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客观的现实世界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ourai.ws/posts/the-real-world/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客观的现实世界
宇宙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

虽然这句话出自国学经典,但在现代使用时,根据场景的不同,「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含义会有所差别。

在中国古代哲学,即先秦诸子百家中认为:世间万物的本源、规律等无形的事物是「形而上」的「道」,是不可知晓且不可言喻的;精神、物质等有形的事物是「形而下」的「器」,是实际存在且能感受到的。这里的「形」是指「形式」、「形态」。

在西方古典哲学中,将哲学分为两大类:研究世界起源、事物本质等的「第一哲学」,英文为「metaphysics」,翻译作「形而上学」;研究人与自然相关的「第二哲学」,叫作「自然哲学」。为了与「形而上学」相对应,「自然哲学」也可叫作「形而下学」。

本文所述内容倾向于「形而下」的「器」,而非「形而上」的「道」。

可被人们感知的世间万物是有所形态的,是「形而下」的「器」,等同于「存在」。

「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在那里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它大概包含两大部分:代表其特点、特性的「性质」;代表其自身运作和与外界建立联系的「规律」,也可称之为「逻辑」。

「存在」是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实体」是与之相关联且更为具体的——能够相互区别且独立存在的事物。它的概念比较宽泛,其代表的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出来的……

「人」是「实体」,「狗」是「实体」,「风」是「实体」,「语言」是「实体」,「物质」是「实体」,「精神」也是「实体」。即便如此,我们在说「实体」时,大多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另外,「实体」是一系列能够描述其特性的属性的集合。

在「实体」的背后,有着永远也无法知道其真面目的永恒不变的什么东西在默默地起着作用,它就是「形而上」的「道」——这个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不在本文所探讨的范围内,但可以说说我认为它所具备的一些特性。它包含两部分:能够自描述的「描述」,用于理解「实体」的「性质」和「逻辑」;依据「描述」运作的「基本逻辑」,是去解释「实体」的「性质」和「逻辑」。

「基本逻辑」以「描述」作为输入并输出新的「描述」,可以用表达式 R = f(S) 来表示。其中,「S」和「R」是「描述」,「f」是「基本逻辑」。运作过程大致分为起始、活动中及结束这三个阶段,体现了「实体」从诞生到消亡的生命周期。「实体」在尚未消亡时会据其「逻辑」阶段性地发生「事件」用以与其他「实体」进行交互,消亡后会产生新的「实体」。

「描述」决定了「实体」是什么以及该怎么样,「基本逻辑」使「实体」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

将人对某个客观事物,即上文所说的「实体」的认知过程粗略地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产物分别为「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

人们在观察、感知了「实体」之后的结果,叫作「数据」。比如你遇到一个人,具有黄色皮肤、黑色瞳孔,披着金色长发,浑身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这段描述中的「黄」、「黑」、「金」、「长」、「香」等就是「数据」。

「数据」是用来表示「实体」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它是离散的。单纯的「数据」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但当人们将一系列「数据」与被观察、被感知的「实体」进行关联之后,「实体」的属性给「数据」赋予了含义,就成了一个有价值的「数据」集合,就像上面那段对遇到的人的描述——这就是「信息」。

通过「数据」和「信息」只能了解到「实体」的表面呈现,这些是不可靠的,对人的活动基本没有指导意义,人们需要的是能够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实体」的「性质」与「逻辑」的「知识」。

「知识」可以通过建模的方式获取,即将「信息」分门别类后抽取相同特征并简化为「模型」。「知识」不一定是真的,人永远也无法确切地知道其到底是不是真的,只能通过不断的验证使其无限接近于真。

当一个人沉淀积累了足够多且足够真的「知识」之后,在遇到事情需要做决策时,他就能够做出方向相对正确且风险相对较低的选择;又因为掌握了很多「实体」的「逻辑」,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程度上的预测——这就是「智慧」的力量。

与「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相对应的英文分别是「data」、「information」、「knowledge」和「wisdom」,取首字母合并为「DIKW」。它们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层次关系构成了「DIKW 金字塔」。

DIKW 金字塔
DIKW 金字塔(图片来自 Wikipedia

「关系」是「实体」间通过某种方式建立的联系,有「分」和「合」两种状态:未连接时是「分」,连接起来了是「合」。只有当两个「实体」互相感知并且有所需要时才会「合」,否则「分」。

世间万物都是「实体」,但在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时,由于人具备在脑中进行复杂思维活动的能力,以此为分界线将「实体」划分为「人」和「世界」。「世界」就是除了人之外的任何「实体」,可以看成是单一的「实体」,也可以看成是「实体」的集合。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天然的,在还未出生时就与「世界」建立了联系。不光是「人」,其他「实体」也是,这是「本质」所决定的。

「人」为了融入「世界」,就需要了解并理解「世界」——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识」了解「世界」,它们分别掌管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再将了解到的东西通过「意识」进行处理进而理解。「五识」帮助从「世界」本身或他人的「知识」中获取「信息」,经过「意识」的处理形成自己的「知识」。

