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延迟退休后,这届打工人的“35岁“更焦虑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99073566608103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来咖智库”(ID:laikazk) ,作者:丰远,36氪经授权发布。

iyIJvi.jpg!mobile

这两天社交媒体上,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刷了屏,通过逐渐过渡,男女的退休年龄将统一到65岁。虽然在在老龄化倒逼之下,已经拖了近10年的延迟退休政策,终于走到了不得不尽快出台的关口,但这个消息,却让一些打工人长期存在的“35岁焦虑“更加明显了。

长期以来,因为中国人口红利的存在,所以很多公司和用工企业在招人的时候都存在“掐尖儿”的现象——喜欢雇佣年轻人,在同等的薪资水平之下,年轻人往往没有家庭的负担且身体健康情况良好,加班的意愿更强,TA们在事业上也有更强的冲劲。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现在在就业市场中,存在明显的“年龄歧视“和”女性歧视“,对求职人员普遍要求35岁以下,男性在就业市场中更受欢迎。 在来咖智库的后台以及社群中,最近也收到很多网友反映和讨论“35岁打工人去哪儿”的话题。

就像之前网上热传的一张职业生涯图,码农、产品、运维、市场、运营以及HR等各种不同岗位,35岁之后都转去做外卖骑手、滴滴司机、淘宝店主或微商,就真实反映了当下的“35后打工人“面临的现实问题。

yeIrIzr.png!mobile

70后、80后和90后是目前的职场主力,90后和80后妥妥的会被延迟,一部分70后也会受到影响,从国家的宏观政策上看,长期的养老金缺口和不断加速的老龄化必须出台延迟退休的政策。然而,对单一个体而言,延迟退休的真实含义是工作的年限更久,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被延后。那么,如何在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避免“未富先老“,就必须未雨绸缪。

根据来咖智库的调查,35-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有着这样一个画像: 在一个行业至少有八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是公司独当一面的骨干,有些甚至还做到了总经理,薪资待遇都不错,手里也有些积蓄,但同时又面临着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问题,上有老下有小,对未来有些迷茫、困惑,想摆脱“高级打工人”的角色,为自己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而在访谈中,这些35岁+的职场人很多已经不再焦虑,因为焦虑解决不了问题,更多的是平常心对待,变得越来越“佛系“,在欲望和现实中找到平衡。 而在“未来去哪儿”的这个问题上,他们大部分还是选择在本行业里,要么安于现状过自己的小日子,要么转入体制内寻求安稳,要么就是去创业搏一把未来。 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即便以前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和追求,但现在也大多回归家庭照顾孩子,这样的选择虽有遗憾,但并不后悔。

经受访者同意,来咖也选取了其中的四位网友,来亲述他们35岁之后的职场变化、现状以及未来想法。

自述人A:男 38岁

某投资机构投资总监

“比较悲哀,大家都在各自的圈子里挣扎”

之前几年挺焦虑的,现在也就平常心对待,积极的去面对和改进。“目前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在二级市场上选项目,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这确实需要很多的思考和耐心。”

35岁或者以上的人,在职场中一般都是业务骨干,或者是高级管理者,也会比较全面的考虑薪酬、价值和尊重等各种因素。 虽然在工作经验上有优势,但劣势也非常明显,比如大部分人初为人夫人母,时间精力顾不过来,尤其在一线城市,加班的情况非常严重,这样就导致工作和家庭之间,必然会出现拉扯和矛盾,需要花精力去做好平衡。

之前出于职业发展考虑,也跳槽过几次。从技术型大锅饭到纯市场效益型工作,连续跳了两次,但效果很一般,最后又回到了大锅饭,现在国企混着。

35岁的人有危机、有焦虑想做改变,给出的理由是觉得遇到了天花板,但就要看天花板有多高,绝大部分人其实无法战胜高处的寒冷,还是那句话,没有金刚钻别碰瓷器活儿,很多人其实是庸碌一生。跟十年前相比,我明显感到自己的冲劲没那么足了,进入了职业倦怠感,目前还没有考虑过创业,因为我自己只能做金融相关的行业,相对来说创业机会少。

尤其比较悲哀的是,我发现大家都在各自圈子里挣扎,能像25岁毕业前后那种工作和生活状态活着的人,周围真心几乎没有。对于职场新人,想跟他们说的是:“多和前辈交流,根据前辈的经验和自己兴趣择一条适合的路,走下去,并且坚持走下去。”

自述人B:女 36岁

前互联网公司PR总监

“选择复利属性职业,未来争取更多选择权利”

一个很明显的对比,35岁之前的人生一路坦途,但一到35岁,各种问题扎堆出现,尤其是身为女性,在互联网行业的职场竞争力下降,娃要上学了老人无法辅导,父母年纪大了健康情况随时亮红灯,就连自己的身体健康,也因为常年高负荷工作出现透支。

