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有关链表的小技巧,我都给你总结好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nblogs.com/nycsde/p/13856420.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链表

链表是数据结构里一个很基础但是又很爱考的线性结构,链表的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非常适合考察面试者写代码的能力,以及对 corner case 的处理,还有指针的应用很容易引起 NPE (null pointer exception)。综合以上原因,链表在面试中很重要。

提到链表就不得不提数组,它和数组可以说是数据结构的基础,那么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 数组在物理内存上必须是连续的

  • 链表在物理内存上不需要连续,通过指针连接

所以数组最好的性质就是可以随机访问 random access,有了 index,可以 O(1) 的时间访问到元素。

而链表因为不连续,所以无法 O(1) 的时间定位任意一个元素的位置,那么就只能从头开始遍历。

这就造成了它们之间增删改查上效率的不同。

除此之外,链表本身的结构与数组也是完全不同的。

LinkedList 是由 ListNode 来实现的:

class ListNode {
int value;
ListNode next;
}

结构上长这样:

3iYzMjN.jpg!mobile

这是单向链表,那还有的链表是双向链表,也就是还有一个 previous pointer 指向当前 node 的前一个 node:

class ListNode {
int value;
ListNode next;
ListNode prev;
}
NjEJzuA.jpg!mobile

其实链表相关的题目没有很难的,套路也就这么几个,其中最常考最基础的题目是反转链表,听说微软可以用这道题电面刷掉一半的 candidate,两种方法一遍 bug free 还是不容易的。文章之前已经写过了,点击这里直达复习。

今天我们来说链表中 最主要的 2 个技巧双指针法dummy node ,相信看完本文后,链表相关的绝大多数题目你都能搞定啦。

双指针法

双指针法在很多数据结构和题型中都有应用,在链表中用的最多的还是 快慢指针

顾名思义,两个指针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这样的好处就是以不同的速度遍历链表,方便找到目标位置。

常见的问题比如找一个链表的中点,或者判断一个链表是否有环。

例 1:找中点

vYJFzae.jpg!mobile

这题就是给一个链表,然后找到它的中点,如果是奇数个很好办,如果是偶数个,题目要求返回第二个。

比如:

1 -> 2 -> 3 -> 4 -> 5 -> NULL,需要返回 3 这个 ListNode;

1 -> 2 -> 3 -> 4 -> 5 -> 6 -> NULL,需要返回 4 这个 ListNode。

但其实吐槽一下,如果真的要设计一个这样的 API,我更倾向于选择返回偶数个中的第一个中点。

为什么呢?

算法题都是工业生产中一些问题的抽象。比如说我们找中点的目的是为了把这个链表断开,那么返回了 3,我可以断开 3 和 4;但是返回了 4,单向链表我怎么断开 4 之前的地方呢?还得再来一遍,麻烦。

Solution

方法一、

这题最直观的解法就是可以先求这个链表的长度,然后再走这个长度的一半,得到中点。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middleNode(ListNode head) {
if(head == null) {
return null;
}

int len = 0;
ListNode current = head;
while(current != null) {
len++;
current = current.next;
}

len /= 2;
ListNode result = head;
while(len > 0) {
result = result.next;
len--;
}

return result;
}
}

方法二、快慢指针

我们用两个指针一起来遍历这个链表,每次快指针走 2 步,慢指针走 1 步,这样当快指针走到头的时候,慢指针应该刚好在链表的中点。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middleNod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slow =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while(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
return slow;
}
}

这两个方法孰优孰劣呢?

网上很多说什么方法一过了两遍链表,方法二只过了一遍。

但其实,但是方法二用了两个指针来遍历,所以两个方法过的遍数都是一样的。

它们最大的区别是:

方法一是 offline algorithm,方法二是 online algorithm。

公司里的数据量是源源不断的,比如电商系统里总有客户在下单,社交软件里的好友增长是一直在涨的,这些是数据流 data stream,我们是无法计算数据流的长度的。

那么 online algorithm 能够给时刻给出当前的结果,不用说等数据全部录入完成后,实际上也录不完。。这是 online algorithm 比 offline algorithm 大大的优势所在。

更多的解释大家可以参考 stack overflow 的这个 问题 [1] ,链接在文末。

aueMNzF.jpg!mobile

例 2:判断单链表是否有环

vi67j2m.jpg!mobile

思路:快慢指针一起从 head 出发,每次快指针走 2 步,慢指针只走 1 步,如果存在环,那么两个指针一定会相遇。

这题是典型的龟兔赛跑,或者说在操场跑圈时,跑的快的同学总会 套圈 跑的慢的。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hasCycl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slow =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while(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if(slow == fast)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

这题有个升级版,就是要求返回环的起点。

例 3:返回有环链表的环的起点

aeEnea3.jpg!mobile

这题我感觉不全是个算法题了,还是个数学题哈哈。

先摆出结论:

  1. 快慢指针从链表头开始走,相遇的那点,记为 M;

  2. 再用 2 个指针,一个从头开始走,一个从 M 开始走,相遇点即为 cycle 的起点。

我们先看抽象出来的图:

假设快慢指针在 M 点第一次相遇,

这里我们设 3 个变量来表示这个链表里的几个重要长度:

  • X:从链表头到环的起点的长度;

  • Y:从环的起点到 M 点的长度;

  • Z:从 M 点到环的起点的长度。

注意:因为环是有方向的,所以 Y 并不是 Z。

那其实我们唯一知道的关系就是:快慢指针在 M 点第一次相遇。这也是我们最初假设的关系。

而快慢指针有一个永远不变的真理:快指针走的长度永远是慢指针走的长度的 2 倍。

相遇时快慢指针分别走了多少的长度呢?

