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图解|什么是RSA算法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YzMTI2Ng%3D%3D&%3Bmid=2247485125&%3Bidx=1&%3Bsn=d433616358524852a3235cb2a0adafde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1. 数学之美和密码学

前阵子闲来无事看了会儿《数学之美》,其中第17章讲述了由电视剧《暗算》展开的密码学背后的一些数学原理。

IbMvQfe.png!mobile

书中从凯撒密码到二战盟军和日军,讲到密码学中均匀分布&统计独立的基础理论,看得我津津有味,但是其中一些细节没有整明白,于是决定搞篇文章。

B3IJ7zn.png!mobile

2. 加密算法的一点历史

我们知道常见的加密算法有: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非对称加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1976年之后才出现的,可以说非对称加密是对称加密的优化。

RrmQZz.png!mobile

2.1 对称加密的缺点

所谓对称加密是指: 发送方使用一种规则对信息进行处理,接收方需要使用相同的规则对信息进行逆向处理

FNnAVvy.png!mobile

对称加密要求通信双方使用 相同的规则和密钥进行加解密 ,这样如何妥善保管密钥和规则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密钥泄露那么再强大的对称加密算法也是徒劳的,所以 如何安全地交换对称加密的规则和密钥是短板

V7vqUbr.png!mobile

如何安全地交换密钥呢?让人头疼。

2.2 密钥交换算法

1976年两位美国计算机学家 Whitfield Diffie 和 Martin Hellman, 提出了一种崭新构思,可以在不传递密钥的情况下,完成解密 ,听着很厉害的样子,这难道就是江湖上传说的隔空打牛?

67JN73b.png!mobile

其实这是被称为 Diffie-Hellman 迪菲-赫尔曼密钥交换算法, 来看看维基百科上两位大神的简介:

fUZZfq.png!mobileramAr26.png!mobile

这两位大神是密码学的先驱,为非对称加密算法指出了明路: 双方不一定要直接交换密钥

迪菲-赫尔曼密钥交换算法中 通信双方并没有真正交换密钥 ,而是通过计算生成出一个相同的 共享密钥 ,具体的过程还是比较复杂,在此不展开了。

非对称加密算法RSA借鉴了这种思想, 使用公钥和私钥来完成加解密,但是又避免了密钥传输,RSA算法的公钥是公开的,使用公钥加密的信息,必须使用对应的私钥才能解密

3. RSA算法

RSA算法可以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算法之一,是数据通信和网络安全的基石。

3.1 算法作者

RSA是1977年由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一起提出的。

当时他们三人都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RSA就是他们三人姓氏开头字母拼在一起组成的。

a2eE3u6.png!mobile

RSA算法密钥越长越难破解,根据相关文献, 目前被破解的最长RSA密钥是768个二进制位。一般认为,1024位的RSA密钥基本安全,2048位的密钥极其安全,RSA算法目前支持4096位长度

密钥长度和加解密的时间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场景来选择密钥长度,不必追求一味长密钥。

3.2 算法过程

RSA算法的本质就是数学,公钥和私钥是数学上关联的,无须直接传递。

算法过程包括: 密钥生成、密钥加解密

ZvaQruz.png!mobile

3.2.1 密钥生成

RSA算法的密钥是成对的,公钥加密私钥解密,来看下这对密钥是如何被计算出来的。

  • 1.随机选择两个质数P和Q

我们选择P=61,Q=53,计算PQ的乘积N=PQ=61*53=3233,将N转换为二进制:110010100001,N的二进制长度是12,也就是密钥长度为12。

本文只是阐述算法原理,在实际中密钥长度在1024位以上才安全,12位基本上就是个演示。

  • 2.求N的欧拉函数值M

欧拉函数的定义:任意给定正整数n,请问在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之中,有多少个与n构成互质关系?

