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计算存储分离在消息队列上的应用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y.oschina.net/u/4090830/blog/483948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云妹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数据高并发不再遥远,是大部分项目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其中,消息队列几乎是必备技能。成熟的消息队列工具有很多,本篇文章就来介绍一款京东智联云自研消息队列工具——JCQ。

JCQ全名JD Cloud Message Queue,是京东智联云自研,具有CloudNative特性的分布式消息中间件。 JCQ设计初衷即为适应云特性的消息中间件,具有高可用、数据可靠性、副本物理隔离、服务自治、健康状态汇报、少运维或无运维、容器部署、弹性伸缩、租户隔离、按量付费、云账户体系、授权等特性。

一、JCQ演进过程

JCQ早在2017年中开始开发1.0版本,2018年11月正式GA上线对外售卖。但1.0版本中Topic受限于单台服务器限制,满足不了用户超大规格Topic需求。

因此,我们在2.0 版本中着重解决扩缩容问题。2019年4月 JCQ 2.0 正式上线,主要新增特性就是Topic 扩缩容能力、热点Topic在Broker间的负载均衡、热点Broker的流量转移。

2019年7月,JCQ又做了一次大的架构演进——计算存储分离,大版本号为JCQ 3.0, 于2019年底上线。计算存储分离对架构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好处,解决了日常遇到的许多痛点问题。

下文将详细介绍此次演进带来的优势以及解决了哪些痛点问题:

1,有效控制升级影响范围

在JCQ2.0中计算模块与存储模块处于同一个进程,升级计算模块势必将存储模块一起升级。而存储模块重启是比较重的动作,需要做的工作有:加载大量数据、进行消息数据与消息索引数据比对、脏数据截断等操作。往往修复计算模块一个小的Bug,就需要做上述非常重的存储模块重启。而在现实工作中,大部分升级工作都是由于计算模块功能更新或Bugfix引起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JCQ3.0将计算模块、存储模块独立部署,之间通过RPC调用。各自升级互不影响。如下图所示:

计算节点Broker只负责生产消息、推送消息、鉴权、认证、限流、拥塞控制、客户端负载均衡等业务逻辑,属于无状态服务。比较轻量,升级速度快。

存储节点Store只负责数据写入、副本同步、数据读取。因为业务逻辑简单,功能稳定后,除优化外基本无需改动,也就无需升级。

2,独立部署,打破硬件限制

JCQ是共享消息中间件,用户申请的是不同规格TPS的Topic,并不感知CPU、Memory、Disk等硬件指标。所以,JCQ服务方需要考虑如何合理使用这些硬件指标。

JCQ通过容器部署,有多种类型的组件,这些组件对硬件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其中对资源消耗最多的是计算模块和存储模块。在JCQ2.0版本中,计算模块和存储模块部署在一起,选择机型时要兼顾CPU、Memory、Disk等指标,机型要求单一,很难与其他产品线混合部署。即使是同一资源池,也存在因为调度顺序,造成调度失败的情况。如一台机器剩余资源恰好能调度一个需要大规格磁盘的A容器,但是因为B容器先被调度到这台机器上,剩余资源就不够创建一个A容器,那这台机器上的磁盘就浪费了。

JCQ3.0后,计算节点Broker与存储节点Store独立部署,这两个组件可以各自选择适合自己业务的机型,部署在相应资源池中。这样_JCQ可以做到与其他产品混合部署,共用资源池水位,而不用独自承担资源水位线。_

3,架构改进带来的成本降低

JCQ3.0中计算节点Broker是无状态服务,主从切换比较轻量,能在秒级完成故障转移;且部署时考虑了物理设备反亲和,如跨Rack、跨AZ部署。所以,可以在可用性、资源成本之间做一定的权衡。如可以使用M:1方式做高可用冷备,而不必1:1的比例高可用冷备,进而达到节省硬件资源的目的。

4,解决Raft性能问题

JCQ 1.0 设计之初就采用Raft算法,来解决服务高可用、数据一致性的问题。Message Log与Raft Log 有很多共同的特性,如顺序写、随机读、末端热数据。所以,直接用Raft Log当成Message Log是非常合适的。

