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你看那个京东,好像两年前的腾讯啊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9630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3uaMzue.jpg!mobile

出品|虎嗅大商业组

作者|格根坦娜

题图|CFP

作为京东每年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行业会议,JDD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可能是外界观察京东的一个最佳窗口,电商巨头的战略变化能在一场会议中被明确感知:2018年的JDD,京东金融宣布更名京东数科;2019年,JDD从京东数科的会议升级为全集团的大会,“三驾马车”(零售、物流、数科)并驾齐驱的战略意图变得更清晰。

2020年的JDD大会有一些不同。

和很多人预想中不同,京东集团的三位CEO (京东零售CEO徐雷、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京东数科CEO陈生强) 均未在主论坛上现身,只在下午的主题分论坛上分别演讲。

主论坛上,代表京东集团发表主题演讲的只有首席战略官廖建文,他的分享聚焦在战略层面的转变:京东将致力于打造面向未来十年的基础设施——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用数字智能化技术连接和优化社会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翻译一下,就是京东不想再当一个中心化的电商平台、零售公司,而是想变得更开放,将自己的供应链能力开放给更多B端的垂直行业、细分品牌。

京东也终于讲起To B的故事——这让人想起两年前一猛子扎进“产业互联网”的腾讯。

在接受虎嗅等媒体采访时,廖建文表示,之所以这么强调供应链,是因为对零售行业来说,前端的交易场景在不停变换,从中心化的电商平台,变成碎片化的消费场景 (线上、线下都在不停涌现新的消费场景)在这样剧烈变化的行业中,后端的供应链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东西。

这位曾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的首席战略官认为,支撑京东过去十余年发展的,正是对物流、对供应链的投入:“我们在互联网的上半场 (消费互联网) ,做了一件 (属于) 互联网下半场 (产业互联网) 的事情。”

抛开略显绕口的战略表述,值得外界探寻的问题可能是,京东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开始讲一个新故事?以及,在务虚的、高大上的语言所描述的“战略宏图”背后,支撑京东未来十年发展的究竟是什么?

向腾讯学习?

在今年的主论坛上,京东的核心发布内容包括以下三项:

1、京东面向未来十年的基础设施“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即用数字智能化技术连接和优化社会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
2、宣布成立京东探索研究院,研究范围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六大数智技术领域,预计未来3年每个领域将至少有3位以上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加盟;
3、发布四个企业级产品,包括泛零售技术服务平台“零售云”、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京慧”、智能客服与营销平台“言犀”和市域治理现代化平台“仑灵”。

QBneeei.jpg!mobile

其中,探索研究院被网友戏谑为阿里达摩院的“兄弟院校”,四个企业级产品则是围绕着京东的战略主线“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而展开的工具产品——这是一种更像腾讯的做法。

腾讯在2018年9月30日开启一轮大型组织架构变革,新成立面向产业互联网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CSIG) 是其重注To B市场的重要一步。马化腾亦在多个场合表达,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通过全面渗透产业价值链,对其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环节进行改造升级,可以大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廖建文则是这么看待效率的:消费互联网解决的是交易效率的问题——即供需匹配,互联网能够把信息不对称的供需两端连接起来,具体而言,淘宝解决的是商品的供需匹配,携程解决的是服务的供需匹配。但消费互联网时代没有解决产业效率的问题——产业效率,指的是从产品预测、设计、定价、生产,到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长长的价值链条里的效率。

廖建文指出,中国在2007年时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为18.4%,而现在的最新数据为14.7%,降低了4%,这降低的四个百分点就是供应链效率提升所省出来的、创造出来的价值。他认为,目前欧美、日本的社会物流成本在7~9%左右,中国仍有巨大的效率提升空间,这也是京东认为“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将成为基础设施的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京东不再执念于把所有C端消费者锁在京东自有平台上。

和腾讯一样,“开放“成为了京东的关键词。

与快手的合作便是这种“开放”的一个体现。廖建文提到,以往京东在和流量入口做类似合作的时候,总是希望让顾客跳转到京东平台上完成交易、让流量能够回到京东的平台上, 但在与快手的合作中,消费者无需跳转、可以在快手完成整个交易,这让快手自身成为了一个相对闭环的交易平台,京东则只需交付供应链和履约服务。

在廖建文的观念中,“中心化“这个词不属于未来的京东。他认为,未来的数智化供应链绝对不是中心化逻辑、而是分布式逻辑,即京东将自己的技术能力开放给每个垂直行业的品牌商,根据每个品牌商的特性进行定制,在双方的合作中,彼此共享数据、共创价值,而非谁依赖着谁的关系。

事实上,他认为,整个社会都在往“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着,“区块链不是一样吗?还有IoT、边缘计算,这些都是去中心化的。”

为什么是现在?

从消费者一端来看,京东口中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是模糊的、难以感知的,不过,京东已经给出了几个样本。

拿京东起家的零售业来说,此次推出的”零售云“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京东北极星商业操作系统,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垂直行业的SaaS解决方案,包含了京东从自身实操中提炼出的业务中台、用户中台、数据中台能力,可以输出给所有泛零售行业的公司。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技术委员会主席、商业提升事业部总裁颜伟鹏在接受虎嗅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京东合作的客户分布在零售、汽车、金融等行业中,均为体量较大的公司。

他表示,前述的业务中台、用户中台、数据中台是京东内部积累、沉淀下来的能力,能帮助京东比较敏捷地支持新业务的开展,比如京东旗下的多个App (包括京东极速版、京喜、新通路、7Fresh等) ,都是在这种过硬的中台能力支持下快速开发、迭代、上线的。而当这种能力输出到外部,可能会体现在帮助汽车客户从无到有地快速上线一个商城、帮客户低成本地建立一个DSP广告平台等方面。

从京东目前的规划来看,卖货早已不是战略中的重点。 这样的战略转变,从行业方向来看,与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有关,从企业自身来看,与京东遭遇发展瓶颈、寻求更高天花板有关。

京东已告别高速增长时代许久了。从2018年Q1至今,京东的季度营业总收入增速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除了今年二季度的增速超过30%外,京东在剩余10个季度中的增速均在20%~30%之间。

在日益增长的体量下,这样的增速或许可以被称为“稳定”,但在互联网巨头彼此搏杀的战场上,京东需要更具想象力的故事支撑下一场战斗。

廖建文把过去电商平台解决交易效率的阶段称为“赚通路费”的阶段,大家需要解决的都只是浅连接、供需匹配的问题,交易完成后,通路费就赚到了。而当战场走到产业互联网时代,“你必须把整个链条全部串起来,才能实现产业效率的提升。”

“我有一个观点,”廖建文表示,“那些专注于交易效率的、收通路费的平台在走到互联网下半场的时候,会感觉越来越有挑战,因为交易效率本身的提升已经走到极致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