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泡泡玛特,年轻人的博彩游戏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legacy.iyiou.com/intelligence/insight13674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来源: AI蓝媒汇(lanmeih001)

作者:兴兴

2018年12月21日凌晨6点,圣诞前夕北京的天气阴冷,西单大悦城门口排了两千人的队伍,他们不是在抢购iPhone,而是在等待泡泡玛特新品发售。

两年后的今天,泡泡玛特即将赴港上市,售价每股38.5港元,全球发售合计超50亿港元的股票,已经公开获得356倍的超额认购,前景无限。据说暗盘已经涨了1倍了。

不少外界声音表示不理解,尤其是成年人觉得盲盒经济完全是智商税,玩具成本低,定价全靠吹,有网友评论“搞不懂是怎么火的,并且隐隐觉得过不了多久就会凉凉”。

事实上,盲盒的需求确实存在,迎合了年轻一代的情感需求。

这一点,盲盒资深玩家、23岁的刘芳深有体会:“一个盲盒单价60元,难道你对它的爱只值60元吗?”

从学生时代起,她就痴迷人偶、手办、扭蛋等这些盲盒的前身。再到盲盒兴起,现在的她,每个月收入的2分之一,都会投入到盲盒里面。

四年前,刘芳第一次看到某外国品牌的扭蛋快闪店开到了自己所在的城市。她兑换硬币,堵上一个月的运气,期待喜欢的玩偶从机器里掉出来。但是,玩偶没有掉出来,硬币也没有退出来——机器故障了。

刘芳找来工作人员,对方却说:“你想要哪个,我从后面给你拿。”于是,刘芳得到了这套扭蛋里最喜欢的角色指定款,但同时失去了一次事先不知道会开出什么,然后能亲手揭晓答案的那种独有快感。

这种类似博彩式的体验才是刘芳们最关心的。

这或可以解释才这一代用户群体沉迷盲盒、无法自拔的原因,不管是十年前购买日本万代,还是现在剁手中国本土的泡泡玛特——都是源于那份揭晓答案时的精神满足。

毕竟精美的玩具身上承载了太多他们的真情实感。

VZBJVb.jpg!mobile

买盲盒,亏不亏?

买盲盒,亏不亏?

很多人会说:当然亏!

材料是价格低廉的PVC,售价60元左右的盲盒,拆盒的一瞬间,会变成普通款或者隐藏款,如果用二级市场的价格衡量,普通款会根据流通量或者受欢迎程度变成12块到40元,个别“雷款”即大家都不喜欢的款式,价格可能低于10元;如果抽出隐藏款,价格直接翻到300+元,价格还会跟着市场波动调整。

在圈外人眼里,这就好像博彩,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血亏。

玩家张鸣,在线上平台开盲盒,付完钱后结果抽到了所谓了“雷款”(大家都不喜欢的款),她直接就在线把收货地址改成了二手平台寄存柜。

“眼不见为净。有人喜欢,买走的话,寄存柜会收1元手续费,我就什么都不管了,不用和买家说话、不用担心快递。”张鸣告诉AI蓝媒汇。

原因是,抽盒、付款、拆盒、转卖,事实上是可以实现一条龙服务的,不过却需要张鸣从一个小程序跳转到另一个。

尽管泡泡玛特副总裁司德明确地公开表示过:“泡泡玛特只做一手交易、不做二手交易。”正面回应了没有官方“炒”高稀有体价格的行为,泡泡玛特旗下的APP、小程序、公众号等也确实如他所说,只有一手,不卖二手。

但是在玩家眼里,客观上,闲鱼、潮玩族、微博超话、换娃群等二手平台的活跃交易,无疑促使一级市场的需求越烧越旺,越抽越上瘾。

如果想集齐全套,必然会出现重复和遗漏,想要在二级市场上去交换,这种需求是天生的。同时二级市场又能促进社交属性、满足感和用户黏性。循环往复,导致二手市场的规模俨然不仅巨大普遍,而且超前。

V3yaqe.png!mobile

超前到娃娃还没生产出来就已经炒二手。比如泡泡玛特人气很高的哈利波特系列,目前还在预售,要12月31日才能发货。但是通过在线抽盒机,不少发烧友级玩家已经集齐了全图鉴,所有款式在闲鱼、潮玩族等二级市场都有售卖。而实际上,娃娃还在工厂生产或仓储,市面上一只都还没见到。

这哪里是潮玩,是什么新型理财产品吧?

