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从16家上市公司看我国模拟IC市场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elonghui.com/p/43459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作者:邱丽婷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在半导体领域中,模拟芯片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公布的预测显示,2020年半导体领域市场规模达到4259.66亿美元, 其中模拟芯片贡献了508.08亿美元,这一数字将预计将在2021年达到538.09亿,增速为5.9%。

模拟芯片简介

模拟芯片种类繁杂。按照传输弱电信号和强电能量的角度分,模拟芯片分为信号链模拟芯片与电源管理模拟芯片。

其中信号链类又可分为放大器、数据转换器、模拟开关、接口、小逻辑芯片等,电源管理类可分为交直流转换器、LED驱动器、电机驱动器、开关稳压器、LDO线性稳压器等, 而在这些细分之下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各类产品。

这些种类繁杂的模拟芯片可以执行信号放大、转换、 设备驱动等功能,是各类电子产品必不可缺的零部件。

abf79-a648c1ab-02e1-479b-b7c4-89ae38ebe73d.png

来源:国元证券

由于类型繁杂的特点,目前尚未出现能统领全球的模拟芯片领先企业。不过,国外厂商在全球中占据较大份额。

不过,模拟芯片市场的需求增长与其他芯片相比更稳定,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模拟芯片市场的变化波动率比半导体整体市场更小。因此,国内厂商仍然存在赶超的可能性。

8f034-69d178a2-94df-42c5-ae9d-b3986fba31fe.png

模拟芯片市场规模 来源:WSTS

目前,中国市场占全球的比例超过1/3,是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最大的区域。与全球市场情况类似,国内模拟IC市场的竞争格局分散,并不存在垄断。但许多头部企业在销售规模方面拥有较强竞争力,它们拟通过募集资金,建设模拟集成电路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将增强其在全球模拟芯片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其带来更多机遇。

国内模拟IC厂商业绩大涨

目前,在国内模拟芯片市场中,已经有多个细分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公司,某些产品的性能甚至已处于全球领先的水平。

例如,圣邦股份产品多而全;芯朋微的电源管理新产品在家电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思瑞浦的信号链产品已成为国内通信大客户的重要供应商;芯海科技的ADC芯片精度已达全球先进水平。

当然还有更多公司,半导体行业观察梳理了国内主要的上市模拟芯片厂商,梳理了它们的主要产品与目前上市状态以及下一步计划等等。当然,有一些正在准备上市的厂商。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d0dfb-085529ec-bb36-49dd-af56-b18451c6012b.png

1、圣邦股份 

受益于模拟芯片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圣邦股份业绩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2020 年 10 月 28 日,圣邦股份发布三季报。2020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8.6 亿元,同比上升 61.6%;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72.7%至 2.1 亿元; 扣非净利润为 2 亿元,同比上升 78.4%。总体来看,Q3 业绩环比高速增长,高景气度持续。同时毛利率提升明显,研发费用率稳步提升。

 圣邦股份目前拥有16大类1200余款在销售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通讯设备、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以及物联网、新能源、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无人机、机器人、5G通讯等新兴电子产品领域。

目前,圣邦股份重点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公司在信号链及电源管理两大领域,针对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品在高效率、低功耗以及小尺寸等重点性能,完成了百余款新产品的研发,帮助公司持续拓展在 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家居等新兴市场。

 2、晶丰明源

2020 年 10 月 27 日,晶丰明源发布三季报,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7.07 亿元,同比增长 15.11%;归母净 利润 2988.75 万元,同比下降 56.80%;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 8734.05 万元,同比增长 26.22%;扣非净利 6270.47 万元,同比增长 1.15%。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24 亿元,同比增长 59.00%;归母净利 2045.03 万元, 同比下降 26.04%;扣非净利 897 万元,同比下降 56.91%。

晶丰明源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设计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的研发与销售。目前产品主要包括LED照明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等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其中主要产品为led照明驱动芯片,被誉为LED照明产品的心脏。 

2020 年,晶丰明源通过外延并购+内生加大研发,开发 AC/DC 新业务,并重点局家电和快充市场,有望复制于 LED 市场的成功。快充方面,受益手机续航能力需求提升,高功率快充发展迅速。目前公司 5W、10W 产品已开始销售,18W 以上快充也在验证过程中,预计明年贡献营收,公司将充分享受快充是市场快速 成长机遇。家电方面,家用电器有着旺盛的 AC/DC 芯片需求,过去家电 AC/DC 市场长期由国外厂商占据,而当前国内终端厂商加大国产扶持力度,晶丰明源正试图抓住国产替代窗口期积极布局。

