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王海“打假”辛巴背后:直播带货售假、维权难题有多严重?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9533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67FRjme.jpg!mobile

本文来自公众号“连线Insight”,作者:王古锋,编辑:子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直播带货市场正在经历多事之秋。 

继李雪琴、汪涵直播“翻车”事件后,辛巴团队被质疑售卖假燕窝,引发了舆论热议。

11月4日,有网友晒出视频称,辛巴徒弟“时大漂亮”直播间售卖的茗挚品牌“小金碗碗装燕窝冰糖即食燕窝”,是糖水而非燕窝,这引发网友的关注。对此,辛巴和时大漂亮在直播间现场试验,并晒出相关检测报告证明产品质量没有问题。

茗挚品牌所属公司广州融昱贸易有限公司也发表声明称:“此次发出的商品均为合格正品,已经合规合法通过各个环节的质检流程,不存在质量问题。”

不过事情并没有结束,随着职业打假人王海加入指控,直指该燕窝就是糖水,一场来自打假人、主播和厂商的三方拉锯战就此打响。

11月19日,王海晒出的相关检测报告显示,茗挚品牌燕窝,100克里含有的“功效”物质燕窝酸价值仅有人民币0.07元。同时,该产品蔗糖含量4.8%,而成分表里碳水化合物为5%,蛋白质含量为0。

mQ7RnmB.jpg!mobile

茗挚品牌燕窝检测报告,图源王海微博

他同时还提到,这款产品是风味饮料不是燕窝,且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十。在进价很低的情况下,忽悠消费者说赔钱卖,属于欺诈。

隔日,辛巴方面发布公告称,其不参与任何采购销售行为,目前已经将产品送检,等待结果回传后公布。消费者可以去该品牌的天猫店申请退货退款。

事实上,这不是辛巴团队第一次被曝出产品质量问题。

今年7月,扬州电视台曝光了辛巴徒弟“蛋蛋小盆友”带货的一款泰国乳胶枕,产地并非泰国,而是青岛。

直播带货发展至今,夸大宣传、售假、退换货难等问题,已经愈演愈烈,直播乱象已经引起了监管层面的重视。

10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下发《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11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不下10份监管文件出台。

直播带货行业也将告别野蛮生长,进入强监管时代。

1 直播售假何时休?

今年9月,陆现在东兰博越 (某直播间) 的一号淘舍,下单购买了一张蚕丝被子,但收到实物却发现被子里填充的是劣质化纤,最后反馈给客服才发现营业执照和直播间的不一样,在要求退款之后也被商家拉黑禁言。 

这样的案例,黑猫投诉还有很多,连线Insight梳理发现,黑猫投诉中关于直播带货的投诉案例,大部分集中在虚假宣传和假冒伪劣商品。

这只是直播售假的冰山一角。

11月9日,公安部消息,在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针对带货直播、网上店铺等渠道的假冒伪劣商品发起专项行动。

在这场名为“昆仑行动”的专项行动中,共破获相关案件1400起。根据介绍,其中在上海、山东、广东破获的三起大型造假案件中,涉事金额合计达到8.5亿元。

Z3AbIfY.jpg!mobile

昆仑行动收缴物品,图源央视网

直播带货如火如荼,售假商家却利用这样的趋势,通过一系列的包装宣传,进行直播售假。

今年5月份,在江苏常熟破获的一起造假案中,“某隆牌每日坚果”的造假产业链跨越广西桂林、山东微山、临沂和河北沧州等地,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

根据警方调查,这类造假的产品主要流向淘宝平台,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售卖到消费者手中。警方还介绍,犯罪分子将假冒商品的加工窝点设在外地城乡结合部,通过微信、QQ、电话等联系,由线下将货款转账给线上,线上安排快递公司送货,不直接见面、不直接收货款、不直接交货;从原料、外包装到成品的销售,涉案范围辐射全国多个省份。

这样的售假产业链并不陌生,曾经他们通过各种网上渠道销售,现在又公然出现在直播间里。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8月,女主播廖某正对着镜头直播时,被几位便衣警察带走。10月,上海虹口警方通报称,这是一起利用“网红主播直播带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在现场缴获了多个奢侈品牌的箱包、服饰等各类商品3000余件,抓获正在直播带货的女网红廖某等犯罪嫌疑人50余名。

经查,廖某在直播中将假冒品牌商品,用具有极强指向性的代号进行介绍。展示时,这些品牌商品商标会贴上胶带,出售价格仅为正品商品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警方发现与廖某合作的上百个商家中,涉嫌销售假冒奢侈品的有近30家。

在这起案件中,主播是售假产业链的一环,而在很多直播间里,主播只是一个销售的角色,他们也很难保证商家发出的都是正品。

近日,美妆博主大西米君发布视频称,其在11月9号和10号,在直播间卖某大牌口红,其让商家发来样品,经过选品团队比对验证,是真品,因此决定上直播。

因为担心商家发假货,她还和商家签订了保真协议,并让商家提供了营业执照、授权书等信息。大西米君的三个选品人员,还对发出的货进行了抽检。

但是这些举动,都没能阻止商家真假混卖,在消费者维权的过程中,商家拒绝退款,并表示消费者收到的并不是他们的货。

大西米君在视频中提到,商家表示,她的粉丝质量低,大部分收货的地址都在山村,“这样的人看得懂真假吗?”同时,商家威胁恐吓她说:“圈子就这么大,我们往外面一说,还有商家找你们吗?”