既然像理财产品,有赔就要有赚,隐藏款的价值好像风险投资,一下可以翻好几番。刘芳说:“前年上架的Molly胡桃夹子系列,里面的隐藏款‘王子’,原价59元,二手价在潮玩族上要一千到一千三百元,有十多个成交单,卖家有的是娃友退坑回血的,这种卖家佛系一点,发货比较慢,大部分需要提前沟通,谁不想给娃找个靠谱的妈。还有一些估计是黄牛,他们隐藏款现货很多,发货快还有赠品。但是有线下抽盒经历的娃友不大喜欢黄牛。”

消费者一边到官微下骂黄牛,一边密切关注发售时间表,和黄牛激烈争抢,抢不到再回微博骂。

仅举一例,非盲盒类公仔小蜜蜂近期发布,仅限指定城市的线下店发售,每店30体,玩法是购物满129元可以参与抽奖,抽取购买资格,评论区骂声一片,在线下店普通玩家和黄牛比,完全没有竞争力。

FjAniq2.png!mobile

在潮玩族社区,有网友提出“大家都在吐槽黄牛,到底什么程度才算是黄牛?”高票答案是“大量买娃,全都是炒货”,也有一部分人投给了“买娃主要是为了炒,但量比较小”。用户miomioboiboi留言说:黄牛家里是基本没有高价娃的吧。你们见过黄牛坐在前十排看演唱会吗?(非黄牛的玩家)抽多了转手卖很正常。

黄牛和玩家没有共通的爱好,同时大量购买严重挤占普通玩家购买机会。最后商家和黄牛都赚得盆满钵满;玩家一身疲惫、灰心丧气、报团取暖,转身对下一个新人说:“别抽了,想要隐藏款,建议你去海鲜市场(闲鱼)收一个。”

盲盒生意,难在哪

不愁销路,毛利率高达64.8%,行业领跑……看似是一桩完美的生意。但是翻看招股书,可以看到风光下的泡泡玛特活得并不轻松。

首先,泡泡玛特最知名的Molly,金发碧眼、嘟着小嘴的可爱小画家,不仅成就了泡泡玛特,而且带着盲盒行业出了圈。

2017年,Molly单一IP收入占到当年品牌产品收益的89%以上,带来了4101.9万人民币的营收,公司对单一IP的依赖很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泡泡玛特公司已经开始着手丰富它的IP库,所以到2020年上半年,Molly的收益占比已经降低到16.3%。

7FR3Y3e.png!mobile

扩大IP库的方式有三种,自研、买断和授权,按2020年上半年对收入的贡献计算,比例约为1:5:8。

先说自研,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雇佣全职设计师创作了9个自有IP,其中表现最好的Bobo&Coco,2020年一季度收入是3290万元,占营业收入4.8%。剩下8个IP合计占比不到0.5%。

就目前来看,自研很难成为公司的主力产品。

再说买断,除了自己开发,泡泡玛特更多地是到市面上“物色具有商业前景的艺术家”,最热销的两个系列Molly和Dimoo都是被泡泡玛特以买断版权形式合作的。仅今年上半年Molly和Dimoo就分别为公司创造了1.12亿和1.17亿的营收。眼光精准,产品丰富,玩法新颖,给品牌造就了优良的口碑。

