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给团队分享「如何做好时间管理」的文字版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117865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给团队分享「如何做好时间管理」的文字版

产品运营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

一、先说概念

什么是时间管理?我们可以管理时间吗,时间不会听我们的。所以,我们管理的是我们自己。那么具体管理我们自己的什么呢,需要明确的聚焦。

时间管理,就是人的注意力管理。

注意力是稀缺且容易被分散,所以注意力管理可以拆解为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打个比方,要像支配自己四肢一样去支配注意力,想干活就干活,想休息就休息,想摆放到哪里都可以。另外,也像健身一样,把注意力当作一块肌肉,去反复训练。最终达成的效果,就是我们可以很好的管理支配自己的注意力。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有太多人和事都在试图抢占你的注意力,对于商业模式来说人的注意力就是收入来源,比如离我们最近的互联网、广告和媒体行业,养了很多高精尖人才,拥有很多前沿技术,都是以抢占人们注意力为目标的。

所以我们看到了,短视频产品要看用户时长、综艺节目要看播放量、PR要看传播曝光、PUSH要看打开率等、明星直播要看同时在线人数;也有太多人也想霸占你的注意力,比如同事在IM上咨询问题、邀请你开会、路过时拍你肩膀、领导强制安排临时任务等。

现状是我们的注意力是完全失控的状态,我们管不了它,更没办法做集中和分配。这让我们很痛苦,但这种痛苦的来源是注意力失控,可能是大家没意识到的。

比如,从感知层面讲的几种现象:
1、总有重要的事情想做却没做,但时间已经过去了
2、每天很忙,但也说不清具体在忙什么
3、想认真写个方案,但注意力没办法集中
4、看待事物浮于表面,从没想过背后逻辑,总被问倒
5、工作没产出、自身没成长,很慌

这些都是时间管理做得不好,没办法管理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带来的危害。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以上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得到缓解。

二、再说理论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说获得世界级技能不强调先天优势,而是靠后天的长期反复又合理的精深练习,以及强烈主观意愿的牵引,再加上伯乐的助力赋能。在这里面,最核心强调的就是精深练习。

精深练习不是简单的反复、重复、持续练习,这是没用的。重要的是增量的练习,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纠错,这让你更聪明。“犯错并加以改正——就像爬冰山,刚开始的时候会滑倒,会跌跌撞撞,最后不知不觉中变得敏捷自如。”在精深练习中犯错更容易转化为技能,所以要勇于面对一次次失误和错误,不断克服战胜。

精深练习的理论依据来自于生物学,就是髓鞘质的重要性。

髓鞘质是和骨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的绝缘体,可以理解为像我们上网用的带宽,髓鞘质越厚,人控制信号传递的速度就越快,构建神经回路,达到控制肌肉的收缩速度和精确性,人的即时反应能力越强,技能才能等级越高。

提出了一个公式: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

《深度工作》(Deep Work)这本书的观点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实际上强调的也是注意力,在高度专注情况下的产出,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概念是相通的。

也提出了一个公式: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举两个例子:

J.K.·罗琳在写《哈利波特》期间会远离社交媒体,她的Twitter账号是工作人员帮忙注册的,在前一年半里只发过一条消息:这是我的实名账户,但恐怕我不会经常发声,因为当前纸笔仍然是我的最爱。

比尔盖茨每年有两次思考周,远离世事(通常是在湖边小屋),只读书,思考大局。

书中给出几点「深度工作」的方法:

1、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保护自己的注意力。通过设计惯例和固定程序,让自己进入和保持高度专注状态;
2、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知易行难;
3、抓住引领性指标,相对于滞后性指标更容易落地执行;舞蹈大赛在南方城市落地并引入当地舞者,是引领性指标;南方城市的渗透和舞蹈行业的影响力,是滞后性指标;
4、定期问责,类似OKR的review

另外,每天留给自己一些自由的时间,享受闲散安逸。原因:
1、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
2、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3、晚间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那么重要
4、拥抱无聊。保护自己的专注力,切勿不断分心,要持续专注。
5、远离社交媒体,不要用社交媒体消遣。很多信息不用及时回,很多社交内容不用看

《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就强调了一点,就是:只做一件事。这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完成最紧要的事就像推到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剩下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让我想起美团王兴的那句话:Keep growing,fuck everything else。在美团的快速成长过程中,是可以清晰看到这句话的。

阻止时间管理的6个谎言(实际上就是如何管理控制注意力):
1、每件事都很重要。优先级的排序很重要
缩减:围绕目标,缩减自己要做的事
极致:发现是真正有价值的核心事项,要多投入时间做到极致
拒绝:学会对其他事件说不,或者暂时缓一缓。不是所有的待办都要完成

2、同时处理多件事
3、有规律的生活
4、试图平衡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最后说怎么做

1、注意力保护

  • 提前做好规划,每周日规划好下周重点,每晚想好第二天重点,在工作中不断提醒自己,只做重要的事。
  • 每周选出最多三件重要的事。方法是先对业务有系统性思考,然后选出几个todo,通过多次做减法,选出1-3件事。思考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损失,做了这件事有什么收获。
  • 学会说不。对同事、对朋友、对上级说不,但不意味着要去伤害对方。
  • 最好的工具是笔和纸,Evernote记录一些稍微复杂的内容。不建议用时间管理软件,鼓捣那些app也会耽误时间和分散注意力。
  • 不要追求秒回信息,除非是上级发来的。
  • 不要让会议和沟通把时间切的很碎,会让你丢失注意力,无暇做深度思考。每天保证至少有一大块时间属于自己。
  • 不要追求完成每天的待办事项,不要追求这样的成就感。
  • 给自己设置启动专注的仪式感,比如带上耳机听某种音乐、某个姿势、让老婆孩子滚远点。

2、注意力练习

  • 读书、冥想、跑步、发呆等,都可以练习管理自己的注意力,每周三次。尤其推荐读书,好处远远超出了获取某种知识本身,是给自己一段专注的时间段。
  • 让自己有独处的时间,放松下来,让自己的注意力得到休息,补充深度思考所需的能量。比如,散步、听音乐、看看窗外,不要用这段时间刷短视频、看剧、聊微信,远离社交媒体。
  • 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适度健身合理饮食。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