在JCQ演进中我们也发现了Raft本身的一些性能问题,如顺序复制、顺序commit、有的流程只能用单线程处理等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展Raft的数目、扩展单线程流程数目,在一定数量级内,并发能力随着Raft Group数目的增长,呈线性增长关系,称之MultiRaft,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每个StoreNode节点是一个独立进程,内部有四组逻辑RaftGroup(橙色的节点为RaftGroup的Leader),各组RaftGroup之间是并行关系,可以做到Group间并行复制、并行commit。

由于大量使用了NIO,这些RaftGroup之间可以共享通信线程池,扩充RaftGroup数目并不会带来线程资源线性增长的问题。

5,快速故障恢复,轻量负载均衡

在JCQ3.0中,Broker为轻量的无状态服务,在主从切换、故障恢复方面相对2.0更为轻量,本身能更快地恢复对外服务能力

同时,Broker将Producer、Consumer的连接请求,抽象为PubTask和SubTask,后文统称为Task。Task的概念非常轻量,仅描述Client与Broker的对应关系,由元数据管理器Manager统一调度、管理。转移Task只需要修改Task的内容,客户端重新连接新Broker即可。

一般来说,Broker的主要瓶颈在于网络带宽。Broker定期统计网络入口流量与出口流量,并上报给管理节点Manager。Manager根据入口流量、出口流量与带宽阈值进行裁决,发现超过阈值后,通过一定策略将相应的Task转移到较小负载的Broker上,并通知相应的Producer与Consumer;Producer与Consumer收到通知后,重新获取Task的路由信息,自动重连到新的Broker继续进行生产、消费。

6,高扇出需求

设想一个场景,有一个大规格的Topic,创建了n个消费组。消费总TPS是生产总TPS的n倍。增加消费组,会导致消费总TPS线性增长。到达一定消费组规模后,单Broker由于网卡带宽的原因,无法满足这种高扇出的场景。单服务器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JCQ 3.0 可以将这些不同的消费组对应的SubTask分散到若干个Broker上,每个Broker负责一部分SubTask,单Broker从Store预读消息,将数据推送给Consumer。这样_多个Broker共同完成所有消费组的消息流量,协作一起提供高扇出的能力。_

7,支持多种存储引擎

消息中间件很大的特点是:大部分场景下,热数据都在末端,而回溯几天之前的消息这个功能是不常用的。所以,就有冷热数据之分。

JCQ 计算节点设计了一层存储抽象层Store Bridge 可以接入不同的存储引擎,可以接入Remote Raft Cluster,或者分布式文件系统WOS、或者S3。甚者可以将冷数据定期从昂贵的本地盘卸载到廉价的存储引擎上。

8,带来的副作用

相对于JCQ2.0,计算节点与存储节点之间的通信方式,由接口调用变为RPC调用,在延迟方面会有一定损失。经过测试,绝大部分延迟都在1ms左右,在大多数场景下牺牲1ms左右的延迟并不会给业务带来太大的影响。

二、JCQ未来展望

JCQ未来会主要在多协议兼容,按需自动扩缩容、云原生等方面演进:

1,多协议兼容

目前JCQ协议为私有协议,在引导用户迁移方面有比较大的障碍。后续会抽离JCQ Kernel,外部提供不同的协议接入层。方便用户从其他MQ接入JCQ。

2,自动扩缩容

JCQ是共享消息中间件,但缺少Serverless自动扩缩容的特性。每逢大促,如618,11.11,服贸会等重要活动。业务方很难预估自己的业务量峰值,或者估计不足,会造成topic限流等问题。如在保证JCQ服务本身能力情况下,能做到Topic灵活地自动扩缩容,将对用户有极大的帮助,起到真正的削峰填谷作用。

3,云原生

未来会支持在Kubernetes环境部署与交付,会提供原生的Operator,能快速的部署在K8s环境中,更好的交付私有云、混合云项目。

推荐阅读:

欢迎点击京东智联云,了解开发者社区

更多精彩技术实践与独家干货解析

欢迎关注【京东智联云开发者】公众号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