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书笔记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kvh.io/cn/reading-emotion-coaching.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书笔记

随着年纪越大,对自己的认识深入,发现自己很多习惯或者性格的形成,都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生活经历。

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父母是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塑造一个人的品格,有关键作用。

在教育这个事情上,说实话,也是战战兢兢,一不留神,就可能把原先的不那么正确的观念带给了孩子。

这个时候,不能盲目,不能下意识,只能多阅读、多思考、多观察、多实践,或许能减少一些内心的焦虑。

这是一本儿童教育的书,核心观点是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式教育。作者摒弃了控制式、放任式、奖励式、惩罚式的教育。等等,这都是不对的?感觉颠覆了三观。细读下来,发现奖励和惩罚还是会在,不过占主导的是发挥同理心,进行情感引导和沟通。

这本书又是一本手册类的书,列举儿童 0-7 岁能出现的大部分让家长抓狂的情形再现、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是值得多次翻阅和查找的一本书。

🏷信息卡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名称:《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者: 金伯莉·布雷恩
译者: 夏欣茁
出版年: 2011-8
页数: 191
定价: 29.80元
ISBN: 9787550102996
豆瓣评分:       8.2
起止时间:       2020.10.05--2020.10.05
阅读次数:       1
推荐指数:      🌟🌟🌟🌟
获奖情况:

🌱写作背景

作者是儿童教育专家,最早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概念,同时也是 2 个男孩的母亲。

📒原著呈现

p9 你是希望孩子处于对你的恐惧而听从你的建议,还是处于对你的爱戴和尊重而听从你的建议呢? p149 我们唯有甘心忍耐,才可能从刻意逃避转为欣然面对

🖇书摘&批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p3 情感引导是什么:想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懂得辨认和他人的情感,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关键。

p6 常见误区:
1)控制和放任型
2)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3)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4)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小朋友没有去权利生气?不是的,小朋友要学会知道自己是否在生气,为什么生气,如何处理情绪。

p33 同情的力量
所谓同理心——站在别人角度看问题;对待小朋友,也需要如此。

p38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提前预告
2)观察和判断——了解孩子的情况
3)聆听——倾听孩子的感受
4)体察和同情
期前预告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以一种协商的姿态告知孩子,争取他的配合。

p56 安抚毯、毛绒玩具
作者提到她的孩子对于安抚毯有强烈的依赖。

p62 不眠之夜
在某些转折点之前,可能会折腾一阵子——例如突然开始说话之前

p63 带婴儿外出
做好心理建设最重要——孩子不大可能能长时间配合

p79 为什么打屁股没用
打屁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唆使用暴力,体罚会造成伤害,打击自信心
因为暴力而屈服,并不是真的理解,也没有主观产生能动性

p92 奖励无法奏效
核心是孩子应该是靠情感来激励,而不是物质;幸福感只能来源自身;
久而久之,孩子会对奖励有过高的期望或者依赖。
准确的夸赞孩子,而不是使用某种激励手段。

p96 孩子耍脾气怎么办
不要针锋相对
提前计划,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和同情,保持冷静,不去理睬

p149 无条件的爱
了解自己,了解孩子

🙋‍♀️总结感悟

  1. 核心观点是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理解、疏导孩各类「不良」行为。进而形成亲子之间的感情纽带,教会孩子正确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成长为一个具有良好社交能力的人。

  2. 孩子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孩子的发展又不是完全同步的,因此父母要尊重规律,抛弃不切实际的计划和目标——例如要求 2 岁的孩子能安静坐着看电影。

  3. 作者认为新生儿阶段,应该给与足够的照料,这也是跟李玫瑾的观点类似。

  4. 2 岁以前,转移注意力的做法是可取的。

  5. 夸赞的方式:询问孩子自身的感受(你觉得怎么样?),站在主观的角度来观察(我喜欢你穿的衣服),而不是下一个看似客观的定义(你真会穿衣服)。

  6. 这本书实用性比较强,用了大量的案例来支撑观点。3-4-5 章更是针对各类儿童的问题,都给出了分析和对策。

  7. 教会孩子与大人进行协作。

相关文章推荐

No related post.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