不过,最有可能为泡泡玛特带来惊喜的,就是第三种合作形式,授权。

授权包括独家与非独家,这类合作方式IP数量最多,对营收的贡献也最大。也意味着,泡泡玛特必须和更多“外面的”设计师打交道。

创作卡通形象的艺术家们,被用户视为IP之父、盲盒的灵魂,但是被泡泡玛特公司视为重大风险。因为以版权授权转让的形式与艺术家达成合作,在一段时间后授权终止,能不能保留版权的使用权、会不会产生不利条款,都有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MBRbUzm.png!mobile

yiUNVjr.png!mobile

注:收益是2020年截至6月30日6个月人民币千元

IP授权的终止期限并不遥远,可能是未来的1到10年。根据招股书公布数据,独家和非独家授权形式中有9个IP将在2020年到期,占到独家+非独家这部分收益的27.97%,另外还有22个IP明年面临届满。

倘若一个IP“火了”销量暴增,下一期授权续约时艺术家有权不续约或者涨价。事实也确实如此,设计及授权费逐年上涨,从2017年全年的220万增至今年上半年2646万,占销售成本比例也从2.7%提高到9.3%。

可能会成为比较大的成本压力。

除了成本,泡泡玛特的费用也并不低。2020年上半年经销和销售开支高达2.23亿,是仅次于销售成本2.84亿的最大支出。两个会计科目名称差不多,但是后者主要包括生产玩具实际产生的成本,而前者主要包括广告营销费,营销人员的工资福利,以及门店、机器人店扩张的费用。

最近两年,泡泡玛特在尽力完善它的渠道,比如开发线上商店、在线抽盒,以天猫商城为例,去年公司在天猫的玩具分类里做到了第一,超过迪士尼和万代,再比如到2020年6月,公司已经布局了1001间机器人商店。线上渠道不断完善,并没有减轻它的经销和销售开支,相反比去年的21.8%还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

尽管毛利高达诱人的60%以上,在高额销售开支的削弱下,经营利润并不乐观,2019年全年的经营利润5.98亿,占收益的35.6%,2020年上半年是2.08亿,占25.5%,不及毛利的一半。

高成本高费用,直接导致公司营收很好,增长也很好,唯独就是净利润有点难。

强敌林立

盲盒不止一家泡泡玛特。

下面图中三个玩偶,左一是泡泡玛特的Dimoo系列,中间是若来推出的Nancy,右一是国家宝藏联合你好历史推出的文创。如果不是资深玩家,放在一起谁知道是哪家品牌的什么系列呢?

raMrQju.png!mobile

潮玩消费复购率很高,但忠诚度很低,消费者只关心能不能设计出“长在他们审美上”的新系列,抽到合眼缘的娃娃,至于是哪家品牌在经营则无关紧要。

这也就代表设计师有更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如果公司和设计师关系恶化,公司很可能就要流失大量的粉丝。

市场的争夺也在加剧,盲盒的玩法推向大众视野后,赛道也变得拥挤起来。

ARZJNbB.png!mobile

万物皆可盲盒,在商场里,看见一家泡泡玛特线下店,往往走不多远就能看到另一家名创优品、酷玩潮乐或者杂物社。这些商店隶属于零售属性更大的公司,从自己擅长的线下杀入赛道,客观上分走了不少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

线上的竞争更为激烈,迪士尼、罗小黑、吾皇万睡等动漫衍生品牌,餐饮快消类的瑞幸、呷哺呷哺、旺仔牛奶甚至和潮玩八竿子打不着的今锦上生鲜、故宫、各省市博物馆纷纷模仿盲盒的玩法。

比如河南博物馆近期主推的“考古盲盒”,除了盒装以外用泥土把玩具包裹住,玩家收到货后要用附赠的迷你洛阳铲亲手“挖”出玩具,互动性更强,每天一经上架补货、秒杀售空。

QF7bQzB.png!mobile

这些商家让盲盒的类型更丰富多样,也让盲盒的价格有了更多选择,玩家群体越来越趋于大众。

泡泡玛特开发的富矿,恐怕不能独享。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