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华语音乐20年,最能打的还是周杰伦、陈奕迅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mtpost.com/488114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Nzauyq.jpg!mobile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音乐先声 (ID:nakedmusic),作者 | 迟雨落,编辑 | 范志辉

自音乐流媒体平台崛起后,歌迷的一切行动都变成了数字化痕迹。什么人、在何时、听什么,都不再是一件细节成谜、不可追溯的事情,而是转为了一系列与标签挂钩的互联网行为。

你的每一次点击都在服务器中产生对应的新数据,记录了你的画像与偏好,预测着你的下一次行动,而由此生成的榜单就像是时代的注脚。近日,Spotify推出的年度榜单(2020 Wrapped),回顾了平台上今年的用户个性化收听记录和平台上最受欢迎的艺人、专辑、歌曲等。

UVvEFv.jpg!mobile

榜单一经推出,相关话题就登上了北美推特趋势首位,也让Spotify股价暴涨,日内涨幅最高达16.25%、收盘上涨12.60%,创下了330美元的历史新高。从当年音乐风云榜到如今各大流媒体平台的统计分析,分析技术更新了,统计维度变多了,榜单在记录大众市场口味的同时,也折射出一些值得寻味的行业趋势。

华语乐坛20年,最能打的还是周杰伦、陈奕迅

流媒体平台的诞生如犹如一场变革,打碎了内容流通过程中地域的藩篱,却无法轻易抹去地缘文化的影响。透过Spotify平台公布的2020年全球、香港及台湾地区的年度榜单,三者对比之后,我们能看出港台地区华语音乐市场的某些时代特征,窥探到背后的潮流与变迁。

在香港,陈奕迅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第五次蝉联Spotify流媒体播放量的歌手榜冠军。与其说是他在年末发布的《致明日的舞》、《是但求其爱》两首新曲拉动了收听,不如说是作为一名大众歌手,他的存量歌曲的消费市场足够坚实。除了首位的陈奕迅,周杰伦、防弹少年团、欧美女歌手Taylor Swift、张敬轩分列二至五位,鲜少有新人的身影出现。

而在歌曲排行榜上,香港乐队组合Dear Jane的粤语情歌《银河修理员》、台湾八三夭乐队的《想见你》片尾曲《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分列冠亚军。值得一提的是,Dear Jane在香港Spotify歌曲总榜上的上榜歌曲数量还超过了陈奕迅、张敬轩,有着不错的本土市场。

Qjq6fa.jpg!mobile

在台湾地区的用户收听榜当中,周杰伦不出意外是最受欢迎的歌手,邓紫棋、防弹少年团、林俊杰、周兴哲紧随其后。《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拿下了当地歌曲播放量的冠军;华语说唱组合顽童MJ116成员E.SO瘦子的《Outta Body灵魂出窍》,则成为台湾Spotify用户收听次数最高的专辑。

而在全球范围内,说唱的热度不减,Bad Bunny成为2020年全世界最受喜爱的歌手。他年仅26岁、来自波多黎各,以母语西班牙语进行演唱,最近几年横扫了拉美说唱圈。Bad Bunny还坐拥今年Spotify平台全球最高83亿次作品播放量,其专辑《YHLQMDLG》也是全球2020年度收听次数最高的专辑。

UF7zmai.jpg!mobile

在Bad Bunny之后,第二至五位全球最热歌手为Drake、J Balvin、Juice WRLD和The Weeknd;而在专辑排行榜中,除了《YHLQMDLG》之外,The Weeknd 《After Hours》、Post Malone《Hollywood's Bleeding》、Harry Styles 《Fine Line》、Dua Lipa 《Future Nostalgia》是最热专辑,均超过了16亿播放。

QNvIVv6.jpg!mobile

与港台地区歌曲收听榜单中以老歌、千禧年代走红的歌手霸榜不同,在欧美市场热门的年轻歌手、新歌、新专辑层出不穷,90后、95后歌手也并不少见。不难看出,港、台地区的乐迷对老歌似乎有着更强的执念,市场的更新换代速度更慢一些。

大众口味是坚守品质,还是因循守旧?

千禧年间,在精英制唱片工业下,音乐作品百花齐放、佳作频出。至今,不少80、90、甚至00后仍在怀念那个"黄金年代"。

以香港为例,据当地媒体hk01统计,听众倾向于听近20年间的经典老歌。在Spotify平台上,50首香港地区最高播放量的本地歌曲中,只有8首是在今年推出,24首在2010年代推出,千禧年代的歌曲高达16首。在前10位当中,甚至还有2009年陈柏宇的《你瞒我瞒》、2008年谢安琪的《喜帖街》、2003年容祖儿《心淡》这类作品。

qmqEjqI.jpg!mobile

这或许能反映香港地区的乐迷对此类抒情歌曲的文化与品位偏好。"歌词"一直是个触动人心的钥匙,很多老一辈词人写出的金句流传多年;而在作曲、旋律上,很多旧作抒情歌曲又是动听且易听的。华语歌的听众往往能在作品中听到自己、含蓄地表露情感,这种情感、美学上的传承并不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有所淡化。

早在今年5月,《经济学人》就统计了Spotify平台上四万首作品、3300亿次下载量,给出了全球30余个地区用户情感偏向。结果显示,香港地区用户是"伤心歌曲"的忠实听众(50分以下代表是伤心歌曲,而香港地区2月最低仅41分、7月最高也仅为45分),也难怪这类大浪淘沙后的老歌,依旧能引起不少香港用户的灵魂共鸣。