35岁在薪资方面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成就感、价值感会是更重要的考虑因素。经过十多年的职场磨炼,能做的工作很多,主要看核心技能和精力分配了。目前我也在积极转型,将工作调整到弹性状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家庭和育儿方面,现在最满意的就是子女教育效果显著。“预留出时间和精力上的风险敞口,将教育看作重要投资,不要忽视对孩子教育的投资,早期教育的投入是ROI很高的。”

最近我刚从互联网公司,转到一家事业单位,算是先转为敬了。但周围同龄人的境遇,也是大不相同, 比如身边的35岁男性职场发展两级分化,有些在稳定体制内凭借扎实积累步步高升,有些从互联网公司出来创业做得风生水起,也有从大企业被优化,独立创业被市场淘汰的。 “女性在35岁选择转型退出的比例会更高,面临的职场困境更明显。”

对于现在的职场新人,既然可以预见到35岁危机,那么可以在职业选择时,尽可能选择有复利属性的职业,注重技能提升和资源积累,为日后的自己争取更多选择的权利。

相比于体制内较慢的成长速度,我更倾向于选择高速发展的行业里有复利属性的岗位,比如法务、财务、市场、运营等,这些都是需要经验和案例积累的岗位,行业要选有前景的、高速发展的,在线医疗、在线教育或者在线智慧零售都行,反正一定要“在线”就对了。

自述人C:女 37岁

某事业单位财务

“曾经很上进,如今放弃晋升重心是照顾家庭”

平常心对待35岁的坎,主要自己也没有继续向上晋升的打算,希望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这点也基本实现了。当然,我以前也是一个很上进,对职场有追求的人,现在虽然略有惋惜,但不后悔,因为升职意味着对工作更多的投入,自己目前不具备这个条件,也就不想了。

其实35岁的人群已经分化成很多种了,有一门心思向前冲,现在已经到中层高层或者创业成功的,也有(大部分)碌碌无为平淡一生的,最关键的是自己想要什么。35岁的人在工作经验有优势,尤其在体制内,很多人已经是业务骨干或者中层了,有技术、有经验而且有一定管理能力,在某一领域独当一面了。但同时也有冲劲不足的问题,像冲上去的继续努力,冲不上去的,就慢慢开始摸鱼了,或者本来就打算混日子的,有了资历更是混得熟练。 比如女同志要顾家顾孩子,出差不愿意,加班也不愿意,和20岁的没法比。

说到我自己,我是个怯懦的人,基本没打算改变,或者说没打算在职场有更多改变,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因为要照顾家庭,所以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做其它的。 目前重心在家庭,等娃大一些后,希望有空发展点自己的兴趣爱好,至于薪酬,单位也比较稳定,不追求高薪够用就好。未来的职场规划,如果有机会,把所做领域做得更精细更深入,但是不强求。

如果说未来的发展,那还是留在本行,再转行或者创业付不起时间精力的成本。我周围的人也是千差万别,有创业有眉目还能兼顾家庭的,有的成为单位中高层,有的还是普通职员继续工作,工作清闲过小日子,不同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和烦恼。

我觉得对于职场新人,目标一定要清晰,很多人认为的目标,未必是真正的目标,随着阅历增长会不断改变,一定要多了解年长的职场人的情况,全面了解,多收集信息,帮助自己判断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那么5年、10年后,一定会离自己的目标不太远的。

自述人D:男 36岁

某公关公司副总

“除了赚钱,更希望找到自己未来的事业所在”

做公关这行每天都在面临新的变化,其实没有太多时间想35岁这个问题,但现在停下来才发现,公司一半多的人都已经90后了,自己这个80后倒成了稀缺资源。

我这个年龄在公关行业,也算是老资历了,服务过各种大小公司,在业务上已经非常熟悉了,也进入了管理层,但还不是公司的合伙人或股东。当然,不像刚进入社会时,现在生活状态也不一样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尤其是家里老人一生病,以及考虑未来子女教育时,都需要做一些准备,所以最关心的还是薪资收入。但如果从公关行业看,除了一些上市的甲方公司外,我也没见哪家乙方公司,干这么久能够实现财富自由的,所以在乙方一直待着,基本上是一眼望到头。

对我自己来说,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其中一个最深的体会,就是人除了有一门赚钱的手艺外,还要找到自己的事业所在。现在社会上都在讲“被动收入”,那我也是希望,在未来即便你退休后,依然还是额外持续的收入来源,就像巴菲特说的“价值投资”。

说到转型,我之前也是事业单位的媒体人,转型公关的时间算比较早的。现在又面临再一次的转型,因为再不转等过了40岁,那可能就更晚了,机会也不多了。所以我会选择在这个行业创业,利用之前积累的经验,以及一些人脉去做一些创新业务,虽然会辛苦些,但我觉得活下去不是问题。

相比于那些不断跳槽的人,我其实算比较稳定的,能够在一家公司待六七年的。我周围的朋友,有些是在大厂内部不断轮岗,有些是同一行业找换不同的公司,当然也有做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的,我看他们也发展得挺好的。不管环境怎么变,我觉得最重要还是要不断打磨自己,用自己的确定性,去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