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阿迪达斯再遇品牌难题?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yzone.cn/article/61086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趣研究院(ID:SocialTouch2020),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11月10日,阿迪达斯发布2020年Q3财报后,当日股价暴跌超5个点,随后连续四个交易日持续下跌。尽管近日来,股价震荡恢复,但不难看出市场对阿迪达斯的争议。

mmmEFfN.png!mobile

阿迪达斯(ADSGn)近段时间在法兰克福交易所的交易信息

事实上,本季度阿迪达斯的财报数据还算不错。财报显示,阿迪达斯2020年Q3营收59.6亿欧元,同比下降3%,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9.1亿欧元,Q3营业利润为7.94亿欧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23亿欧元。分品牌来看,阿迪达斯品牌营收下降2%,锐步品牌营收下降7%,据福布斯报道,阿迪达斯正在考虑出售锐步品牌,阿迪达斯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具体分析,可以发现财报中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阿迪达斯上半年关闭的实体店有90%以上已经开始运营,这也是导致销售额回升的重要原因,但线上的销售增速非常强劲,在线销售额同比增长51%;

第二,从区域来看,欧洲区域及俄罗斯/独联体区域在Q3恢复增长,同比分别为4%和11%,北美Q3营收收窄至1%,但非洲与拉美市场同比下降10%和13%,最重要的是,亚太地区依旧同比下滑7%,其中中国区销售额下降5%。

国内不少观察者认为,导致财报公布当日股价下跌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区销售下降5%,而Q2中国区销售与全年同期持平。另外,根据LADYMAX分析,阿迪达斯未来的重心将会押注在直营零售和电商布局上。

去年国内营销圈中,曾有一篇《阿迪达斯30亿的教训》刷屏,文内援引阿迪达斯全球媒介总监Simon Peel采访内容,表示阿迪达斯近年来在数字营销渠道中进行了过度投放,从而牺牲了品牌建设。采访原文中,阿迪达斯表示营销支出的77%在效果广告,而仅有23%用于品牌建设。

RBreAvz.jpg!mobile

Simon Peel采访报导,图片来自MarketingWeek

如今或许是阿迪达斯忽略品牌建设而带来的后遗症。阿迪达斯曾经反思,将广告所有效果直接归因至上一个用户动作,这便会让品牌营销更加倾向于在效果广告平台的投放,因为这类效果广告可以有效统计归因。

但事实上,消费者购买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多元的用户动作,如此简单的归因推断显然有失偏颇。按照传统的广告理论,品牌在消费者面前进行5次以上的曝光,才能实现消费者记忆以及品牌销售行为,但我们无法把消费者所有的购买行为直接归结于第5次的投放效果。而目前在媒介碎片化的时代中,品牌的若想实现消费者认知,信息曝光的重复数量已经远不止5次。

回顾阿迪达斯长期对手耐克在近年来的表现,可以看出品牌建设思路上的不同。耐克的营销动作已经有效切入至社会议题,从而引起舆论的广泛传播与社会化媒体发酵。最为典型就是2018年9月,耐克采用了备受美国社会争议的前NFL球星科林.卡佩尼克作为广告封面,从而引起轩然大波,甚至遭到特朗普的批评。

b6zeUrr.jpg!mobile

耐克争议广告

耐克这支广告内容如何我们不做评价,但这是与传统的品牌价值观的营销输出,与阿迪达斯营销策略形成强烈对比。而根据事后统计来看,这支广告有效带动了耐克产品的销量增长。

2020年理应是体育营销大年,但遇上疫情的黑天鹅后,阿迪达斯为代表的品牌变得相当被动,奥运会的延期、NBA的停摆、欧洲杯赛事的停办、欧洲的封城……阿迪达斯失去了营销主战场,甚至今年4月有传言阿迪达斯向政府紧急贷款10-20亿欧元亿度过难关,也正是种种传统营销的失灵,同时促使着阿迪达斯的商业转型。

国内有观察者发现,阿迪达斯集团近期在市场营销上的动作大多围绕清库存打折进行,全然没有行业第二的风采,同时也让品牌价值进一步透支受损。而根据LADYMAX分析,即使在疫情前,阿迪达斯就已经面临了增长乏力的困境。

其中一大原因在于,阿迪达斯在产品研发上略显乏力,而核心增长则过分依赖于Yeezy品牌的增长。

Yeezy产品更多是潮流文化的产物,也注定了生命周期相对经典款较短。早期Yeezy主打饥饿营销,并且通过意见领袖的带动促进市场热度。但后续随着阿迪达斯通过增产Yeezy后,该产品在消费者市场中逐渐落下神坛,而阿迪达斯并没有能够再创造一个“Yeezy”进行产品替代,导致时尚化策略的受阻。

6b2yI3R.png!mobile

阿迪达斯研发费用表,图片来自阿迪达斯2019年报

事实上,阿迪达斯在偏向时尚化产品策略后,就逐步在研发费用(R&D expense)上有所收窄。根据阿迪达斯近五年年报显示,2017年研发费用到达1.87亿欧元顶峰后,2018年及2019年逐年回落,研发费用占比也逐年下滑,从2017年0.9%滑落至2019年0.6%,研发人员数量也从2017年的1062人,降至2019年的1007人。

现在看来,阿迪达斯从2017年起似乎已经开始走进品牌弯路,如今的市场表现很可能是当初品牌策略选择失误所带来的后遗症。面对前有nike压制、后有lululemon追赶的市场环境下,阿迪达斯的最好应对方式就是,重拾品牌价值。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