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想现在「拉清单」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118014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真想现在「拉清单」
我最近刚刚读完《清单革命》这本书籍,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书中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观点和故事吧。
清单的作用
在这本书的开头首先给了这么一个定义:
“无知之错” 与 “无能之错” 可以原谅的与不被原谅的。
人类的错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 “无知之错”,一类是 “无能之错”。“无知之错” 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知识而犯下的错误,“无能之错” 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正确知识,但却没有正确使用而犯下的错误。
如果解决某类问题的最佳方法还没有找到,那么只要人们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能接受。但是,如果人们明明知道该怎么做,但却没有做到,那么这类错误很难让我们不暴跳如雷。
给出这么一个定义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清单的作用,那就是清单是为了防范无能之错的。
不管是现在的医疗手术,还是现在的建筑工程,以及飞行员操控飞机,都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些列复杂的操作,需要高度的团队协作的同时,又要不能漏掉关键点和步骤。
比如:医疗外科手术,一台手术下来,需要做各种术前检查,确认,注射各种药物,注意消毒,防范感染,有太多细节要注意了,一旦遗漏其中一项关键操作,病人可能就无法活着走下手术台。
飞行员操控飞机亦是如此,现在的驾驶舱里的操作台很复杂,而飞机一旦在高空遇到问题,就面临生死时速,所以,不管是在飞机起飞前的清单检查,还是面临事故发生时的操作清单手册都是非常重要的,清单起了重要用人,人在紧张状态下,难免会失误,清单就是要防范失误的。
一个故事
将清单在医院进行试验期间,有 250 多名医护人员,其中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以及其他人员,在清单投入使用 3 个月后匿名填写了调查问卷。起初,大部分人对这一举措是否能够奏效表示怀疑。但使用了清单后,80% 的被访者认为清单便于使用,耗时很少,并能提高手术安全性;有 78% 的被访者在自己的工作中用清单发现过隐患。
但还是有人表示怀疑,毕竟,还有 20% 的被访者认为清单不便使用,耗时过多,而且没有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不过,我们还让被访者回答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自己要接受手术,那么是否希望手术团队使用清单?”
结果,有 93% 的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其实这个故事和这个数据很有意思,有 20% 的人医护人员认为清单不便使用,耗时过多,没有提高手术安全性,但是反过来问:如果你自己要躺在手术台上,那么是否希望使用清单的竟然高达 93% 。
其实,清单是率先在建筑和飞行员上使用的,医学是随着手术的复杂,以及术后并发率太高了,所以在找对策的时候,借鉴了建筑工程和飞行员的清单。
为什么外科医生不喜欢使用清单,这里其实有一个逻辑,很有意思:一,医生认为使用清单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不相信他们的能力;二、我认为就是他们无法与病人生死与共。
举个例子:飞行员,他们开着飞机拉着乘客,是和乘客生死与共的,利益是站在一起的,所以他们很谨慎,很小心,能够使用清单;建筑工程也是,他们建大厦的时候,如果不好好建,那么就有可能在建的时候倒塌,那也会死人的,牺牲的是建筑工人,他们所以也能很痛快的使用。
医院推广清单的阻力在于外科手术医生,他们感觉清单侮辱了他们的技术,另外一个就是:清单降低了外科医生的权威。
清单为了更好地执行,需要团队合作,清单给所有的医护人员进行了赋权,一旦护士,麻醉师等医护人员发现问题都有权叫停手术,以前手术室的老大可是外科医生,主刀的医生,现在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给所有人都赋权了,都有权监督和叫停手术。
但是,清单的作用真的是很重要,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率和手术死亡率。
清单与我们什么关系?
其实,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注意力特别容易被转移的时代,如果说清单可以提醒医生,飞行员不要忘记重要的操作步骤,那么我们使用清单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注意力纠正回到主道上,不要忘了重要的工作事项。
它的变型就是:todolist 。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清单来制定我们每天的工作任务,工作事项,提醒你每天需要做什么?毕竟,我们在这个时代,一会被叫去开会了,一会微信消息骚扰你了,一会又要被客户电话叫走了,注意力特别容易被转移,而清单提醒你,注意力应该回来了,别忘了。
再高级一点,清单的变型就是:工作标准化。
其实,在我们工作中也有很多检查项,有清单的使用,就是工作的标准化。咱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我们举办一个线下策划活动,如果你成功举办过一个线下活动,那么你完全可以将这次活动举办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列出举办一个活动的各个关键要点。那么,下次再举办活动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清单来,按照这个流程和要点举行活动。
即使以后换了一个人,也依然能够按照清单中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举办一个成功的活动。
可以让我们工作流程标准化,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
一个好的清单应该什么样子?
那么一个优秀的清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 清单一定要简洁,不要太长。
- 设置清晰的检查点,使用者可以清楚的知道检查点是什么意思,没有疑义。
- 清单用语要精炼,准确,语言为使用者所熟悉的专业用语。
- 清单板式要整洁,切记杂乱无章。
- 清单必须经受现实多次检验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总结
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使用清单,就是为大脑搭建起一张 “认知防护网”,它能够弥补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缺陷,如记忆不完整或注意力不集中。作者在书中提出清单的 4 大行事原则:权力下放、简单至上、人为根本及持续改善。它们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实用的支持体系,将在复杂的世界中拯救你的生活。
最后,照旧安利一波我们的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非著名程序员,每天第一时间分享优质文章。非常值得互联网人关注的一个公众号,一个带领互联网人持续精进的公众号,一个带领程序员赚钱的公众号。
副业赚钱,突破圈层,个体崛起,从关注我开始做起。
Recommend
-
106
前端每周清单第 34 期:Vue 现状盘点与 3.0 展望,React 代码迁移与优化,图片优化详论 作者:王下邀月熊 编辑:徐川 前端每周清单专注前端领域内容,以对外文资料的搜集为主,帮助开发者了解一周前端热点;分为新闻热点、开发教程、工程实践、深度阅读、开
-
78
内容公司的死亡清单混沌学园·2017-12-09 02:02内容是一盘慢生意,所有以内容驱动的公司,最终可能都会像一个生态系统,“土壤”的厚度和源源不断的创意决定了...
-
63
12月31日,新东方董事长兼CEO俞敏洪在其个人微信号“老俞闲话”上发布了《告别2017,我的年度清单》。俞敏洪对过去一年,自己的成绩以及作息进行了分享。他表示,人哪怕活到300岁都是没有用的,关键要活出浓度来。纯粹把岁月拉长是没有太多意义...
-
55
2017-12-31 17:46 俞敏洪年度清单:纯粹把岁月拉长没有意义 要活出浓度12月31日下午消息,新东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发表《告别2017,我的年度清单》,称人哪怕活到300岁都是没有用的,...
-
76
-
67
Charles Humble提供了一个2017年InfoQ最受欢迎内容的清单,并与QCon主席Wesley Reisz谈论了2017年的软件进展以及未来12个月的发展形势。
-
51
“这些是我,但也只是我的一小部分”
-
27
真想改变教育不公,不如 - 在小学毕业和初中毕业增加一次各省全省统考考的全班第一名直接获得各省重点大学的入学资格而初中高中只要去读,成绩合格就好这样最贫穷的地区,也能有几个人走出来而这些人的智商能力并不比大城市中考上重点大学的人差
-
6
这扑面而来的清凉感,真想一个猛子扎进去! 产品 / 创意 /
-
11
周鸿祎询问贾跃亭啥时候回国:真想造车一定要回中国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