前人们尚未真正地往这个方向努力。这是因为如今AI有着太多的应用领域了,可以让人们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摘得成果,像是贷款、信用卡欺诈和电子商务。另外还有保险理算、客户服务、机器人、工厂应用这些领域。

《连线》:你认为李飞飞会帮助塑造AI的未来吗?

李开复:会的。我认为她是AI领域的良心。大多数AI研究人员都是书呆子,他们只想发论文,展示研究成果,然后回到实验室埋头苦干。很少有人站出来,呼吁大家关注对人类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这种洞见令人耳目一新。她是一位胸怀大志的人。

在2018年达沃斯论坛上,李开复和李飞飞交谈

另外,李开复博士向《连线》提名了李飞飞女士,认为她将在接下来的25年中改变世界。“我认为她是AI领域的良心,是胸怀大志的人。”

以下是李飞飞女士的文章。

李飞飞:让AI变得更“人性化”

FEI-FEI LI IS BRINGING HUMANITY TO AI

作者:Jessi Hempel

2012年,李飞飞思考着两个看似无关、但都令人不安的问题。在斯坦福大学休产假期间,她反思着自己作为AI实验室中少数的女研究员这一经历。与此同时,她越来越担忧社会对于AI的一些刻板印象。她说:“人们已经开始抱怨,谈论AI会变得有多危险。”李飞飞突然想到,这两个担忧之间是有关联的。“如果每个人都认为我们是在培育人类的终结者,我们当然会失去很多AI的支持者”,这其中就包括女性,她们可能会对AI产生兴趣。不过,李飞飞补充道,她们也可能会因为AI极其负面的形象而选择避而远之。“我们越少谈论人类的使命,那么我们所拥有的多样性就越少,而AI技术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就会更大。”

这点尤其让李飞飞到感到不安,因为她在AI当下的兴起中扮演了关键的基础性角色。2007年,李飞飞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时,便着手进行了一个训练电脑识别图片的项目。这一尝试听上去像天方夜谭,而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李飞飞一度难以获得资金。它需要们对数百万张图像进行标记,也因此成为了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平台(MechanicalTurk)逾一年时间里最大的项目。项目的成果是一个名为ImageNet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目前成了训练机器识别图像的关键工具。也多亏了这个数据库,Facebook才能在照片中标记出你本人,Waymo的自动驾驶汽车才能识别道路标志。

从学习计算机科学开始,李飞飞就主张通过跨学科合作令AI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斯坦福大学,她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如何改善医院的卫生状况。在斯坦福大学给予的两年学术休假期间,李飞飞担任了谷歌云的首席AI科学家,帮助谷歌推出了让任何人都能创建机器学习算法的开发者软件。

今年秋天,李飞飞将以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的身份重返斯坦福大学,同时会留任谷歌的顾问。她将协助谷歌启动一个结合AI技术和人文学科的项目。李飞飞说,她从事的领域要求她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从而创造出更为人性化的算法。这也意味着需要与政府机构和企业合作,以确保AI帮助人们完成工作,而不是在工作中取代他们。李飞飞认为AI有潜力帮助我们摆脱例行的乏味工作,从而让我们可以专注于需要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联系的工作。例如,护士不再需要管理医疗设备,而是花更多时间与病人在一起。“如果你着眼于这项技术的潜力,”她说,“你会发现,它的潜力是无限的。” 但是,她指出,只有你把人放在中心位置,才能看到AI技术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刊登于10月发行的《WIRED》杂志。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