3、芯朋微

10月25日,芯朋微披露三季报,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7967.12万元,同比增长20.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92%至5926.83万元。2020年Q3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55%,业绩创历史新高。芯朋微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盈利增长主要得益于空调、冰箱等大家电电源管理芯片及适配于快充充电器电源管理芯片销售额增加。

芯朋微目前研发了四大类应用系列产品线,包括家用电器类、标准电源类以及移动数码类和工业驱动类。公司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手机及平板的充电器、机顶盒及笔记本的适配器、移动数码设备、智能电表、工控设备等众多领域。

2020年07月21日,芯朋微融资7.98亿人民币正式IPO上市,在之后的2020年09月30日,其再次融资成功,不过金额未披露。

近来芯朋微不断将重心转移至高毛利的家电及工业驱动类产品。家电市场繁荣推动行业高景气的同时,芯朋微也将获益匪浅。在家用电器领域,该公司率先与美的合作,目前公司在该领域已拓展至业内大部分的家电行业知名客户,包括格力、苏泊尔、九阳等,其产品在家用电器行业的优势进一步巩固。

4、上海贝岭 

10月30日,上海贝岭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约8.97亿元,同比增长13.74%;净利润约1.35亿元,同比下降23.81%;基本每股收益0.191元,同比下降23.90%。

上海贝岭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目前集成电路产品业务覆盖计量及SoC、电源管理、通用模拟、非挥发存储器、高速高精度ADC五大产品领域,为客户提供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系统解决方案。 8月6日,上海贝岭发布关于收购南京微盟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关联交易之资产过户完成的公告。南京微盟拥有AC系列、DC系列、数模混合三大产品线,与公司的产品互补性较强。通过收购南京微盟,上海贝岭电源管理芯片“一站式”定制方案提供能力进一步提升。

5、全志科技

8月24日,全志科技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605万元,同比增长4.8%,营业收入约为5.99亿元,同比下降12.51%,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260元,同比增长4%。

全志科技坚持核心技术长期投入,在超高清视频编解码、高性能CPU/GPU/AI多核整合、先进工艺的高集成度、超低功耗、全栈集成平台等方面提供具有市场突出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和贴心服务。按下游应用领域不同,目前公司的产品已形成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智能电源管理芯片、无线通信产品、存储芯片、4GLTE芯片五大主要业务板块,其中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2019年营收占比达67.34%,是公司最主要的产品。

目前,公司围绕智能大视频战略,持续根据客户需求投入研发,在各个业务领域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及新方案,主要产品广泛适用于智能硬件、平板电脑、智能家电、车联网、机器人、虚拟现实、网络机顶盒以及电源模拟器件、无线通信模组、智能物联网等多个产品领域。 6、中颖电子

8月20日,中颖电子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004,433.45元,同比增长16.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965,515.33元,同比增长7.06%。

中颖电子的主要产品为工业控制级别的微控制器芯片和OLED显示驱动芯片。公司微控制器系统主控单芯片主要用于家电主控、锂电池管理、电机控制、智能电表及物联网领域。OLED显示驱动芯片主要用于手机和可穿戴产品的屏幕显示驱动。

7、瑞芯微

瑞芯微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 12.25 亿元,同比增长 30.43%;第三季度营收 5.51 亿元,同比增长 50.91%;公 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 1.89 亿元,同比增长 48.67%; 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9558 万元,同比增长 57.06%。

瑞芯主要产品为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及其他芯片,其中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的营收规模历年都占据80%以上,因此着重分析其业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今年,瑞芯微共获得两轮融资,2020年2月7日,获4.07亿人民币融资成功IPO上市,2020年6月30日,再次获得融资,金额未披露。

在财报中,瑞芯微表示,快充芯片与 ToF 应用相关产品为公司未来增长点。2016 年底,公司与国内 主要手机厂商之一的 OPPO 达成战略合作,为其定制开发了低压大电流高 集成度快速充电管理芯片。其认为“手机快充”与 ToF摄像头为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8、富满电子

10月26日,富满电子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1-9月实现营收512,936,923.53元,同比增长2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26,071.01元,同比增长152.67%。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27,525.16元,同比增加197.78%。 富满电子目前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封装、测试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MIC)、LED控制及驱动芯片、MOSFET、射频前端芯片等IC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子及配件、户外广告、办公展示、汽车电子等各类终端电子产品之中。

