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一个“不真实”的世界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37691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一个“不真实”的世界

95后互联网观察员,科技媒体专栏作家

当有一天你走在大街上,一个陌生人拍了拍你的肩膀,对你说道:“朋友,这只是一场梦。”这时的你会是怎样的反应呢?

我们不用思考到哲学层面的缸中之脑,柏拉图的洞穴寓言,科技顶端的大脑信息输入。有没有想过,也许你不是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当然这篇文章不是探讨哲学层面上的真实世界,而是聊聊科技与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v2-cc42143fb8ed63dd2ac77a855c3373e4_720w.jpg

手机带来完全不同的世界

刷抖音、玩王者、看头条,刷微博、聊微信、逛淘宝。视频、游戏、资讯、娱乐、社交、购物前所未有的方便,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大多数人工作后或者没事的时候总是懒癌发作,就想躺着,这时候不知不觉手机就掏出来了。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看手机,睡前最后一件事是刷手机,朋友聚会时自顾自玩手机,走路上厕所也都要盯着手机。害怕错过任何朋友圈的最新状态,在没网或是快没电的时候就陷入焦虑。

手机也许不是你的全世界,但绝对已经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

看下路上,一般走路在看手机的人,基本都不是繁忙有紧急事务要处理的人,相反可能是比较闲的人。手机不一定是现实需要,更多的是心理需要。

李想说认知层次不同的人,其实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我想说走路玩手机和走路不玩手机的人,也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

走路没有玩手机的人他能关注到周围的景色,能看到路上来去匆匆的行人的面容,能听到鸟儿悦耳的歌声,能感受到徐徐微风拂过脸颊的舒适。走路玩手机的人对他周遭的世界完全屏蔽,甚至练就了一项令人称奇的技能,注意力全在屏幕上,就算路上遇到障碍还能完美避开。在这一条时间线上,他已经没有在感知现实世界了。

你不得不面对一个可怕的事实。

虽然是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头顶同样的蓝天,脚踏同样的大地,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因为人们的注意力集中的点不同,他们其实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手机已经内化成了人们的身体器官,因为它的出现,人们活在了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是你控制着手机,还是手机控制着你?

微信朋友圈构建的虚拟世界

如今微信成为了几乎所有人必备的社交软件之后,刷朋友圈发朋友圈恐怕成了大家的每日功课。微信朋友圈的兴起,重新构建起了一个虚拟世界。

苏格拉底曾说,你所在的已经不是你之前的那个真实世界了。这句话被朋友圈带来的各种现象诠释的淋漓尽致。

不去了解当地文化充实内心,只为拍照打卡发朋友圈,这不叫旅行而叫带炫耀目的的观光。就算景点令人大失所望,朋友圈的点赞就意味着不虚此行。

去了一家精致的餐厅,服务员热情满满地上了丰富的佳肴,正当你动筷想一饱口福的时候,你的朋友对你说道:“别动,我还没拍照呢!”

朋友圈先吃成了一种文化潮流。菜品难吃、奶茶难喝,但拍照发朋友圈有人点赞,那心理落差还是能弥补一二。

短暂的美好幻象终究不是我们的真实生活。

现实中人人都活在别人的看法中,但这个时代每个人更加活在别人的看法中。

朋友圈是展示你个人形象的窗口。每个人都试图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不是最真实的一面。所以你常常看到的是他的一部分,而不是完整的他。

在网络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在现实中的身份,以虚拟的身份参与到与线上各种人的交往。各类微商包装自己,朋友圈的名表豪车大概率地促进成交。

大部分这些人所呈现出来的都是自己在网络上扮演的一面,真实越来越匮乏。

朋友圈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人的认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改变。

你认知中的自己不是你的真实存在,别人印象中的你成了你的真实存在。

除了你身边亲密的人,大多数人认知中的你是朋友圈里的你。但是当朋友圈越来越影响别人对真实的你的认知时,这样的记录是否还有它原本的意义?

真正决定你是谁的是现实中的你,而不是朋友圈中的你。

是你塑造了朋友圈,还是朋友圈塑造了你?

精英人群掌控的世界

奶头乐理论很有趣,这是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

美国旧金山曾于1995年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名经济界、政治界精英的会议,与会者包括萨切尔、老布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惠普的老板等等,该会议的主旨在于为全球化的世界进行分析与规划。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化的高度、快速、激烈的竞争将使全球80%人口"边缘化",而这80%“边缘化”人口与20%搭上全球化快车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

布热津斯基及时献计献策,创造了一个新词汇——tittytainment“奶头乐”,英文titty“奶头”与entertainment “娱乐”的组合,意指要使彼80%的人安分守己,此20%的人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使令人陶醉的消遺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网络、电视、八卦新闻和游戏构成了一个个奶头,令人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思考能力、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

思考的人被贴上不合群标签,最后也在灯红酒绿中合群。

奶头乐理论听上去很酷,但离现实很接近。

小时候你妈妈为了让你听话,说你是垃圾桶捡的,对此你深信不已。这种认知上的降维打击,精英人士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结合实际的权利进行操控,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地淋漓尽致。

一些国家让课本上捏造的历史成为所谓真正的历史,对那个国家的人来说这就是真相。

你想没想过,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别人为你精心所准备的一切,是别人期望让你看到的世界。

从媒体上灌输给你的信息,完全是真实的吗?现在人们筛选好内容的能力大幅下降,学习有价值的知识的时间开始极度稀缺。最后是什么结果?今日头条、百度、淘宝、微博、腾讯、优酷这些平台,推荐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

抖音和今日头条等平台的信息流能让你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世界,但你需要知道,这决不仅仅是整个世界。信息大爆炸时代,爆炸的都是垃圾,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始终是稀缺的。

被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要求学生必看的电影《华尔街》中,有这么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在金融界叱咤风云的美国华尔街股市大亨戈登·盖柯说道,“我什么也不创造,但我能制定规则。新闻、战争、和平、饥荒、剧变、每个纸夹的价格。”

精英是规则的制定者,这个世界的顶级玩家。

微博的热搜被操纵,相关信息被百度屏蔽,在社交平台上发送某个消息失败。有些事件影响范围广,正好被我们发现,但很多时候一个个奶头都会在不经意之间喂到了你的口中。

不要随便相信你看到的,不要轻易相信你听到的,看到的是准备让你看到的,听到的是准备让你听到,有时候只能相信自己感悟到的。

是你改变了整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改变了你?

精英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呢?那你要问问王思聪、雷军、马云、王石、马化腾他们。

王子健:创业邦,虎嗅,金融界,i黑马,投资界,亿欧网等多家平台的专栏作家。接受过日本电视台,法制日报,天津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的采访。微信1051878484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