自己的「知识」是「概念」,是将外部「信息」内化后的结果;他人的「知识」是「符号」,是将脑中「概念」外化后的结果。

语义三角
语义三角(图片来自 Wikipedia

「概念」是相对离散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概念」之间没什么联系,可以借助「模型」去将它们关联。「模型」是会不断完善的,已建立、已关联的越多,在遇到新事物时就越能快速地理解并掌握它,在决策时越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双循环学习
双循环学习(图片来自 Wikipedia

「符号」是承载了「信息」的图形图像、文字组合、声音信号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只需两个「人」就行。从动机上来说,促成这种「关系」建立的根本原因无非是天然或利益。

天然的「人际关系」是自然而然建立的,不受个人的意志控制,如:作为自己的「创造者」的父母;跟他人建立「关系」后所带来的与之相关的「人际关系」,像兄弟姐妹、亲属、同学、同事等等。血缘越近的「关系」越难以解除。

利益驱动的「人际关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需求而去主动建立的,如:朋友、情侣、夫妻、性伙伴、师生、雇佣等等。利益包括金钱、权势、色欲、情感、荣誉、名气等。

世界与世界

一般在说到「世界」时,指的是人们所生存在的「现实世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还存在其他形态的「世界」,主要是指通过人的思维活动产生的「精神世界」,根据形成方式可分为「自我世界」、「艺术世界」、「神话世界」、「宗教世界」和「数字世界」:

多样世界
多样世界

看完图会发现,「融合世界」我没提到,关于它的事情等稍后再讲。

人们是「精神世界」的「造物主」,主宰着它所呈现出来的样貌,然而却有所局限——无法超脱出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即创造的素材来源于「现实世界」,就算造出了「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东西,它的「性质」和「逻辑」也是借鉴于「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去重新组合拼凑出来的。

那几种「精神世界」的形式,只有「自我世界」是完全个体化的,他人所无法完全理解甚至一点都不理解的,是每个人独有的,是个人全部「知识」的呈现,不需要被他人认同。

相反,「艺术世界」、「神话世界」和「宗教世界」的构筑基本不是靠一个人,而是结合了多个人的「知识」通力完成,相较而言呈现出来的样貌更加完整且合理。这几种「世界」是为了传播某种思想而刻意创造的,需要被尽可能多的人理解并认同。

上面说的几种「精神世界」,主要影响的是人的「意识」,对「现实世界」没什么直接的影响。而接下来要说的「数字世界」则截然不同,人们创造它的目的就是要去影响「现实世界」,解决人们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

前几种「精神世界」多多少少有些「超越」了「现实世界」,就是说会出现一些尚未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的事物;而「数字世界」则忠于「现实世界」,尽可能去复制「现实世界」的一切,做「现实世界」的翻版。

既然「数字世界」会直接影响「现实世界」,并且它的终极目标是做「现实世界」的翻版,那么「现实世界」就有遭遇到毁灭性破坏的风险,就好比彗星撞地球。真到那时,如果「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能找到和谐共存的平衡点,那么就诞生了「融合世界」——这是一个「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互相深度渗透,难以分离的「世界」。

「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要素」。「系统」和「要素」都是「实体」。

「系统」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特性:

  • 整体性——「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其各「要素」功能的总和;
  • 相关性——「系统」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 层次性——每个「系统」都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的有机体;
  • 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目的;
  • 动态性——「系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系统」的运动、发展与变化是动态性的具体反映。

每个「系统」都有其「边界」及「周边」,并且依赖于其所处的「环境」。「边界」将「系统」与「周边」隔离,在其内部的属于「系统」,外部的不属于「系统」。也就是说,「周边」里的东西超出了「系统」的能力范围,「周边」里都有什么「系统」内部无从感知也无需感知。「环境」提供了「系统」运行所需要的一切,也限制了「系统」的最大能力。

开放系统
开放系统(图片来自 Wikipedia

根据是否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交换,将「系统」分为三类: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孤立系统」;仅进行「能量」交换的「封闭系统」;既进行「能量」交换又进行「物质」交换的「开放系统」。人们生活中的「系统」很多都是「开放系统」。

系统分类
系统分类(图片来自 Wikipedia

若要「系统」能够正常运作,需要保证其稳定,也就是保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影响平衡的两个最大因素,就是内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施加的压力。正由于「系统」内部的「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每个「元素」都在影响着其他「元素」,进而影响整个「系统」;只要有一个「元素」发生异常,就可能会通过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系统」相关理论的着眼点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实体」间的协作问题,并以某一个「实体」为切入点去研究它的内部和外部。「系统」相关理论的侧重点是「实体」,若将其用在人的「意识」上,就成了「系统思维」。

具备「系统思维」的人,看待事物是从整体出发,向下分解出多个不同的、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分析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影响,并了解整体目标方向及与外部有什么样的联系;在遇到问题时,会思考并采用对整体影响最小且最有利的解决方案。

本文罗列并根据我的理解按照从小到大、由抽象到具体的顺序讲解了一些概念:「道」、「器」、「存在」、「实体」、「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关系」、「世界」、「系统」。

这些是我认为比较根本的,搞清了它们,世间的很多事情就很容易理解了,达到「一通百通」。文中后来所讲述的东西实际上都离不开一开始对我所理解的「道」的特点的描述。

文中有提到各种形式的「世界」,本文只是简单地说了下它们都是什么,以后会另写文章分别讲述——本文是这个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也是它们的基础。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