2020年6月30日,富满电子进行曾进行一笔融资,金额未披露。

9、思瑞浦

2020 年 10 月 28 日,思瑞浦发布第三季度报告,2020Q3公司营业收入为 4.55 亿元、 同比增长 145.17%,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1.53 亿元、同比增长 72.69%。2020Q3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63 亿元、同比增长 285.22%,且扣非归母净利润同 比增速高达 319.76%,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思瑞浦在放大器、比较器市场中是我国第1、亚洲第9、全球第12大模拟芯片设计商,目前已推出900多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持有思瑞浦8%股权。

2020年09月21日,思瑞浦融资23.14亿人民币成功IPO上市。受益于成功上市融资以及 H 客户的大幅放量,思瑞浦积极扩充研发人员、提升 研发实力,有更多的研发资源可投入到非 H 客户,开始逐步在服务器、工业、 家电等泛工业赛道发力,全面优化产品布局和客户结构。根据三季报所述,受研发人员的增加以及职工薪酬的提升等影响,2020Q3 公司研发费用达8794万元、 同比增长78.91%,将对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起到极大的助力作用。

10、芯海科技

10月29日,芯海科技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0年1-9月实现营收253,695,007.69元,同比增长66.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692,036.60元,同比增长216.62%。

芯海科技拥有完整的信号链芯片设计能力,核心技术为高精度的ADC技术及高可靠性MCU技术。芯海科技拥有完整的信号链芯片设计能力,核心技术为高精度的ADC技术及高可靠性MCU技术。  国内在高精度ADC设计领域技术薄弱。2007年芯海科技在国内推出了24位低速高精度ADC芯片CS1242,有效位数为21位,打破了中国中高端衡器芯片市场被外国企业垄断,完全依靠进口的格局。后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24位高精度ADC芯片CS1232在有效位数上已经达到了23.5位,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广泛应用于人体成分分析仪器、温湿度测量、电表计量、医疗检测器械、压力触控、地质勘探等。

目前为止,芯海科技进行了两笔融资,2020年03月31日,进行过一次未披金额的股权融资,2020年09月28日,融资5.71亿人民币进行IPO上市。

11、卓胜微

2020 年 10 月 26 日,卓胜微发布三季报。2020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9.7 亿元,同比上升 100.3%;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122.4%至 7.2 亿 元;扣非净利润为 7 亿元,同比上升 120.5%。

卓胜微重视研发,研发支出与研发人员数量持续提升,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发明了 拼版式射频开关实现方法、率先基于 RF CMOS 工艺实现了 LNA 的产品化。拥 有稳定的供应链和优质的客户体系。公司募投提升拓展公司产品线:着力滤波器 新产线,打造射频模组驱动公司成长。研发 PA 新产品,追赶全球龙头。5G 变革 下对原有开关及 LNA 技术升级,同时研发新品。布局 IoT 方向的 Connectivity MCU,研发升级满足市场需求。 

卓胜微拟定增募集 30 亿元资金,投入高端射频滤波器芯片研发以及 5G 通信基站射频器件 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本次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布局,为 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技术竞争力。

12、韦尔股份

2020年10月29日,韦尔股份发布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9.7 亿元,同比上升 48.5%;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1177.8%至 17.3 亿 元;扣非净利润为 15.9 亿元,同比上升 2471.1%。

主营产品包括保护器件 (TVS、TSS)、功率器件 (MOSFET、Schottky Diode、Transistor)、电源管理器件 (Charger、LDO、Buck、Boost、Backlight LED Driver、Flash LED Driver)、模拟开关等四条产品线,700多个产品型号,产品在手机、电脑、电视、通讯、安防、车载、穿戴、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财报指出,韦尔股份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从模拟 IC 到功率 IC 再到射频 IC,深耕半导体领域加快产业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其中,在电源管理领域,公司 LDO/OVP 产品出货量均稳居国内设计公司前列,上半年公司推出用于超高像素手机摄像头 CIS 供电的 LDO,同时推出超低功耗 LDO 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及 IoT 领域;在 TVS/MOSFET分立器件领域,公司紧抓国产进口替代机遇,切入消费/安防/网通等多个应用领域。

13、华润微

7月28日,华润微电子披露中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3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45.2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45亿元,同比增长466.4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5.11亿元,同比增长573.74%。

作为国内领先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华润微电子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力度。仅在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2.27亿元,对应研发费用率7.41%,并常年保持在7%以上。

华润微电子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目前,公司合计拥有1100余项分立器件产品与500余项IC产品,是国内产品线最为全面的功率分立器件厂商之一。

