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类使用超低频无线电通信,无意中给地球套上了一个保护罩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jandan.net/p/10820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蜘蛛在太空中的无重力环境下也能正常结网留浓密胡须的销售人员业绩更好

majer @ 2020.12.16 , 18:01

10

人类使用超低频无线电通信,无意中给地球套上了一个保护罩

2017年,NASA太空探测器在地球周围发现了巨大的人造“屏障”。

现在证实,这一屏障对外太空“气候”的抵御效果远超我们星球的大气层。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在改造着地球——我们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外空间。

但好消息是,和人类在地表的活动不同,我们在太空中创造的巨大泡泡实际上非常有利。

早在2012年,NASA发射了两个太空探测器,它们以大约3200 km/h的速度穿过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Van Allen Belts,同时或许其内部环境的信息。

范艾伦辐射带,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层宇宙空间中包围着地球的高能粒子辐射带,主要由地磁场中捕获的高达几兆电子伏的电子以及高达几百兆电子伏的质子组成,其中只有很少百分比像O+这样的重粒子。范艾伦辐射带分为内外两层,内外层之间存在范艾伦带缝,缝中辐射很少。范艾伦辐射带将地球包围在中间。范艾伦带内的高能粒子对载人空间飞行器、卫星等都有一定危害,其内外带之间的缝隙则是辐射较少的安全地带。由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范艾伦于1958年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2017年,范·艾伦探测器(Van Allen Probes)监测到地球磁场中捕获的带电粒子有点奇怪——危险的太阳能放电活动被某种低频屏障阻挡在外。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这一障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在积极地推动范艾伦带远离地球,现在,与1960年代相比,辐射带的内侧实际上离我们越来越远。

从60年代开始,被称为超低频(VLF)无线电通信的传输技术变得普遍,NASA的研究小组证实,它们可以影响太空中某些粒子的运动方式。

换句话说,由于有了VLF,我们现在有了人为的太空保护罩。

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干草堆天文台的埃里克森(Erickson)解释说:“许多实验和观察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甚低频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通信信号实际上都会影响地球周围高能辐射环境的特性。”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VLF信号关系不大,但是它们是许多工程,科学和军事行动中的关键要素。

它们的频率介于3到30 khz之间——太弱了,无法用于音频传输,但是非常适合在长距离或深海中广播编码信息。

VLF信号最常见的用途之一是与深海潜艇通信。由于它们的大波长可以绕过大障碍物(例如山脉)衍射,因此也被用在棘手的地形条件下。

从未有人想过在外太空使用VLF信号,但事实证明,它们已经渗漏到周围的空间中,并且徘徊了足够长的时间以形成巨大的保护性罩子。

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大气与空间物理实验室的丹·贝克(Dan Baker)将其称为“不可穿透的屏障”。

虽然保护性VLF罩子可能是人类活动对周围空间产生的最好后果,但它肯定不是唯一一个——自19世纪以来,尤其是在过去的50年中,我们一直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当时大气核试验风靡一时。

美国宇航局研究小组解释说:“这些爆炸在地球附近形成了人造辐射带,对几颗卫星造成了重大破坏。对空间环境的其他人为影响包括化学释放实验,电离层的高频波加热以及甚低频波与辐射带的相互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特征或许也是地外文明的线索。

报告发表于Science Space Reviews。

https://www.sciencealert.com/there-is-a-human-made-barrier-surrounding-earth-and-we-can-detect-it

赞一个 (18)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