欧拉函数有个通用的计算公式: QbqEz2Z.png!mobile

要证明欧拉函数需要分为很多种情况,特别地, 当n是质数时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

直接来个结论:

a. 如果k是质数,则φ(k) = k-1;

b.如果 n = P * Q,P 与 Q 均为质数,则 φ(n) = φ(P * Q)= φ(P)φ(Q) = (P - 1)(Q - 1) 。

P=61、Q=53 则N=3233,那么N的欧拉函数记为M=(P-1)*(N-1) = 60*52=3120

  • 3.找一个与M互素的整数E

    M和E之间除了1以外没有公约数(互质)且E<M,我们随机选择E为17。

  • 4.找一个整数D,满足如下关系:

    (E*D) mod M = 1,换句话说E和D的乘积除以M的余数为1, 这里有一个术语-模逆元,也就是指有一个整数d,可以使得ed被φ(n)除的余数为1。

    等价于 如下计算过程:

当E=17,M=3120,K=1,2,3...时,

17*D - K*M = 1,求解这个方程找到一组满足关系的D和K即可,可证其中一组为(D,K)=(2753,15)。

综上所述,我们找到了 通过随机选择的互质的P和Q计算得到N、M、E、D,我们把这些数字分为两组:(E,N)和(D,N)分别为公钥组和私钥组,E是公钥、D是私钥

在本例中公钥组为(E,N)=(17,3233),私钥组(D,N)=(2753,3233),接下来我们将使用这对密钥进行加解密。

MZjeUbY.png!mobile

3.2.1 加密过程

由于RSA算法本质是数字的运算,因此我们在对字符串进行加密时需要先将字符串数值化,可以借助ascii码、unicode编码、utf-8编码等 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字

需要特别注意转换后的 数字X需要小于密钥组中的N ,如果字符串转换后的数字大于N则需要进行拆分,这可能也是在数据量大时我们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来加密内容,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来加密密钥的原因吧。

加密过程满足:

X^E mod N = Y

其中X为明文,E为公钥,N为大整数,Y为密文,mod取余运算。

3.2.3 解密过程

我们获得密文Y后,开始解密,过程满足:

Y^D mod N = X

其中Y为密文,D为私钥,N为大整数,X为明文,mod取余运算。

上述的加密和解密过程涉及到了费尔马小定理。

3.2.4 欧拉定理和费尔马小定理

这块 有点晦涩 ,但是确实RSA算法的核心部分,简单看下吧:

NZb6ryf.png!mobile3QjquyM.png!mobile

费尔马小定理给出了 素数检测性质 ,欧拉对其进行了证明,也就是 费马-欧拉定理

3.3 RSA算法可靠性分析

经过上面的密钥生成、加解密过程,我们难免要问: RSA算法可靠吗 ?通过公钥组(E,N)能否推导出私钥D呢?

来梳理一下:

  • 由于ed≡1 (mod φ(N)),只有知道e和φ(N),才能算出d,e是公钥匙,所以需要知道φ(N)就可以。

  • 根据欧拉函数 φ(N)=(P-1)(Q-1),只有知道P和Q,才能算出φ(N)。

  • N=pq,只有将N进行因数分解,才能算出P和Q。

所以,如果大数N可以被因数分解,私钥D就可以算出,从而破解密文。

3.5 大整数因数分解

大整数的因数分解是极其困难的,属于 NPC问题 ,除了暴力破解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目前人类分解的最大长度的二进制数为768位,1024位的长度目前尚未破解,因此1024长度的二进制密钥是安全的。

所以 RSA算法的安全性取决于大整数分解的难度 ,目前RSA算法可以支持4096位密钥长度,分解难度超乎想象,即使借助于量子计算机难度和时间都是非常非常大的。

6RfERfr.png!mobile

4. 总结

本文从对称加密算法传递密钥安全性为起点,说到迪菲-赫尔曼算法进行密钥交换协商,该算法为RSA算法的公钥和私钥提供了灵感。

麻省理工的三位数学家在欧拉定理&费尔马定理等等一些数学定理的基础上创造了伟大的RSA非对称加密算法。

RSA算法的安全性取决于大数质因数分解的难度,目前而言1024位二进制长度的密钥人类都没有破解,为了安全性考虑可使用2048位长度的RSA密钥进行加密。

确实是烧脑的硬核内容啊,不由得感叹 素数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段位有限只能抛砖引玉,到此为止啦!

感谢各位的倾情阅读,如果有问题请添加大白微信: baymax9901

R3I7JrZ.jpg!mobil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