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性辩解」?
source link: https://zacharyfan.com/archives/134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性辩解」?
这里是Z哥的个人公众号
每周五11:45 按时送达
当然了,也会时不时加个餐~
我的第「162」篇原创敬上
大家好,我是Z哥。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日常工作中很常见的现象:面对质疑,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承认,甚至是辩解。
为什么我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呢,因为这个现象在程序员群体的身上尤其常见(后面会说尤其常见的原因)。想要对症下药,就得先弄清楚背后的根本原因。
我们先来看一个很常见的案例。
我方客服:序员,有用户反馈这里打开这个页面显示空白,我看了下,的确如此,你看看啥原因?
序员:我试了下,我这是正常的。
这个对话,从两边各自的角度来看都没啥问题,表达的都是客观事实。但是对序员来说,他忽略了对方所陈述的事实,因为「自己这里正常」与「其他人那里正常」并不能画等号。一但这么说,从心态上就已经不是就事论事了,目的变成了「证明这并没有问题」,而不是「寻求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有经验的程序员都知道,网络是极其不靠谱的一个东西,而对用户来说,使用一次功能可能途中要经历好几次网络通信。除此之外,在微服务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程序都部署了多个节点以分散访问压力,用户访问的节点有很大概率与你自己测试的并不是同一个节点,这些更加说明了不应该如此判断。
但为什么还是容易将上面的话脱口而出呢?
因为我们的一个心理“缺陷”。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专门用来表达这个现象 ——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英语:Cognitive dissonance)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后续为了改善紧张状态而改变自身行为或想法,使自己相信理念与行为间没有冲突。
如时薪过低劳累而相信自己热爱工作、被众人指责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内心感到愧疚不愿承认而故作轻松、对遭严酷考验而进入的团体更有归属感,都是认知失调的作用案例。
——维基百科
简而言之就是现实与想法不一致。
/01 哪些人容易出现「认知失调」/
在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常见人群中有两类人最容易出现认知失调,一种是过度自信的人,一种是智商高的人。
对于过度自信的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全能的,是不应该犯错的。
而对智商高的人来说,他们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一方面间接原因也是因为过度自信,另一方面是在过去习惯了自己总是正确的一方。(以逻辑见长的程序员们大多数都自诩是高智商)
/02 产生认知失调会有什么后果呢?/
主要有两种情况,「产生偏见」和「伪造事实」。
偏见会让你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自然无法自省,去面对现实。更可怕的地方还在于,你此时还认为自己是客观的,并没意识到已经被自我蒙蔽了。因此你就会强化自己进行自我辩护的信念,不得不把重点集中在寻找别人错误的身上,以致于更加激活了你对他人的偏见,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时候产品经理和程序员之间的水火不容就是这么形成的,从「对事不对人」恶化到了「对人不对事」。
产生认知失调后的「伪造事实」有时候会身不由己的进行。
比如,某个版本的系统你只改了一行代码,调整了一下if判断的逻辑,但是发布到线上后程序挂了。产生认识失调的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昨晚服务器做了什么操作还是中间件有什么调整,导致程序挂了,而不是先考虑是不是昨天修改的那一行代码的问题。
/03 如何应对认知失调/
每个人都会犯错,并且也只有通过犯错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所以,首先最重要的还是调整心态。如果不容易调整,那么就把这句加粗的话放到显眼的地方每天看几遍:D
然后,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你对人包容一些,他人也会对你更包容。可能你会纠结于为什么是我先换位思考?但好好想想,在这件事中毕竟出错的是你,你先也是应该的吧。
最后,用行动弥补「认知失调」。基于美国商业伦理专家Lauren Bloom提出道歉三要素,我将行动步骤分为三步:
- 承认错误。
- 给出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 道歉并表达感谢。
对于第三点可能你会有疑问,道歉就完了,为什么要感谢呢?感谢什么?
这里的理由是,当你道歉时,可能对方会认为你来道歉仅仅是为了消除你的罪恶感,而如果你在道歉的同时对对方表达感谢,对方会认为你来道歉并不只是为了让自己好受,而是因为你看重Ta,看重和Ta的关系。比如文章开头的对话中,当你修复完这个线上问题后,感谢一下客服替你安抚用户,给他们的工作添麻烦了。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可以去看下《谁会认错》这本书,还是很有启发的。
作者:卡罗尔·塔夫里斯 / 艾略特·阿伦森
原作名: 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Why We Justify Foolish Beliefs, Bad Decisions, and Hurtful Acts
出版年: 2008-11
豆瓣评分:8.1
好了,总结一下。
这篇呢Z哥和你分享了日常很常见的一个问题——「不愿承认错误」背后的原因。
- 它主要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越是自信的人、智商高的人越容易出现这个现象。
- 一旦产生认知失调,会表现为「产生偏见」和「伪造事实」。
- 应对它的办法是:
- 摆正心态,不要排斥错误。
- 换位思考。
- 用三个步骤的行动来弥补。分别是,承认错误、给出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道歉并表达感谢。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优秀的人勇于认错,极其优秀的人不仅能认错,还会想办法弥补,你是极其优秀的人吗?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zacharyfan.com/archives/1347.html
关于作者:张帆(Zachary,个人微信号:Zachary-ZF)。坚持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质量原创。欢迎扫描二维码~
定期发表原创内容:架构设计丨分布式系统丨产品丨运营丨一些思考。
如果你是初级程序员,想提升但不知道如何下手。又或者做程序员多年,陷入了一些瓶颈想拓宽一下视野。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跨界架构师」,回复「技术」,送你一份我长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
如果你是运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束手无策。又或者想了解主流的运营策略,以丰富自己的“仓库”。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跨界架构师」,回复「运营」,送你一份我长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
Recommend
-
65
年轻人不要听穷人的意见,特别是重大事情。我不鄙视穷人,但市场经济这么多年了,他还是穷,只能说明他的能力运气都不好。长期贫穷导致了社交圈的劣质。劣质朋友圈带来的是劣质思维。他们长期在劣质氛围中,已经习惯了。你去征求他们意见,他们会习惯...
-
22
“我赚的钱都不是我自己的,我是天底下最笨的人。”
-
3
为自己辩解可耻吗? December 26, 2020 196 次阅读 / 1 条评论 为什么不去尊重自己的感受呢? 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
-
7
要公开道歉就别急着公开辩解嘛 谢益辉 / 2019-05-14 上个月我在外面开会,晚上回旅馆突然发现满世界都在谈论 DataCamp 的性骚扰事件。在那之前我对此事毫不知情,所以感到有些震惊,尤其是被骚扰的对象是我认识的一个人(尽管不是...
-
11
徐静雨:保罗关键时刻习惯性掉链子 库里从未令人失望 徐静雨:保罗关键时刻习惯性掉链子 库里从未令人失望 280回复 /50亮 97577 浏览
-
8
V2EX › 程序员 各位不加班的时候会习惯性熬夜吗?我打算改掉这个习惯, 11 点半之前要上床睡觉
-
4
当疫情进入常态化,茶颜悦色长沙密集开店的红利消失,双刃剑效应显现,临时大规模闭...
-
7
野马效应、海格力斯效应、习惯性无助、卡瑞尔公式、安慰剂效应是什么?王智远·2022-07-04 08:35营销心理小卡片
-
9
马斯克为推特裁员辩解:推特现金流差点变成负30亿美元
-
5
为什么很多同事习惯性【已读不回】? 以前在互联网公司,开发经常已读不回(主要是领导级别),只能打电话或者到办公桌抓人,现在咨询行业,虽然干的还是产品工作,但这些咨询的人更多已读不回...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