2020年2月27日,华润微融资43.13亿人民币成功IPO上市。近日,华润微50亿定增申请获受理。公告显示,华润微电子功率半导体封测基地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项目预计建设期为3年,项目总投资42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8亿元,其余所需资金通过自筹解决。项目建成并达产后,主要用于封装测试标准功率半导体产品、先进面板级功率产品、特色功率半导体产品,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5G、AIOT 等新基建领域。

14、闻泰科技

2020年10月31日,闻泰科技发布三季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86.2 亿元,同比上升 76.6%;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325.8%至 22.6 亿 元;扣非净利润为 20.6 亿元,同比上升 310.9%。

闻泰科技主营半导体和产品集成两大业务板块,目前已经形成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半导体封装测试到通讯终端、笔记本电脑、IoT、智能硬件、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庞大产业布局。

2020年7月27日,闻泰科技曾获得一笔融资,金额未透露。随着闻泰科技完成对安世剩余股权收购,公司将进一步发挥闻泰与安世的协同整合效应。公司将继续加强在第三代半导体产品和 SiP 封装等创新方向的布局。

15、士兰微

10月29日晚,士兰微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64亿元,同比增长33.29%;实现归母净利润4427.33万元,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58.68万元,较上年同扭亏为盈。

士兰微主要产品是集成电路以及相关的应用系统和方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以消费类数字音视频应用领域为目标的集成电路产品,包括以光盘伺服为基础的芯片和系统。量大面广的消费类集成电路产品,以及基于公司投资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的双极、BiCMOS和BCD工艺为基础的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产品。公司两项新兴业务半导体分立器件及高亮蓝绿芯片呈快速增长态势,半导体分立器件与LED芯片收入在公司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也逐年上升。

16、赛微微电子

赛微微电子于2020年8月19日披露中报,公司2020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6亿,同比增长15.9%;实现归母净利润1170.7万,同比下降60.1%,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每股收益为0.02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43.1%,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0.4%,同比降低8.3个百分点。

赛微微电子产品线包括电池电量计芯片、电池管理芯片、电池保护芯片、BMS前端采集芯片以及USB充电控制芯片。专注市场领域涵盖移动通信、平板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电动工具、电动交通工具、电池储能设备等诸多领域。

2020年10月1日,赛微微电子曾获得一笔融资,金额未披露。近日,在答投资者问时,赛微微电子表示公司正在考虑继续投资第三代半导体业务且形成IDM发展模式。

另外,国内有潜力的非上市的模拟芯片设计公司主要有希荻微、南芯半导体、英集芯、亚成微等,在国产替代的形势下, 国内模拟芯片企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会。

国产模拟IC市场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积累和政策的支持,部分国内公司在高端产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逐步打破国外厂商垄断,以满足芯片“自主、安全、可控”的迫切需求。

看完上文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国内主要的模拟芯片的产品序列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细分品种型 ,如电源或信号链中的某一类产品,电源有聚焦ACDC或DCDC,LDO相对百搭一些,信号链有聚焦放大器、滤波器等细分产品,该类企业的典型特征是初创团队在该细分领域的技术或市场资源积累比较多,团队规模不会太大,芯片批量销售后能较快产生正向的现金流。

二是细分品类型 ,主要做电源或信号链中的多种产品,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电源或信号链综合解决方案,企业在该一类的某一细分赛道具有显著优势。

三是综合性模拟型 ,电源和信号链全面开花,一般是信号链企业做电源的配套或者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将信号链和电源均作为主业运营。

但由于国内模拟芯片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大都为细分品种或品类型的产品序列,能够将电源和信号链都做的很好的企业比较稀缺。

目前就国内市场而言,国产厂商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更便宜的价格,更贴身的技术服务等方面。

但需明白,自主工艺国际领先的模拟芯片企业基本全部都是IDM模式,目前也有国内领先的电源、模拟芯片厂商正在谋求或者已经布局IDM的模式,想要做出高质量、产品型号丰富、稳定供货、低成本的模拟芯片以直接和国际厂商竞争,似乎绕不开IDM的模式。

同时,在模拟芯片特有的产品目录特征、IDM模式、销售特性的背景下,和资本效率最大化的经济规律下,持续整合是该行业不变的规律,这是国内市场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模拟IC拥有技术更新相对较慢,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应用领域广阔,细分市场众多等特点,因此,国内模拟IC厂商通常以某个细分领域切入市场,直接对标国外厂商的产品做进口替代,在价格更低、更好的客户服务的情况下替代掉美系厂商的产品,这样的策略也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

从业绩来看,尽管国内模拟IC厂商在业务体量上与国际巨头相差甚远,但国产替代的需求强烈,其营收均呈现出高速增长的状态,在众多终端客户的加持下,国内模拟IC厂商未来成长可期。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