对于假货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急管理司巡视员毛振宾也曾指出,互联网制假售假隐蔽性高,监管执法困难,主要表现在产、供、销过程具有较高的隐蔽性以及跨区域作案,违法产品生产、寄递、信息发布、赃款收取等各环节相互分离。

线上直播的火热,给商家带来了全新的流量入口,也成为造假产业链的温床。像辛巴这样的头部主播所牵扯出来的“售假事件”,更具有示范效应,也给从业者敲响警钟。

2 质量、售后问题频发

不仅是假货问题,产品质量、售后保障也是直播带货被投诉的重灾区。

近期主播散打哥被曝出,其直播间售卖的大米有质量问题。消费者发现大米形状不完整,也不是新鲜的大米。

同样的质量问题也曾发生在罗永浩的直播间。5月15日,罗永浩联合鲜花电商品牌“花点时间”售卖情人节玫瑰礼盒。

本来520是一个温馨的节日,但是由于后期配送环节,商品不能按时送达。同时,用户收到花朵后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花不仅蔫了,色泽也大大折扣。

更早之前,李佳琦在去年年底因为“不粘锅”质量问题登上热搜,其在直播间售卖某款“不粘锅”时,让助理将鸡蛋打入“不粘锅”后,鸡蛋始终粘在锅底,虽然事后锅具公司宣称“李佳琦不会做饭,打鸡蛋的过程有误,锅没有问题”,但这一说法并不具有说服力。

在售后环节,同样问题频出。

今年双11期间,有消费者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了一款品牌潮鞋,但是收到鞋后对潮鞋不满意,要求和品牌方进行换货,但是品牌方表示运动鞋已经售罄无法换货。

几个月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曾报道,四川宜宾的的赵先生在某主播直播间中购买了卫生纸、洗衣粉、刮胡刀等产品,收到货之后发现,和直播间展示的商品相去甚远。

事后赵先生辗转拨打了商家客服电话,但商家表示,既然是直播平台买的,就应该找直播平台。但赵先生多次联系该直播平台,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商家和电商平台之间互相推诿。

卖的时候很卖力,售后环节玩消失,这也是行业的弊病。

不少主播为了博取直播效果,各种吆喝,甚至是表演。但产品卖出去后,物流和质量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

多年从事电商行业的郑策对连线Insight说道:“现在的直播卖货,很容易出现后续追加运费、物流不畅之类的问题,直播平台没有售后保证,真要出现什么售后问题,基本处理不了。”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通过消费维权情况进行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发现,消费者负面消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不合理规则,其中10月25日-11月15日期间收集直播带货类负面消息共计334083条。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商家、主播之间责任界定不清晰,遇到售后问题时互相推诿,并点名了李佳琦售后不退换产品问题。

NjieqyV.jpg!mobile

消费者维权日信息量,图源《“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直播带货本应该是一个良好的产品展示窗口,但是整个行业的乱象频发,在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

3 行业迎来监管风潮

直播带货看似门槛不高,实际上对于选品和供应链整体服务的要求并不低。

即使是李佳琦、薇娅、辛巴、罗永浩这样的头部主播,已经配备了足够的选品人员,也会出现“翻车”的情况,对于更多的中小主播来说,更是难以把控商品的质量问题。

不过,直播带货很快就要告别野蛮生长了。

11月1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直播营销平台应当记录、保存直播内容,保存时间不少于六十日,并提供直播内容回看功能。

此前市场监管总局也连发两道监管文件,其中《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网络直播带货等网络交易新业态纳入监管范围,并指出网络直播带货需提供回看功能;《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对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的三大主体即网络平台、商品经营者、网络直播者的责任进行梳理,分层次进行责任划分。

根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以上3份文件,今年针对直播带货下发的监管文件已经不下10份。

从监管内容来看,目前带货主播的法律责任、行业规范逐渐建立起来,包括网络直播带货宣传推广将适用《广告法》,直播带货商家需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对直播带货准入门槛、数据保存等做出的规定,这都预示着,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正在建立。

这对于直播带货行业来说是好事,相比于过去的无序发展,通过持续的监管施压,厘清主播和厂商的违法成本,能让主播在选品的时候更加严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