  • 快指针:X+ Y + 假设走了 k 圈

  • 慢指针:X + Y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 2 倍的关系,列出下列等式:

2 * (X + Y) = X + Y + kL

所以 X + Y = kL

而我们注意到:Y + Z = L,那么就能得出 X = Z。

所以当两个指针,一个从头开始走,一个从 M 点开始走时,相遇那点就是环的起点,证毕。

来看下代码吧: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detectCycl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slow = head;
ListNode fast = head;
while (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if (slow == fast) {
​ ListNode x = head;
​ ListNode y = slow;
while(x != y) {
​ x = x.next;
​ y = y.next;
​ }
return x;
​ }
​ }
return null;
}
}

这题还有个应用,就是找一个特定数组里重复的数字,这里就不展开了,大家感兴趣的去做一下吧~

yiyIrqI.jpg!mobile

接下来我们聊聊 dummy node 这个技巧。

Dummy node

Dummy 的中文是“假”的意思,dummy node 大概可以翻译成虚拟节点?有更地道的说法的话还请大家在评论区告诉我呀~

一般来说,dummy node 的用法是在链表的真实 head 的前面加一个指向这个 head 的节点,目的是为了方便操作 head。

对于链表来说,head 是一个链表的灵魂,因为无论是查询还是其他的操作都需要从头开始,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嘛,抓住了一个链表的头,就抓住了整个链表。

所以当需要对现有链表的头进行改动时,或者不确定头部节点是哪个,我们可以预先加一个 dummyHead,这样就可以灵活处理链表中的剩余部分,最后返回时去掉这个“假头”就好了。

很多时候 dummy node 不是必须,但是用了会很方便,减少 corner case 的讨论,所以还是非常推荐使用的。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直接来看题~

例 4:合并两个排好序的链表

677jqqV.jpg!mobile

这题有很多种解法,比如最直观的就是用两个指针,然后比较大小,把小的接到最终的结果上去。

但是有点麻烦的是,最后的结果不知道到底谁是头啊,是哪个链表的头作为了最终结果的头呢?

这种情况就非常适合用 dummy node。

先用一个虚拟的头在这撑着,把整个链表构造好之后,再把这个假的剔除。

来看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mergeTwoLists(ListNode l1, ListNode l2) {
if (l1 == null) {
return l2;
​ }
if (l2 == null) {
return l1;
​ }
​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 ListNode ptr = dummy;
while (l1 != null && l2 != null) {
if (l1.val < l2.val) {
​ ptr.next = l1;
​ l1 = l1.next;
​ } else {
​ ptr.next = l2;
​ l2 = l2.next;
​ }
​ ptr = ptr.next;
​ }
if (l1 == null) {
​ ptr.next = l2;
​ } else {
​ ptr.next = l1;
​ }
return dummy.next;
}
}

这题也有升级版,就是合并 k 个排好序的链表。本质上也是一样的,只不过需要重写一下比较器就好了。

例 5:删除节点

nmaEBzq.jpg!mobile

这道题的意思是删除链表中某个特定值的节点,可能有一个可能有多个,可能在头可能在尾。

如果要删除的节点在头的时候,新链表的头就不确定了,也有可能是个空的。。此时就很适合用 dummy node 来做,规避掉这些 corner case 的讨论。

那这题的思路就是:用 2 个指针

  • prev:指向当前新链表的尾巴

  • curr:指向当前正在遍历的 ListNode

如果 curr == 目标值,那就直接移到下一个;

如果 curr != 目标值,那就把 prev 指向它,接上。

这题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定要把 prev.next 指向 null,否则如果原链表的尾巴是目标值的话,还是去不掉。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moveElements(ListNode head, int val) {
​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 ListNode prev = dummy;
​ ListNode curr = head;
while(curr != null) {
if (curr.val != val) {
​ prev.next = curr;
​ prev = prev.next;
​ }
​ curr = curr.next;
​ }
​ prev.next = null;
return dummy.next;
}
}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也给齐姐点个「在看」,你们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悄悄话

最近开通了视频号,精力分散了许多,没想到录个 1 分钟的短视频也能这么多事。。

但是 公众号照常分享技术干货和《齐姐聊大厂》系列 ,还请大家继续关注支持呀,为了保证内容的优质在线,可能准备时间有点长,多谢大家的耐心等待~~如果想我了就来视频号里找我玩~

最后,如果你对小齐的文章或者视频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欢迎留言或者私信与我多多交流,我是小齐,终生学习者,我们下期见!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