不过,陈奕迅、周杰伦在流媒体称霸,也侧面体现了当前华语音乐市场青黄不接的现象。全民瞩目的音乐平台少,有影响力的新人、新曲就更少。唱片工业式微、流媒体崛起,用户过分依赖个性化推荐算法,反而形成了全新的"信息茧房",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Spotify工程师就曾介绍,平台"建立了一个个性化系统,它可以分析实时和历史数据,分别了解用户的场景和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规模的扩大,我们基于一套灵活的架构建立了自己的个性化技术栈"。

例如,每周一Spotify的"每周推荐"(Discover Weekly)都会向用户推荐30首歌曲,而这个推荐系统主要融合了三种推荐模型:协同过滤(品好相似的用户彼此推荐歌单中非交叉的作品)、自然语言处理(分析用户的评论,发布的帖子进行用户画像分析)、原始音频模型(利用原始音频模型去识别新发表的歌与其他流行歌曲音轨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V3eiayz.jpg!mobile

事实上,这三种算法虽然有可能推荐一下没听过的好音乐,但并未完全跳脱出用户偏好的限制。也就是说,你很难遇到与自己的视角、认知、口味完全不同的作品。

对比欧美地区音乐市场,除了算法的个性化推荐,当地还有着更完善、权威、多元的评价系统,更容易让新生力量脱颖而出。经过了多年发展,长期积累并沉淀形成的多项榜单、奖项、乐评和音乐平台,仍旧是音乐市场口碑和人气的交汇点,也由此辐射着无数听众,将优秀作品传播出去。

然而在港台等华语市场,这类具有出圈效应的权威媒介越来越少。有时候反而是不同渠道展示出了意外的影响力,就像年初电视剧《想见你》的火爆带动片中歌曲出圈,也让片尾曲有了被更多人发掘的机会。

下一代"国民歌手"可能不再是必须

下一代国民歌手的缺位,等同于音乐市场固化吗?倒也未必,这也可能是因为音乐市场多元化发展、各类小众艺人、曲风影响力扩张,导致了头部歌手的人气聚集效应减弱。

而这种差异或许也意味着,无论接受与否,如今的年轻人不再需要所谓的"国民歌手",只需要"潮流热歌"。《2019年华语数字音乐年度报告》也显示,在2019年新增歌曲总量达到近24万首,但艺人平均发歌数量却由4.5首(2017年)下降到了3.2首(2019年)。过去依赖权威推荐的音乐市场,轰轰烈烈地进入了综艺节目、短视频、社交媒体造星的时代。

BnIfaqm.jpg!mobile

欧美市场也非一成不变。传统渠道的重要性虽不至于极速跌落,但也面临冲击。电台、实体专辑、颁奖典礼、音乐媒体等宣发渠道都需要与Tik Tok等社交平台争夺流量,传统纸媒及乐评网站也面临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的挑战。而像格莱美这类运转多年的重磅奖项,也为收视率、讨论热度、关注度持续下滑的问题头疼。今年,The Weeknd的《Blinding Lights》拿下Spotify最受欢迎歌曲,却在2021格莱美提名中颗粒无收,引发舆论争议。

此外,当我们对比Spotify与Tik Tok平台的年度热门榜单,可以清晰看出当下音乐市场逻辑的改变:根据月初Tik Tok公布的平台TOP10热门歌曲可知,Jawsh 685和Jason Derulo的《Savage Love》成为Tik Tok上使用最多的歌曲,第二名Megan Thee Stallion《Savage》,接下来是Travis Scott制作的《OUT WEST》、 Cardi B 掀起跟风热潮的《WAP》,以及异军突起的Doja Cat《Say So》……不过,这些歌曲均未在Spotify上榜。

ayQZzui.jpg!mobile

榜单就如同文化切面,折射了某一时刻的流行趋势,是由作品品质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造就的。恰如K-POP等亚文化的全球崛起,造就了新一批的明星,诸如防弹少年团、BLACKPINK也因此在多地最受欢迎的团体榜单中出现。

这种现象在欧美、香港、台湾地区也同样出现,世界愈加被连接成一个扁平的结构。东西方流行文化彼此影响和渗透,年轻人追捧的、热爱的、讨论的东西越来越趋于一致,但我们仍旧渴望一位具有本土气质的、同根同源的国民歌手出现。

香港媒体人Polo Ng在Esquirehk上写道,他沉迷于ViuTV的《全民造星3》,认为香港仍有很多潜力歌手等待挖掘。更重要的是,这些当地艺人仍有很多香港受众。

只可惜,属于港台音乐的辉煌早已不再。"像是一场自娱自乐,评委漫不经心,选手质素低……曾经我们向往的星光熠熠的香港,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如今竟平庸至此",有内地网友这样犀利评价《全民造星3》。寥寥几条点评、惨淡的人气,曾经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市场如今也显得力不从心。

当下,去中心化的流媒体平台正在重塑音乐行业,全民偶像、国民歌手的传奇也越来越成为往事。但是,仅仅凭借算法就决定了大众接触到什么、喜欢上什么,这种模式也造成了变相的垄断。

这一代港台地区的消费者们未必留恋于过往,但下一年称霸港台榜单的,或许依旧是周杰伦、陈奕迅这些熟面孔。

参考文章

1. https://www.esquirehk.com/culture/spotify-most-stream-in-hong-kong

2. http://www.chinanews.com/yl/2020/03-31/9143469.shtml

3.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726567

4.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spotify-podcast%E5%B7%B2%E8%B6%85%E8%B6%8A%E8%98%8B%E6%9E%9C-065946441.html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