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恒大造车三问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mycaijing.com.cn/news/2020/12/10/46761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恒大造车三问

来源:深蓝财经 浏览:7972 2020-12-10 16:22:40
恒大造车三问

跨界造车,恒大汽车无疑是最显眼的。

要知道在造车新势力中,从计划造车到登陆资本市场,即便是特斯拉也足足等了7年,而小鹏则等了6年,理想等了5年,蔚来等了4年。从市值来看,如果以突破两千亿为关口,时间的跨度则更长,特斯拉用了9年,蔚来用了6年,理想和小鹏则双双耗时5年,而恒大汽车还是2年。

今年8月,恒大汽车携六款新车亮相。一口气推出六款新车,如此激进的发布节奏在汽车圈内前所未有,而关于这六款汽车的具体参数和内饰却在发布会中鲜有提及。这正是外界所担心的,从火速登陆资本市场,再到激进的发布新车,外界对于恒大造车有三问?

真造车还是假造车?

一边是打折卖房,一边是重金投入造车,地产公司的标签加上不按常理出牌的造车路径,让恒大一直备受争议。并且质疑的落点也越来越尖锐,直到最近甚至连恒大造车的动机也开始被怀疑。那么恒大究竟是真造车,还是假造车呢?其实回应质疑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

就在近日,恒大汽车的首款车型上路了。

汽车.png

12月7日,恒大汽车官方正式发布恒大汽车恒驰1路跑视频。从视频来看,恒驰1与此前官方发布的概念图几乎完全一样,车身采用溜背式造型以及隐藏式门把手,与特斯拉旗舰轿车Model S类似。

而随着许家印作为恒驰汽车的第一批乘客坐进车中,恒驰汽车的内饰也得到了曝光。

许家印.png
内饰.png

可以说,这次公开上路,是恒大的一次进击,有力的反驳了关于假造车的流言。实际上,根据恒大2020年半年报,恒大目前的土地储备为2.4亿平,相比前面提到的恒大造车拿到土地,占其总额还不到5%,这一开发体量与恒大的可开发总量相比,悬殊一目了然。恒大会为了4%的增量,不惜押上96%的存量吗?相信大家自有答案。

随着恒驰1量产呼之欲出,恒大汽车旗下上海、广州两大生产基地也正在加速建设。日前,恒大汽车也对外宣布其位于上海、广州两地的两大生产基地全面启动试生产。可以说,围绕恒大造车的质疑正在退潮。

造车技术,买买买就能解决?

除了造车的动机,恒大造车的可行性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造车作为高端制造业,技术往往决定了发展的成败。从宣布造车伊始,许家印就十分清楚恒大的“家底”,总结出了“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的造车模式。所以后来我们看到了3.0底盘架构、动力总成、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被恒大收入囊中。

恒大工厂.jpg

包括MAGNA、EDAG等世界汽车工程技术龙头,15位全球顶尖造型设计大师加盟,博世、大陆等全球110家汽车零部件龙头成为供应商等等,恒大通过并购、合作方式整合的全球优势资源其实很多都是自主传统车企望尘莫及的。

实际上,恒大这么做的逻辑也是有迹可循。造车作为一种应用科学,需要在关键环节掌握关键技术。恒大通过调用资本,快速获得了包括底盘、三电等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再在技术研发、造型设计、零部件供应等领域与国际龙头合作,不仅迅速对关键技术实现了掌握,缩短的研发周期,同时还保证了后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也是我们能看到恒驰1在发布后,可以迅速下线路跑的重要原因。

核心高管都是地产出身?

技术创新的核心也是人才,不看好恒大造车的第三点质疑来自团队。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恒大汽车的高管均来自恒大集团,并无汽车行业背景。

而随着许家印近日对恒大研究总院的系列视察,这种说法也不攻自破了。

据了解,恒大汽车全球研究总院可谓集齐了行业顶级技术大牛,其豪华研发阵容首次公开显示:研发团队方面,拥有科研人员3200多名,个个履历过硬,当中不乏原东风汽车研究院院长方驰,原美国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徐性怡,原上汽电子电器高级专家、宝沃汽车电子电器副院长李志刚,原西门子电动力总成高级专家、蔚来汽车电驱动总成技术总监庄朝晖等行业顶尖专家。

许家印.png
名单.png

即便市值已突破5700亿美元,特斯拉至今依然饱受质疑。

诚然对于电动造车新势力而言,不仅要面对传统燃油车的不断完善,还要堤防氢动力汽车的虎视眈眈。可以说,所有厂家都必须想尽办法,在资本市场对电动汽车的热潮消退前,展现出足够的竞争力。

从两年前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再到今天科研团队展露头脚,第一辆汽车成功路跑,工厂产能蓄势待发,短短两年时间做到备受业内期待,可以说这一切都预示着随着恒大汽车的量产,必将搅动现有的汽车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东方财富数据自今年6月新能源开启上涨行情以来,特斯拉的区间涨幅是308.25%。

特斯拉.png

而恒大汽车的区间涨幅则是375.64%。

恒大汽车.png

目前在全球肩负起领导电动汽车发展的,可以说只有特斯拉。那么结合恒大汽车过去一年的表现,以及半年来资本市场的反应。是否可以认为,随着恒驰汽车的正式下线,未来这个责任也将由恒大汽车来分担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