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正反馈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mingplusplus.com/life/2020/04/05/positive-feedback/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ZHMING > 正反馈

Apr 5, 2020

我以为人类的行为是被正反馈驱动的。用简单的语言来说,就是没有好处,就没有主观能动性。

这种论调听起来仿佛是逆乌托邦的温床,因为如果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正反馈就变成最稀缺的资源,那么人必然堕落。 例如,如果薪水远高出了个人的需求,涨薪获得不了正反馈,因此努力工作无法获得正反馈,甚至可能使其他的创造性行为也失去正反馈。 毕竟世上太多事情是靠金钱来衡量,博客的流量,项目的影响力等等。 但讽刺的是,另一方面人类又必须依赖种种“徒劳无功”的行为来维持生计。 于是这种矛盾很容易导致一些无奈而现实的现象,比如近几年流行的“诗与远方”的概念,Instagram上无止尽的对旅行的向往,阿片类的药物成瘾,以及近日大火的动物森友会。 我对这些行为的驱动力一概称为“正反馈快餐”。

不论是阿片也好,还是游戏也罢,最终驱使人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核心因素就是正反馈。 但有趣的是,相反于药物,现在游戏逐渐被视为有益的。 我想主要因为是正反馈的成分不同。 游戏的正反馈是来自于玩家的创造力带来的视觉效果,以及交互时产生的社交满足,从而最后达成神经刺激,形成快感。 药物的正反馈主要是来自于不可持续的神经刺激。 虽然两者的本质相同,但先人的理智断言了慢性的满足更健康,副作用更小。

那么是不是正反馈的机制越复杂、越慢节奏就越好呢? 我想上过学的读者都会理解这是不现实的,学习是最慢节奏的满足。 学习最终的好处是,好奇心的满足,更大的世界,更好的收入,更多的机会,但其获得反馈的节奏慢到发指。 如果没有期中考,期末考,高考,就业,面子,想必不少人一定记不得抗日战争是哪一年结束的,怎么解二元一次方程,更不要说如何说英语。

仔细一想这真是趣事,人类的个体进步不完全取决于个人意志,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境遇安排。 天时地利人和,就容易起飞。 诸事不顺,没有一臂之力,往往容易陷入“正反馈快餐”的漩涡。 人类在青年时代以前,所有的社会构建(学校、家庭)都在尝试建立一个正反馈游戏:努力就有好果子吃。 投身社会之后,容易遇到幻灭,发觉朱门酒肉,小富即可安,因而忘记了曾经的冲劲。 实际上社会不公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不论是我们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而人却总到青年、中年时才开始发觉和抱怨。 其实并非是社会不公的,而是我们脱离了能够给人正反馈的游戏,

说话间,这滑向逆乌托邦小船仿佛已经扬帆起航,势不可挡。 船票在手,上船吗这位少年?

显然不,虽然凡人不能断论因果,但世间骗局诸多,岂能坐以待毙?最起码也要见招拆招。 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正反馈游戏,需要分析自己的正反馈的构成,来实现一套有效的机制的来驱动自己。 我有一些或许有效的心得:

  1. 首先要“防作弊”,增加获取“正反馈快餐”的难度,比如在前额皮质薄弱的时候(夜间)把手机关掉,或者把鼠标放在抽屉里。
  2. 确保把目标细分为,有可以实现的小任务。比如“打开XX文件读一下”。任务的界限要分明,不要引起过度压力。如果发现完成不了,就把任务再切成更小的。
  3. 一些简单的心理暗示,在完成一个小成就时候自己鼓励一下。
  4. 在可以分享的情况下,尽可能和身旁的人分享自己的小成就。比如贡献了开源项目,那就在公司朋友面前分享一下,或者写博客炫耀一下。
  5. 确保前额皮质的营养充沛:多睡觉,多吃,多运动,不要做前额皮质切除术。

用过以上心得的人都这么说:

“哇塞,完全没用。。。”

“我试了一晚,动森真香。”

“玩游戏多好多方便,为啥大费周章?简直自欺欺人,No no no”

game-cat

¯\_(ツ)_/¯自求多福,祝免疫。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